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层螺旋CT诊断肺部单发结节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4-09-03

宋凯

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东明274500

肺部结节虽然检出率较高,但一般情况下以良性病变为主。通常来说结合结节的大小、形态、钙化和血流信号等特征可以对结节类型进行判断。肺部单发结节指的是肺部内直径在3 cm以下的圆形病灶。此类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诊断过程比较困难。多层螺旋CT的分辨率非常高,显像清晰,有助于医生根据影像学资料作出最正确的判断,对于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而言可发挥显著功能。相关研究[1]指出多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的检出方面具有明确的效果,可以按照影像学特征初步鉴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所以该次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借助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来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男性73例,女性57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1.4±0.8)岁。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低热盗汗、胸部有明显疼痛感。排除已经确诊为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且所选病例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选择西门子64排螺旋CT进行胸部的CT扫描。扫描范围由肺尖到膈顶区域,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设置1.2 mm,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管电流设置为100 mA。对所有的病灶影响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了解数字化的放射学影像结果,观察肺部单发结节边缘是否保持光滑,探讨结节的体积、形态及其与周围血管之间的联系。在发现结节后还需进行HRCT扫描,增强扫描时用注射器注射碘海醇80~100 mL。

1.3 观察指标

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然后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从准确率差异中分析其在肺部单发结节诊断方面的价值。判定过程中要观察结节的形态与内部特征,但需要避免测量时的钙化、空洞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全部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在120例肺部单发结节当中有87例为良性结节,所占比例为72.5%;33例为恶性结节,所占比例为27.5%;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84例良性结节与36例恶性结节,所占比例分比为70.0%与30.0%。数据说明多层螺旋CT诊断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数据结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两种诊断方法对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诊断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种诊断方式恶性结节诊断数据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data of malignant nodules in two diagnosis methods

表2 两种诊断方式良性结节诊断数据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data of benign nodules in two diagnosis methods

2.2 结节的形态、特征

结节形态方面,良性结节CT表现为类圆形,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形,有时出现管状气影。而病变肺组织的支气管内气体无明显变化,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形成密度对比有差异。

3 讨论

肺部单发及其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剧烈咳嗽或浑身乏力,并伴有发热和盗汗现象。此类患者一般伴随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一旦诊断不及时,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但由于此类疾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诊断难度较大,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也一直关注此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该次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多层螺旋CT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耗时较短,它所消耗的时间一般是普通CT的1/6甚至更短,如果要进行肺部扫描只需要花费几秒即可,且患者的受辐射量大幅度降低,采集的信息也比较完整。

从该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在120例肺部单发结节当中有87例为良性结节,所占比例为72.5%;33例为恶性结节,所占比例为27.5%;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84例良性结节与36例恶性结节,所占比例分比为70.0%与30.0%,数据说明多层螺旋CT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准确率。严琴琴等学者[2]在相关研究中得出,90例肺部单发结节中,良性结节占比67.5%,恶性结节占比32.5%,手术诊断过程中良性结节占比66.2%,恶性结节占比33.8%。同样说明多层螺旋CT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准确率,与该文所得结论一致。该次研究中的良性结节类疾病包括炎性假瘤、硬化性血管瘤等。部分良性病变在长时间之后也有转化为恶性病变的风险,如肺内转移癌、原发性肺癌[3]。如果在体检时出现肺内有结节情况产生,仍然要预防小比例的早期肺癌风险,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当前肺部单发结节的鉴别和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恶性结节的误诊情况仍然会出现,一旦出现误诊,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痛苦和负担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甚至出现延误情况。在既往的研究中普遍认为随着结节的直径增加,出现恶性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当结节直径在0.8 cm以上时,恶性率会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单纯依靠结节的大小来作出良性或是恶性的判断显然有失偏颇。从研究结果[4]分析,良性结节的CT表现为类圆形,原因在于结节细胞的生长较为均匀,与恶性结节呈现出相反的特征。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形。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因不同的原因导致气体含量减少,密度增加,病变肺组织支气管的气体无明显减少,会产生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密度对比[5]。值得一提的是该次研究还进行了三期增强扫描,增强幅度和结节血供、血管通透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例如恶性结节会导致淋巴管的正常引流受阻,血管外间质内的对比剂可以滞留更长的时间[6]。

总体来看,CT在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方面主要依靠的是是否有恶性征象的检出。当前国内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也大幅提升了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例如结节大小是影像学评估良性和恶性的危险因子,这一点在前文也进行了说明。从肺结节的多发位置来看,某些良性病变多发于肺部周围和胸膜下,而恶性病变,如肺癌,则多发于上叶区域,右侧多于左侧。不同性质的肺结节也具有不同的边缘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轮廓光滑可以提示为良性病变,但部分恶性结节也具有较为光滑的表面[7]。不同大小的恶性结节分叶程度不同,当具有密集毛刺、毛刺结节边缘有刷样凸起则可以判定为恶性。毛刺现象是肿瘤细胞像支气管血管或淋巴管生成反应所产生的纤维带,结节边缘的毛刺在良性和恶性结节的诊断过程中也具备关键作用,但需要通过多平面重组结果来进一步佐证判定依据。

图1 某患者诊断结果Figure 1 Diagnosis results of a patient

根据某患者入院时的多层螺旋CT诊断图(见图1),可以看到,胸部CT纵隔窗可见右肺上叶后端有不规则结节出现,并伴有棘状凸起现象。通过对肺内恶性结节形态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8],可以了解到恶性结节临床分期越高越容易出现毛刺征现象,结节体积增加也是其中的一种特征表现方式。该图中的棘突征可以成为肺癌和其他结节相鉴别的主要征象,而深分叶对于恶性结节的诊断也具有关键的价值。影像学结果<5 mm的结节为微小结节,测量时以通过多层螺旋CT得出实际大小结果。但有些情况下过于微小的结节难以测量实际大小,为了避免误差会直接报告结节区域,但不进行形态和大小的说明。当然对于某些肺部多发结节来说,通常情况下是选择测量最大的结节或最有代表性的结节。但并不是所有结节都存在大小。如果肺部有多个结节存在,只会选择最大的结节进行判定,在此不作过多说明。

因此,要进行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使用多层螺旋CT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的结构,观察CT强化模式也能对恶性、良性结节作出初步判断。对于判断为恶性的结节,应该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确定治疗方案,避免出现病情延误的现象。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可以有效地提升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能够观察结节的形态、特征、边缘与征象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