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阚惠娟 ,薛雪 ,虞健
1.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儿科,江苏苏州 215001;2.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检验科,江苏苏州 215001
Epstein-Barr病毒(EBV)是1964年由 EpsteinBarr等人在一个非洲患者体内发现的是,属于γ亚科疱疹病毒[1]。EBV主要经过唾液传播,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体内,一旦活化,可导致全身几乎所有脏器损害。目前临床上用于EB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培养、免疫学检测、EBV-DNA载量检测三大类。虞敏等认为EBV-DNA载量检测对小儿EB病毒感染是否处于活动期重要意义[2]。该文采用EBV-DNA载量检测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7年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住院患者1306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的1306例住院患者进行EBV-DNA检测,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并经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这些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及鼻咽部肿瘤、不明原因反复感染的患者。
采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取外周血样本,使用同公司的全血基因组提取试剂处理,得到DNA作为待测样本,提取血清EBVDNA具体按照说明书进行,将待测样本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PCR扩增,检验结果的参考区间见试剂盒说明书。
统计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IBM 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行×列字χ2检验,当总样本量n≥40且所有的单元格的理论频数 (期望频数)T≥5时,采用 Pearsonχ2检验,根据 person χ2的结果,当总样本量n≥40但有1≤T<5时,采用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当总样本量n<40,或最小理论频数T<1,或检验所得P值接近于检验水准α,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成人与儿童均可感染EBV,在检测的1306例住院患者中共检出407例EBV-DNA阳性患者,整体检出率31.16%(表1)。其中男性和女性EBV感染率阳性率分别为32.19%,29.88%(表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4岁儿童、14岁以上EBV-DNA阳性率分别318例(24.35%)和89例(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岁以下儿童中,各年龄组:0~1岁、1~3岁、3~6岁,6~14岁,E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51% ,27.4% ,38.35%和32.87%。其中男性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7.24%、33.94%、37.33%、33.78%、,女性感染率分别为0.00%、28.49%、39.49%、31.91%(表3),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IBM SPSS statistic 19.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患者E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E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不同年龄段EBV感染的分布情况
表2 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不同性别EBV感染的分布情况
表3 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14岁以下不同年龄段EBV感染的分布情况
不同性别EBV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5。
1306例住院患儿者中共检出的407例EBV-DNA阳性患者,其中,14岁以上患者89例,14岁以下患者318例,其临床诊断分布情况见分别见表4、表5
表4 14岁以上EBV-DNA阳性者临床诊断分布
表5 14岁以下EBV-DNA阳性者临床诊断分布
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类似于其他疱疹病毒,EBV基因组为双链线性DNA分子,EBV的感染周期包括初始感染和潜伏感染。初始感染阶段促进了EBV的传播并引起原发感染,也对潜伏感染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EBV通过gp 350/200与B细胞表面的CR2相结合而进入B细胞,并诱导其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形成长期潜伏感染,EB病毒在潜伏感染在B细胞中,EBV很少发生复制,从而逃避了机体的免疫监视,并且还可以诱导B细胞分化为类淋巴母细胞系细胞[4]。
活动期的EBV可破坏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绝大多数的血浆游离DNA片段大小为82~181kb,因此可采用PCR检测血浆中游离DNA的含量,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准确测定出病毒载量,从而反映体内EBV复制情况。由于血浆EBV-DNA仅存在于病毒血症期,EBV感染2周后开始迅速下降,因此早期检测血清EBV-DNA可提高EBV现症感染,并对EBV感染是否处于活动期有重要指导意义[5]。该研究提取外周血全血中EBV-DNA进行定量检测,共检出EBV-DNA阳性407例,阳性率31%,其中男性243例,女性173例,男:女约1.3左右,不同性别E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的1306例患者中,发现所有年龄段均可感染EB病毒,故而EBV人群中普遍存在,有研究表明90%的健康人可终身携带[6]。该次研究中0~14岁儿童占78%,考虑与儿童免疫力低下,从而易感染EBV有关[7]。其中0~1岁、1~3岁、3~6岁,6~14岁,EBV-DNA 阳性率分别为13.51% ,27.4% ,38.35% 和32.87%,1~6岁儿童 EBV-DNA阳性率在14岁以下儿童中占大部分,约有68%左右,由此可见,1~6岁儿童对EBV尤其易感。其原因可能与1~6岁期间,儿童免疫系统逐步发育,但尚未发育成熟,其免疫功能容易受到病毒侵袭有关。该次研究结果与王春远、张胜等的研究相符[8-9],而朱婵红等[10]分析335例外周血EBVDNA检测结果发现,0~3岁儿童EBV感染阳性率77%,与该研究略有差异,考虑可能与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有关。
该次研究中共检出的407例EBV-DNA阳性患者,其中14岁以上89例,14岁以下318例,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EBV后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14岁以下患者感染EBV后临床表现有:呼吸系统疾病占8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7%,其他疾病2.3%,其中合并有支原体感染136例(43%),见表5。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合并有肝功能异常4%,合并有血液系统改变2%。由此可见儿童EBV感染后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容易合并支原体感染。有研究发现,EBV合并支原体感染可加重肺内外损伤,且EBV拷贝数高低是影响MP混合EBV感染后肺炎肺内外损伤程度的重要原因[11]。14岁以上EBV-DNA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肿瘤为主(表4),其中鼻咽癌占79%。EBV是第一个发现能引起肿瘤的疾病毒[12],目前EBV-DNA已成为鼻咽癌重要肿瘤标志物,在鼻咽癌的诊断、分期、治疗、预后中有重要指导意义[13]。由于EBV具有潜伏感染方式,14岁以下儿童期初发感染患者,在EBV活动期后一部分被清除,另有一部分将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成长过程中,在自身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或者环境改变等情况下,潜伏感染的EBV会被大量激活,再次进入裂解复制阶段,引起某些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EBV感染(CAEBV)、嗜血细胞综合征(HLH)及肿瘤性疾病。因此儿童期EBV感染需引起重视并加强随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