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侯迎忠 蔡思岚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际舆论关注度日益提高,国际认可度不断增强,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物流中心,“一带一路”倡议恰恰可以成为香港经济转型的机遇,香港各界人士如何看待“一带一路”,香港媒体如何报道“一带一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媒体报道的研究渐成热点,但专门针对香港媒体报道“一带一路”的研究比较少见。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内容分析呈现港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基调、观点演变和主题偏向,并分析港媒在“一带一路”报道中存在的偏差,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在香港地区的传播提供借鉴。
本文根据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香港传媒公信力调查结果①,选取《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这三份香港传媒公信力排名前三的报纸为研究对象。《南华早报》创刊于1903年,是面向亚洲乃至全球的香港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秉承采编独立的原则,保持中立和国际化,主要读者为政界、商界高层人士,百年来一直是香港地区乃至亚洲最具公信力的报纸之一。香港《经济日报》创刊于1988年,虽然只有30年历史,但已发展为香港最大的财经报纸。该报以“严肃报道”见长,擅长于政治及经济分析,代表财经专业行家的声音,以中产阶级人士为主要受众。《明报》是香港另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创立于1959年,以社论著称,秉承拒绝一切党派和集团支持的办报方针,以维持其“言论独立”的形象,深受政界人士、文化人士的重视。
笔者选取涉“一带一路”议题进入大面积常态化报道的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两年间三份报纸的相关报道为样本,以“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One Belt,One Road”和“一带一路”等作为关键词,通过FACTIVA数据库搜索《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的新闻报道,所获得的稿件篇数分别为1122、1328和1299。在人工查重并剔除无效文章后,《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三家媒体分别剩下191篇235篇和181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这些报道的内容分析,以期全面呈现港媒报道框架。
本文拟利用“新闻选择”和“新闻建构”框架对三份报纸涉“一带一路”报道进行考察,新闻选择框架包含消息来源、引语使用情况、报道区域和新闻主题四个变量;新闻建构框架包括报道总量及其变化趋势、新闻体裁、报道篇幅和报道倾向四个变量。在考察报道倾向时,又将具体通过正面报道指数、基于主题的报道篇幅分析和关键词统计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消息来源分析
笔者通过梳理现有样本,将消息源分为6种类型。第一种是媒体人,文章主体信息来源于记者或评论员;第二种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第三种是国内各界人士,包含政界、商界、各民间机构代表及各领域专家学者等;第四种是国际声音,包含国外政府、媒体、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第五种是公众,包括学生、教师、游客、其他市民等群体;第六种是综合来源,指新闻主体无明显单一消息来源,包含以上两种及两种以上消息源。
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日报》的第一信源为“国内各界人士”,占比36.2%。这体现了《经济日报》受众定位,该报素来以香港工商界、行政人员、投资者及专业人士等中产阶层人士为主要读者,在进行“一带一路”报道时也更多考虑该阶层的意见。“政府”为第二信源,占比约22.1%,再次是“媒体人”,占比16.2%。可见在《经济日报》里,政府和媒体人在传递“一带一路”的政策、方针、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占比最少的为“公众”,只有3%,显示出对公众意见反映不足的倾向。
表1 三份报纸消息来源比较
《明报》的消息来源与《经济日报》呈现出较大差异。“媒体人”为《明报》第一信源,占比36.5%,这是因为《明报》以评论见长,在“一带一路”报道中出现了大量时评,因此新闻评论员成为主要消息来源;其次是“政府”和“国内各界人士”,分别占比22.1%和17.1%。相比《经济日报》,《明报》对国内各界人士的关注显著弱化,但对公众意见的考虑明显提升,占比7.2%。
《南华早报》总体呈现平衡多方意见的特征,虽占比第一的消息来源为“国内各界人士”(近30%),但“政府”“媒体人”和“国际声音”三方占比接近,基本都在14%~20%区间浮动。除此之外,“综合来源”的占比也高于《经济日报》和《明报》,可见《南华早报》不仅在“一带一路”的整体报道上呈现多方声音,也力求在单篇新闻里平衡报道。
2.引语使用情况分析
笔者将引语使用分为五种情况,除了常见的“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无引用”外,还有“模糊引用”“混合引用”。“模糊引用”是不指明引述话语的来源,常以“据知情人士称”“据某知名经济学家说”等出现。“混合引用”则指报道中采用超过一种的引用方式。表2为三份报纸引用情况比较。从中可以看出《经济日报》有接近一半的“一带一路”报道采用“间接引用”,体现了该报对信源的重视。其次是“无引用”和“混合引用”;采用“直接引用”和“模糊引用”的篇数最少,基本上在8%左右。
表2 三份报纸引用情况比较
