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CDIO模式下高职院校突出软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研究

时间:2024-09-03

方弄玉,邹心遥,傅沈文,罗 旭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CDIO模式下高职院校突出软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研究

方弄玉,邹心遥,傅沈文,罗 旭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作指导,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在调研高职软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高职软能力培养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方法。软能力培养实施方案:以软能力为支撑分层能力模型,建立基于软硬兼备的课程体系,基于体验式课堂教学组织内容,形成“软能力渗透“的教学方法,建立突出过程性考核,企业专家成为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通过实践证实,该方案对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DIO;软能力;教学体系

CDIO教学模式是2000年10月由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等四所大学最先提出的基于工程环境中进行“做中学”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式[1,2]。CDIO包含了四个单词的含义: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把杜威的基于项目的教育与学习( PBL) 理念和“做中学,学中做”思想体现其中,突出以培养学生 “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以整个产品生产运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的,主观学习及课程与产品开发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共享知识的能力,通过创新发现知识的能力及通过交流沟通传播知识的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该教学模式与突出软能力[3]培养理念不谋而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 即“软能力“和“硬能力”。“硬能力”是指通过反复训练和重复学习获得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如获得的专业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竞赛证书等,甚至一个人的外貌也可以是一种硬能力的体现。而“软能力”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组织能力、交流能力、 管理能力、 认识能力( Boyatzis ,1982;Stevens and Campion,1994),它看不见摸不着,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经验而获得的一种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多次提到了这些能力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成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

目前在我国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展以CDIO教学模式为指导,突出软能力培养的探索[4],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提出突出水利行业特色的CDIO创新教育模式SWH-CDIO[5],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注重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共同培养的T-CDIO[6]课程体系,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结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提出SE-CDIO教育模式[6]。这些教育模式都有突出共同点,就是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等软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一定成效。

本文结合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通过开展调研,探索软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提出拟解决的问题及方法,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提出以CDIO教育模式为指导,设计突出软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方案。通过近3年麦克斯调查报告反馈的数据,电气自动化专业在近3年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学生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下降要求加强学生软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7]

翻阅过往的调研数据,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显示,全国当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仅达到57%,本科毕业生为67%。 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重新对全国代表性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采取实地和网络调研(990份有效问卷)学生的专业对口程度,对口率仅达到50%。在专业对口率对工作发展影响中,认为影响大的学生占17.33%,60%-70%都认为影响不是很大。从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专业不对口现象是比较认同而且适应的。由此可见,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新职场工作特点,未来的高职教育除了应具备体现“硬能力”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培养适应职业变迁和职业不对口时的软能力,如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等来适应可能与专业不符合的工作,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2 企业对在职者技能需求的多变性,需要加强学生软能力培养适应工作的变化和迁移[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岗位职能需求快速变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增加,使得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的岗位职员的知识、技能储备很快过时,职工下岗、跳槽,职位变换速度加快,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构也发生变化,促使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而这些企业不再将工作任务细分,对职工的岗位要求也从原来的单一单调的工作任务逐渐转型为综合性需求,而在管理上也强调职工的自主管理。职工所面对的工作面向复杂化,因此企业对求职者的需求从原来的单一胜任某一岗位的需求而逐渐转型为适应多岗位、岗位迁移、岗位变化的需求,企业对求职者的选择经历了由资历取向—能力,专业取向—全面素质取向的过程。

1.3 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力、学生对企业需求能力的认知与企业需求能力脱轨的事实,需要加强对学生软能力培养来缩小差距[8,9]

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是当今各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中的热点,受到普遍重视。各国的实践表明,基于软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更好地适应职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我国的对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也明确提出重视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但是仍有很多高职院校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教育培育的唯一核心,学校的主流培养理念也无形地引导了学生对自身职业能力需求的认同,然而这与用人单位认为软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岗位迁移、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起的作用理念相背离。结合麦可思SCANS标准中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对200家企业和40所职业院校、25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通过企业、学校、学生对能力的认同对比可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存在脱轨现象,高职学生认为企业需求能力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这与企业的特点相关,企业更关注就职者的软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探索学生软能力培养。

表1 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对职业所需能力重要性认识比例表

2 拟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2.1 树立正确的软能力培养观念,将软能力渗透于教学中

软能力不是简单的技能培养,但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技能培养过程。对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职业教育内容的开展。因此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设置专业、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培养软能力的重要手段,使软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并对“软能力”培养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

2.2 注重教师实施软能力手段培养,优化“软能力”培养实施效率

在软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软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通过制定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学习信息化手段,更新教育理念,激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软能力培养的热情度,同时激励教师能深入企业学习和调研,了解企业岗位的最新动态,提供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企业培训的机会,使教师更深刻体会软能力培养的过程及方法。

2.3 加强第三方参与“软能力”培养,促使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发展

通过企业专家库,高薪聘请企业培训高管、技术人员和学院一起联合研发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生项目及培训资源,多频率在学校举办讲座、培训,结合学徒制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企业参观等多样化方式,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工作环境,使学生逐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2.4 大力开发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虚拟课程教育平台对学生软能力培养力度

