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张春辉
白城中医院麻醉科,吉林白城 137000
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因先天性或后天性损伤而向体表突出,形成的局部肿块,一般由疝环、疝外被盖、疝内容物和疝囊四部分组成。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依据疝环和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其中以斜疝较为常见[1]。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首先由Lichenstein提出,是一种加强腹股沟后壁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切口小,无需打开疝囊,不需深部缝合,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手术麻醉方法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为此,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
局部麻醉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在47~87岁之间,中位年龄56.0岁;从腹股沟疝类型看,斜疝30例,直疝15例。硬膜外麻醉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在45~86岁之间,中位年龄57.0岁;从腹股沟疝类型看,斜疝32例,直疝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中位年龄、腹股沟疝类型构成比等影响研究结果资料之间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均行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采用与传统疝修补术相同的手术切口,切开提睾肌,寻找疝囊,并根据疝囊大小分离结扎,修剪补片大小至与股沟管后壁损伤范围相适应,置入补片,缝合。
局部麻醉组麻醉药选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及生理盐水,方法为Amid逐层封闭法。硬膜外穿刺麻醉药选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及生理盐水,穿刺部位为T12、L1或L1、L2。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术后切口疼痛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以此评价治疗效果。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数值变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应用t检验。分类变量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应用χ2检验,设定检验水准=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局部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53±3.1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16±1.14)h;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53.82±3.6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 (12.33±1.36)h,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局部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40.53±3.1153.82±3.654.16±1.1412.33±1.36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18.59,术后下床活动时间t=30.88,P<0.01)。
局部麻醉组3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17.78%;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4例为尿潴留,3例阴囊水肿,2例皮下积血),发生率为20.00%。硬膜外麻醉组10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9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42.22%;1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2例切口感染,7例为尿潴留,5例阴囊水肿,4例皮下积血),发生率为40.0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术中不良反应χ2=4.41,术后切口疼痛χ2=6.40,术后并发症χ2=5.18,P<0.05)。
麻醉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3种不同的方式。硬膜外麻醉属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硬膜外腔中,暂时麻痹部分脊神经,从而达到麻醉效应,但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易出现头痛、尿潴留、硬膜外血肿、硬膜外囊肿等并发症,给患者的术后护理带来严重困扰[2]。局部麻醉应用在意识清楚而暂时无局部感觉的患者,其神经传导阻滞功能具有完全、暂时和可逆性的特点[3]。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局部麻醉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尤其对于老年或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明显提高其手术耐受性;,应用局部麻醉术后患者能提前正常进食并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少见,具有康复速度快的优点[4]。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患者血压波动大,适应范围有限。因此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麻醉方式选择时,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手术过程,在基于主治医生技能和医院手术设备下,选用适宜的麻醉方式。该研究比较分析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
为此,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结果表明,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53±3.1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 (4.16±1.14)h,3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17.78%),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82±3.6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2.33±1.36)h,10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9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 (发生率为42.22%),1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局部麻醉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硬膜外麻醉短,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硬膜外麻醉。
张龙等[5]将12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结果表明局麻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切口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张国艳等[6]选择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局麻与硬膜外阻滞组,结果显示局麻组手术时间较硬膜外阻滞组短[(116.5±17.5)min vs(138.2±25.7)min,P<0.05],术后疼痛优于硬膜外阻滞组[(2.22±0.79)vs(3.65±0.60),P<0.05],局麻组尿潴留、阴囊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硬膜外阻滞组,可见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时间短,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刘晓光等[7]随机选取56例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得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更宽泛、手术时间短、可尽早下床运动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并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结论。与该文所得结果和结论基本一致。
采取多种局麻药物联用更能够强化麻醉效果,有助于顺利开展手术并缩短病程。该研究选择的局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周涛等[8]将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止痛持续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可见加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较单纯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局部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具有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舒适度和手术满意度高、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