《明报》引用情况占比第一的为“无引用”(39.8%),《明报》的评论文章基本上很少采用引用;“间接引用”占比“36.5%”,再次是“直接引用”和“模糊引用”,“混合引用”仅占2.2%,说明该报在同一篇报道中引用方式较为单一。
《南华早报》引用情况与前两报不同,“直接引用”为《南华早报》主要的引用方式,占比“44%”,说明该报主张直接引用被采访者的言论,寻求更直观、真实的报道方式。占比第二的为“混合引用”,可见《南华早报》更追求同一篇报道中多元化的引用方式。“无引用”和“模糊引用”的比例均不到10%,更能体现该报的报道风格。
3.报道区域
报道区域是指新闻报道所关注的区域或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笔者将报道区域分为香港、内地和国际三类,若报道涉及多个地区则归入第四类。
从表3可见,香港地区为《经济日报》首位报道对象,占比36.2%,与国际地区报道占比(35.7%)十分接近,其次是与内地相关的报道,占23.0%。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日报》的国际报道篇数和国际报道率(国际报道量/当季总报道量)随时间呈现不稳定增长趋势,国际报道率在2017年第一季度达到顶峰。该季度国际报道主要集中在两个议题:一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对华政策摇摆,掀起逆全球化,更凸显强化国际合作的中国式全球化方案,即“一带一路”的重要性;二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澳洲、新西兰,尝试将两国拉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
表3 三份报纸报道区域比较
《明报》有接近50%的报道以香港为报道对象,约33.3%的报道关注国际领域。与《经济日报》相似,《明报》的“一带一路”国际报道篇数和国际报道率在2017年第一季度达到顶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议题:一是探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对华政策和对“一带一路”的影响;二是报道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及澳洲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三是评论“一带一路”带来的新全球化模式。
《南华早报》报道区域相对均衡,虽然香港地区的报道占比第一,但几个区域比例差异较小。此外,有19.9%的新闻报道了多个区域,可见《南华早报》报道对象的多元化。其国际报道率与国际报道篇数的波动幅度大致相同,说明该报的“一带一路”国际报道率主要受报道量的影响,受特定时期议题的影响较小。
4.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的分类基于新闻事件的选择。笔者通过对样本呈现的新闻事件的梳理,将样本分为五大主题,如表4所示:
表5列出了三家报纸不同新闻主题的样本分布情况。《经济日报》占比第一的为经济主题(55.7%),其次是政治主题(29.4%),文化主题和社会议题的报道均不到10%。《明报》占比第一的为政治主题(38.7%),其次是经济主题(26.5%),第三为文化主题(21.6%),后者的报道量显著多于《经济日报》。《南华早报》政治主题与经济主题占比较为接近,分别为35.6%和32.0%,其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显著高于其他两份报纸。
1.报道量及其变化趋势
《经济日报》《明报》和《南华早报》在2016—2017年以“一带一路”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文本数分别为235、181和191。将报道数按季度划分,三家报纸的变化情况如以下三图所示。
表4 基于“一带一路”不同主题的新闻示例
表5 三份报纸报道主题比较
图1 《经济日报》报道量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经济日报》的“一带一路”报道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16年第二季度和2017年第二季度出现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2016年5月,恰逢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视察香港,《经济日报》的报道以期待张德江同志视察香港——宣传“一带一路”对香港的促进作用——回顾香港与“一带一路”渊源,明晰香港对“一带一路”的关键作用等三方面为主题。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017年5月,北京举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该论坛为该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所举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密集报道。《经济日报》对该议题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报道各国出席情况、讨论重点和合作成果;二是立足香港本身,总结时任特首梁振英论坛之行所获及对香港未来的影响;三是分析这一全球盛事对金融市场的刺激。
图2 《明报》报道量变化情况
图2呈现了《明报》的报道变化趋势,大部分季度的报道量在20篇左右,同样在2016年第二季度和2017年第二季度出现两个峰值,但报道方向与《经济日报》不同。第一个峰值的报道以分析香港发展“一带一路”优势、梁振英的政治意图解读“一带一路”和“一带一路”奖学金等方面为报道主题。第二个峰值,《明报》的主要报道内容在于密集探讨香港的角色定位和论坛背后的政治涵义,如中日、中美关系回暖等。
图3 《南华早报》报道量变化情况
从上图3可知,《南华早报》的季报道量基本稳定,峰值出现时间与另外两份报纸相同。第一个峰值对张德江同志视察香港表示较大关注的同时,也包含了多方对“一带一路”奖学金计划的讨论,以及香港计划加入亚投行两个议题。第二个峰值的报道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总书记演讲、会议折射出的国际关系(中日、中菲、中英、中新等)、香港各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解读等方面为重点,从政治、经济和观念多个层面对“一带一路”进行深入探索。
