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次收入分配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影响研究

时间:2024-09-03

黄灿灿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初次收入分配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影响研究

黄灿灿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文章选取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各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作为分析指标,经分析研究所得结论为:低、中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与分配率负相关,分配率所代表的初次收入分配总量性影响对中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影响较大,中、高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都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正相关,其中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代表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性影响对高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影响较大;并针对各阶层的特殊性对各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初次分配;旅游消费;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收入群体

初次分配是整个收入分配最终格局形成的初始阶段,涉及资本及劳动之间的分配,同时也涉及各个参与生产主体之间的分配[1].初次分配失衡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分配格局,而再分配很难彻底改变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格局.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所占的分配比率从1978年到1989年由49.7﹪上升到58.1﹪,但从1990年开始便呈下降趋势,下降到2006年的40.6﹪[2].与初次分配失衡相伴的是居民消费率的不断下降,而居民消费率的低水平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可以说,初次收入分配失衡造成的居民消费率下降会对居民旅游消费形成影响.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初次收入分配对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和两者的内在联系.

初次收入分配后居民间贫富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社会旅游需求,导致全社会旅游消费倾向下降,最终造成社会旅游消费水平低下.另外,初次收入分配后形成的中收入阶层对于旅游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收入阶层有较强的旅游消费倾向,是构成我国国内旅游持续增长的动力,有利于引导国内旅游朝着分层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3].对于初次收入分配后催生的高收入阶层,在日常生活中的高消费会传导到旅游活动之中,形成高端旅游消费市场,引领旅游业未来发展.关于旅游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徐萍、成英文(2010)[4]认为,要想使我国旅游消费保持可持续增长、让旅游产业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就必须对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周文丽、李世平(2010)[5]建立了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与国内旅游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消费模型,验证了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苏发金(2012)[6]认为,本期收入、持久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提出要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倾向,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综上可以发现,国内关于旅游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初次分配的内在作用对不同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影响的研究基本没有.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揭示初次收入分配的总量因素、结构因素对不同收入阶层旅游消费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各收入阶层居民旅游消费特点的基础上,为刺激各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实证分析

我国统计年鉴对城乡居民进行了不同收入阶层的划分,但对农村不同收入阶层的划分是从2003年才开始的,并且城镇与农村低中高收入阶层的划分并非按照同一个标准.城镇收入阶层相对农村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和支出高,不能将城乡同收入阶层进行简单合并.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城镇居民这一范围.

1.1相关指标的选取

1.1.1旅游消费占比(DZB、ZZB、GZB)

各个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占比就是各个阶层的旅游消费占各自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从旅游消费方面看,由于各阶层的旅游消费并没有在统计年鉴上单独列举,却列举有各收入阶层居民历年的文教娱乐消费支出项目.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主要包括文化娱乐用品、文化娱乐服务和教育支出3个方面,其中居民旅游方面的支出被包含在文化娱乐服务支出里,并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许多相关统计资料中对于不同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没有进行单项列举,因此笔者通过将历年有关省份、城市相关统计部门(江苏省、南昌市等)发布的有关“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趋势报告”中的相关统计数据单项列举出来,估算我国各收入阶层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各自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例,并以此作为各收入阶层的权重来估计各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的历年数据.经过估算,低、中、高收入阶层的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权重为7.5﹪、20﹪、30﹪.(娱乐文化服务消费除了旅游之外还包括电影院、KTV等娱乐服务场所进行的消费,但由于数据挖掘困难,选取这样的替代指标从趋势上也还是能够反应各收入阶层旅游消费的变化.)

1.1.2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DR)

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其中,劳动者报酬的种类包括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保险福利、农民货币收入、农民自产自用、城镇个体劳动者和居民其他货币收入等[7].选取这个指标的目的在于考察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的总量因素对于不同阶层居民旅游消费倾向是否有显著的关系、其影响程度多大,即初次收入分配总量因素对低收入阶层居民旅游倾向是否起到抑制作用.

