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笔谈

时间:2024-09-03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阿拉坦仓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21年5月9日,***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为如何实现文化自信给出了具体指示:“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认同。***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璀璨的科技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财富,数学又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或许有人会认为中国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差距较大,早已成为陈迹,没有现实意义。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密切相关,对数学前沿发展仍具重要价值。中国数学史奠基人钱宝琮认为,“第五世纪以后,大部分印度数学是中国式的,第九世纪以后,大部分阿拉伯数学是希腊式的,到第十世纪中这两派数学合流,通过非洲北部与西班牙的回教徒,传到欧洲各地,于是欧洲人一方面恢复已经失去的希腊数学,一方面吸收有生力量的中国数学,近代数学才得以开始辩证的发展”[1]。在此基础上,著名数学家、数学史家吴文俊院士进一步指出,“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的数学,而非希腊的数学,决定数学历史发展进程的主要是中国的数学而非希腊的数学”[2]。这就说明现代数学里的中国传统数学基因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易于推动现代数学的创造性发展。

如何具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妨从历史中寻找经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阮元、焦循、李锐、汪莱、张敦仁、骆腾凤、张作楠、罗士琳等诸多乾嘉学派数学家在“兴复古学、昌明中法”思想的指导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们通过《畴人传》构建了中国数学家的发展谱系,掌握了话语权,且有足够自信把西方数学家收入附录。他们在面临西方数学强大的冲击下,通过发掘中国传统数学著作,在古代优秀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方程论。他们还用“加减乘除”“比例”“矩”等新观点对数学进行整体性的重新阐释。正是这些借助传统力量而实现的创造性工作,使得中国数学在当时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他们的指导思想恰好与***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继承性、民族性的特点相契合,“兴复古学”是继承性的体现,“昌明中法”是民族性的体现。

吴文俊先生始终关注中国传统数学的当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在定理机器证明上开创了以多项式组零点集为基本点的消元方法;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方法已在物理规律的发现、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以及促进现代数学研究等重大高科技的前沿领域实现了成功的应用。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当代数学发展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新里程碑”[3]。而且吴先生还断言,“《九章》与《刘注》所贯穿的机械化思想,不仅曾深刻影响了数学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数学的现状也正在发扬它日益显著的影响。它在进入21世纪后在数学中的地位,几乎可以预卜”[4]。这是一个显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案例,对今后相关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创造性转化不能局限于具体知识,还要从基本特征这一更大的视野入手。“鲜明的社会性是中国传统数学最基本的特点。形数结合,以算为主,使用算器,建立一套算法体系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显著特色。‘寓理于算’和理论的高度精练,是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的重要特征。”[5]吴文俊总结的中国传统数学的特征是算法化、机械化与构造性,这些特征是中国传统数学知识、方法、思想、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精华所在。关注这些特征的创造性转化,才能有机地实现中国传统数学的创新性发展,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当下和未来仍具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数学与天文、乐律、术数、经济、商业等有极密切关系,因而应把中国传统数学放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总书记指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角度——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中国传统数学而言,不仅要关注其历史发展,还要考察中国当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两者交互影响,最终实现中华传统数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和中国当代数学的创新性发展。只有数学史界和数学界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传统数学有较强实用性,其创造性转化更当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定不是对中华传统数学的照搬,而是要对其进行适合当今数学发展需要的转化。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数学的发展也要以创新性为要求,秉持开放心态,采取“拿来主义”,取精用宏,中西数学均为我所用。而这一切的总目标则是坚守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通过教育途径会得到有效且深入的传播,各类院校应主动发挥重要作用,承担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还需把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及时输出,“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昌明传统学术 锻铸人文新知——也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刘京希

2021年5月9日,在“5·17”重要讲话五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在《文史哲》杂志创办70年之际,***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指出“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虽然,这是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但站在更加宏阔的视角来看,回信所透露出的,实则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深沉关怀与深刻洞察,是对学术中国建设与理论创新发展的高瞻远瞩:“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回信精神不仅与“5·17”重要讲话所指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而且更加强调与凸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赖以立足的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华文明根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那么我们可以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一系统工程,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悠久的中华文明这一深厚土壤之中。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言说,就是构建本土话语体系,弘扬中华文明,塑就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之中,探寻现时代“中国道路”的文明史源脉和“矿藏”。

“历史季节的变化导致花儿和果实落地,但树依然存在”[6],“根须深厚比枝繁叶茂更加重要”[7]。时代发展的深沉动力和不竭源泉,正在其对于优秀传统的传承及其创造性转化。换言之,内置着可予今人不断汲取的超时空普遍性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为新时代发展与进步提供不竭源泉的“深厚根须”。只要通过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超越性精神内涵,赋予其时代性气质,实现其现代化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其勃勃生机。

诞生于新中国之初的《文史哲》杂志的成长与发展轨迹,从人文学术史视域映射着共和国成长壮大的辉煌历程。而其一以贯之的使命,就是本着古典性、人文性和高端性的办刊追求,通过对于中国古典人文学术的研究,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最终构建起哲学社会科学本土话语体系。而在《文史哲》历经70年峥嵘岁月的回眸之际,总书记的回信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不仅为《文史哲》杂志,更为人文社科期刊界和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续航的强劲动力。

其实,作为一份人文学术期刊,《文史哲》创刊70年来,之于共和国人文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以主体性精神,自觉承担和行使了如下职责:传统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转轨的积极推动者;研究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助推者。[8]

