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翔
中国贵航集团三零二医院骨科,贵州安顺 561000
*病理研究*
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王翔
中国贵航集团三零二医院骨科,贵州安顺 561000
目的 对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统计发现,该组患者退变性椎管狭窄的颈椎在较轻外力下,能够呈现出严重脊髓损伤,在受伤后8 h内入院的患者,接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有1例患者死于并发症,其余患者骨髓功能改善明显;接受手术治疗后,有6例患者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余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对于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在外伤后,脊髓损伤程度相对较重,狭窄的范围、位置与MRI颈髓信号改变平面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患者实施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手术减压治疗,对于神经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颈髓损伤;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临床特点;治疗
临床上,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就是指,颈椎间盘韧带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造成的,一个或者是多个节段椎间孔、椎管狭窄[1-2]。研究与实践证实,这一类的损伤病情相对较为复杂,变化也相对较快,预后效果不是十分理想[3]。该研究中,出于对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共计选择25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16例,女9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61.6±12.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在2~30 d之间,平均(7.6±2.1)d。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9例,摔伤15例,暴力伤1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A级者6例,B级者9例,C级者6例,D级者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4],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 治疗方法 术前治疗。该组患者中,受伤后8 h内住院者共计14例,经甲泼尼龙(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063)静脉滴注治疗,给药剂量为30 mg/kg,保证药液在15 min内滴注完,并且间隔45min后,继续给药,剂量为5.4 mg/(kg·h),持续23 h。在进行MP冲击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进行预防。受伤8 h以上患者共计11例,对其展开MP治疗,剂量为160 mg,或者是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20113234)脱水治疗,剂量为20 mg。该组25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治疗者共计10例。治疗过程中,注意对患者展开全身营养支持,对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进行积极的预防,特别是应该对钠离子浓度的变化给予关注。
手术治疗:在受伤后3~12 d,待患者的病情表现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的程度之后可以实施手术,该组中共有24例患者能够接受手术。以椎管狭窄、脊髓信号表现异常范围作为客观依据,三节段以上狭窄的患者人数达到15例,通过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上述患者实施治疗。三节段以下狭窄的患者人数达到9例,通过前路间盘摘除或者是椎体次全切减压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该组2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受伤后12 d,因顽固性低钠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4.00%;有10例患者接受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治疗;2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10例,发生电解质紊乱者6例,通过抗炎、补钾、补钠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经过随访发现,植骨在6~9个月内会发生明显融合,椎间高度、颈椎序列、生理曲度均得到良好维持。有6例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其神经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余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研究发现,因颈椎间盘、韧带退变、骨质增生等多种诱导因素而造成一个或多个节段的椎管长期处于一种狭窄状态下,使脊髓的实际储备空间明显减少,在程度非常轻微的外力作用之下,就能够对脊髓造成程度非常严重的损伤[5]。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会导致退变的发生,椎管狭窄的位置、病变发生的范围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并且在外伤发生之后,脊髓损伤的特征性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退变颈肩盘膨隆或突出,韧带表现肥厚,椎管会发生狭窄,由于退变颈肩盘韧带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减弱,使该区域为外伤应力相对较为集中的一个区域[6]。伤后会出现脊髓损伤出血、水肿等一系列的病理学表现,MRI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非常明显的异常信号。通过观察分析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脊髓信号发生的改变,能够对处在骨性狭窄后方位置的颈髓高信号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边界表现相对比较清晰,大多数情况下会合并出现软化灶、信号强度较高、接近脑脊液的信号等几大基本特征性表现[7]。
该研究中,对该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统计发现,该组患者退变性椎管狭窄的颈椎在较轻外力下,能够呈现出严重脊髓损伤,在受伤后8 h内入院的患者,接受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有1例患者死于并发症,其余患者骨髓功能改善明显;接受手术治疗后,有6例患者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余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恢复。胡泽元等[8]对78例颈髓损伤伴随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0%以上,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证实,对于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在外伤后,脊髓损伤程度相对较重,狭窄的范围、位置与MRI颈髓信号改变平面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患者实施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手术减压治疗,对于神经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通过该研究发现,对于颈髓损伤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引起年龄相对较大,脊髓损伤相对比较严重,病情危及,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在治疗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时,关键在于对继发损伤进行预防。对于伤后8 h入院者,对其开展MP冲击波治疗、手术减压治疗的效果理想,为减轻脊髓继发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使神经功能恢复得以显著提高。
现阶段临床上对急性脊髓损伤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是否实施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存在明显的争议。曾有学者指出,手术是否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尚无准确定论[9]。另有学者则指出,针对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合并不完全像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会较非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通过该次研究不难发现,以颈髓损伤患者的综合情况为依据,实施科学的术前治疗后,手术治疗依旧为对脊髓功能进行改善的一种有效途径[10]。曾有学者经研究发现,颈脊髓损伤休克期内,急性水肿还没有完全稳定,急诊开展手术治疗会使脊髓损伤明显加重。因此这一类患者,若是病情允许,建议在1周后开展手术治疗[11]。
该研究中发现,颈脊髓损伤,特别是高位颈髓损伤,会出现顽固性低钠血症。该组有1例患者,因顽固性低钠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死亡。曾有文献报道,肺部感染,在颈髓损伤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患者中,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属于一种常见并发症,对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对其开展早期器官切开治疗,对气道护理工作予以加强,能够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
[1]王刚.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62(13):1746-1747.
[2]马治国,娄宏亮,黄鑫,等.前后路 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40-41.
[3]陈扬,李振宇,闫洪印,等.颈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颈椎管狭窄失稳症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11):994-995.
[4]肖强,刘静莉,漆启华,等.颈椎椎弓根螺钉“漏斗法”置钉技术的准确性评估[J].江西医药,2013,48(11):950-951.
[5]刘晓冬,朱庆和,丁可,等.单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3):102.
[6]蒋涛,任先军,王卫东,等.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1,9 (5):121.
[7]项良碧,于海龙,刘军,等.寰枢椎创伤性失稳合并枕部或颈部其它部位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颈腰痛杂志,2011,32(3):197-200.
[8]胡泽元,杨永林,牛晓健.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216.
[9]谭明生,唐向盛,王文军,等.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初步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 22(2):131-136.
[10]徐兆万,冀旭斌,王炳武.导向器辅助下个体化后路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 (8):703-707.
[11]康建平,王松,李骏,等.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7):620-623.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ed with Degenerative Cervical Steno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WANG Xi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302 Hospital of China Guizhou,Anshun,Guizhou Province,561000 China
Objective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ed with degenerative cervical steno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clinical work.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June 2015, our hospital to obtain a clear diagnosis of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ed with degenerative cervical stenosis 25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exp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Statistics found that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spinal sten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light under an external force,capable of showing a serious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admitted within eight hours after the injury,and accept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one patient died complications,and the remaining bone marrow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after surgery,6 patient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nerve functio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remaining nerve function in all patients were varying degrees of recovery.Conclusion Degenerative cervical stenosis after trauma,spinal cord injury is relatively heavy,narrow range,location and spinal cord MRI signal changes plane obvious correl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surgical decompression treatment for neurological recover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worthy of attention.
Spinal cord injury;Degenerative cervical stenosis;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R683.2
A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6.02.02.07
2016-03-29;
2016-04-17
王翔(1981.2-),男,辽宁沈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