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 高有祥 张西静
“双一流”的遴选和认定并非一劳永逸,今后将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占比90%以上的地方院校来说,不应“冷眼旁观”,应敏锐地意识到这是高校发展史上给地方院校一次难得的机遇,瞄准“一流学科”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以“一流本科”为建设目标,树立“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追赶超越志向。
目前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校已超过1000所。但对多数地方院校来说,传媒类专业是在近十多年来专升本、扩招、综合化等特殊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专业。现在,新闻传播与传媒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中体量最为庞大的学科群之一。在过去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中,新闻传播与传媒艺术专业建设,反映出量大无序、良莠杂陈的乱象,经过持之以恒的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加上教育部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而进行的合格和审核评估,办学质量大为好转,但问题仍然很多。在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和省级层面一流本科建设中,是选择抓住关键时刻克服重复化、同质化、千校一面的尴尬状况,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办出特色,坚定地为地方媒体和文化产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还是犹豫彷徨看热闹、缺乏风险和危机意识,又一次坐失良机?对前者可能是“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对后者会增加专业的生存风险。实现不了存在的价值,最终会被变化的形势所抛弃。
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①目前传媒教育的要害是不能满足媒体转型发展和文化产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媒体、网站、影视广告文化产业机构高端创意人才量少质不高,同时,基层传媒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很缺乏。这个现状,学界和业界都有共同看法。高校不能说不努力,但媒体和文化产业机构对输送的人才不满意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的原因需要学界与业界共同探究。
地方院校传媒教育不能有“一流学科遥不可及”的想法。一流大学中并不是每个学科都是一流。地方院校可以瞄准高水平大学的一流学科为标杆,在非一流大学中建成一流本科。每个地方院校都有不同于别的学校的发展历史,所处环境不相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自然条件、人民生存状态不同,媒体和文化产业结构各有差异,地方院校各个学科对地方的贡献程度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高校及各学科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衡量的维度也有所不同。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瞄准清晰可见的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以服务当地为宗旨,设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可以使本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较大幅度的提升。
这种例子在国外一流大学建设中不胜枚举,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从一所地方“赠地学院”,坚持通过以给州里培养种植业和奶业等紧缺人才为依托,进行学科建设,为州里培养了大批适才对路的急需有用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威斯康星州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达标过程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一流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威斯康星大学成为美国颇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英国的沃里克大学、卡迪夫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建校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只用了三十多年时间;美国的杜克大学,从一所宗教性质的三一学院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的研究型大学也只用了几十年时间。这些成功的范例有一个共同特点,正如原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的:“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以上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建设,都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纵观当代世界一流大学,它们均在国家崛起、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担当重要角色,产生了引领和推动作用。”②
地方院校传媒教育创建一流本科,应该突出的特色就是“地方”。但事实上地方院校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地方院校传媒教育由于创建较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实习实践,都以创办较早的大学著名院系为参照系,同质化重复严重,缺乏地方特色,较少考虑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传媒及文化产业现状,没有与当地传媒人才的需求接轨。地方院校传媒教育只有立足地方,为当地媒体和文化产业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传媒人才,并将此过程变成探索创建“一流本科”的过程,才能抓住机遇,赢得传媒学科的发展。传媒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地方院校传媒教育无疑会受到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应该动员毕业生留在地方建功立业,施展聪明才智,提升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水平,这在客观上就是为争创“一流本科”创造基础和条件。
地方院校传媒教育要办出特色。学科建设是传媒教育的基础,创建一流本科,要发力在学科基础上,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影视和传媒发展的创新要素对接,与地方媒体转型、影视艺术生产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培育出令当地满意的传媒人才,才叫办出了特色。应该“鼓励大学根据学科优势与特色、长期以来办学精神的传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破解同质化发展的‘路径依赖’,探索形成创新性、多样化、特色型的发展模式,不仅在量级层次上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群英阵’,也要在发展特色、发展模式上构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非典型个案。’”③地方院校传媒教育创建一流本科要进行顶层设计,瞄准国外同类型大学的一流学科作为奋斗目标,以我国正在建设的一流学科作为学习榜样,设计方案,作长远考虑,并主动接受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指导帮助,获得稳定的、连续的政策支持。
建设一流本科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地方政府、媒体、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传媒教育,都有既符合传媒教育规律又适合本国本地实际情况的传媒教育模式。但是无论是美国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还是英国、法国、德国的西欧模式,抑或是日本经验,尽管各具特色,但共同特点就是大学传媒学科与媒体协同育人。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社会媒体共办了6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和新媒体终端,以学校为主,所办媒体覆盖全社会。我国台湾地区世新大学与业界联合举办并公开发行报纸和上星广播电视,协同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积累了很多具有借鉴价值的宝贵经验。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博瑞杰,在理论与应用的争议中始终坚定不移,坚持本校的新闻教育最终目标是新闻实践。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与媒体共同制定,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在媒体学习实践的比例和方式,不断进行优化。美国一流大学的传媒教育,多年来尽管一直存在新闻实践与新闻学术性的争论,但是大学与媒体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始终占据主流。
