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4-09-03

■杨雪睿

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研究

■杨雪睿

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2013年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所得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上大学前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相对较长。手机上网时间较长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比例相对较大,其发布信息的频率也相对较高。由于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相对封闭性,手机上网以及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成为大学生形成“圈子”的重要途径,也满足了他们“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的需要。

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社交媒体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①由此看来,利用手机上网在中国社会已经渐趋主流。

作为新生代消费力量,中国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地为学界和业界所关注。在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已然成为新生代年轻人中最为庞大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消费潜力巨大,已经获得众多企业和商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2013年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所得结果,大学生中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为95.9%。1498人中每天利用手机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占25.6%,超过四成,而2011年这一数据仅为5.4%。两年时间内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长增速显著。

表1 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间长度对比②

随着智能手机的渐趋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正在被手机重塑,尤其是利用手机使用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沟通交流方式。以微信(WeChat)为例,从2011年初推出至2013年7月,仅仅两年的时间,微信的国内用户超过4亿;至2013年8月,微信的海外用户超过1亿。③根据“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受访学生中有71.1%的人使用微博,使用微信的比例为82.3%。

本文正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Hass,1973)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他们从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种需求,并将其分成5大类:

1.认知的需要(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

2.情感的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

3.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身份地位)

4.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

5.舒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④

在通讯和网络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典型代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需要。本文的研究聚焦于两个层面,一是在大学生群体内部,不同人口特征的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差异;二是分析由此带来的社交媒体使用的变化。在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媒体接触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本文提出的假设如下:

H1:人口特征不同的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没有显著差异。

H1-1:不同性别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没有显著差异。

H1-2:不同年级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没有显著差异。

H1-3: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没有显著差异。

H2: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没有显著差异。

H2-1: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H2-2: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发微博频率没有显著差异。

H2-3: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H2-4: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频率没有显著差异。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是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2013年10月至11月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调研范围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在每座城市选取三所大学,其中一所为综合类大学,一所偏文科类大学,一所偏理科类大学;调研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调研方式为校园内拦截式问卷调查;样本量总计1562。

参与问卷调查的1562人中男生所占比例为46.6%,女生所占比例为53.4%。超过七成的受访学生年龄集中在19岁到22岁。绝大多数受访学生为本科生,专科生所占比例为3.4%。受访学生所在年级的分布较为均衡,大一所占比例为30.1%,其他年级所占比例基本在23.0%左右。在受访学生的学科分布上,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的是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就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参与校园营销活动、校内购物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每所大学进行一场焦点小组访谈,每场受访学生为4-6人。焦点小组访谈共计18场。

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均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具体执行。以下文中所列举数据或资料如无特别说明,其来源均为“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

四、研究发现

(一)人口特征不同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差异显著

利用2013年“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数据,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利用手机和电脑(含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时间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如表2所示,概值为0.000,小于0.05,拒绝H1-1。结果显示,女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3.39小时)明显高于男生(3.15小时)。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间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间

表4 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间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间进行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概值为0.002,小于0.05,拒绝H1-2。结果显示,年级越低,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相对越长。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明显高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对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间分别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如表4所示,概值为0.000,小于0.05,拒绝H1-3。结果显示,上大学前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3.75小时)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3.06小时)。

综合以上假设检验的结果,拒绝原假设H1,得出结论,即人口特征不同的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有显著差异。

(二)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差异显著

进一步分析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时,根据时间将大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天手机上网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另一类是每天手机上网不足5小时的大学生。对这两类学生微博使用情况和平时发微博的频率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如表5和表6所示,卡方检验的概值均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H2-1和H2-2。结论是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和发微博的频率均有显著差异。

表7和表8是对这两类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和平时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频率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的概值均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H2-3和H2-4。结论是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微信和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频率均有显著差异。

表5 每天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

表6 每天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平时发微博的频率

表7 每天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

表8 每天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频率

综合以上假设检验的结果,拒绝原假设H2,得出结论,即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有显著差异。

具体来看,每天手机上网5小时以上的学生使用微博(79.9%)和微信(90.1%)的比例明显高于手机上网时间不足5小时的学生,并且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发微博的频率和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频率也相对越高。

(三)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和关注的对象有明显差异

从发微博的目的来看,如表9所示,手机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发微博“直播自己的某种经历”“发泄情绪”“发表评论或感想”“想让别人了解我”的比例均高于手机上网时间相对较短的学生。从微博关注的对象来看,如表10所示,手机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关注同学或朋友、明星及公众人物微博的比例相对较高,而手机上网时间相对较短的学生关注媒体、高校等机构微博的比例相对较高。

表9 每天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发微博的目的

表10 每天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关注的微博

(四)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点与评价

关于大学生日常如何使用这些社交媒体以及对社交媒体的评价,焦点小组访谈对此进行了深入询问,归纳如下:

1.微博活跃度下降,微信成为大学生新宠

由于微博信息碎片化、广告数量多,加上过于依赖名人大V等意见领袖,大学生对微博的黏度越来越低,甚至有学生把微博仅仅当作一个资讯网站。武汉某高校的吴同学(男、24岁、大学四年级)就阐述了他使用微博的一些感触:

“新浪微博我一直在用,但是感觉现在它的信息太杂,碎片化太严重。……微博搞的橱窗推荐太杂、太碎片化,所以一般我只是看一些时效性的信息。比较喜欢关注微博的一些名人,一些所谓的公知们和他们的言论。微博主要的优点就是时效性高一些,关注一些报刊或者机构的官微,了解一些什么爆炸性新闻,快一些。”