可以看出,上面介绍的劳动报酬包括项目较多,由此得出的分配率数值较大.文章是在城镇居民的范围内讨论初次收入分配对各收入阶层旅游消费的影响,因此需要给分配率一个新的定义.此时可以考虑用城镇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来替代劳动报酬,但城镇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数据的收集同样也存在一定难度,大致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城镇居民经常转移净收入.但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来看,大部分还是来自工资性收入,而工资性收入的统计口径不仅包括职工的基本工资,还包括在单位获得的各种奖金、津贴、补贴等.这些收入基本上代表了城镇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8].因此,本文考虑采用工资性收入作为初次分配收入.统计年鉴上可以得到的有历年城镇职工的工资总额,将其与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可以得出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

1.1.3城镇居民基尼系数(UGINI)

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来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指标.选取该指标的目的在于考察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因素对于各自旅游消费占比的影响程度,即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内在的收入差距对各自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基尼系数一般是在整个收入分配过程完成之后得出来的数据,也就是再分配后得出的居民收入差异情况.但再分配对于整个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果较初次收入分配要小,在这里还是可以选取城镇基尼系数作为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因素来考察其对不同收入阶层旅游消费的影响.其中,1996~2005年数据来源于王亚芬(2007)文献[9]中,2006~2011年数据同样采取上述文章所用的下梯形法进行估算.

1.2平稳性检验

由于很多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不能直接用于建模,所以要求先验证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设DZB、ZZB、GZB、DR、UGINI分别表示低中高阶层旅游消费占比、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可以先做出原始数据的趋势图,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出,数据都含有截距项和趋势项,而各个差分数据都围绕0值波动,即不含截距项和趋势项,依此进行相应的ADF检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DZB、ZZB、GZB、DR、UGINI经过差分后均为平稳的时间系列,原始序列均为一阶单整.

1.3初次收入分配对不同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影响分析

1.3.1对低收入阶层的分析

对于低收入阶层,将DZB、DR、UGINI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方程:

DZBt=0.012+0.011UGINIt-0.065DRt+

[AR(1)=0.714]

T值(2.380)(1.324)(-1.932)(3.641)

P值(0.027)(0.200)(0.067)(0.002)

R2=0.918, F=78.435,DW=1.651

在0.1的显著水平下,UGINI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剔除该变量之后的OLS估计结果如下:

DZBt=0.015-0.065DRt+[AR(1)=0.714]

T值(3.683)(-1.788)(5.741)

P值(0.001)(0.088)(0.000)

R2=0.911,F=112.813,DW=1.692

接着对该式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检验类型(0,0,0)下,ADF值为-4.798,小于1﹪、5﹪、10﹪的临界值.因此残差是平稳的,两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通过以上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F值很大,拟合系数也较大,总体通过显著性检验;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之前的参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性.需要注意到的是,这里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之前的符号为负,这与一般的经济解释似乎不符.此时意味着初次收入分配分配率越大,即工资性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大,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越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低收入阶层的特殊性,其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行为较为谨慎,即使劳动报酬有所增加,低收入阶层会加大日常生活必需品支出比例,教育、服装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增大,而对于娱乐旅游消费关注不够.具体来讲,教育、服装等更为现实的刚性支出比例的增加,必然会造成对旅游消费奢侈品的挤占效应.系数估计值为0.065,说明初次收入结构对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就是说,其他支出增加对旅游消费产生了一定挤占效应.此时建立低收入阶层标准格式的误差修正模型:

ΔDZBt=-0.026ΔDRt+0.054ΔDRt-1+

1.242ΔDZBt-1-1.226EMCt-1

T值(-0.716)(1.016)(2.166)(-2.044)

R2=0.277, DW=1.819

上式中,ΔDRt、ΔDRt-1的系数值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剔除并重新整理得到误差修正模型为:

ΔDZBt=0.923ΔDZBt-1-0.849EMCt-1

T值 (2.854)(-2.221)

R2=0.228,DW=1.701

由上式可知,短期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主要是根据上一期的旅游消费占比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方程的残差来进行调整,与分配率的短期波动并无显著关系.此时各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符合负向修正机制,表明低收入阶层实际发生的旅游消费占比与长期均衡值偏差中的0.849被修正.

