时间:2024-09-03
朱荣荣,吕传国,顾庆春,杨波,彭新华,张琳
启东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影像科,江苏启东 226200
目前,有创血管造影是临床公认的对冠脉血管狭窄疾病诊断金标准,该诊断方式能够有效确定冠脉狭窄程度[1]。经临床调查研究发现,对于狭窄程度为50%~70%的患者,由于其狭窄程度未达到阻塞或重度狭窄程度,极易受到患者及医师的忽视而未及时接受干预治疗。经研究发现,该阶段的血管病变属于疾病发展期的特殊阶段[2]。早期发现血管狭窄程度,并给予积极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A 已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3]。现为探究其在临界病变冠脉诊断中的具体效能,特对107例在2020年10月—2021年10 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患者107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CTA 与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研究在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开展。107 例患者中,男73 例,女34 例;年龄35~78岁,平均(59.44±3.18)岁;前降支多支病变52 例,单支病变55例。
纳入标准:①经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符合该疾病相关诊断标准[4];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脏器功能受损者;②意识障碍或精神状态异常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③对造影剂不耐受者;④既往有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史者;⑤频发室速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CTA 与有创血管造影诊断。其中冠脉CTA 检查采用的设备为PHILIPS Brilliance iCT 128 层螺旋CT,扫描开始前,先让患者调整呼吸,将其调整为仰卧位体位,结合标准位置设置心电导联线,调节心率不超过80次/min,并无心律不齐症状出现。扫描范围为:以距离气管隆突下1 cm的位置为扫描起始点,以心脏膈面下1.5 cm的位置为扫描终止点。调整CT仪参数为:心率在70次/min以上,准直0.6 mm×64,螺距0.2,旋转速度为0.33 s/360像,有效管电流900 mAs,电压120 kV。先对上述扫描范围进行常规扫描,再将60~80 mL 的碘美普尔注射液400 mg/mL(国药准字J20150053,规格:100 mL∶40 g)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5 mL/s,再将50 mL的生理盐水以相同的注射速率静脉注入。升主动脉强化过程通过bolus tracking 技术测定,在强化程度增大至100 HU开启扫描,扫描时让患者屏住呼吸,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传输至对应软件,重建多相位图像。并以图像质量最佳的心动周期对其进行容积再现、重组平/曲面。再结合冠脉主支情况,分节段观察CT图像。
有创血管造影诊断采用的设备为SIEMENS Artis zee ceiling 与GE Innova IGS 530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根据患者的血管状态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入路,穿刺方式为Seldinger 法。以碘美普尔注射液400 mg/mL(国药准字J20150053,规格:100 mL∶40 g)为造影剂,以100 mL 为基础造影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管粗细选择相应规格的导管,对左、右冠脉均给予造影,取头脚轴状位、左前斜45°、右前斜45°的血管投影。直接观察心外膜下冠脉狭窄程度以及病变支数。并通过血管造影图像处理工作站对狭窄程度进行具体计算。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包括重构指数(RI)、斑块偏心指数(EI)、斑块负荷(PB)、斑块面积(PA)、最小管腔面积(MLA)及外弹力膜(EEM)面积。
记录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并以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冠脉CTA 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其中准确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0%。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种诊断方式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RI、EI、PB、PA、MLA、EEM 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borderline diseased blood vessels between two diagnostic methods (±s)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borderline diseased blood vessels between two diagnostic methods (±s)
?
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107例患者中,有98例患者存在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共有166 支冠脉血管涉及临界病变,其中有24 例患者为双支病变,有21例患者为三支病变。见表2。
表2 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结果[n(%)]Table 2 Diagnostic results of invasive angiography[n(%)]
CTA诊断结果显示,107例患者中,有94例患者存在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与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对比,CTA诊断准确度为92.52%(99/107),特异度为55.56%(5/9),敏感度为95.92%(94/98)。两种诊断结果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0.016、0.002,P>0.05)。见表3。
表3 表3 CTA诊断结果Table 3 CTA diagnostic results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酗酒等不良习惯均为诱发该疾病发生的高发因素[5-6]。随着近年来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心绞痛、恶心呕吐等,且发病后病情恶化速度较快,死亡风险高,在冠心病中患病率高达50%[7]。经相关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生与冠脉临界病变关系密切[8]。并有相关调查证实,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高达70%的患者均存在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症状,故如能够早期发现冠脉临界病变的存在,对此类血管内的斑块情况进行观察,能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进行早期预防[9]。
目前,临床对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的主要诊断方式为血管内超声、光层相干断层显像及有创血管造影,以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随着近年来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CTA 逐渐被应用于冠脉血管疾病的诊断中[10-11]。该诊断方式是利用多层CT具备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能够清晰显示冠脉血管细微病变。其诊断的过程中,将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组技术、曲面重组技术进行整合,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冠脉血管,对其管壁内外均能进行有效观察,进而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12]。
该研究表明,两种诊断方式的临界病变血管病理参数(RI、EI、PB、PA、MLA、EEM 面积)相近(P>0.05)。这一结果提示,两种诊断方式在评定狭窄程度的定量、定性诊断效能中无显著区别。证实了,CTA 诊断能够利用影像重建的形式直观还原病变处,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该研究中,CTA 诊断结果为,107 例患者中,有94 例患者存在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与有创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对比,CTA 诊断准确度为92.52%(99/107),特异度为55.56%(5/9),敏感度为95.92%(94/98)。两种诊断结果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相近(χ2=0.003、0.016、0.002,P>0.05)。这一结果与谢锦新等[13]“以CAG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 检查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8%、95.1%、89.5%(P>0.05)”这一观点一致,具有较高的可依据性。从此能够分析出,CTA 在对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但从该研究结果发现,CTA 对狭窄程度的评定并非百分百准确。对其分析,可能与在CTA诊断期间,管腔会受到不规则、弥漫的高密度钙化影的遮挡,导致影像重建受到影响,诊断结果有所偏差[14-16]。这提示,该诊断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有创血管造影诊断,但由于该诊断方式操作简便、治疗风险低、费用相对低廉,可作为疾病初筛在临床推广实施[17-18]。
综上所述,在对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诊断中,冠脉CTA 与有创血管造影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无明显差异,可通过冠脉CTA诊断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判断,但其不能完全作为有创血管造影的替代诊断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诊断方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