大学生还表示,用哪种社交媒体与周围同学朋友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玩的比较少,自己一个人也不会玩,如广东某高校符同学(男、21岁、大学四年级)所说的:

“我微博也很久没有上过了。原来用得很勤快,一天要上十几次。现在大家好像都没有用了,就比较冷淡了。以前很大一部分同学聊来聊去的,转发什么评论一下,现在大家都很少用了,自己也就很少用了。”

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尤其是语音通话功能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有学生提到,用微信语音功能跟朋友、家人联系能节约话费。而且跟微博相比,微信的圈子以熟人为主,更加私密;加上朋友圈、公共账号跟微博有类似的信息获取和分享功能,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微信与他人沟通联系。以下是访谈中两位受访学生的意见:

武汉某高校胡同学(女、21岁、大学四年级):“微信必须互相加为好友才能看见彼此的资料,这样可以保护隐私,有可以畅所欲言的感觉。”

成都某高校毕同学(女、20岁、大学三年级):“我没有微博发状态的习惯,不是太喜欢这种形式,我周围有一两个同学用(微博),不是太多。大家比较习惯微信,微信的话不单会有一点像QQ的形式,还可以了解相关的资讯,比如说新闻什么的。”

2.微博偏重关注,微信偏重发布

很多大学生表示用微博是为了关注名人明星和一些行业资讯,而用微信则更多的是为了交流,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也多和自己日常生活有关。广东某高校的许同学(女,22岁,大学四年级)提到:

“现在用的很多的是微信,微博现在聊的比较少,微博上面主要关注一些我感兴趣的,比如说学问小百科,咱们一起去旅行啊,再比如说会关注一些所谓的公众人物,比如说李开复啊、洪晃啊这一类的。微信的活跃度会好一点,可能会关注一些身边的同学朋友,因为大家在上面用微信用的比较多,在上面沟通会方便一点。”

上海某高校的杨同学(女、20岁、大学三年级)也有类似的感触:

“我觉得微信是一个私人圈子的,所以我里边一般周边的同学比较多。然后微博的话,会关注公众、明星或者是一些主页,譬如一些社团的主页。”

3.高校公共账号受关注高

随着社交媒体日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很多高校的官方组织也纷纷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公共账号。这些公共账号虽然在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但由于发布的信息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校内活动有关,其受关注程度较高。广东某高校的孔同学(女、18岁、大学二年级)这样描述:

我微博、微信都有,但是我都不发我自己的东西,都是转的或者是看一些自己关注的。微博的话,会每天刷很多次,但是不发也不评论。关注比较少,学院的微博账号是必须要关注的,上面要发布很多消息的。微信一般是手机上加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刷朋友圈看一下他们都在干什么。学校有的社团有微信账号。学校也有一些微信账号,我记得有一个校园卡的,可以查询校园卡的消费情况。

总体而言,在大学生眼中,不同社交媒体各有所长:微博的公众性更强,适合关注名人明星和较快速获取资讯;微信则综合了微博的信息获取和QQ的即时沟通的特点,同时私密性较强,适合熟人社交。

五、总结与讨论

在2013年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中,95.9%的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这首先为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奠定了物质基础。对比2011年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66小时),2013年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显著增长(3.57小时)。这一方面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缩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大众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典型代表,手机是在网络时代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保持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的焦点小组访谈中,请受访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形容手机媒体,同时也询问了手机媒体在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详细内容如文后附表1所示)。可以看出,手机方便携带,是大学生离不开的“好闺蜜”“小伙伴”。正如访谈中受访学生提到的:“我觉得没有手机我就没有办法出门,是这种感觉。然后手机上不了网也没有办法出门。”“手机媒体是我的小伙伴,我真的无聊的时候很需要它,我想现在年轻人基本上没有能离开手机的。”还有受访学生提到“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像是感官的延伸工具。还有学生提到,“手机没电了,好像跟大家都联系不上,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以APP的形式嵌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成为他们发表自己观点、宣泄情绪、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提供了大学生彼此联系、沟通交流的平台。

2011年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比例为65.8%,2013年这一数据为71.6%,同时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达到83.4%。从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和关注的对象来看,手机上网时间较长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利用社交媒体表达自我,对同学、朋友的关注程度也相对较高。

微博和微信的功能无须赘述,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莫过于形成“圈子”。“圈子”对于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大学校园生活的相对封闭性。大学校园无论是身居闹市还是远在城郊都是独居一隅,环境相对封闭,因此与社会人相比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校园生活特点。处于相对简单和单纯的生活环境中,周围“圈子”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就异常重要。

在《2012 IMI 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网络虚拟空间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可尽情表达情感、自由发表言论”“可汲取各种信息、知识”“可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手机上网登录微博和微信正是给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形成“圈子”的重要通道。对大学生而言,利用手机上网满足了他们“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的需要。所谓“个人整合”就是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我,所谓“社会整合”就是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或关心的人加强联系。

本文仅就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进行了假设检验,由于调研所得数据的局限,没有对手机上网随之带来的大学生态度观念的深层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做进一步探讨,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注释:

① 数据来源:http://www.cnnic.net/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1/t20140116_43820.htm。

② 2011年的数据来源,黄升民、丁俊杰、黄京华、杨雪睿主编:《2012 IMI 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2013年的数据来源见本文“研究方法”中的介绍。

③ 数据来源:http://wireless.iresearch.cn/app/20131024/216501.shtml。

④ [美]赛佛林、[美]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郭镇之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潘可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