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土历史与现实的传播使命——论当下乡土纪录片的认知传播作用与缺失

时间:2024-09-03

■ 欧阳宏生 胡 畔



乡土历史与现实的传播使命——论当下乡土纪录片的认知传播作用与缺失

■ 欧阳宏生胡畔

【内容摘要】 在众多的传媒载体中,纪录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下乡愁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宣传中,纪录片承担着重要的传播使命。本文结合央视推出的《记住乡愁》《美丽乡村》等乡土纪录片,对其以乡土文化符号为载体,旨在认知传播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乡村文化之魂,促进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意义和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就当下乡土纪录片的历史使命、认知传播效果、某些纪录片的局限问题及改进思路发表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乡土纪录片;传播使命;认知传播作用;美丽乡村建设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现代人对乡村的印象似乎已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渐渐模糊和淡忘了。工业文明给城市带来的优越物质生活条件,让乡村的人向往外面的城市,而在许多城里人的眼中,农村似乎永远与那些贫困落后的字眼相联系,或许仅有那一丝叫乡愁的情绪还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事实上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正因如此,我们在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充分利用多样的文化传播平台、优秀的传媒人才资源以及先进的媒介制作技术,将我国现代农村的新面貌、新成就,特别是在当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真实、全面地反映和传播出来,以此增进人们对乡村的认知和理解,共同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传播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并不能仅仅依赖于流行,抑或受众导引,而是要从本源上进行传播价值的思索,将传播现象分解为符号阐释或者受众认知机制,更加细化地找寻优质传播的规律,在上升为理论原理之后实现移植应用,最终提升传播效果。”(1)在众多的传媒载体中,纪录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认知传播的角度出发,纪录片这种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用真实引发人们的认知与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在乡愁文化、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传播使命。近年央视推出的《记住乡愁》《美丽乡村》等乡土纪录片,以乡土文化符号为载体,旨在认知传播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乡村文化之魂,符合当下促进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议题,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好评。但因其内容侧重不同,宣传价值取向不同,以及所涉面还不够全面,对乡愁文化的认知和新农村建设的反映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就当下乡土纪录片的历史使命,传播效果及某些纪录片的局限问题及改进思路谈以下一些看法。

一、乡土历史与现实的认知传播——历史赋予纪录片的时代使命

纪录片这种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电影或电视,因其快捷的时效性、客观的真实性与生动的形象性,以及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的影像传播形式,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不同时期的记录片往往成为把握时代脉搏,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的、以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为叙事主体的重要载体。

仅就我国反映农村发展的纪录片来看,20世纪60年代的纪录片《学大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大寨人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窘境,解决了当地农民的温饱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经历。大寨这个小山村能让中国人家喻户晓甚至在国外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与纪录片的宣传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0多年里,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1000万人次。70年代的纪录片《红旗渠》,真实地记录了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红旗渠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红旗渠的时代影响,也是和纪录片的宣传分不开的。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的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央视和一些地方电视台拍摄的以三农为题材的纪录片,以全国农业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个别地区或个别农户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中的先行者事迹和经验为题材,拍出了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一批记录片,如反映新时代中国农村发生的历史变革的《皇粮国税》《守望土地》《乡村里的中国》;反映“三农”问题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各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展现农村生活新画卷的有《花仙子传奇》《葱王》《钢琴萝》,以及《农民新天堂》等;反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消逝的水乡》《最后的梯田部落》;反映农民工领薪难、子女上学难、生活艰辛等问题的《农民工》《进城》《归途列车》等。这些纪录片及时记录、宣传了各地农村改革的新问题、新举措和新成就,树立了建设农村改革多方面的榜样,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也对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关注和记录,为各级政府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决策的参考依据,也让广大民众更全面地认知农村现状和关心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做了许多努力。

当下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无疑成为大众媒介的主要议题,也是纪录片的重要题材。伴随着中央不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总书记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给我国传媒提出了新的重要任务和宣传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中宣部等部委的直接推动和大力支持下,国家一系列关于历史文化传承的乡土文化纪录片相继问世。此类纪录片的内容与题材以及认知传播途径,怎样才能与当下关于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认知传播意图相契合是我们探索研究的关键所在,也是此类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新闻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传播有效性的高度体现。

以乡土历史与现实面貌为题材的纪录片,是当前大众传播记录时代、引领时代、传承文化等主要功能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传播,正是历史赋予纪录片的时代使命。

二、当下乡土纪录片的传播内容与效果

近年来反映乡土文化和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纪录片高度重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影视记录者用历史与现实的镜头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汲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反观民族文明史的发展历程。通过纪录片阐释乡村文化符号的目的在于使受众认知并生发出那种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状态形成强烈的情感,去亲近农村,接受农村、为改变农民的整体命运而力所能及地分忧与担当。