作为一份“人文小综合”学术期刊,《文史哲》杂志更加侧重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而文、史、哲三个学科特别是文、史两个学科,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乃国粹之所在,甚至是所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分科学问的母体,有着几千年的积淀与积累,因而可谓现代学林中最为厚重的学问。由此决定了主要刊载此方面成果的《文史哲》杂志,除了走厚重之路外,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文史哲》侧重于中国古典学术,而中国古典学术是一个整体,在这一领域里,实际上很难分科治学,如“儒学”就是如此。即使不是古典学术,我们也在努力约发那种“亦文亦史亦哲、非文非史非哲”之作——也就是必须提出一些超越学科壁垒的“问题”或“话题”,把“问题”看得比“学科”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因此,应以“问题”而非“学科”为中心,不是以“学科”为平台来切割“问题”,而是力图以“问题”为中心来整合“学科”。

当下时代,从文化与学术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在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明互鉴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本土话语体系的时代。内中最为核心的命题,就是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如李克强总理视察《文史哲》编辑部时的热切寄望:“希望你们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所用,为后世续航!”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历史选择了《文史哲》。其实,《文史哲》杂志一直以来所遵循的“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的办刊宗旨,也深深契合了“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旨趣。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史哲》杂志同时也是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和探路者。1961年8月1日,停刊两年的《文史哲》复刊,由月刊改为双月刊。此次复刊至1966年“文革”前再次停刊,总计出版28期,其间刊发了关于“文学遗产的继承”“文心雕龙的研究”“孔子的研究”“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论。其中影响最大者,是以1962年在济南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孔子讨论会为契机,前后刊发的20余篇关于孔子研究的文章,代表了这一时期客观研究和评价儒家思想的学术高峰。

改革开放以来,《文史哲》察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脉动,顺应和引导了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潮流。1978年第6期刊载周振甫的《孔子论礼》,是当时较早公开发表的为孔子思想翻案的文章。1984年的“文化史研究笔谈”,是20世纪80年代思想文化界“文化热”的肇端之一。随后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专栏,继续推动“文化热”向纵深发展。1994年,新设“国学新论”专栏,以呼应当时日渐兴起的“国学热”。随之,在1998年第3期又组织发起“儒学是否宗教”笔谈。

21世纪以来的相关专题讨论就更为频密。比如,“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贤能政治论争”“观念、道德与制度”专题讨论,等等。这些工作的落脚点,都是希望引领与激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价和深入研究,以探求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关系结构。正如***总书记回信所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既是《文史哲》多年以来所坚持的办刊宗旨,也是它不变的学术与思想使命!下一步,如何更好地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文学术期刊的发展道路,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将是包括《文史哲》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所必须予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副主编)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探微

刘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研判,也是化解文化危机、信仰危机,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一、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前提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特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两者一经发生合力就迸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成功典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积极吸收一切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国共产党70多年来执政兴国的成功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地位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演进发展的过程让中国人在情感认同、意志坚定与行动自觉中内化为一种不畏强暴、战胜艰难险阻的优秀品质。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恪守中华民族的价值遵循,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性文化资源,就一定能在波诡云谲的世界局势中永葆智慧和勇气,能在艰难困苦面前永葆气节和定力。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积极萃取本土化的、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住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性的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互亲和的基因,二者具有重要的契合点,两者具有融合、共存、共生的特质。宋明以降,本土的儒家哲学与印度佛学的合流熔铸了一个博大精深、无极而太极的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在其形成之后近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外来的”理论形态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也必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起到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特质,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汲取马克思主义优秀思想之外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滋养,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了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这一历史性伟大飞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为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理论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进行系统性、建设性的深度阐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时期,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机遇、凝神聚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智慧并发掘其内驱力和创造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实现并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会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产生、发展、昌盛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都展现了本土文化多元多姿、百家争鸣、有容乃大的特质,它以厚德宽容之气魄接纳、交融周边民族文化,汇聚成绵延悠远的文化长河。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行动自觉、精神追求、价值遵循诸方面的契合点,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成分并进行创新、转化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70多年执政兴国的经验总结,也是时代之需和人民之愿。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不断融合与创新,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得以返本而开新、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其时代内驱力得到重新彰显,其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性力量奠定了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硬气、骨气和底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与创新,必将转化为中华民族所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新型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原则分析、批判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注脚,诠释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正确性、可靠性、真理性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认识、再发掘、再提炼的过程,并以两者各自不同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进行交流、交融并建构其理论体系的过程。

三、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核心的力量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100周年重要讲话中告诫青年人,要不断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永葆作为中国人的风骨和气魄,坚韧不拔、努力拼搏,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和沉甸甸的嘱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重要来源,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面对风险与挑战,同仇敌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雕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磊落风骨,展现了中国人顶天立地的勇士雄风,捍卫了中华儿女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势力的民族尊严。

当今时代,我们靠的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在借鉴与甄别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要张扬中国人的精、气、神,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从而为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力求实现对西方以“霸权”“特权”与“资本”为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双重超越,切实有效化解因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冲击所形成的话语困境。我们的文化自信源自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源自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的胆识和勇气。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完成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使命。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历史积淀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找寻精神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厚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遗传密码,是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生命里的文化符号,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和思想范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核心价值并内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与时代同行,使其绽放出耀眼的风采与永恒的魅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必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生态文明思想研究”NJSZZX2259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