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 宇,谢 越,马 文,王孜瑄
(1. 渭城区气象局,陕西咸阳 712000;2. 咸阳市气象局,陕西咸阳 712000)
咸阳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地势自北向南为高原丘陵、台塬和泾渭平原。果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冰雹是咸阳市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本地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近40年来,众多学者对陕西渭北地区的强对流及冰雹天气开展了持续研究。詹维泰等[1]、朱爱荣[2]、姚静等[3]对陕西冰雹天气气候特征、预报方法和对流指标等进行了研究。樊鹏等[4]、刘嘉慧敏等[5]、岳治国等[6]、李秀琳等[7]研究了陕西渭北冰云雷达回波识别方法。陈保国等[8]、岳治国等[9]对渭北冰雹谱开展了研究。丁敏等[10]研究了冰雹对渭北苹果的危害。万红莲等[11]、梁轶等[12]、刘引鸽等[13]研究了渭北冰雹的时空分布。冰雹云的生成、移动路径受气候、天气系统、地形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冰雹移动规律对调整农业及果业生产种植分布、科学规划防雹作业火力网点、提高冰雹预警能力和提升防雹作业效果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针对咸阳市冰雹路径的研究工作并不多见。
早在30多年前,咸阳气象工作者只能依据冰雹灾害调查资料、地形、当地群众对冰雹云移动情况描述,结合气象学理论绘制出咸阳市冰雹移动路径[14]。尽管该冰雹路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在咸阳农业及果业布局、防雹作业站点布设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然而,受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以前的冰雹移动路径规律可能发生了变化。最近20年来,随着数字化天气雷达广泛投入气象业务应用,雷达回波资料可以较为准确、连续记录每一次冰雹云发生、发展和移动情况,这使准确分析冰雹移动路径成为可能。本文使用2007—2016年旬邑711型(X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和咸阳市降雹资料,统计分析咸阳市冰雹云的发生、发展、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和人工防雹业务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主要依据冰雹云移动和发展的过程分析冰雹路径,资料选取标准为:
(1)2007—2016年咸阳市旬邑县711型(X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有完整回波资料的降雹天气个例;
(2)一日中出现多次降雹过程时分别绘制移动路径;
(3)冰雹云(雷达回波顶高>7 km、45 dBz回波顶高度>0 ℃层高度)在咸阳市移动距离大于10 km;
(4)日降雹范围大于3个乡镇。
2007—2016年10年间咸阳市出现冰雹日94 d,符合上述标准的冰雹日共有49 d、128个冰雹云过程。
影响咸阳市的冰雹云以外地移入为主,雹云雷达回波的形态以单体雹云居多,其次是带状分布的多单体和超级单体雹云,造成区域性冰雹灾害的大多为多单体、超级单体雹云以及单体雹云的合并加强。冰雹移动路径按照下列原则分析。
(1)外地移入咸阳市的冰雹云,以进入地点作为冰雹路径的起点。本地生成的雹云以初始回波形成后回波跃增(10 min增强10 dBz以上)或强中心达45 dBz以上的地点作为冰雹路径的起点。
(2)以冰雹云明显转化为雷雨云(顶高迅速降低,强中心迅速减弱且处云体中下部或接地),不再发展成雹云的地点作为冰雹路径终点。
(3)单体雹云以回波强中心所经路径作为此次冰雹过程路径;带状分布的多单体雹云以其中强度最强、造成灾害最重的一块回波强中心所经路径作为此次冰雹过程路径;分散单体雹云其移动路径分别绘制;雹云在合并前分别按单体移动路径绘制,合并后作为一块雹云,以强中心所经路径绘制。
通过10年(2007—2016年)冰雹云移动情况分析,发现咸阳市冰雹云移动路径、影响区域等在同一年多次反复出现,即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图1)。