1.3.2对中收入阶层的分析

对于中收入阶层,将ZZB、DR、UGINI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如下结果:

ZZBt=0.033+0.056UGINIt-0.219DRt+

[AR(1)=0.691]

T值(1.655)(1.987) (-1.731)(3.392)

P值(0.113)(0.060) (0.098) (0.003)

R2=0.927, F=88.573,DW=1.950

这里为了避免伪回归,多变量下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模型中的LR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确定的模型最佳的滞后期大多数都指向1.根据协整检验的滞后期比原序列滞后期少1,协整检验滞后为0,而且原序列有确定性趋势,因此选择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框架的第3种情况.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UGINI、ZZB、DR滞后期选择

注:* 为相关准则选择的最优滞后阶数

表2 ZZB、UGINI、DR协整检验结果

注:*表示拒绝该假设

可见,变量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方程中,F值、可决系数都较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在10﹪显著性水平下各估计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性.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前的系数估计值为0.056,说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与中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占比正相关,即收入差距越大,中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占比越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初次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使近年来居民部门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越来越集中到中、高收入阶层,而中等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会导致居民旅游的消费倾向增加,并随收入增长不断增加,并且其旅游消费倾向会逐渐趋向于高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倾向,但这需要一个从中收入到高收入的漫长的迈进过程.系数估计值为0.056,说明收入差距对中等收入阶层旅游消费有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

从初次收入总量看,初次分配工资分配率与中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呈反向变动,其系数估计值为0.219,是较大的.原因在于:虽然我国中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潜力较大,但同样缺乏购买力,即使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满足,但这一阶层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对于高档商品更关注其价格,对自己财产进行合理分配,偿还房贷、车贷等成为支出的主体,预防性储蓄依然是剩余收入的归宿.依此逻辑推断出,在中收入阶层长期储蓄过程中对非必需品旅游娱乐消费挤占效应比低收入阶层还要大.此时,建立中收入阶层的误差修正模型,删除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ΔZZBt=-0.179ΔDRt-1+1.014ΔZZBt-1-0.082EMCt-1

T值 (-3.533)(8.864)(11.048)

R2=0.986,DW=1.798

由上式可知,短期中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主要是根据上一期分配率的短期波动、上一期的旅游消费占比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方程的残差来进行调整.此时各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符合负向修正机制,表明中收入阶层实际发生的旅游消费占比与长期均衡值偏差中的0.082被修正.相对修正力度较小.

1.3.3对高收入阶层的分析

对于高收入阶层,将GZB、DR、UGINI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如下结果:

GZBt=0.041+0.125UGINIt-0.317DRt+

[AR(1)=0.715]

T值(1.179)(2.497)(-1.444)(3.767)

P值(0.252)(0.021)(0.164)(0.001)

R2=0.930,F=93.517,DW=1.995

在0.1的显著水平下,DR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剔除该变量之后的OLS估计结果如下:

GZBt=-0.004+0.156UGINIt+[AR(1)=0.824]

T值(-0.200)(2.126)(6.689)

P值(0.844) (0.045)(0.000)

R2=0.923,F=132.528,DW=1.916

接着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检验类型(0,0,0)下,其ADF值为-5.938,小于1﹪、5﹪、10﹪的临界值.因此残差同样是平稳的,两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通过以上检验结果,可知模型可决系数较大,整体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不存在异方差与序列相关;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前的系数为0.156,表示高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正相关,且其受基尼系数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这说明收入差距扩大,即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越严重,对高收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越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我们知道,高收入阶层这一群体对奢侈品有比较大的需求,且奢侈品逐渐成为经常性消费内容.其中,高档次旅游消费成为高收入阶层主要的消费项目之一.收入差距越大,居民部门收入将会大量集中于少数高收入阶层.这部分群体出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会将旅游消费项目作为享受型消费主要支出内容.因此,初次收入的结构性失衡影响对旅游消费占比存在较大正向影响.接下来建立高收入阶层的误差修正模型:

