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战略及调整研究

时间:2024-04-24

【摘 要】石油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石油在能源结构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全年的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石油供需缺口较大,虽然我国石油开采量逐年增加,但是石油依然依赖于进口。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随着国际市场波动频发,石油供应量也较为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石油国际贸易战略及调整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石油国际贸易的演变与发展,并分析了影响石油国际贸易变动的因素,并对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贸易战略调整策略。

【关键词】石油行业;国际贸易;石油战略;贸易调整

一、石油国际贸易的演变与发展

石油国际贸易的演变和发展和石油资源的发现密切相关,自从石油资源被人类纳入到经济发展结构中,石油资源的利用价值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石油作为市场商品进入了国际贸易领域,逐渐演变成重要的贸易商品,其贸易走势动向会对国际经济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石油国际贸易格局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在二战之前,世界石油贸易的主导国家是少数的几个工业化国家,当石油能源被引入到动力系统时,英美德几个发达国家在石油勘探和开采领域形成了技术垄断,同时其拥有强大的生产资本,在石油国际贸易市场中产生了七大跨国石油公司,这一阶段的石油国际贸易仅限于工业城市之间;②二战结束之后,国际石油市场格局重新洗牌,石油资源的所有权介入改变了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石油主权国家注重自身权益维护,逐步提升自身的石油勘探、开采和生产技术,很多国家实现了国有资源国有化控制,脱离了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控制,20世纪60年代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强化了对石油市场价格决定权的控制,到了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发起了石油价格上调计划,显示了石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其对石油市场的调控已经超过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控制力;③20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石油贸易市场再一次发生调整转变,非OPEC组织的石油产量增加,这对石油输出国主导的石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石油贸易格局转向了

OPEC与非OPEC共同主导,工业化国家的石油需求规模基本维持稳定,随着新兴经济体的产生,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石油需求量逐渐拉大,同时能源危机爆发促使发达国家开始探索新型能源,直接影响石油国际贸易的发展,并对石油国际贸易战略带来影响。

二、影响石油国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影响石油国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是石油资源占有权,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石油输出国都重视对占有权的维护,谁拥有了石油资源,就在石油贸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非石油资源国家都致力于获取石油紫云的所有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石油国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勘探开采技术和生产资本,当时很多石油拥有国家并没有意识到石油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本支撑,因此在二战之前,石油资源的主导权都在工业国家手中,但是二战结束之后,石油拥有国家开始打破原有的石油贸易市场,其国际市场定价控制权转移到石油资源输出国,石油资源的市场商品属性尤为明显。

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也是贸易变动的因素之一,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其市场需求变动因素依赖于经济发展,工业模式决定了能源需求模式,传统的功力工业模式不变,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会改变,石油国际贸易就持续趋于平稳。当新能源作为动力能源开始展现其优势时,新型功力工业模式崭露头角,石油市场需求量减少,其石油国际贸易战略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当前石油国际贸易的市场需求预期判断,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来自于新型经济体国家,这也是判断石油国际贸易的重要参考信息。

地区局势安稳与否也是影响我国是由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原油进口依赖于中东和中亚国家,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东和中亚地区由于历史和宗教问题,其地区性的动荡持续不断,局势动荡就会影响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稳定性。中东地区的反政府武装和极端宗教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活动,严重影响了中东地区的石油安全,同时叙利亚和也门局势动荡不安,对中东地区和亚丁湾海域的航运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三、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1.石油对外依赖程度高

石油对外依赖度的计算是根据石油石油净进口量站本国石油消费量所占比重来计算,以比重数值越高则表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高,石油作为维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越容易受到国际石油贸易形势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中国石油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正式迈入了石油净进口国的行列中,其石油对外依赖度仅为6.7%,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石油对外依赖度逐渐超过了50%的安全警戒线,这表明石油国际贸易形势波动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2.中东和中亚地区的贸易关系较为特殊

从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分布来看,中东和中亚地区是我国两条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海运和陆运联合运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双方在合作方式选择上有待于优化,当前双方在石油勘探、生产、提炼、运输等多个方面的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并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更多的石油炼油厂,双反缺乏全方位、生层次的石油贸易合作。再者是中国和中东国家石油合作协议的执行项目被推迟,虽然我国在2009年已经和卡塔尔、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很多大型国有石化企业也纷纷进驻到中东地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合作内容依然被推迟,双方的石油贸易合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从而给我国石油国际贸易带来了隐患。

