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贾建国,张胤
1.苏州市吴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江苏苏州2152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200025
膝单间室骨关节炎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尤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僵硬、疼痛等为主,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略好转,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均造成不良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取手术疗法,即全膝关节置换,尽管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痛感,改善关节功能,但由于切口较大,术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质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单髁关节置换术得以改进与完善,用于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具有对患者伤害小、效果佳、术后安全性高等优势,备受认可及好评[2]。该文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96例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例,探讨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该院收治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目标,根据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共计患者48例,年龄最低为52岁,最高为85岁,平均年龄(68.5±1.4)岁。观察组共计患者48例,年龄最低为53岁,最高为84岁,平均年龄(68.4±1.5)岁。该次研究纳入标准要求为[3]:①均确诊为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疾病,符合临床指征表现及诊断依据;②均自愿参与且积极配合该次研究。排除标准要求为:①排除手术禁忌患者;②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排除抵触参与研究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该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1.2.1 对照组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前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仰卧位,将患侧下肢适当弯曲,使膝关节平台可以进一步凸出,对手术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并采取全身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将膝关节正中皮肤切开,充分暴露膝关节囊后,选择髌旁入路切开关节囊,同时分离至髌骨前侧脂肪垫时将其全部切除[4]。适当弯曲患者膝关节,将髌骨挤压推至外侧,对暴露的前侧交叉韧带、半月板结构进行分离,要求在切除内侧半月板过程中必须保护好其周围的副韧带结构,对其采取松解处理,同时松解胫骨边缘的关节囊。进一步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后,在前侧交叉韧带的止点位置利用骨椎进行定位,也可选择胫骨平台本身的中线前端1/3处,然后对胫骨进行截断,在股骨髓内对截骨开展定位。在此过程中可同时开展假体试模操作,利用骨水泥对确认后的假体实施固定。固定牢靠后在膝关节内预置引流管,缝合创口后常规加压包扎,并对该部位进行24 h的间断性冰敷。
1.2.2 观察组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选择单髁关节置换手术,术前体位、消毒和麻醉诱导均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待麻醉药物生效后将患者膝关节屈曲90°以内,取膝前内侧切口,上及髌骨内上缘,下至胫骨结节内侧约0.5 cm,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对关节囊进行切开,切除少许髌下脂肪垫,骨膜下剥离至内侧半月板前角转角处,去除股骨髁间窝骨赘,探查前交叉韧带完整性,内侧股胫关节面正常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单髁关节置换手术指征。对具有手术指征患者的股骨髁间窝内上缘1 cm处开孔,插入股骨定位杆,插入合适测量勺,连接胫骨截骨导向器固定胫骨截骨模板,在此过程中需对前侧交叉韧带予以保护,并保证胫骨的长轴和冠状平台始终保持垂直的角度,保证矢状面向后倾斜10°~15°即可。根据膝关节实际应力变化的X线Ahlback分级选择骨骼截断范围,并根据截断情况对假体进行选择,对软骨面予以刮除[5-6]。安装假体过程中需要注意,应在保持应力的状态下预留2 mm的关节间隙,且需保证假体安装后膝关节可以轻度内翻。常规缝合并预留引流管,加压包扎后冰敷,并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
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临床相关指标,分析差异性,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总时长、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量。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度进行测量,利用KSS量表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包括:行走功能、上下楼梯功能,各分项以5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患者膝关节功能越佳,反之越差。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计算总发生率。
整理研究结果后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此次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总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记录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 record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记录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ex record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 手术用时(min)住院总时长(d)术中出血量(mL)3 d血红蛋白下降量(g/L)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44.95±5.95 65.19±5.96 8.830<0.05 7.13±1.94 13.92±1.95 12.180<0.05 159.65±23.13 305.45±23.15 29.460<0.05 13.11±2.95 25.25±2.94 16.120<0.05
两组患者入院时膝关节屈曲情况、关节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相应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膝关节属于人体运动量最大的关节之一,因此也很容易产生磨损或伤害,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群,并伴有关节退行性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关节畸形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式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其通过直接将畸形、损伤的膝关节置换为假体,更好地恢复下肢和膝关节功能。这种假体为现代医疗技术下,根据人体膝关节生理结构仿制的代替品,硬度相对较高,且材料本身不存在毒性,置换后对原有骨骼的磨损也相对较低,可有效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带来的疼痛感[7]。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在以往临床治疗中为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为全膝关节置换,其虽然疗效相对较好,但所造成的手术创面也更大,会对非病变区域的关节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如操作不当还可能引起创伤扩大,使手术的治疗难度提升。根据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针对于单间室膝关节炎症治疗时并不需要直接开展全膝关节置换,可利用单髁关节置换开展治疗。该手术仅对存在创伤的单侧间室予以替换,对其它部位的组织便形成了保护[8-11]。同时单髁关节置换手术的整体时间相对更短,创伤面较小,患者术后疼痛感也能得到有效缓解,且恢复时间更短,可能出现的感染性并发症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该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患者接受单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115.24±5.26)°明显高于对照组(95.76±5.27)°,同时术中出血量(159.65±23.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305.45±23.15)mL(P<0.05)。该研究结果与李雅欣等人[12]发表文章结果经单踝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113.18±6.47)°高于对照组 (94.33±5.46)°, 术 中 出 血 量 (163.55±23.24)mL少 于 对 照 组(302.84±62.95)mL(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单髁关节置换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具有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度、功能变化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knee flexion and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度、功能变化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knee flexion and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组别膝关节屈曲度(°)术前 术后行走功能(分)术前 术后上下楼梯功能(分)术前 术后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82.45±5.13 82.44±5.15 0.760>0.05 115.24±5.26 95.76±5.27 18.940<0.05 21.22±2.93 21.23±2.92 0.550>0.05 44.95±2.37 36.98±2.36 9.920<0.05 20.12±3.05 20.14±3.02 0.940>0.05 43.43±2.26 35.17±2.25 10.310<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