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敏
【摘 要】新预算法是我国现代预算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在新预算法实施以后,我国地方财政管理开始面临着更多的要求,给我国的地方财政管理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因此,地方政府要对此采取应对措施,加快适应在新常态形势下财政运行的环境,并根据新预算法所提出的要求对现有的各项预算编制制度加以完善。本文主要就是对新预算法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能够让我国的地方财政管理更好地与新预算法相适应。
【关键词】新预算法;地方财政管理;挑战与对策
新预算法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与现代财政制度的第一步,为我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目标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但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地方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还无法适应新预算法的要求。因此,新预算法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给我国地方财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特别是在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地方财政运行本就有着巨大的收支矛盾压力,进一步增加了地方财政管理的难度,因此如何缩小地方财政管理与新预算法要求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是关于新预算法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的研究。
一、新预算法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的挑战
1.新预算法提出了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将收支活动纳入到地方预算管理的范围中,使得政府预算只约束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一直都处于预算监管范围之外,引发了政府性基金的预算外管理问题,再加上地方政府还存在着政府债务性资金管理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口径过小问题。而新预算法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这就给地方财政管理带来了更大压力。
2.新预算法提高了对地方债务管理的要求
在之前实施的预算法中,其规定地方各级预算不列赤字,不考虑国务院与法律的另行规定,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在实际上,我国的地方债问题已经存留了很长时间,并且还处在不断扩张的状态中,地方债务规模的过度扩大,使得地方财政的安全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新预算法中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制度,不断削弱地方债务的规模,将地方债务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新预算法提出了增加预算公开透明度的要求
实际上,一般只有公共预算才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公开的内容,其他内容并没有进行公开。而预算的公开透明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是否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运用,是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的一项基础内容,但是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的预算公开透明都难以满足公众的要求。所以在新预算法提出了增加地方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度的要求之后,也就给地方财政管理的预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二、地方财政管理应对新预算法的对策
1.重视全口径预算管理,不断延伸地方财政管理的范围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要严格遵循新预算法提出的要求,将政府性的全部收支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全口径预算管理框架。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强法治观念,为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实现奠定基础,对新预算法进行认真学习,培养依法理财的意识。其次,对地方政府各主要领导分割财政管理权的现象加以管控,地方财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其绩效能力,并对此制定合理的管理条例或方法,将其纳入到地方财政管理中来。
2.对地方债务管理模式加以完善,实现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管控
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新预算法与地方债务管理新政的客观环境,首先要对存量债务加以严格甄别,对债务增量的趋势进行有效控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来控制地方政府增加的新增债务。其次,要将融资平台公司具有的融资资格取消掉,将其转变成为一种实体性公司,让其合理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来,并与其进行良好的合作与竞争,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最后,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加以完善,树立全新的发展观,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债务性资金。
3.加强预算公开力度,不断提高地方政府法预算透明度
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预算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地方政府要大力加强地方财政预算的公开力度。首先,在地方政府的预算编制与制定过程中要加大社会各界的参与力度,建立一种参与式的财政预算制度体系,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民众对公共服务或产品的诉求能够体现在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其次,建立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将预算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最后,要增强政府预算报告的可读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或图表来加以表述,确保社会各界能够在预算报告中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
三、结语
综上可知,随着新预算法的深入实施,给我国地方财政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增加了地方财政管理的难度,对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加紧采取应对措施,严格根据新预算法提出的要求,通过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等措施,将遗留在地方财政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掉,实现地方财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煜辉,沈可挺.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问题、挑战与对策——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状况的分析[J]. 金融评论,2011,03:1-18+123.
[2]解洪涛,陈志勇. PEFA政府财政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及在中国地方政府的适用性——兼评《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J]. 财政研究,2016,04:2-14.
[3]冯辉,沈肇章. 政治激励、税收计划与地方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03:27-39.
[4]冯辉. 宪政视野下央地税权分配体制之重构——以《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修改为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15,11:11-22.
[5]储敏伟,高培勇,吴俊培,蒋洪,刘尚希,张馨,杨斌,马海涛,刘新利,卢洪友,寇铁军,刘蓉,陈志勇,姚林香,刘小兵,武彦民,胡红曙,钟晓敏,于海峰,赵迎春,王莹,蔡红英,雷良海,金亚萍.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财税政策”的探讨(笔谈)[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03:5-2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