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鲁宇宙
朝阳区双桥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20
复杂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结石类型,患者多 伴随有胆囊萎缩、水肿、胆囊管变异等情况,其症状较一般的胆囊结石更加严重,临床上需对这类胆囊结石实施积极治疗[1-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胆囊结石的首选术式,但在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需将胆囊全部切除尚存在争议。该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此,针对该院就医且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2017年1月—2018年9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就医且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两组,45例每组,其中,对照组的年龄为 20~69 岁,平均(47.12±16.43)岁,男17例,女 28例;观察组的年龄为 20~70岁,平均(47.65±16.29)岁,男19例,女26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且研究对象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术中体位均为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患者脐孔下缘1 cm处穿刺作观察孔,建立人工气腹,将腹腔镜探头置入,对患者腹腔内情况进行探查,定位胆囊病灶,再于剑突下1 cm处作主操作孔,再分别于右锁骨中线、右腋前线作辅助操作孔。
对照组实施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采用电钩沿胆囊浆膜对胆囊进行剥离,钝性分离胆囊动脉,电凝止血,采用圈套器切断胆囊管,移除胆囊,装入标本袋中取出,放置引流管,消除气腹,关闭切口。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采用电钩分离胆囊与大网膜、十二指肠表面的粘连部分,吸尽胆汁,再对胆囊予以切除,保留小部分胆囊后壁黏膜,电凝烧灼胆囊黏膜,对壶腹部残端进行游离,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放置引流管,消除气腹,关闭切口。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其中,疼痛评分于患者术后8、12、24、48 h时评估,评估工具为NRS数字疼痛评估法,总分0~10分,其得分随着患者疼痛感减轻而降低[3]。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术中补液量(mL)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 P值81.53±17.68 62.87±12.91 5.718 0.000 56.85±11.39 43.12±9.45 6.223 0.000 45.57±9.23 35.92±6.87 5.626 0.000
两组术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s)
?
在术后各个时间点,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s),分]
疼痛评分术后8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 P值4.52±1.18 3.46±0.97 4.655 0.000 4.07±1.14 2.96±0.94 5.039 0.000 3.68±1.11 2.57±0.85 5.326 0.000 3.15±1.03 2.14±0.71 5.416 0.000
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组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s),d]
表5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s),d]
组别 引流管留置时间 排气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 P值2.18±0.71 1.45±0.48 5.714 0.000 3.49±1.02 2.45±0.93 5.054 0.000 7.65±1.94 5.72±1.37 5.451 0.000
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其手术切口大、手术创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多等局限性而逐渐淘汰,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既能实现手术治疗的微创性,又能满足胆囊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要求,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4-6]。由于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解剖结构较复杂,患者多存在粘连、纤维化、胆囊管变异等情况,导致其胆囊三角区解剖层次不清,术中操作时的难度增大,如何在降低血管、胆管等组织损伤风险的前提下有效辨认和分离原有的组织结构成为复杂胆囊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时的难题[7-9]。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方案主要为逆行胆囊切除术、胆囊部分切除术,前者主要是通过对胆囊底部、胆囊管逐步剥离,可有效切除胆囊,但在术中探查胆囊浆膜下间隙及分离胆囊的过程中耗时较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患者手术创伤加重[10];而胆囊部分切除术主要是针对胆囊底部、胆囊颈部前后壁予以切除,保留部分胆囊后壁,术中无需完全游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可避免在分离胆囊三角区时损伤胆管,手术操作较灵活,既可在胆囊近壶腹部套扎胆囊管,还可在胆囊黏膜表面缝扎胆囊内口,同时,胆囊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较简单,有利于减少手术耗时,减少术中出血和术中补液量[11-12]。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2.87±12.91)min 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43.12±9.45)mL、术中补液量(35.92±6.87)mL 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 8、12、24、48 h 的疼痛评分(3.46±0.97)分、(2.96±0.94)分、(2.57±0.85)分、(2.14±0.7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45±0.48)d、排气恢复时间(2.45±0.93)d、住院时间(5.72±1.37)d 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第 2 天、术后第 3 天,观察组的 C 反应蛋白(6.45±1.18)mg/L、(5.23±1.09)mg/L、降钙素原(2.29±0.97)μg/L、(1.94±0.87)μg/L 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减轻术中损伤,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减轻其术后疼痛,使其术后恢复速度加快,这主要是因为腹腔镜下对胆囊部分切除可减少患者术中胆囊剥离面,无需完全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手术创伤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减轻。该研究结果与尚玉龙等人[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尚玉龙等人的研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对照组行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4.2±10.1)min、术中出血量(92.2±16.2)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4±1.1)d、住院时间(5.5±1.6)d均小于对照组,但在该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点与该研究不同,出现该情况可能与两个研究的样本量选择不一致有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可有效减轻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创伤,抑制其术后切口炎症反应,有利于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