协同育人被事实证明是传媒人才培养非走不可的路径,它适应了信息化、全球化、媒介融合时代媒体和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实际。实行开放式办学,产学教研结合,并不断加强与媒体和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整合大学和媒体资源,避免高校花巨资建实验室却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的巨大浪费,做到资源共享;能尽快地适应传媒转型,使传媒教学、媒体实践和文化产业发展衔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加快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利用大学和媒体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培育学生全面素质以及创新创业应用型综合能力,卓有成效地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又好又快满足占我国70%以上市、县基层媒体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需求,以此缓解地方院校传媒毕业生的就业矛盾。
如果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分为三个层面,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居于最高,属于顶层设计的层面。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培养目标确定的定位、规格、过程、方式、手段和管理评估进行的设计;中间属于执行层面,即在模式的框架内制定培养方案;基础层面是专业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授课计划、教学方法等。传媒事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在传媒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中,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注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教育,注重创新创业精神教育,注重个人追求与国家需求关系的教育,注重服务国家,务实创新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传媒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它培养的是将来把控社会舆论的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传媒毕业生应该做到政治强、有国家至上的博大胸怀,有理论基础又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内制定培养方案,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地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媒体转型的人才需求。要与985、211等重点大学传媒教育实行差异化定位,淡化为发达地区或国家级主流媒体培养人才的理念,避免同质化重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专业办出特色来,培育出受当地媒体和文化产业机构欢迎的毕业生。地方媒体和文化产业机构,较少需要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最受欢迎。因此,培养方案应着重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注重学生应用层面的知识运用,培养学生十八般武艺都拿得起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师资力量、支撑条件等的表述,要有可操作性。对执行过程中的检查、验收要规定具体;评估要将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作为制度规定下来,评估结果反映在量化和质性评价中。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要求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④
既然学界业界有“协同育人是一种有效且必须坚持的常态做法”的共识,可是为什么协同育人在各地开展得不平衡呢?第一,虽有共识,但如何操作意见不统一,于是出现了一些浅层次合作,搞一阵子就没有了下文。其原因是一些院系领导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没有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协同育人能实现媒体、文化产业与传媒教育有效对接,是一条符合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规律非走不可的科学途径。第二,很多省党委宣传部与985、211大学实现了共建,使校媒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有了组织上的保证。但这一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有效做法,并没有普惠到省级层面特别是位于地级城市的地方院校,而这一类院校在全国高校传媒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具体困难也最多。有些院校想做但找不到门路也得不到支持,只好迷茫观望。第三,传媒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媒协同育人机制保障的重要性,归根结底关键原因就是传媒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了政府主导的缺位、相关政策的缺乏和操作层面路径方法指导的缺失。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氛围和环境已经具备,校媒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学校单方发展到双方或多方;学生培养的环境从校园发展到校园和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也服务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实际和生产过程,做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媒共同进行顶层设计,从机制上保证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一直到教学实践环节的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全过程的监督。
机制是工作系统的构造、功能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传媒教育与媒体(包括文化产业机构)协同育人机制涉及组织架构、顶层设计、运行规则、制度体系、监督评估等方面。
校媒协同育人,涉及学校和媒体两个方面,需要双方持续有效地沟通协调和解决执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建立一个超越双方的协同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人员应该由媒体负责人和传媒院系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组成,共同承担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事宜,可称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和媒体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系统,所以,应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约束性质的指导政策和沟通协调的管理制度,做到权利与义务职责清晰,责任明确,使之成为形式多样的共建合作平台,实现学校和媒体“共赢”的结果。
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站在培育创新型传媒人才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调查研究校媒协同育人制度建设运行的现状及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和规划围绕协同育人过程中媒体、学校及各方面的关联和衔接,做出具有可操作性、表述简洁明确的可行性设计,探索由媒体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和协助就业的方案;建立和创新协同育人有效运行的系列制度,包括沟通协调、权利约束等层面的监督保障制度等。
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方式应该符合规律。因此,需要制定基本准则及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去要求和约束决策者及执行人的各项活动。除了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还需要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系统内部、外部诸多因素的结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真正实现,以严谨、科学、高效,又具灵活性的机制,保证规章制度平稳健康地运行。校媒协同育人机制应该寻找校媒合作的最佳契合点和双方利益的结合点。
