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洪美玲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新青年》8卷1号的出版是《新青年》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转折点,尤其是《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辟,是这一卷栏目改版中的最大亮点。《俄罗斯研究》专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内容和渠道的变化。以《俄罗斯研究》专栏为切入点,无疑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辟了新视角。
《俄罗斯研究》是1920年9月《新青年》8卷1号新开辟的专栏,从《新青年》8卷1号到9卷3号,《俄罗斯研究》专栏时间跨度为1920年9月1日到1921年7月1日,历时将近一年,共发表文章41篇。《俄罗斯研究》专栏介绍了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和建设情况,全面介绍了“俄罗斯苏维埃的政权、组织、政策、法令、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艺术、人民生活以及列宁的思想与经历等各方面的情况”[1]。
具体而言,可以按文章内容和传播渠道的不同对《俄罗斯研究》专栏的文章进行分类。
本文将《俄罗斯研究》专栏的文章按内容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苏俄革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第二类是介绍苏维埃俄国基本建设的文章,第三类是介绍俄罗斯妇女问题的文章,第四类是其他文章。
为方便讨论,现将该专栏发表过的文章列举如下。
(1)洛史、伯尔曼著,张慰慈译,《俄罗斯苏维埃政府》,美国政治学报,8卷1号
(2)汉俊译,《俄罗斯同业组合运动》,伦敦俄罗斯人民通信社原著,8卷1号
(3)洪福利著,汉俊译,《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The One Big Union Montll y,8卷1号
(4)Lincoln Eyre著,汉俊译,《苏维埃共和国产妇和婴儿及科学家》,纽育世界,8卷2号
(5)《关于苏维埃俄罗斯的一个报告》,中俄通讯社来稿,8卷2号
(6)杨明斋译,《苏维埃的平民教育》,莫斯科苏维埃《年历公报》,8卷2号
(7)托洛斯基著,杨明斋译,《俄国职工联合会发达史》,8卷3号
(8)震瀛译,《全俄职工联合大会》,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3号
(9)震瀛译,《劳农协社》,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3号
(10)震瀛译,《俄罗斯的我观》,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3号
(11)震瀛译,《列宁最可恶的和最可爱的》,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3号
(12)震瀛译,《克鲁巴特金说“停战罢”》,英国《自由》月刊,8卷3号
(13)震瀛译,《苏维埃的教育》,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转载巴黎《人道报》,8卷4号
(14)震瀛译,《俄罗斯的教育情况》,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15)震瀛译,《彼得格拉的写真》,巴黎《共产报》,8卷4号
(16)震瀛译,《苏维埃俄罗斯的劳动组织》,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17)震瀛译,《革命的俄罗斯底学校和学生》,Dubliris Watoh wor d,8卷4号
(18)震瀛译,《苏维埃政府的经济政策》,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19)震瀛译,《文艺与布尔塞维克》,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20)震瀛译,《赤军教育》,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21)震瀛译,《中立派大会》,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22)震瀛译,《俄罗斯的实业问题》,美国国民杂志莫斯科通信,8卷4号
(23)震瀛译,《苏维埃俄罗斯的社会改造》,美国国民杂志,8卷4号
(24)震瀛译,《劳农政府召集经过情形》,莫斯科真理报,8卷4号
(25)列宁著,震瀛译,《过渡时代的经济》,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4号
(26)震瀛译,《苏维埃俄罗斯的劳动女子》,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27)震瀛译,《家庭与雇佣的女工》,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28)震瀛译,《苏维埃俄罗斯的女工》,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29)震瀛译,《俄国“布尔塞维克主义”和劳动的女子》,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30)震瀛译,《俄国赤军中的女子》,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31)震瀛译,《俄国女工的状况》,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32)日本山川均著,陈望道译,《劳农俄国底劳动联合》,8卷5号
(33)震瀛译,《俄国底社会教育》,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5号
(34)周佛海译,《劳农俄国的农业制度》,8卷5号
(35)佐野学著,李达译,《俄国农民阶级斗争史》,8卷6号
(36)山川菊荣著,李达译,《劳农俄国底结婚制度》,8卷6号
(37)Gearg Brandes著,震瀛译,《俄罗斯》,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6号
(38)震瀛译,《列宁与俄国进步》,纽约Soviet Russia周报,8卷6号
(39)李守常译,《俄罗斯革命的过去和现在》,9卷3号
(40)山川菊荣著,李达译,《劳农俄国底妇女解放》,9卷3号
(41)邓生译,《劳农俄国底电气化》,9卷3号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俄罗斯研究》专栏文章的内容分类
第一类文章阐述了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列宁从苏维埃过渡时期这个背景出发阐述了自己在民族、经济、政治方面的独到见解。主要围绕过渡时期的概念、俄国政府对国家生产的支配、社会主义消灭阶级的历史任务、消灭阶级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二类文章介绍了苏维埃俄国的建设情况。主要从苏俄的政策和制度、政权结构、电气化发展情况、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政策和制度方面主要介绍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农业制度和结婚制度;苏俄结构从俄国的全俄职工代表大会的发展、俄国职工联合会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中立派大会的历史变迁、劳农政府的召集过程、劳农联合和同业运动等方面展开;克尔柴洛夫斯基从俄国的电气化计划方面讲述了俄国的变化;苏俄文化介绍了苏维埃博物院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在音乐等文艺方面的成就;教育方面着墨最多,总共6篇,可见苏维埃俄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些文章有的从教育的具体对象入手,例如文章(17)和(33)分别从学校和军队两个方面讲述了俄国教育的发展;有的从俄国教育发展概况入手,例如(13)(14)(33)这三篇从教育设施、教育经费、学校总数、学生数量等方面讲述了俄国教育的整体概况。
第三类文章介绍了俄罗斯的妇女问题。主要从俄国妇女的解放、生育问题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贡献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就女子解放而言,文章(27)主要从家庭层面强调俄国女子的解放,女子不再受缚于丈夫和婚姻;文章(40)不仅从家庭层面,更从革命与女子的活动、母亲与儿童之保护和家庭劳动之社会化、劳动妇女之觉悟四个方面讲述了俄国妇女的具体变化。其次,文章(4)就生育问题,讲述了苏维埃俄国对妇女和儿童的优待政策。最后,就女子在不同领域的贡献,讲述了俄国女子在劳动、公益、教育、工会、卫生、军队等各个领域的贡献。俄国女子的解放在提高女性地位的同时也提高了她们的思想觉悟,是她们为社会贡献心力的前提和基础。
第四类是其他文章。分别从他国人民对苏维埃和列宁的评价、俄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列宁对俄国的具体贡献等内容展开论述。
传播渠道是指传播通道,本文指马克思主义从何处、以何种语言文字为底本、以何种方式传入中国。以往我国学界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欧洲、日本、苏俄三条渠道。日本学者石川祯浩认为,除上述三条渠道以外,还应该存在美国渠道。[2]本文采用四渠道的说法,对《俄罗斯研究》专栏文章进行了分类,见表2。