2.报道体裁
本文将“一带一路”报道的体裁分为消息、评论、特稿、专访、理论文章和相关演讲、宣言及报告六大类。
从表6可以看出,《经济日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以消息为主,占比60%,着重于发布和传播相关信息,其次是评论和专访,其他体裁量很少。
表6 三份报纸报道体裁比较
《明报》的报道体裁也是以消息为主,占53%。其次是评论,占有35.4%,充分展现了该报的评论专长。此外,《明报》接近6%的报道以特稿为体裁,占体裁分类第三位,特稿素来有“新闻故事化”的特征,报道形式更为灵活。《明报》以该体裁进行国家大政策的报道,体现该报在为“一带一路”增加更多人情味和可读性方面的努力。
相比前两报,《南华早报》的“一带一路”报道体裁虽然也是以消息为主,占比约44%,但其他体裁相对均衡,且理论文章显著高于前两报。理论文章指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理论阐释,一般以国家发布的政策性文件为主要依据。2016年距离“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已有三年,因此《明报》和《经济日报》弱化了对“一带一路”的概念性报道,选择更多的具体事件进行报道。相比而言,《南华早报》对“一带一路”的理论报道还处于关注阶段,希望让更多港人乃至国际读者了解“一带一路”的官方理念。
3.报道篇幅
笔者通过对样本篇幅的大致分析,将报道篇幅分为四个档次,500字以下为短篇报道,500~1000字为中篇报道,1000~1500字为长篇报道,1500字以上为超长篇报道。
如表7所示,《经济日报》的“一带一路”报道以中篇报道为主,短篇和长篇报道为辅。
表7 三份报纸报道篇幅比较
《明报》“一带一路”报道以中长篇和超长篇为主,短篇较少。《南华早报》则以中短篇为主,长篇为辅。
4.报道倾向
一般来说,报道倾向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三种。为便于分析,本文将三种报道倾向界定如下,并给出相应中英文示例,随后结合正面报道指数(正面报道指数=正面报道篇数/当季总报道量)分析考察三份报纸的报道倾向。
正面报道:新闻报道的语气和内容给人积极促进的倾向,包括关怀、促进交流合作、呼吁、推荐等,受者客观接受到“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正面情绪。
例:We should heed the state leader's call to sharpen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lay a more proactive role on this front.(我们应该听从国家领导人的号召,加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并在这方面发挥更正面的作用。)
——《南华早报》An opportunity not to be missed(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中立报道:新闻在报道或描述,传者语气上无明显的倾向,用语修辞上没有明显的褒义和贬义词汇,内容上注意平衡多方意见,受者对传者传递的信息难以产生明显的价值判断。
例:内地宏观经济部门已着手来年经济工作的筹备,其中「一带一路」建设再成重点。在主管部门提出要有「更高的站位」思考下,「一带一路」已首度规划「带路」到北极。
——《经济日报》一带一路 首提涉足北极
负面报道:新闻的语气和内容给人消极反感的感觉,包括夸大事实、歧视、道德判断、怀疑、丑化等,使用带有特殊负面情绪和指示的表述符号,受者对传者传递的信息产生负面的价值判断。
例:“It's just a show,” said another European diplomat,when asked about his expectations for the Belt and Road summit.He said the primary goal of his leaders' attending the summit was to maintain good relations with China.(另外一名欧洲外交官在提到他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期望时表示:“这只是一场表演。”他说领导人出席首脑会议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南华早报》Were still figuring out Chinas Belt and Road:European diplomats confess they don’t know much about Xi’s trade plan (仍在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欧洲外交官承认他们并不了解***的贸易计划)
通过对《经济日报》235篇报道的统计分析,发现该报正面报道占比64%,接近35%的报道为中立报道,只有7%为负面报道。从图4可见,虽然“一带一路”的正面报道篇数受报道量的影响呈现不稳定,但该报的正面报道指数除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全正面报道之外。其他季度基本稳定在60%,可见《经济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倾向为稳定性正面。
图4 《经济日报》正面报道情况
《明报》的总体报道倾向与《经济日报》存在较大差异。正面报道占比47%,负面报道占比35%,中立报道28%。从图5可以看出,《明报》的正面报道篇数和正面报道指数随时间波动上升,2017年第二季度达到峰值,受“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影响出现密集的正面报道,可见《明报》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为呈增长性正面。
从图6可知,《南华早报》的三种报道倾向相对均衡,正面、中立和负面报道分别占42%、26%和32%,相比前两报,《南华早报》正面报道篇数和正面报道指数的波动较小,正面报道指数起步低,中后期基本稳定在50%左右,可见《南华早报》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为半数正面。