制度体系要完善。过去有些学校与媒体也搞过合作条例,之所以半途而废,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制度体系。体系是指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传媒教育协同育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应该与本校和合作媒体文化价值理念相融合,应该具备全面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重在规范性执行,应该有标准规范的文本,以庄重、正式、具有仪式感的形式发表。生效后,必须成为双方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制度体系包括利益驱动、沟通协调、权利约束等层面的系列制度,如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及其决策制度、培养方案设计与执行的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校媒人才共育管理制度,等等。
评估监督属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之所以单列,是为了说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评估和监督具有不同职能,是两个概念,不能相互替换,而应该相辅相成。当需要对执行过程、可持续性及结果进行裁定时,应该使用评估机制,由政府主导,引入专门机构操作执行。评估监督质量通过数据指标体现,应该公开透明。动态监测跟踪指导必须持续贯穿在协同育人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校媒双方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持续的监督过程形成有效的监控反馈和改进机制,才能促使双方建设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平台,同时产生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使协同育人的结果实现校媒双方的“共赢”。
图1 校媒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结构
卓越的师资队伍是获得高质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哲学社会学科及人文学科高等教育中,传媒教育的社会属性最为显著,提倡“双师型”教师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双师型”要求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有较高的学术理论和专业素养,具备学高为师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二要像业界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就目前来说,出自高校的“双师型”教师较少,那么引进业界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经过较短时间的教学技能培训和适应,使他们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让他们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就成为当务之急。
“双师型”建设是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业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支撑大学传媒教育优秀人才的培养,是“基于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⑤在一流大学的专业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比较常见。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农科、工程、兽医院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将引进社会上的农业专家、工程师、兽医专家作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重大策略,同时毅然辞退不能胜任人才培养的资深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结构中,有的长期在媒体兼职,有的是在媒体实际工作了若干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编辑、记者、主持人和技术人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任院长多数有媒体总经理的任职经历。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实施,并不是取代理论研究和教学。及时探索传媒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将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或者发表论文,指导传媒实践,是传媒教育的重要职能。要发现问题,教师就要深入报社、广播电视台、网站、文化产业机构,进行调查研究,亲自参加实践,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产出成果的同时,教师会自觉主动地将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研究结果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教学因为针对现实问题而与时俱进、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会因此大为改观。学界的教师因为靠拢了实践,和来自业界的“双师型”教师有了共同语言,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就有了基础。
协同育人机制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学生在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效果评估全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地方院校传媒教育与业界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地方媒体和文化产业机构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要抓住关键环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产品,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实施等主要体现在课程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把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课程既包括在教室开设的理论课程,也包括在实训基地实施的实践操作性课程。要通过协同育人机制中的监控功能,实时掌握和检验学生在两种环境下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效果不仅体现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操作实践技能的真正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其中特别强调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效的自主的学习者,让他们能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具有反思、分析、应变、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进入社会后能较快地适应各种环境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制度中规定对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是校媒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协同育人的建设单位很多是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它们可以根据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反推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各个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以持续地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校媒协同育人要注重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反映出教育质量的高低,反映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被社会的认可程度。
注释:
①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② 胡海岩:《三把“尺子”丈量“一流”》,《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3、4期。
③ 项仲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范式与中国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3、4期。
④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⑤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