表2 《俄罗斯研究》专栏文章按传播渠道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俄罗斯研究》专栏中来自苏俄渠道的文章最多,共有26篇,其中又有21篇来自Soviet Russia杂志,占了《俄罗斯研究》专栏文章总量的一半。Soviet Russia是苏俄在美国纽约创办的杂志,是苏俄政府驻美国办事处的机关刊物,1919年6月创刊,1922年12月停刊。Soviet Russia作为苏俄政府的宣传喉舌会在美国出版,主要是由于苏俄政府当时被帝国主义封锁,为了突破封锁,苏俄政府曾派人到美国创办宣传机构,曲线输出苏俄领导人的著作,发布来自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消息。来源于Soviet Russia的文章成为《俄罗斯研究》的主要来源,以至于胡适都曾感慨“今《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汉译本”[3]。
关于《俄罗斯研究》专栏文章和Soviet Russia的翻译对照表,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日本作家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下面仅对书中缺失信息的(14)(27)(28)三篇文章的译文来源进行补充(见表3)。
表3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翻译对照表信息补缺
《俄罗斯研究》专栏在《新青年》8卷1号的开设,标志着杂志的传播理念由宣传“自由”和“民主”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这种转向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第一,《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备受国内混战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煎熬。为了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援,1919年7月25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加拉罕签署并发布了《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主要内容为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废除沙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放弃用侵略手段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取得的土地,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以及沙俄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1920年四五月间,《新青年》刊登了苏俄政府发表的《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在中国深受欢迎。帝国主义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世界秩序,损害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让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从怀疑到彻底失望,而《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免除沙俄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沙俄产生了好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研究的兴趣,开始积极地在国内传播俄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8卷1号的《俄罗斯研究》专栏就是在此背景下开设的。
第二,共产国际对华的援助。共产国际对华的援助与《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辟也同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首先,协助建立中共组织。1920年4月,苏俄代表维经斯基来华与陈独秀、李大钊商谈在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事宜。在他的督促下,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为在苏俄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组织基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雏形。其次,提供出版经费支持。《新青年》与北京同人决裂以后,既与群益书社脱钩,又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曾导致《新青年》8卷1号出版困难。正当此时,维经斯基来华提供了出版经费,才使之免陷于尴尬局面。第三,提供理论文献来源。共产国际源源不断地对华提供俄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理论文献。例如,Soviet Russia就是维经斯基提供的。在《俄罗斯研究》专栏存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共产国际提供了大量的书籍底本,为专栏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容支持。而在此阶段,《新青年》8卷1号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机关刊物。
第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之路的探索。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从戊戌变法到洋务运动再到辛亥革命,中国学习西方也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转变,但中国依旧没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前期主要推崇“民主”和“自由”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宣告了无产阶级第一次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国家政权,这对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救国之路,迅速吸引了先进知识分子的目光,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重点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人士纷纷投入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之中。《新青年》作为当时引领时代潮流的名刊也积极加入宣传马克思主义浪潮中,先后开设了《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一系列专号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新青年》8卷1号新开设的《俄罗斯研究》专栏,正是宣传苏俄革命和列宁理论的思想利器,也是爱国人士对救国之路新的探索。
第二,编辑理念的变化和人员的改变。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方向的改变也影响着编辑理念的变化。8卷1号伊始,《新青年》的内容实现了从倡导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革命的转变。陈独秀、李大钊等作为《新青年》的核心人物,以敏锐的政治眼光觉察到了新世界的到来,积极着手转变杂志的宣传思想。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 m的胜利》三篇文章,热情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陈独秀也发表了《谈政治》《社会主义批评》《劳动专政》《马克思学说》等文章,投身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潮流中。1920年春,《新青年》编辑部发生了分裂,北京同人退出编辑部,陈独秀邀请了在上海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汉俊、李达、袁振英等担任编辑接替北京同人,开启了上海同人时代。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刊物的号召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俄罗斯研究》专栏重要来源的Soviet Russia的翻译中,震瀛(即袁振英)一个人就翻译了27篇文章,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重要里程碑,对早期传播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队伍主要为留日学生或旅日学生。[4]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施存统等都有旅日经历,他们通过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接触马克思主义,迅速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分子。其中李大钊的 《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 m的胜利》两篇文章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在日本主渠道开始传播的标志。