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飞行人员上颌窦癌1例

时间:2024-09-03

姜丹泉,苗 壮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8岁,飞行教员,飞行时间5 000 h多。患者因右侧颧面部肿痛20 d余,于2008年1月24日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鼻中隔居中,双侧鼻甲不大,右侧下鼻道外侧黏膜向鼻腔内隆起,表面光滑,未见脓性分泌物及新生物;咽腔无狭窄,悬雍垂居中,腺样体不大,双侧咽鼓管口光滑对称,咽隐窝光滑,未见新生物;口腔黏膜无溃烂,硬腭无隆起;右侧面部轻微隆起,颧部可触及肿块,质硬,约1 cm×1 cm大小,活动差,稍有压痛;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2008年1月22日外院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腔内占位,上颌窦前壁及内侧壁骨质破坏,肿物突向右侧鼻腔及右侧颧面部皮下。入院诊断为右侧上颌窦肿物,右侧上颌窦癌。入院后病理组织活检示右侧上颌窦肉瘤样癌。患者于2008年2月19日局麻下行右下鼻道开窗放置引流管术;予以放射治疗23次后,于2008年3月19日在全麻下行右侧上颌骨切除。术中见肿瘤组织破坏上颌窦前壁,硬腭、翼板处未见破坏,上颌窦后壁无瘤组织浸润,眶下壁完整,筛窦内无肿瘤,前壁肿瘤可见光滑包膜。创面行游离皮片修复术、腭护板固定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于2008年4月21日开始放疗,放疗期间用小剂量顺铂静脉输入以增加放疗敏感性。2008年6月13日放疗结束后复查M RI未见明显异常,2008年6月17日出院。出院时飞行结论“飞行不合格”。患者于2009年1月5日来院复查,局部病灶各项检查未见异常,亦未见远处转移病灶,病情稳定。

2 讨论

在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中,癌多于肉瘤。肉瘤只占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颌窦,其他窦少见[1]。本例为现役飞行人员,国内尚未见有类似报道。此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和经常接触致癌物质有关。具有如下特点:①大多属原发性,自身体其他处转移而来者极少;②鼻窦解剖位置比较隐蔽,肿瘤发生于此,早期症状少,且常伴有慢性炎症,故难以引起重视,以致早期不易确诊;③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脑互相比邻,发生于上述各处的恶性肿瘤在晚期皆可向邻近组织侵犯,以致有时难以判断其原发部位,诊断治疗常感棘手,预后也远较鼻外恶性肿瘤为劣。上颌窦恶性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常局限于窦腔的某一部位,因被窦壁包围,多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肿瘤长大破坏骨壁后,在面颊部出现隆起变形,触诊常可触到皮下有硬性而不可移动的肿块。肿瘤向上可侵入眼眶,向下累及牙槽突与硬腭,向后外可侵入翼腭窝及颞下窝,继发出现眼球运动受限和张口困难等症状。本病诊断依据病史、常规鼻腔及鼻内窥镜检查、鼻窦CT与MRI检查,活体病理组织检查常可确诊病变性质。早期病变宜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2]。此病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往往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本例为现役飞行人员,长期飞行导致的鼻窦慢性炎症可能是一部分诱因。患者最初症状为右侧颧面部肿痛,以为是鼻窦炎症,服用抗生素1周,效果不明显;拍鼻窦CT发现窦内新生物,才引起重视。由于病症发现后诊断治疗都比较及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合本病例,有如下体会:①在日常飞行保障中,航医应加强对五官科疾病的重视程度,尤其要杜绝空勤人员感冒后飞行;②在每年例行大体检中,40岁以上者增加鼻窦X光检查;③在招飞体检全面检测两轮中[3],增加鼻窦体位引流,以便从根源上杜绝慢性鼻窦疾病者进入空勤队伍。

[1]杨成章.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A]//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1.

[2]田熙.鼻腔鼻窦肿瘤手术[A]//黄鹤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5.

[3]姜丹泉.1988-2007年海军招飞体检耳鼻咽喉及口腔疾病淘汰原因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9,20(1):65-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