ΔGZBt=0.255ΔUGINIt-0.262ΔUGINIt-1+

0.882ΔGZBt-1-1.055EMCt-1

T值(3.582)(-2.709)(1.738)(-1.907)

R2=0.402,DW=1.937

由上式可知,短期低高入阶层旅游消费占比主要是根据上一期的旅游消费占比、同期城镇基尼系数、前期城镇基尼系数的短期变化和长期方程的残差来进行调整.此时各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符合负向修正机制,但需要注意的是误差修正项的系数绝对值大于1,表明在短期波动出现偏离时,向长期均衡修正会出现“超调”现象[10],说明高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占比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相关性较强.这也印证了长期均衡两者的相关关系.

2针对扩大旅游消费的政策建议

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较低,旅游意愿不强,但我国人口总量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低收入群体,因此低收入群体旅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文分析的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水平与工资分配率负相关论证了低收入居民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的挤占作用.因此,对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需要从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其他生活支出方面入手.要提高低收入群体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倾向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从税收和减负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绝对收入;二是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相对收入;三是鼓励旅行社开拓低收入群体旅游市场,让广大低收入群体享受较低价位的旅游服务.

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力量,若该阶层旅游消费需求下降,则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客源不足、旅游企业收益减少等.虽然我国中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潜力较大,但缺乏购买力,对于高档商品更关注其价格,同样有对旅游消费产生挤占作用的其他生活支出和储蓄.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旅游消费能力.同时,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中等收入群体的旅游习惯和特点,依据中收入阶层旅游关注点,开发相应旅游商品;通过价格优势、旅游线路优势、旅游服务优势以及旅游产品优势,吸引中收入阶层加入旅游队伍;通过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发展旅游信贷,并简化消费者旅游信贷业务手续办理,多方面挖潜中收入阶层的旅游消费潜能.

高收入群体由于对基本生活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其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奢侈品和高端服务的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前文提到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推动高收入群体的旅游消费,但具体的发展措施不可能通过牺牲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低、中收入群体的利益来换取高端旅游的发展.因此,发展高端旅游要从高收入阶层本身入手.具体而言:一是相关部门需完善和制定高端旅游的标准和规划,为高端旅游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二是旅游企业要针对高收入阶层的特点,开发高端旅游项目,并做好项目内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三是要制定高端旅游消费的服务指标体系,并在一定年限内补充、完善该指标体系,确保其作为评价依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紫鑫.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转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20-23.

[2]彭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J].经济评论,2008(2):73-74.

[3]谷慧敏,伍春来.中国收入分配结构演变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3,8(2):22-23.

[4]徐萍,成英文.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旅游消费增长的制约[J].经济研究导刊,2010(5):77-79.

[5]周文丽,李世平.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10,24(3):29-30.

[6]苏发金.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J].暨南学报,2012(10):139-140.

[7]张平,郭熙保.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变效应——基于边际劳动生产率方法的测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4):4.

[8]汪芳.初次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8:16-17.

[9]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6):71-75.

[10]郝秀琴.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动态计量分析[J].经济经纬,2011(4):49.

[11]刘霁霁.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36-138.

(责任编辑穆刚)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rimary distribution on the residents’tourism consumption in China

HUANG Canca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Primar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Gini coefficient of urban residents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ratio of each income group are selected as the indicators of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e conclusion is tourism consumption ratio of the low income group and middle income group are both negatively related to wage distribution rate, and the wage distribution rate of primary distribution which represented as the aggregate impact of primary distribution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middle income group. Tourism consumption ratio of middle income group and high income group are both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urban residents,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urban residents which represented as structure impact of primary distribution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high income group. And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ourist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each income group.

Key words:primary distribution; tourism consumption; wage distribution rate of primary distribution; income group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6)02-0152-06

[作者简介]黄灿灿(1990—),男,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量经济、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