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应激影响下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公众舆论流变——以“昆明暴恐”事件为例

时间:2024-09-03

■ 丁迈 罗佳

心理应激影响下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公众舆论流变
——以“昆明暴恐”事件为例

■ 丁迈 罗佳

当前中国经历改革转型大潮,进入“矛盾凸显期”,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增大,亦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但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中公众作为舆论主体,他们的心理动态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中公众表露的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在事发后的个体行为决策,探求危机信息传播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机制,希望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的分析和研判提供路径。

心理应激;突发事件;公共危机;公众舆论

一、问题提出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一书中写道,“舆论是指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①。舆论常被等同于“公众舆论”或“公共舆论”,但公共舆论更强调公共性,强调群体行为,刘建明就曾论述公众舆论是一种重要的舆论类型,并称公共舆论是人类社会普遍持有的集合意识,无论个人属于何种阶级、团体和群体。②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因其突发性、演变不确定性,群体扩散性等特点,有别于一般的突发事件。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矛盾凸显,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升高。本文将针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公众舆论展开研究。所谓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界定,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③

国内外学者在突发性社会危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影响危机信息传播的社会文化要素,对影响风险感知的要素进行归纳,还有一些学者侧重危机应对的技术手段,从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构建方面,提出了许多策略和建议,但要真正做到有效的危机管理则需要首先把握危机事件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然而,危机事件中传播主体的心理动态往往被研究者忽视,本文则立足公众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态度和行为,结合心理学和传播学理论展开分析。

本文引入心理应激概念。“应激”这一术语最早出现是被加拿大生理学赛里(H.Selye)用来代表严重威胁机体内稳态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应激是指人们受到应激源的刺激之后,在一系列心理中介因素影响下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的过程。④

赛里于1936年提出GAS(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即一般适应综合症。他认为一般适应综合症是对“应激源”(一般为有害刺激)作出防御性反应的一种形式。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冲击期,它通常出现于危机事件发生时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心理表现为震惊、恐慌乃至不知所措;其二是防御期,该期的突出特征为:有害刺激持续作用的条件下,接受者设法抵御应急源产生的危害;其三是恢复期/衰竭期,即个体对内外环境需求的适应,结果有二:衰竭或恢复。⑤

本文关注公众对危机情境的情绪及行为反应,针对昆明暴恐事件,按照事件发展时序将公众的心理反映分成三个阶段:心理冲击期、心理防御期和心理恢复期。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观察研究。根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分类分级标准:死亡30人以上为特别重大,10人至30人为重大,3人至10人为较大,1人至3人为一般。昆明暴力恐怖事件致29人遇难143人受伤,⑥已构成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因此,无论从关注度还是严重性来看,昆明暴恐事件都适合作为本研究的案例范本。且该事件已完结,信息传播情况完整,关于该事件的公众舆论既有理性分析,也不乏情绪化的话语暴力,它是多种态度和意见共同组成的混合性舆论,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平台以了解和理解围绕该事件所产生的公众舆论。我们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以“昆明暴恐”为搜索关键词,抓取事件发生后一个月的微博(3月2日—3月31日),并识别、筛选出公众个人相关微博4932条。之后采用等距抽样方式,将微博按照时序排列,隔10抽1,共抽取494条微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微博内容中公众表露的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在事发后的个体行为决策,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求危机信息传播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机制,希望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的分析和研判提供路径。

三、研究发现

(一)三个时期阶段划分

上文已述,公共危机事件中按照事件的发展时序可以把公众的心理反映分成三个阶段:心理冲击期、心理防御期和心理恢复期。我们根据微博内容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将心理阶段进行编码,得出三个阶段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别算出每天不同阶段的微博数量,再除以当日的微博总数,得出三个阶段在当天的分布百分比。当具有心理冲击特点的微博比例居多时,我们将当日划分在心理冲击期,同理,可得出心理防御期和心理恢复期对应的日期。从图1中我们看到,不同心理阶段曲线图的交点就是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点,心理冲击期、心理防御期的交界点为3日,心理防御期和心理恢复期的交界点为9日。

