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丁磊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双鸭山155811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生活方式转变等多因素的推动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趋势,且患病人群逐渐向年轻化人群过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颈动脉狭窄,从而对脑部血液供应产生直接影响。经临床研究证实,易损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极易出现破裂、出血,从而形成血栓,后随着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而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成为目前临床防治脑卒中的重要依据,从而为后期临床评估血管粥样硬化程度提供参考价值[1]。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均属于典型的超声诊断新技术,且两种技术均可以很好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但两者检测结果是否存在一致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在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特择该院2019年1—10月内诊治的89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择取该院诊治内的89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经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视为研究对象展开;其中男性45例,女性44例;年龄52~85岁,平均(68.50±12.33)岁;体质量58~75 kg,平均(66.59±7.25)kg。
纳入标准:①斑块厚度≥1.5 mm;②斑块回声均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回声构成成分一致;③高回声强度可以超过图像中任何回声强度;且高回声后伴声影;④其中低回声具体是指略低于胸锁乳突肌回声,等回声具体是指超过胸锁乳突肌回声;⑤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同意。
排除标准:①<18岁以下患者;②出血性卒中;③心源性缺血性卒中;④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⑤其他类型卒中;⑥强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者;⑦恶性肿瘤患者;⑧常规超声筛选时,强回声斑块者;⑨心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⑩不同意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1○存在超声造影禁忌证患者。
造影禁忌证:①对六氟化硫、造影剂成分过敏史者;②心衰患者;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④肺动脉高压者;⑤急性冠脉综合征者;⑥呼吸窘迫综合征者;⑦孕妇;⑧哺乳期患者[2]。
指导受检者呈仰卧位在检查床上,将软枕放在双肩下,叮嘱其放松头颈部并仰伸颈部,确保暴露充分颈部。此研究所用仪器为Aplio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套及软件,后将线阵探头频率控制在7.5 MHz。检查时将患者头部转向对侧,在开展颈部动脉探查时以颈总动脉作为起始段,沿着血管按照“自上而下”纵向走行,扫查时择将走行变为横向。对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颈总动脉全段进行观察;与此同时,对同一患者可以对多个入选斑块开展观察,然后对斑块厚度、位置以及斑块内回声等信息进行分别记录。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选取目标斑块后进行常规超声扫查,运行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软件,确保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双幅、灰阶图像可以以同屏动态显示,分别借助短轴、长轴方式来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进一步观察。发现新生血管后用频谱多普勒记录峰值流速、频谱形态。记录完毕后存档。
超声造影技术:借助常规超声进一步确定目标斑块,后取5 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加入Sono Vue瓶中,运行超声造影软件,超声造影图像、灰阶图像可以以同屏动态显示;穿刺肘静脉,注入Sono Vue(1.2 mL)后追加5 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后计时,分别借助短轴、长轴方式来对斑块内微气泡情况进行观察。
观察不同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分与斑块厚度分级的关系;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分标准:0分:斑块内无新生血管;1分:斑块在肩部或基底部有少量可见的点状新生血管,数量在4个以下;2分:有线性增强的新生血管。斑块厚度分组:轻度增厚(厚度2.0~2.9 mm),中度增厚(3.0~3.9 mm),重度增厚(>4.0 mm)[3]。
观察不同超声造影技术评分与斑块厚度分级的关系;超声造影评分标准:0分:斑块中不存在可见的造影剂微气泡;1分:斑块内可见点状造影剂微气泡增强;2分:斑块内存在可见造影剂微气泡点线状的增强,可以贯穿斑块或大部分贯穿斑块,或可见血液流动征[4]。
观察不同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评分的关系[5]。
此研究全程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据分析中的等级资料借助秩和检验开展;超微血管成像、超声造影均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分升高,证实了斑块厚度严重程度也会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分患者斑块厚度分级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plaque thickness grading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ultra-microvascular imaging techniques[n(%)]
超声造影技术评分升高,证实了斑块厚度严重程度也会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评分具备一致性(Kappa=0.488>0.4),证实了两种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见表3。
表2 不同超声造影技术评分患者斑块厚度分级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plaque thickness grading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echniques[n(%)]
表3 不同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评分Table 3 Scores of different ultra-microvascular imaging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echniques
经临床研究证实,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的根本和主要因素则为颈动脉斑块,而管腔狭窄则会导致脑血流量出现低灌注,从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患者又以中重度脑卒中最为常见。易损斑块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极易出现破裂和血栓,同时伴随新生血管形成[6]。经过临床大量研究后证实,分析不稳定斑块内新生血管发生率,明显较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且仅有较少的新生血管具有纤维帽。新生血管的出现为脂质、炎症细胞通往斑块内部提供了血流通路。但不可否认,新生血管组织结构并没有发育完整,加之新生血管组织欠缺基底膜,所以极易出现破裂、出血,增加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7]。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以彩色多普勒原理为基准,属于一种新型血流成像,借助自适应算法有效识别并消除组织运动中的杂乱信号,从而避免在检查血流时出现不良现象[8]。经临床研究证实,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无需造影剂的辅助,则可清晰地显示组织回声和血流回声,因此更有利于显示官腔轮廓、血管内壁,从而进一步提高管腔、管壁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超声造影技术具备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充分利用对比剂的谐波信号(高强度)来判断斑块内是否存在新生血管。而颈部动脉超声造影技术可进一步分析斑块形态,从而明确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存在情况[9]。
该研究分别借助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来对颈动脉斑块厚度分级进行评价,结果示:①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分0分,斑块厚度分级中,轻、中、重分别占比70.8%、29.2%、0.0%;1分时分别为28.6%、60.0%、11.4%;2分时为3.3%、76.7%、20.0%;证实了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分升高,斑块厚度严重程度也会明显提高(P<0.05)。该研究所得结论与董晓云等人[10]研究结论(对比超微血管成像、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特取69例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超微血管成像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有18例,1分有26例,2分有25例;而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分、2分分别为7例、13例、15例(P<0.05)基本一致。②超声造影技术评分0分,斑块厚度分级中,轻、中、重分别占比65.4%、34.6%、0.0%;1分时分别为22.6%、61.3%、16.1%;2分时为0.0%、75.0%、25.0%;证实了超声造影技术评分升高,证实了斑块厚度严重程度也会明显提高(P<0.05)。③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技术评分具备一致性(Kappa=0.488>0.4),证实了两种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见,两种技术均可有效显示颈动脉斑块厚度分级情况。而借助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还可充分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特征,进一步完善的评估斑块稳定性。
综上所述,借助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均可以很好的检测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存在情况,且两种检查技术,其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就超声造影技术而言,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费用低廉、重复检测,因此更值得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