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徐霞,王念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江苏镇江 212000
临床上部分妊娠晚期孕妇因母体、胎儿等因素影响,常需要进行引产,以降低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引产的效果对妊娠结局有直接影响,而宫颈成熟度又与引产效果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引产的孕妇通常会实施促宫颈成熟干预措施[1]。 COOK 水囊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引产方式,其主要通过置入水囊扩张、压迫宫颈等机制促使子宫收缩,促进宫颈软化、扩张,来达到引产目的[2]。 已有研究[3]证实水囊用于妊娠晚期引产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不过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的缘故还需更多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 该研究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2 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住院引产孕妇80 名,探讨COOK 水囊用于妊娠晚期引产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住院引产孕妇80 名进行研究,根据引产方式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40 名和观察组40 名。 观察组:年龄20~35 岁,平均年龄(27.16±4.47)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40.19±1.27)周;初产妇23 例,经产妇17 例。对照组:年龄20~34 岁,平均年龄(27.45±4.28)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40.25±1.19)周;初产妇21例, 经产妇19 例。 两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①单胎头位妊娠;②因羊水少、胎盘老化、过期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影响需要引产;③具有阴道分娩适应证;④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正常;⑤签署知情同意书;⑥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阴道炎;②前置胎盘;③胎儿头盆不称、骨盆狭窄等不宜阴道试产者;④胎儿宫内窘迫;⑤胎膜早破、宫内感染;⑥孕妇存在精神、认知障碍,语言交流障碍。
对照组以小剂量催产素引产: 在引产前采用宫颈Bishop 评分法对孕妇进行评估,针对性予以小剂量催产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232;规格:5 U)静脉滴注引产,起始剂量2.5 U,加入5%GNS 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根据孕妇宫缩情况对滴速进行调整,直到有效宫缩出现,规律宫缩后停药。 若未出现有效宫缩则将催产素浓度增加,最大滴速应在7.5 mU/min 范围内。 同时用药期间对孕妇宫缩、产程进展、血压及胎心进行密切监测,用药6 h后仍未出现自发宫缩则停止催产素引产,12 h 后进行宫颈Bishop 评分, 第2 日再次催产素引产。 观察组采用COOK 水囊引产:引产前通过B 超对产妇胎盘位置进行监测,采用宫颈Bishop 评分法对孕妇进行评估,孕妇将膀胱排空后取膀胱截石位,对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取COOK 水囊(AY-K-1 型)置入宫颈内口位置(放置位置以胎盘附着的对侧为宜)。往水囊中注入0.9%氯化钠溶液80 mL 使之充盈,确定不能滑出之后折叠外端并于大腿内侧固定。 完成操作后鼓励孕妇适当下床活动,监测宫缩、胎心情况,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3 cm 或胎膜破裂后可将水囊取出。若水囊自行脱出后宫缩不规律可改用小剂量催产素进行引产,若放置后12 h 水囊未自行脱出,则将水囊取出,予以人工破膜加小剂量催产素引产。
①观察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和引产成功率;②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第一产程时间、 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 h 出血量;③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窒息、脐带脱垂、胎儿死亡、宫腔感染、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3]。
宫颈Bishop 评分:主要检查宫口开大、宫口位置、宫颈硬度等情况,用于评估宫颈成熟度,满分13 分,≤6 分表示宫颈不成熟,>6 分则提示宫颈成熟。 催产素引产成功:顺利完成分娩。 COOK 水囊引产成功:出现宫缩,宫缩逐渐加强,顺利完成分娩;或出现宫缩,但水囊脱出之后宫缩减弱,通过催产素或人工破膜完成分娩。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77.50%, 引产成功率为97.50%,与对照组50.00%、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和引产成功率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vical maturation effectiveness and labor induction success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 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和产后2 h 出血量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eeding time and 2 h postpartum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产程时间和产后2 h 出血量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eeding time and 2 h postpartum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 第一产程时间(h)第二产程时间(h)产后2 h 出血量(mL)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5.64±1.49 9.37±2.51 8.082 0.000 1.15±0.34 1.86±0.43 8.191 0.000 230.94±58.43 274.51±86.73 2.635 0.010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脐带脱垂、胎儿死亡、宫腔感染、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妊娠晚期引产主要指通过人为方式在自然临产前诱发宫缩,促使胎儿顺利娩出的过程。 目前在特殊妊娠孕妇中引产已被广泛应用, 通过引产不仅能够尽早使胎儿脱离不良宫内环境,还能够及时避免、消除妊娠并发症,从而促进妊娠结局改善[4]。 引产时通常需要予以促宫颈成熟干预,以往常用促宫颈成熟方法为催产素静脉滴注,催产素的主要机制在于其对子宫平滑肌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促进宫缩增强, 不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催产素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一定危害, 其效果的发挥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引产成功率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探讨一种更有效的引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5-7]。
孕妇宫颈成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引产的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静脉点滴催产素、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水囊等方式促宫颈成熟,有研究[8]发现催产素引产用于宫颈评分低的孕妇具有较高的失败率, 而米索前列醇又容易造成宫缩过强甚至强直性宫缩, 危及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因此水囊引产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水囊在早期使用时多用于妊娠中期引产,目前已经逐渐应用于妊娠晚期引产, 该引产方式能够通过水囊宫颈内口和扩张宫颈,促使宫颈软化、成熟,水囊还可使局部胎膜与子宫下段剥离,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引起宫缩,促进宫颈成熟,而且在水囊作用下宫腔膨胀,对垂体后叶产生反射性刺激作用,促进催产素释放,可进一步诱发子宫收缩[9]。 有研究[10]中显示水囊引产促宫颈扩张及子宫收缩的机制与生理性分娩相似, 可使宫颈扩张与子宫收缩同步,促进引产效果有效提高,而缩宫素通过缩宫素受体发生作用,该受体往往分布少,对宫颈的直接作用较小,仅能通过刺激蜕膜合成前列腺素,以达到促宫颈成熟的目的,取得的效果往往较差。
目前临床已有一些关于COOK 水囊应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相关研究报道,周朝芬[11]研究中发现,采用COOK水囊引产的成功率为88.0%, 比采用催产素引产76.70%的成功率明显更高; 在该研究中采用COOK 水囊引产的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为97.50%, 也比采用催产素引产的对照组80.00%的引产率明显更高,与上述研究相近。姚文蕾[12]研究中显示采用水囊引产的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为(6.12±0.78)h,比采用缩宫素引产的对照组产妇(8.46±0.25)h 明显更短,2.90%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4.49%的发生率;该研究也发现,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5.64±1.49)h,比对照组(9.37±2.51)h 明显更低,观察组2.50%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的发生率,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该研究还显示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充分体现出COOK 水囊应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显著应用优势,印证了COOK 水囊促宫颈成熟、子宫收缩等效用。
综上所述,COOK 水囊用于妊娠晚期引产中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成功率,也能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结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