2007年以西北、北、东北来向路径为主,且经向跨度较大,发生频次高(14次),灾害重,其中,6月3—7日出现连续性强对流天气;2008年以西北、东北来向路径为主,东西向移动距离大,发生频次较高(11次),灾害较重;2009年以西北、西、北来向路径为主,大多为从北到南走向,出现频次少;2010年以东北、北、西来向路径为主,径向度一般,灾害一般;2011年以西北、西、东北来向路径为主,大多为从西到东走向,灾害重,7月12—19日出现了连续8日的强对流天气;2012年西、西北、北、东北来向冰雹均有出现,纬向型较多,同时出现了3次东北向西南的冰雹运移动路径,冰雹云移动以短距离居多,频次较高(12次),局部灾害重;2013年西、西北、东北路来向冰雹影响各占三分之一,大部移动距离较长,影响较大,灾害较重;2014年以西北、北、东北路来向为主,移动距离长,东西向跨度大,影响范围广,6月23日出现了一次从东南至西北移动的罕见冰雹过程;2015年以西北来向冰雹为主,北路和东北路有少量出现,大多以纬向型出现,移动距离较长,频次高(12次),影响范围大,灾害重,7月16—24日出现持续9日的大范围连续性冰雹天气;2016年西、西北、北、东北来向冰雹均有出现,频次相当,出现冰雹频次接近常年,每次雹云移动距离较长,影响范围大,灾害重。
对49 d冰雹日128个冰雹云过程分别绘制冰雹路径图,根据走向归类汇总,分析总结咸阳市冰雹移动规律,得到5条主要冰雹移动路径(图2)和3条冰雹出现频次少于3次的次要冰雹路径(图3)。
A路和B路统称为西北路冰雹路径,发生频率分别占所有冰雹路径的26.9%和15.6%。A路冰雹云从甘肃的灵台进入长武县的丁家、枣园、巨家一带,向东或东南移动。B路冰雹云从甘肃的宁县进入长武县的地掌、彭公、芋园一带,向东南移动。A路和B路冰雹云均经长武冉店进入彬州市的义门、小章、城关一带,其后分为三路:一路向东北经彬州市的新民,旬邑县的郑家、太村、湫坡头进入职田;一路向东南经彬州市炭店,旬邑县原底、丈八寺,彬州市的香庙、龙高,淳化县的胡家庙、关庄,永寿县的上邑、窦家,淳化县的马家进入礼泉县南方、叱干一带;一路向东南经彬州市的新堡子、太峪,永寿县的永太、渠子、常宁、马坊御驾宫进入乾县的峰阳、阳峪、注泔一带。A路和B路云系常会同时出现,在彬州市的义门、小章、城关一带合并加强,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冰雹灾害。
C路和D路分别称为北路和东北路冰雹路径,C路和D路发生频率分别占所有冰雹路径的31.3%和17.2%。C路是影响咸阳市频率最高的冰雹路径,C路从甘肃的正宁县进入彬州市的底庙,旬邑县的湫坡头、职田,向南移动。D路从甘肃正宁县东部及铜川市进入旬邑县马栏一带,向西南移动。C路和D路均进入旬邑县的清塬、赤道、排夏、丈八寺、土桥,淳化县的十里塬、胡家庙一带,其后分为三路:一路向东南经淳化县的卜家、润镇、城关、到达方里、固贤一带;一路向东南经彬州市龙高,淳化县的胡家庙、关庄,永寿县上邑、窦家,淳化县马家进入礼泉县南方、叱干一带,与A路和B路的东南方向路径的后半段重合;一路向西南东经彬州市的龙高,永寿县的渠子、常宁、上邑进入马坊一带。C路和D路常在旬邑县的清塬、赤道、排夏、丈八寺、土桥,淳化县的十里塬、胡家庙一带合并加强,常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灾害。
图1 2007—2016年咸阳逐年冰雹移动路径图
图2 2007—2016年咸阳市主要冰雹移动路径图
图3 咸阳市次要冰雹移动路径图
E路称为西路冰雹路径,发生频率占所有冰雹路径的14.1%。E路从宝鸡的麟游县进入彬州市的韩家、底店,永寿县的永平,向东移动,经彬州市的水口、太峪、新堡子、香庙、龙高,永寿县的永太、渠子、常宁、上邑,淳化县的胡家庙、官庄、十里塬进入润镇、卜家、秦河一带。
次要冰雹路径有3条(图3),出现频率小,偶然性大;但雹云移动距离长,影响范围大。
2007—2016年咸阳市冰雹路径图(图2,简称新图)与1988年冰雹路径图(图4,简称旧图)[14]差异明显,一是旧图主要是沿泾河河谷和几条相对明显山沟走势绘制,无东西向移动路径,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而近10年间西—东走向的冰雹路径占31.1%。二是旧冰雹路径总体趋势为自北向南,无交叉,而近10年的雷达回波资料和降雹实况资料均已表明49 d冰雹日分别有128条线路,即每个雹日平均有2.6个影响路径,而且两条路径雹云合并加强造成灾害的占总冰雹灾害的26.1%。两条以上路径雹云同时影响、合并加强是造成咸阳市冰雹灾害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4 咸阳市冰雹移动路径图(旧图)
(1)依据2007—2016年10年间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资料获得了咸阳市冰雹移动路径,客观全面反映冰雹云在咸阳境内的生成、移动、合并等演变特征。
(2)冰雹云移动路径、影响区域等在同一年多次反复出现,即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3)两条或多条路径雹云相互作用、合并加强是造成咸阳市冰雹灾害的一个明显特征,因此两条路径雹云合并可作为咸阳市冰雹预报的重要指标。
(4)在冰雹频发路径、或易出现雹云合并地区增加高炮火箭作业站点,可有效阻止雹云加强、合并,进一步提高防御效果。新的冰雹移动路径图对调整农业及果业布局、科学规划防雹作业站点、提高冰雹预警能力和防御效果有重要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