图1 心理阶段变化折线图

(二)应激心理转化影响下的基本传播过程

为了分析不同阶段公众舆论的特点,我们将微博内容的情绪表达、行为表现及态度强弱作为三个分析变量,分别得出不同时期公众的心理反应及公众舆论的变化特征。

我们把事件爆发后公众微博中的情绪划分为恐惧害怕、焦虑怀疑、愤怒指责、悲伤祈愿、镇静理性、态度无表露六种,对抓取的微博进行编码;再根据微博的内容对情绪强度进行逐条识别,分别有非常弱、较弱、一般、强、非常强五级;对应情绪表达,将受众的行为表现划分为带有恐慌心理状态新信息传播行为、带有焦虑心理的新信息传播行为、带有愤怒心理的新信息传播行为、带有悲伤心理的新信息传播行为、信息公开的传递从众行为(无评论)、情绪平静、理性分析的新信息传播行为、谣言传播行为七类。分析结果如图2-5。

图2 三个时期情绪表达趋势变化图

图3 不同时期情绪强度百分比图

图4 不同时期行为表现百分比图

图5 微博数量变化趋势图

1.心理冲击期:形成巨大的社会心理震荡,公众舆论迅速形成

从微博数量来看,在心理冲击期,舆情的集聚十分明显,关注效应迅速形成。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冲突性、刺激性、显著性、以及巨大的危害性,短时间内被大量受众关注,传播主体数量和信息量成爆炸式增长,昆明暴恐事件的现实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共舆论在此阶段已经形成。

从微博内容来看,公众在暴恐案事发后,经过风险感知表达出的态度情绪非常强烈,悲伤和愤怒数量最多,恐慌和焦虑也较多。面对突然发生在周边的暴力恐怖,大多数人是依靠直觉对风险进行判断,而巨大的心理冲击要求本能地释放愤怒、悲伤、恐慌等情绪,因此,在心理冲击期,公众舆论的情绪表现非常直接,危机信息伴随着公众的情绪大量流动传递,公众将带有强烈感官刺激的情绪化内容进行传播,掺杂自己的主观感受后的传播,事实上已经对该事件的信息进行了重新建构。例如,3月2日博主@CrissDu发布微博“这与《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机场恐怖事件如出一辙,太可怕了[泪]。[蜡烛]这是恐怖袭击无疑”。博主@中国好萱纸也于同日发表感想:“《目击者讲述昆明暴恐事件:老人小孩都不放过》太可怕了。逝者安息。”暴恐事件信息和恐惧、悲伤等情绪一起在舆论场广为传播。

从图4的“谣言传播行为”可以看到,此阶段,关于昆明暴恐事件的谣言也此起彼伏。事件刚刚发生,受众内心深处的恐惧、紧张和焦虑强度较高,公开的信息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例如暴恐事件的真相、嫌疑犯的去向都不甚明了。当客观现实很模糊的时候,大众的行为就会成为信息源。因此,谣言相较其他两个阶段出现频率更高。谣言涉及当天昆明大数营区、良源小区等其他地区发生暴力事件;暴恐歹徒逃亡红河,有人被射杀;昆明昆华医院发生骚乱等内容。

勒庞曾在《乌合之众》中说:“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⑦。因此,群体的行动大多表现出极端性和服从性。群体心理受到个体情绪的暗示并大肆传染,从而影响了更多人的情绪和态度,使愤怒、恐慌等情绪进一步扩大,直接影响公众舆论的产生和传播。

事件发生早期,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的感知依赖大众的认知,而不是依据个人的判断,这种情况下个体更容易产生盲从。因此,人们并不会完全客观、理性及合乎逻辑地去进行判断或行为决策,而是本能地简化和模仿,导致公众对事件严重性的认知在群体感染和暗示下被放大。“新疆”“伊斯兰”等群体被妖魔化解读,客观世界被描绘得动荡不安。

2.心理防御期:情绪传播到意见递进

1894年S.Freu提出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应对来自原始本我、理想超我的内在压力和客观现实的外在刺激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和措施。⑧1971年Vaillant把防御机制解释为自恋性防御、不成熟防御、神经性防御、成熟防御机制四个层次,⑨其中最高层次成熟防御机制外化为升华、期望、利他等行为。昆明暴恐事件中的自我防御表现为成熟防御机制,情绪宣泄升华为反思利他。

“疆独、藏独恐怖事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国家安全隐患?是什么使这群人被仇恨蒙蔽了眼睛,滥杀无辜到底能让他们达到怎样不可告人的目的!为逝者默哀!”博主@旧时光——Clare在5日发布的微博不仅表达了悲伤,同时也由一种情绪递进为意见,很多类似的言论开始出现,人们试图寻找突发事件屡次发生的根源以解决问题,此时已经进入心理防御期。