3.石油运输方式较为单一

中国石油贸易运输的方式主要有海运和铁路运输两种,海上运输占据了90%的比例,陆地铁路运输主要两条航线,但是其运输量较少。海上运输的价格较低,我国石油贸易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和波斯湾地区,通过海上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石油运输量。我国在原油运输市场的占有额较少,不具备独立运输的条件,我国原油运输在夹缝中举步艰难,严重依赖于外国运输团队,从而流失了大规模原油运输市场。我国石油运输线路主要集中在印度洋到马六甲海峡到中国南海航线,这条运输路径较长,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较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4.国际油价变动

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石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石油国际市场供需同步则价格稳定的格局已经形成,供需缺口出现就会引发油价波动。随着石油能源危机出现以及人口数量增多,国际石油供应量开始出现疲软,国家油价的变动性也较强,中国作为石油净进口国家之一,其面临的风险溢价增加。再者石油的金融化和市场化趋势会导致石油衍生品市场不稳定性增强,石油作为商品已经彻底成为一种金融和货币现象,大型石油交易所对石油价格控制已经超过了OPEC国家的控制力,从而增加了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

四、我国石油国际贸易战略调整

1.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石油依赖

面对石油国际市场形势变化,中国要积极推进石油开采技术升级,加强对页岩油、砂油等资源的开采,在我国南海地区和青藏地区,还有大量的油气资源需要进一步开采,国家要执行相应的油气开发措施,加强油气资源远景战略区的勘探,并加大风险勘探的投入,推动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家要把非常规油气资源列入到矿产资源范畴内,增大开采资金投入,实现油气资源有效利用。再者要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资源的替代力度,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储备量,加强天然气开采和利用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合理性。同时国家要推动点动力的发展,实现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并加强物质能源开发,逐步降低石油国际贸易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多元化石油贸易体系

我国石油进口量较大,国家要巩固在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量,维持好和中东国家的贸易关系,深化和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的石油贸易关系,增加从中东国家的原油进口量,同时要扩展和中亚各国的贸易关系,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来打造路上石油运输线,扩展原油进口量,形成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格局。同时要增加进口原油的种类,将高低硫、轻重质原油的进口比例与炼油工业需要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保证油品供应安全性。此外国家在贸易战略调整时,要采用合同和现期货贸易相补充的方式,继续实行“市场换石油”的战略,巩固和石油出口国的双赢关系。

3.增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

石油战略储备能够有效抵御石油供应风险,国家要利用石油战略储备来应对供应危机,维持我国原油市场的稳定性,当前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石油市场波动应急的需求。因此,我国要建立国家储备和企业储备结合的形式,保持企业对原油的储备量,扩展企业生产储备能力。同时要实行进口能源多样化策略,从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区获取石油市场份额,遏制石油国际贸易风险冲击。再者,我国要充分利用我国地下岩盐资源丰富特点釆用地下盐穴方式储存石油,避免油罐建设的高投资,节省储备成本,加大原油储备比例,利用原油便于运输和储存优势,降低原油储备成本。

4.加强国际间合作

加强国际间合作是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和石油禀赋丰富国家开展合作贸易,保证石油供给,当前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五大石油贸易合作区,即非洲、中亚俄罗斯、拉美、中东和亚太。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要尊重其政治多元化的趋势,以原油进口、勘探开发相结合形式,建立两国稳定的长期石油供应渠道。与中亚国家合作要注重维持巩固市场进口市场,并利用周边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良好关系,大力扩展和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拓两国陆上管道运输。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要鼓励双方企业互相投资,建立合资项目,并鼓励我国的石油工程服务及设备进入海湾国家,应密切关注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动趋势,积极推动与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全球经济再次腾飞的背景下,石油资源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各国经济战略调整注重石油资源的争夺,力图维持石油供应量稳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利用新的经济增长势头带动就业率提升,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作为世界加工代工厂,其经济发展方式正在逐步调整,从高能耗产业转变为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一阶段中,石油资源消耗量和进口量依然会保持上扬的势头,但是我国石油国际贸易来源并不安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国际贸易战略制定以及方向调整研究依然是国家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冯雷.我国石油国家贸易的战略与调整[J].财贸经济,2013(23).

[2] 吕建中.关于加快提升我国石油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2(09).

[3] 汪利炎.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我国的大国战略探究[J].天府新论,2011(01).

作者简介:

康翠翠(1984—)女,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单位:索马里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本科(学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财贸方向——公共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