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 丹 虞 吉
视听文本“饱和传播”的资源与资本价值
■刘 丹 虞 吉
在历史向度上,人类的传播方式大致经过如下过程:口口相传、纸质传播、舞台传播、视听文本传播。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契机与传播方式相关联,文本的传播所展现的是一个不断产生与不断湮没的过程,但是其中有一些文本却经由数次传播扩散而留存至今。这些文本被视为经典,而这一传播现象则就是所谓的“饱和传播”。
饱和传播作为一种传播效果,是由其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过程。从信息线性传播模式角度分析,饱和传播的要素应包括:信源、信宿、文本、媒介、效果这五个部分。但由于其传播过程历时较长且传播各时期媒介手段不同,无法对各个时期的传播效果进行有效分析与整理,所以本文暂不考虑受众的信息反馈对饱和传播造成的影响。
饱和传播的信源由民俗故事、稗官野史、官方史记、经典的文学作品等文本组成,其历时性较长、跨度较大,甚至有些文本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播。这些文本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衍变,与不同时期创作主体个性化互涉,在群体历史得到尊重的同时,不断呈现出社会主流文化特征。简而言之,凡讯息传播到达率高、曝光频次高、受众接受度高的文本都属于饱和传播文本的范畴。
饱和传播的信源与文本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重合、继承、循环的趋势,即信源通过媒介转化为传播文本,传播文本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再次转化为信源进行多次传播。与信源相同,其信宿同样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广泛性。横跨不同世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间的受众都可能成为饱和传播文本的信息接受者。
承载饱和传播的媒介发展与人类传播方式的演变大体相同。以经典文本《白蛇传》为例,其最早见于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定型于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其在清代进入戏曲,如黄图珌的《看山阁乐府雷峰塔》、陈嘉言《雷峰塔传奇》、方成培《雷峰塔传奇》。1809年(嘉庆14年),又有陈遇乾的弹词《义妖传》。民国年间,梦花馆主据此写成小说《前白蛇传》,现代对《白蛇传》的影视剧改编更是不胜枚举。《白蛇传》历经媒介变迁,沉淀下稳定的类型传播范式,成为妇孺皆知、老少可识的民间传说。由此可见,媒介要素在饱和传播过程中不仅是信息传播手段,更是不断发展与产生饱和传播效应的重要驱力。饱和传播与一定历史时期的传播方式互涉,在不改变核心母题的重构下,更深层次、大范围地进行传播。
总而言之,饱和传播是不同时期文本传播达到率高、影响效应强大、并承载着受众共有经验的传播学现象。
伴随饱和传播过程,会产生集体记忆效应。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由法国学者哈布瓦赫在其《论集体记忆》中首先提出,他认为集体记忆没有既定的意义范畴,而是在当下的社会语境基础上被不断重构的过程,即“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广义而言,集体记忆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
根据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研究可知,记忆不仅是个人的,更源自集体;集体记忆定格过去,却由当下所限定,且规约未来。因此,集体记忆的历史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其进行历史构建的过程中,必然会根据社会主流意识、时代审美等因素进行重塑,其重塑的文化基础的大部分源于饱和传播文本。
饱和传播文本在历史大时代中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受众共同的审美选择、构建共同生活经验往往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饱和传播文本在受众接受视野范畴内与民众集体记忆有着构建与被构建的关系,即饱和传播是塑造集体记忆的重要手段,而集体记忆是饱和传播的历史存留。
以新中国建立最初“十七年”的电影创作与生产而论,由于新中国采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国营电影制片厂按计划出品影片,全国院线同步发行,运动式献礼展映,各单位组织观看这样的生产、传播模式,电影文本的传播效果饱和化。“十七年”电影主要传播多类英雄形象,虽历经数十年,仍留存于几代人的记忆,比如白毛女、董存瑞、林则徐、邓世昌、林道静、张嘎、江姐等英雄人物与斗争事迹伴随着特定时期的审美经验,成为了民众共有的集体记忆。
文化资本的定义普遍认为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1973年《文化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中提出,但是布迪厄在社会学领域建构的文化资本概念与理论,是为了揭示以资本形式存在的权利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阶级分化资源配置中的功能。①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将社会学中架构的文化资本概念转移到经济学上来,在经济学领域将文化资本界定为“一种能够贡献文化价值的资产。更确切地说文化资本是体现与蕴含在一项资产中的文化价值的贮藏量,这种存量可能反过来影响一段时间内商品或服务的流通,这些商品本身可以具有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②
从上述的定义来看,笔者认为,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二者同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资源是文本的内部价值,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源内部价值外化的直接结果,二者是转换关系;第二,文化资本将文本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是将共有的文化生产资料私有化的过程,文化资源被资本化之后,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大众消费会再次转换为文化资源,二者是循环关系;第三,文化资本来源于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不断发展与挖掘需文化资本的动力支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概而言之,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换过程是将共有资料私有化、将文化资本内在无形价值有形化、也是资本再生产与再造过程。文化资本在历史扩散与打磨中,又可以作为文化资源再度资本化,如此循环往复。在市场化的今天,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那么作为文化资源与资本的饱和传播视听文本,当然也是当下文化建设可供利用的资源与资本。
2004年3月20日,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漓江与广大观众见面。《印象·刘三姐》取材于中国广西壮族的民间传说,刘三姐是传说中的美丽歌仙。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1961年,由苏里执导的电影《刘三姐》面市,作为中国首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独树一帜,其中大量经典歌曲传唱至今(《对歌》《世上哪有树缠藤》《山歌好比春江水》等)。片中将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语言展现在观众眼前,极富张力。电影中的刘三姐形象十分生动,擅长用山歌来赞美生活、赞美劳动、赞美自然,用歌声与剥削阶级作斗争。既有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传说的传奇性,又有漓江山水的迤逦风光,影片影响广泛、观众记忆深刻,是饱和传播的绝好范例。
《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坐落于1961年电影《刘三姐》的主要拍摄地,以十二座山峰与广袤无垠的天穹为背景,将《刘三姐》的经典乐曲与场景、地方风俗等文化元素相融合,创造出历史记忆与实景山水、光、声、电一体的梦幻世界。实景演出以一首《刘三姐》中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开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穿插不同历史年代改编版本的经典曲目(《对歌》《多谢了》等)。歌声唤醒了观众对《刘三姐》不同时代的历史记忆,同时身处其间,引起了巨大的情感共鸣。《印象·刘三姐》开演至今,票房粗算已逾十亿,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承了中华民族古典文化,更是拉动了漓江旅游产业的大幅增值,是饱和传播视听文本(资源)/资本转化的成功实例。从《印象·刘三姐》的实例分析可知,饱和传播的视听文化资源/资本的转化,不仅仅是将共有资源私有化、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更是文化产业发展内在驱动力激发与再生的过程。
因此,就今天的影视创作而言,激活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以求饱和传播的不断打造,应该成为一个明确的创作观念。因为饱和传播效果的达成会为我们的视听文本资源库增添新的资源。就近几年视听文本传播的情况来看,大明贤相张居正的影视传播就是一个绝好的范例。美籍华人教授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以“大历史观”的历史叙述将张居正的事迹公之于众,央视十套“百家讲坛”、2010年古装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的高收视率热播,使一直锢于明史典籍的符号化的张居正被释放与塑造,且渐趋饱和,在人们所熟知的“中华贤相”的人物谱系中,增添了新的形象。而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数不胜数的经典文本仍亟待开发利用,我们的影视创作显然应增强视听文本资源/资本化意识,打造更多饱和传播的视听文本。
注释:
① 牛宏宝:《文化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 [美]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王志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