央视推出的系列乡土纪录片《记住乡愁》《美丽乡村》,对宣传乡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索,体现出对乡村的人文关怀,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长达100集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因聚焦优秀传统文化而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全国不少专家学者对纪录片《记住乡愁》给予高度评价,广大观众也普遍称赞。该纪录片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找寻、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谐、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纪录片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走访拍摄,一集展现一个村落,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古今故事。《哈南村》展示了朱氏祖先“精忠报国”的传统,朱氏后人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族谱。祖先倡导什么,儿孙就做什么,这让哈南村古代忠臣辈出。尤其让人感动的是,解放至今有51人参军,他们选择最艰苦的地方去从军,选择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回到村上,他们又用守卫边疆的精神守卫家乡环境。现在,古老村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邻里之间待人真诚。每天的闲暇时分,村民都爱到城楼下休息,交心谈天,共同享受恬静的乡村生活。在《白鹭村》中,“积善成德”正是白鹭人家族能够繁衍800多年依然人丁兴旺、长盛不衰的奥秘之所在。虽然这个客家古村经济并不发达,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过得安宁而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间,村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违法乱纪的事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钟氏先人留下的家规祖训。

纪录片的认知传播内容并非来自空洞的概念,而是来自社会现实生活。“任何纪录片,不管其目的如何,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2)《记住乡愁》取材于农村的现实,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感染和激励当代社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学家认为,乡村中的传统文化习俗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量,传统古村落留下了许多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记住乡愁》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广大乡村的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不管走多远,人们总会心系故乡。正如担任《记住乡愁》文字统筹的作家郭文斌所说:“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3)《记住乡愁》每集纪录片既是一个个小村庄历史的缩影,又是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缩影,不同地域的村庄以小见大地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集中地体现了浓浓的乡情和中国梦的现实联接。纪录片开启的视野及其思想的拓展,是要让新农村建设与宣传都要遵循记得住乡愁的原则,让受众关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议题:新农村建设要保护好自然环境、村落格局、民居和乡村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加强农业科技含量与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收入与改善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要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让乡愁与现代化相容共生。

为了拓展新农村建设的题材,体现美丽乡村的不同特色,央视在今年国庆节开播的10集纪录片《美丽乡村》,则以地域分布为特色对乡村的历史文化和农民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宣传,记录了当代中国各个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乡村和乡村人的生活,客观地讲述了乡村和乡村人的真人真事,反映了不同的地理地貌和人文条件造就了不同的乡村生活,为历史保存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影像纪录。这部纪录片中所有的乡村,都保留着祖祖辈辈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乡风民俗。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乡村与现代城市相比还很落后,乡村的生活仍显得艰辛与平淡,但同时也看到了现代文明对乡村的影响,乡村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乡村人们在历史变革中表现出的智慧与才能、勤劳与坚韧,使乡村在历史沧桑的变迁中,蕴藏着无尽生命力。

铁路的修通让高原不再遥远,以放牧为生的牧民罗琼一家,开办运输合作社,将高原特产销售到全国甚至海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亚渔民李城汉,改变了以打渔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了一名潜水教练。岭南水乡的今天,村落高度城镇化,除传统的鱼类养殖,村民们纷纷办厂。黄土高原深处的魏塔村村民蒋明放的“艺术之家”家庭客栈,接待前来摄影、写生的客人,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受到外来艺术文化的熏染。大学毕业的张玉涛返回故乡吉林长白山建设林场,对黑土地的记忆,让人们的乡情一如既往。浙江南浔区里村的顾明琪与家人仍在养蚕,不想让养蚕的技艺失传。宁夏南长滩村的拓守宏坚持制作羊皮筏子摆渡黄河,他们和许多乡亲的脚步还没迈进现代生活。黄土高原中市村小学生圆圆的父母外出务工,他与妹妹成为留守儿童,与伯父相依为命,互相关爱。无论他们现在的处境如何,他们都保持着热爱家乡、勤劳善良的美德与艰苦创业的精神。

《美丽乡村》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发掘着美丽的内涵,记录人走遍祖国的东西南北,记录了各民族民俗活动与技艺中蕴藏的乡愁。秭归每年组织龙舟赛,只要家乡龙舟队召唤,远方打工的秭归人都会赶回来参加每年端午的龙舟赛。广东上西村每年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远方的游子会赶回家乡,与族人们一起祭拜祖先。希望当代的城市人能够从乡村之外回望乡村,从而思考历史变迁中美丽乡村的命运。23岁藏族小伙普布次旦选择陪在父母身边,继承了藏戏表演。克什克腾旗的那僧吉亚为退休后制作传统的蒙古牛角弓,传承了蒙古人喜爱的手艺活。贵州小黄村侗寨的孩子们传唱着拥有两千年历史的侗族大歌《春蝉歌》,所有的乡情美德都融入了孩子的心中,在他们童年的心里深深烙下了故乡的记忆,他们的明天是父辈的期待,也是中国乡村美好未来的期待。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即使在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依然影响着许多乡村人的生活方式,并使他们对家乡产生着深厚的感情。中国近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已经使中国的很多城市变得繁荣。这些城市,成为很多乡村孩子憧憬的乐土,也吸引着许多乡村人背景离乡寻找梦想。乡村,是所有乡村人的家园,也曾经是所有城市人和他们祖先的家园。有了刻骨铭心的乡愁,我们就不会忘本。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依然会有大量的农民在乡村生活,我们必须注重美丽乡村的建设,尽快缩小乡村与城市的差距,使所有乡村变得富有和美丽,这样才能让乡村人在自己的家乡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月初至今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频道每晚播出的《美丽中国乡村行》,它虽然是公益性的“乡村旅游”服务节目,但它反映的真实内容,却让该节目具有纪录片的性质。该节目以“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宗旨,选取全国各地秀美乡村,突出“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的观念,通过外景主持人和美丽乡村体验员的亲身体验,生动形象而有趣地展现了中国乡村的生态美景、健康美食及农副产品,全景式描绘中国乡村旅游画卷,推介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让广大观众领略中国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该系列纪录片对新农村的建设与《记住乡愁》《美丽乡村》同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国的观众中也获得了好评。

