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郭小强
北京丰台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71
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较高。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可分为非小细胞癌以及小细胞癌,其中非小细胞癌主要涵盖两个亚型,即鳞癌以及小细胞癌。肺癌并无传染性,但存在遗传易感性以及家族聚集性[1]。肺癌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多肺癌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即便再接受治疗,生存率并不高[2]。“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肺癌患者生存率最直接的方式。以往临床诊断肺癌多采取DR检查,虽然能够获得一定效果,但整体灵敏性、特异性并不高,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在诊断肺癌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也获得一致肯定[3]。该院在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间其中收治的55例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了低剂量胸部CT扫描检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以上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4],患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组织恶性肿瘤者;无法耐受者;认知障碍或存在精神病史者。
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肺癌患设为研究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研究组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为39~75岁,平均(57.52±5.44)岁。对照组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56.91±5.1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以进行胸部DR检查,常规正侧位摄片,具体参数设置:正位电压设置为80 kV,焦距设置为180 cm,电流设置为40 mAs;侧位电压设置为96 kV,电流设置为40 mAs内。
研究组采取低剂量胸部CT扫描,扫描之前嘱咐患者将胸前相关饰品摘除,并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应用HD750多层螺旋CT机,具体参数设置:电压设置为100 kV,电流设置为50 mAs,层厚为1.25 mm,间隔为10~15 mm,从肺尖至肺底进行全肺扫描。选择多平面重组以及容积再现进行后处理,由2名具有一定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
比较不同结节检出率以及诊断符合率。
研究中以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双遍录入,进行逻辑纠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不同结节检出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结节检出率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rates of different nodul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94.5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肺癌患者病情初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当发现病情时多数已经进入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只能采取化疗方式延长生存期[4]。提早诊断肺癌对于肺癌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在肺癌患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能够让患者生存期大幅度延长[5]。目前DR依然是诊断肺癌的常用手段,DR具有辐射低、价格低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大约有26%的肺组织会被纵隔、心脏等组织掩盖,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6]。同时早期肺癌结节病变组织相对较小,且密度不均,其边缘与周围肺组织具有较大差异性,DR易出现漏诊[7]。另外,DR对于支气管管腔内病变以及肺门等淋巴结部位病变诊断存在盲区。然而CT技术能够有效弥补DR的不足,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效果[8]。当然在应用CT技术对患者进行高频次、大范围扫描时,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在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同时需要控制辐射风险。
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以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结果表明研究组不同结节检出率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与宁发瑞[9]研究结果[B组结节总检出率(31.82%)高于A组(13.64%)(P<0.05)]相近,这表明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对于不同结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研究组诊断符合率(94.5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与龚碧云等[10]研究结果[DR胸片在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4.51%,低于低剂量胸部CT的95.77%(P<0.05)]相似,说明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相对于DR而言,低剂量胸部CT在检出以及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1-12]。低剂量胸部CT能够更为准确地检出病灶性质,可获得清晰图像,包括肺实质图像以及弥漫性病变图像[13-14]。通过检出直径≤5 mm微小病灶,能够为肺癌患者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CT图像重建技术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能够将不同形式的数据按不同比例加权融合,将系统的光学特性理想化,可降低噪声对于图像干扰,能够进一步提升图像细节分辨力[15],从而保证图像整体质量,这也是准确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基础[16]。例如,以50 mAs管电流进行扫描,不会增加图噪,并不会影响图像质量,能够清晰反映出叶段支气管情况,便于检测出患者癌症病灶。与此同时,低剂量胸部CT能够实现照射剂量个体化,采用经验公式、智能毫安、迭代重建、容积扫描等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每一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有利于部分耐受性差的患者进行检测,但检测图像质量并不会受到影响,依然能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17]。借助MPR、VR等可更为详细地反映出肿瘤形态、大小、边界、边缘、密度以及内部情况,能够准确地检出5 mm以内的微小病灶以及支气管小病灶,并且能够与其他肺部炎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8]。
综上所述,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不同结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辐射剂量较低,适用性较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