从微博数量来看(图5),在3日之后,公众的关注度急剧下降,微博发布数量减少,同时,愤怒、悲伤、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强度逐渐变弱,更多的微博开始转发理性和深度评论,无表露和理性分析这两种情绪开始逐步上升。

公众在心理冲击期的恐慌情绪已经得到初步释放和表达,心理压力减缓,大面积的情绪表达开始消退。公众开始以理智和现实的眼光思考如何应对目前危机。虽然也有焦虑怀疑、恐惧害怕,但人们已经主动去思考,期望迅速摆脱危机。社会心理学的宣泄原理提出,适度反映公众的一些消极舆论,可使得该负面情绪得到部分宣泄,从而可以有效地缓解矛盾。⑩

3.心理恢复期:符号化传播

随着新的热点新闻事件不断涌现,当四名嫌犯被批捕,暴恐事件逐渐平息,公众的心理逐渐进入恢复期,微博提及量急速萎缩,且内容主体已经不是针对事件的信息传播或意见表达,微博内容“昆明暴恐事件关键字——1.暴徒身份:疆独分子;2.人数:10余名暴徒;3.性别:至少两名女性;4.着装:暴徒统一着装;5.行凶目标:老人小孩都不放过;6.作案手法:一路追砍,分散行凶(11)。”在11日一天的转发量达到71次。

大体来看,新闻事件符号化、概念化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从事件中总结出的“昆明暴恐”已经成为一种语汇和象征,并成为公众传播中的流行词语。事件被“昆明暴恐事件”这一特定表达符号进行了代替性的概括,它背后的深层含义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在冲击期和防御期形成在我们头脑当中的认知结果被延续下来,符号模式及意义更加固化,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判断。

符号化、概念化因其传播简易性受到青睐,但这种抽象的归纳总结却会让人们忽略情景的综合观测,一旦在冲击期和防御期对事件形成负面的普遍社会心理,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基本态度和看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持续的反方向传播积累才能加以抵消或转变。

4.三个阶段的共性:媒体影响公众舆论

尽管三个阶段的公众舆论内容、特点各异,但我们从微博形式上看,三个阶段也有共性,那就是媒体的信息一直贯穿其中。人们在高度依赖传媒“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媒体的声音会影响甚至左右公众的认知和思考,我们看到,即便在冲击期,新的信息层出不迭,但人们的发博形式大部分都是转载报道加评论的形式,也就是在已有报道的基础上,累积传播,而在防御和恢复期,约90%的微博都来自媒体报道和评论。

在微博上,转发的力量是无穷的,媒体的声音在转发中一次又一次地被重复,社会心理学认为,对于一种观点的大量的重复会使该观点进入人们无意识的深层区域,从而使人们确信该观点。因此,媒体对公众舆论的浸润是潜移默化而又举足轻重的。

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媒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对个体感知风险的影响是巨大的。沃尔特·李普曼在其代表作《公众舆论》中就曾指出,媒介再现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反映,媒介在把关过程中会天然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过滤。这种经过处理的信息传播,很有可能产生放大效应。尤其在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中,这种放大效应累加公众人人自危的情绪,极易造成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过高预估,从而加剧恐慌情绪的蔓延。

因此,媒体在顺应民众的心理、保障公众权利的前提下,要注意保持清醒,切勿被公众直接而原始的情绪宣泄所裹挟,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结语

突发性危机事件通常利害攸关,然而其发展走向和危害程度难以预测,所以人们更加渴望及时、充分地获取该事件的信息。在信息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时,人们极易产生忧虑和恐慌的情绪,并自动结成同一个心理群体。之后,在群体中,受“集体潜意识”的机制作用,以及对危机事件作出过高估计,将影响公众舆论的形成,并可能恶化事态发展。因此,在危机信息管理决策过程中,需要把握危机信息在心理冲击期、心理防御期、心理恢复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群体心理认知与行为变化特点,建立常态化的情绪宣泄机制和适当的宣泄渠道,这样才能有效地缓解并解决危机。

注释:

① [美]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②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③ 田雨、张旭东、顾瑞珍:《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环境经济》,2006年第2期。

④ 马伟娜、徐琴美:《大学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构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第8期。

⑤ 周玉琴、金虹:《心理应激与心理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第20期。

⑥ 资料来源: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40303/ctdsb2285895.html。

⑦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⑧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372页。

⑨ 李永杰:《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4页。

⑩ 李琦:《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情绪对舆论的影响及政府应对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第44页。

(11) 资料来源:http://weibo.com/p/1005055048754432/weibo?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作者丁迈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罗佳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毓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