显性课程教育平台即学校已有的专业课学习平台,在软能力培养中显性课堂教育是重点,在课程设置加强软能力教育课程的开发。隐形课堂学习平台是软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扩展课程。如各种社团工作,社会调研实践等。将软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和多姿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而在前两者基础上的虚拟空间课程平台延伸了软技能培养教育。以互联网为基础将各高校优秀课程资源实现全方位共享,与各相关类网站链接,构建教师论坛,开辟交流讨论区。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2.5 改革教师为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突出过程性考核和企业考核主体

在考核主体中,改变传统课程的考核方式,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考核的方式转型为企业专家作为考核主体的考核方式,对参与考核的教师进行软能力资格评定。此外,在过程性考核环节,对项目和任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考核主体呈现多元化形式。

3 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软能力培养的实施四步骤—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围绕CDIO教学模式,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特点,依托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设备平台,以软能力为支撑分层能力模型,建立基于软硬兼备的课程体系,基于体验式课堂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整合一整套与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如双语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虚拟工厂教学法,学徒制教学法等,建立突出过程性考核,企业专家成为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1 以软能力为支撑分层电气自动化专业能力模型[10,11]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我系的重要专业,依据软能力培养的要求,以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中职业能力分为5个层次:素质基础,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岗位能力,职业拓展等。而素质能力和拓展能力即本文提到的软能力,是其他能力培养的基础,贯穿于其他能力培养过程中。

3.2 重建软硬兼备的课程体系,开发体验式课堂教学内容[12]

从教师软能力培养出发,通过激励机制、教师培训、企业挂职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建教师团队,聘请企业高管共同探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参与,课程考核实施等,同门专业课程老师共同探讨体验式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将知识、专业技能、软能力三者有机结合,以活动为中心,项目为载体,将与活动相关的知识结合在活动中进行整体性课堂内容教学。

3.3 形成“软能力”渗透的教学方法[13]

以显性课程教育为重点,隐性课程教育为扩展,互联网教育为延伸的软能力渗透法,将软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培养自我创新,探索精神。开发与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workshop教学法、双语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虚拟工厂教学法等。

3.4 改革以教师为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突出过程性考核和企业考核主体[14]

突破传统考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考核的情况,取而代之是企业专家作为考核的主体,参与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全过程,制订考核教师资格评定标准,对参与考核的教师进行软能力资格评定,重视过程性考核,设计自评互评标准,鼓励学生参与考核。

4 结语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高职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在思路上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课程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的指导思想,要求重视学生的软能力培养,遵循“全面素质取向”的思路,遵循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实施“软能力渗透”的专业培养方案,使高职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呈现自身特色,而学生职业技能和软能力得到同步提升,使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竞争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目前,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以该教学模式试行3年,通过2015年《麦可思质量跟踪评价报告》[15,16,17]中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率(94%)、考证通过率(90%)、就业满意度(63%)、平均收入(4000元),均在学校整体水平中排前列,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实践证明,该方案对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Berggren K,etal.CDIO:An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for reform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J].World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03,3(l):49-52.

[2]Edward F. Grawley. The CDIO Syllabus: A Statement of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EB/OL].http://edio.org/edio-syllabus-rept/index.html,2008,(7).

[3]万玉凤.中国就业战略报告 2008- 20106建议: 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软能力[N].中国教育报, 2010,( 2):06-18.

[4]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从 CDIO 到 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5]杨启尧,万军,徐柳娟.SWH-CDIO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学生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4,(1).94-98.

[6]李彤,张璇. SE- 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52-57.

[7]彭妮娅.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及影响调查报告[EB/OL]. http://www.jyb.cn/job/jysx/201410/t20141027_602253.html. 2014,(10).

[8]王庭俊, 岳金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17):41-43.

[9]曹焕亚.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软能力”途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教育,2013,(3):90-92.

[10]曹洋.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7):37-41.

[11]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9.

[12]梁成艾.朱德全.“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4-28.

[13]姜大志,孙浩军.基于CDIO 的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研究——以java 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59-164.

[14]金凡路.职业教育立体多元化项目主题式教学评价构想[J].职教论坛,2011,(3):61-64.

[15]麦可思团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5:1-139.

[16]麦可思团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4:1-140.

[17]麦可思团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3:1-140.

The Soft Ability Stud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CDIO

FANG Nong-yu, ZOU Xin-yao, FU Shen-wen, LUO Xu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Guangzhou510507, China)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of “CDIO” as the guide, and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EATS) as an example, the key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soft ability training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and importance of the soft ability training.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plans for soft ability study in the teach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layered capacity model based on soft abil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course system based on facilities and software, organ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learning model, penetration teaching method of soft ability, formative test and enterprise standard assessment and so on. The plan has proved an effective and valuable reference valu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DIO; soft ability; teaching system

G712

A

1672-2841(2016)02-0055-05

2016-05-05

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项目(jd2015-0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课题(zjyjh2015-15);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01155)。

方弄玉,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