三、当下乡土纪录片的某些局限及拓展思路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让农村具有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标生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这种集新闻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媒介作品,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都能很好地满足美丽乡村文化符号的认知传播。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纪录片能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这个主题,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制作各种专题的记录片,体现党和国家关于“三农”方针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了大众媒介的舆论引导、社会监督以及文化传承等功能。然而,如果从此类纪录片总体效果考量的话,一些影片并不完全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意图,也未能满足农民大众的实际所需,没有实现认知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目前我国纪录片创作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不能深度卷入现实,缺少对当今社会主流的关注成为纪录片的时弊。”(4)一些乡土纪录片存在着内容和认识的局限,如有的偏重于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的展现,而缺失现代理想和价值观念的反映;有的充分表现传统民俗和原始手工艺,而缺乏对农村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引导;有的注重外在的青山绿水和人居环境的展示,而对当地的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却未客观反映。不难看到,一些纪录片在反映乡村美丽的同时,也掩饰了亟待改进的问题,这就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带普遍性的农村问题,也难以让人们对农村现实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张振华教授曾指出:“中国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发展中有问题,问题中有发展,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纪录片有关中国发展的报道,我认为既要讲发展,也要讲挑战。这样,不仅可以给国人和世人提供一个真实的中国影像,而且可以提升我们纪录片的公信力和传播效力。”(5)这样的意见对于我们拍好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纪录片无疑是有指导作用的。

作为有历史责任感的记录人,对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应有充分的认知。就中国农村的整体情况来看,30多年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农副产品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农业发展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偏低,生态循环发展不足;特别在一些资源匮乏、建设基础薄弱的地区,产业支撑非常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智力型劳动者;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理工作开展困难;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还没有形成以农民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到2020年农村同步进入小康,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近期制定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要求,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要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定点扶贫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要振奋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这些要求正是我国纪录片要为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宣传作用的重要使命。新农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纪录片的使命也同样是任重而道远。为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与党中央的认识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客观地看待农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记录人不仅要以记录的方式,更需要以思考的方式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出纪录片的纪实风格和担当精神。

在以纪录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中,我们应当明确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总体上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关于美丽乡村的传播更在于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实现精神与情感的共鸣,以美丽乡村建设的理想再造乡村之魂,实实在在地全面推动乡村加快迈向小康的步伐。所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纪录片要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让乡村人、城市人都能正确认知乡村的前世今生,认同千百年来不变的乡愁情节就是华夏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社会动员力显得尤其重要,一切媒介的传播无疑围绕怎样吸引人们关注乡村、理解乡村、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调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时代的进步是必然的,城市化让乡村逐渐成为了记忆,但重要的是记忆中产生的精神凝聚的力量。无论现代生活内容和方式怎样改变,那些源自根本的乡愁基因不会改变,留下一份乡土乡亲的记忆,才能保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纪录片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展现和认知,人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的融汇中感受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进化的自然规律,懂得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这是纪录片传播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要让纪录片担负起美丽乡村建设赋予的认知传播使命,就需要记录人具备时代的担当精神和文化自觉。从传播实践的价值来看,乡村题材纪录片,作为乡村文化符号的集体呈现,从单一的个体化叙事到整体的一体化呈现,能反映民族精神特质的符号选取,探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关联,以及受众对此类纪录片从感知到认知再到接受的转变。在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语境下,纪录片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影像化语言记录乡村现实,阐释乡村文化,让那些置身于乡村却并不能真正理解乡村或那些随城市化行进已渐渐远离乡村的人群,认知乡村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遵循文化心理、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帮助人们正确认知乡村及其文化,改变人们过去片面的乡村印象感知,纪录片这种集真实客观和艺术创造于一体的文化符号传播载体,无疑成了大众媒介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宣传途径之一。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和认知传播学界而言,如何利用政策本身,结合媒介传播的功能和力量,设计更多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模式,才是亟待解决的现实与学术命题。

注释:

(1) 欧阳宏生:《认知传播学科的学理建构》,《现代传播》2015年2期。

(2)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55页。

(3) 郭文斌:《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人民网,2015年1月8日。

(4) 欧阳宏生:《西部纪录片:光荣、迷茫与梦想》,《当代电视》,2005年第3期。

(5) 张振华:《关于纪录片创作生产的六点建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4期。

(作者欧阳宏生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胡畔系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2015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国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