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特意说明唯物史观部分来自日本作家河上肇的论述。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早期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基本都来自日本,这一时期日本渠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胜利。一方面,俄国通过革命解决了内忧外患,打开了中苏联系的通道;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十月革命的情况,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但此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的社会思潮是通过日本渠道传播的。比如日本山川菊荣的《世界之潮流》一文就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已成大势”,中国要赶上世界潮流就是要以俄为师。真正促使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主渠道由日本转向苏俄的是《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发表和维经斯基来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资金支持。《新青年》8卷1号《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由日本转向苏俄的标志。8卷1号到9卷3号的文章中,来源于日本的仅有4篇,而来源于俄国的有26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俄国渠道已初显优势。1920年9月到1921年7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渠道变化的过渡期,苏俄渠道生成,同时日本渠道仍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苏俄传播渠道的语言不是俄文而是英文,主要文章来源是苏俄政府在美国纽约办的Soviet Russia杂志,而苏俄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主渠道的标志是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的复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第一阶段主要为日本渠道,这时期传播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斗争理论三大部分。唯物史观,既指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又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后者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尖锐武器。阶级斗争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是最有前途和革命彻底性的斗争,该理论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他们之间密不可分。
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第二阶段,俄国渠道开始发挥作用,这时期传播的主要是列宁的民族与殖地的革命理论。代表作是列宁的《过渡时代的经济》,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确定了过渡时期的概念,即“不过是死亡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新生的共产主义战争的时期,或者换一句话说,资本主义已经打败了,他还没有消灭;共产主义已经产生,但还是很软弱。”[5]这就确定了俄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仍处于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第二,强调俄国已经由国家管理、支配生产,但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依然是种威胁,“资本主义还可以保存命运,并且死灰复燃,猛力来攻击共产主义”。第三,社会主义是要消灭阶级的,消灭阶级主要有两件事,头一件事是“推翻大地主和资本家”,第二件事是要消灭农民中的不平等,头一件事不是最困难的也已经实现,第二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并且有待实现。第四,无产阶级狄克推多制度不能立刻消灭各种阶级,“无产阶级的狄克推多制度已经尽力来实行那种破灭,但不能即刻消灭各种阶级”,并且国际资本主义中仍有他们的残余势力,他们是“国际社会的支部罢了”。对俄国过渡阶段的认识是列宁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一方面,强调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并牢牢掌握斗争的领导权,才能战胜资本主义,才能彻底消灭民族压迫和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承认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强调无产阶级要“苦心造诣,勇往直前”,才能消灭中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政权的胜利。这对后来中国找到适合的前进道路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除此以外,第二阶段传播的理论还包括辩证法。
《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设,既让国人了解了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也为中国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范本。俄国革命和建设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列宁主义,而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列宁主义的传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著作的发表,第二是期刊文章的发表,这两方面的结合形成了传播列宁主义的高潮。
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俄国不是复制俄国模式,而是通过学习和借鉴俄国来为中国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正如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新青年》8卷1号《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辟,表面上是介绍俄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而实际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求思想救国的重要表现。先进知识分子一方面由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转向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逐渐完成由“走俄国之路”到“走中国之路”的思想转变。为什么中国不能走俄国式的社会主义呢?不同于列宁所在的俄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寻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走中国之路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的道路。这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的思想表现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这集中体现在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上,即首先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在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是与时俱进的,做出了推动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
《新青年》创刊伊始,就打着冲破封建精神枷锁的旗帜,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富强而奔走呼喊,而8卷1号《俄罗斯研究》专栏的开设标志中国的学习对象已经从欧洲转向了俄国。《俄罗斯研究》专栏集中介绍了俄国经济、文化、社会等现状,是苏俄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传播列宁主义,积极宣传苏俄的建设成就,就是要以苏俄为榜样,用列宁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纵深发展。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列宁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遵循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