图5 《明报》正面报道情况
图6 《南华早报》正面报道情况
1.《经济日报》的主导框架特征
(1)新闻选择框架。《经济日报》在“一带一路”消息源的选择上,以国内各界精英人士和政府为主;在引用情况上,以大篇幅的间接引用为主;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以香港为首位,国际报道总数占比虽低,但随时间呈现不稳定增长的态势。在报道主题的选择上,以经济主题为主,政治主题为次,社会主题相对不足。
(2)新闻建构框架。《经济日报》的报道篇数随着“一带一路”深化不断增加;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体现了告知公众讯息的基本目的;报道篇幅以中篇为主,短篇和长篇报道为辅;在报道倾向上,存在稳定性正面倾向。
《经济日报》在消息源的选择上忽略了公众的声音,同时社会主题下的报道相对不足,可见该报存在“精英化”倾向,更注重权威来源和与政经相关的报道。通过以上分析,可总结出《经济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政经报道,忽视社会热点议题报道;二是以传递政府和权威人士意见为主,民众意见采纳不足;三是报道相对浅层次,以发布消息为主;四是以香港地区为主要报道对象,但国际报道不稳定增长,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2.《明报》的主导框架特征
(1)新闻选择框架。《明报》在“一带一路”消息源的选择上,以媒体人为第一信源,主要由于该报多评论的特征,也因此“无引用”为该报第一种引用情况。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以香港为首位,国际化报道不稳定增长。在报道主题的选择上,以政治主题为主,经济主题为次,社会主题相对不足。
(2)新闻建构框架。《明报》的报道量随时间呈现动态稳定的趋势,报道体裁以消息、评论为主,可见报道的主要目的为发布信息和引导观点;报道篇幅以中长篇、超长篇为主;在报道倾向上,呈增长性正面倾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总结出《明报》“一带一路”的报道特征如下:一是注重政经报道,且对政治问题探讨深入;二是评论居多,主观性偏强,兼顾深度报道路线,以影响舆论为主要目的;三是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态度受中央行动影响较大;四是以香港地区为主要报道对象,但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3.《南华早报》的主导框架特征
(1)新闻选择框架。《南华早报》在“一带一路”消息源的选择上采用多个消息源,注重平衡多方意见;在引用情况上,以间接引用和混合引用为主,主张在同一报道中采取多种引用方式;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对多个地区平衡报道,国际报道基本稳定在三分之一。在报道主题的选择上,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个主题皆有关注。
(2)新闻建构框架。《南华早报》的道量基本稳定,虽然某些季度有小幅波动但变化不大;多种报道体裁分布均衡;报道篇幅以中短篇为主,长篇为辅;在报道倾向上,呈现半数正面倾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南华早报》的“一带一路”报道最为注重“平衡”二字。不仅在报道对象、主题、体裁、倾向的选择和建构上注意平衡,也在国际报道和报道量的选择和建构上寻求稳定。因此,该报“一带一路”报道的特征在于:一是在空间概念上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平衡报道;二是在时间概念上追求稳定性,尽量克服外部因素的干扰。
寻求接地气的报道方式,解决港人对“一带一路”建设真正担心的问题。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的不同造就了香港人与内地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香港社会对“一带一路”担忧的核心问题在于质疑能否真正给香港带来实质效益。基于此,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需要更多探索香港与“一带一路”的契合点,从多个维度展示机遇,同时也要解释“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扩大社会性议题的报道,提高“一带一路”的人情味。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三家媒体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社会议题报道偏少,这样容易将“一带一路”悬空化,仿佛它只是与民众无关的政府议题。因此,建议媒体扩大“一带一路”社会议题的报道,关注该倡议可能带来的民生变化,让更多香港民众感受到“一带一路”与自身的相关性,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拓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报道空间,消除民众刻板印象。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港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印象普遍为“贫穷”“落后”“战乱”等。因此,在以后的“一带一路”报道中,媒体需要对沿线国进行多方位的报道,既承认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滞后,也肯定其存在巨大的待开发空间,尽力消除民众对沿线国的刻板印象。
注释:
①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港中大调查:港媒公信力下跌》,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14-01-06/043029165681.shtml,2014年1月6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