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微——以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三条主线”为教育基点

时间:2024-09-03

程晓丽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

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微
——以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三条主线”为教育基点

程晓丽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群众“精神引擎”,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前沿主阵地的各高等学校大学生,应以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三条主线”教育为基点:在宏观层面上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引领、内化和大众化;在中观层面上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和构建;在微观层面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理想教育新形式,使大学生通过“感知——内化——外现”无限反复的“内在”理想信念教育,从内心深处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新格局。

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精神引擎”的时代性、先进性、可持续性作用?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如何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认同、拥护和自觉践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基于理想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三条主线”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为我国当今新形势下的热点问题。

1 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意识形态在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在选择吸收中国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批判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建立起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它关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公共意识、国家和集体精神、人际关系等所形成的新理念为我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长期对公平与大众意识的强调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功能,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1]。

其次,价值观内化于意识形态之中,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在意识形态理论功能和现实功能的发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当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两者相互融通的桥梁,价值认同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凝聚力和巨大正能量的源泉;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其严重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通过一系列有效机制、途径融入广大社会成员的个人价值观。广大社会成员价值观共识理念的形成,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其自觉、自为的行动,从而实现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有机融通。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价值观尽管也具备强大的社会功能,但只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内化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才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我们提出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反映,体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前沿理论的精华和养分,按照逻辑的展开性、现实的广延性与历史的涵容性相同统一的原则进行了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的自觉构建,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对于凝聚共识、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与核心内容,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它总是体现了一定历史背景条件下人们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向往。理想信念是以个人和社会的未来美好远景形象为标志的,是广大社会成员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实践目标。理想信念的培育、确立和追求,是广大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是其最高的自我价值;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和为之实现而献身,则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最高社会价值。理想信念的高级形式——信仰,其实质就是对价值确定性的追求。理想信念和价值及价值观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不能分割。当前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的融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当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两者相互融通的桥梁,价值认同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凝聚力和巨大正能量的源泉。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其深入影响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

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建构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建构解决的是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制度和实践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性。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3]。

2.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建构的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支持和拥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漠视、轻视和无所谓的心态,出现“认同但不关注,了解但不理解,拥护但不维护,践行但不宣传”的现象[4],而且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中出现“价值追求功利化,政治生活冷淡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仰缺失危机化” 的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首先与西方国家通过网络信息传媒力图打开我国长期守卫的思想意识领域战略领地、大肆宣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其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化、多元化”对此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再者,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思想逆流的新兴泛滥也使部分大学生盲目随从。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建构不可能一蹉而就、立竿见影,需要长抓不懈地灌输、历练、内化、践行并且注重对其“从源到流”的“充实内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中、头脑中“根深叶茂”、“花团锦簇”、“ 硕果累累”。

2.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建构中的主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建构,不仅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落到实处,各高校更应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强化如下方面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价值观公共基础方面,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在价值观情感根基方面,倡导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价值观行为思想价值取向方面,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在价值观的时代特点内容方面,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在价值观远大理想追求方面,倡导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教育;在价值观伦理价值基础方面,倡导“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在价值观素质教育目标方面,倡导全面发展理想教育。做到“全面开花”、“处处结果”,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建构切实落到实处。

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建构的路径选择

在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上,应该在坚持“一元主导、尊重差异、规范引导、兼容并包”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路径:在宏观层面上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内化和大众化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中观层面上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和构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借鉴国际优秀经验的做法,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入魂;在微观层面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理想教育新形式,明实理、修实功、求实效,使大学生通过“感知——内化——外现”无限反复的“内在”理想教育,从内心深处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和内化相结合,引领创新与浸润自为相结合,从个人自觉到社会自觉,从而自觉地实现个人理想与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个人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的有机统一。

3.1 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使改革方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力、感召力。其次,要发挥大学全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部环节。第三,要深入拓展各类课程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探究、素质提升、品格塑造、精神超越、心灵净化、思维创新多个环节,在探究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其中,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现实、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5]。通过深入村庄、企业、社区等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大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认识,深化大学生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认知。通过深入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考察弱势群体,深化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艰巨性的感受,以自己“亲力亲为”的实际调研活动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革命烈士陵园等,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其自觉坚定革命信念、激励革命情操、激扬革命精神、砥砺品质修养。通过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形式,使大学生收获“集体团结互助”的劳动价值观、践行“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服务观、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观。总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方式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就能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力、感染力、自为力。

3.3 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巨大潜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大学校园文化是弘扬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沿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就是按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要求,坚持在全国高校“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就是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立足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沿主阵地和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其有机地融入各高等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之中,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导权,坚持人文环境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网络文化教育新局面,为高校思想教育创新提供新的动力。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思想文化,最大限度地形成“尊重差异”条件下的大学生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共识、共信、共建、共营。

3.4 把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管理服务

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基点,在“全程、全员、全方位、多层次”方面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新格局。当前我国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各高等学校是实现我国这一兴国战略的“摇篮”和基地。通过教书育人,把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品格和人格内化为大学生自主追求的价值目标、自觉践行的价值理念;通过管理育人,以大学生自我动力的激发为基点,通过营造民主、自主、平等和有效的育人机制和环境主动、自觉、自愿参与其中,实现管理育人的良性互动。通过服务育人,以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基点,使各高等学校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百舸争流”、特色纷现,在优化高校服务、及时有效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另辟捷径”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通过环境育人,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潜性”、“隐性”育人功能,创设特色育人氛围、构建求知创新空间、深化严谨治学精神、提升和谐美好环境、陶冶高尚人格情操、塑造奉献服务群体、优化价值观教育实效。

[1]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2014年03月05日07:11,人民网-人民日报.

[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2014年02月26日04:09,人民日报.

[3]刘贵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3.

[4]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6.

[5]陈志军,浦解明,左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6.

Research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Three Line" Education

CHENG Xiao-li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 Shangqiu 476100, China)

It is a spiritual engine for Chinese people to turn China dream of "national prosperity,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stick to "three line” beliefs to lead in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Marxism on the macro level,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values on the middle level, and learn, understand and convert to the Socialist values by means of “perceptioninternalization-practice” means. Thus, college students can accept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establish a new patter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beliefs; values; ideolog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641

A

1672-2841(2016)02-0048-04

2016-04-20

程晓丽,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法学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