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知人论世”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时间:2024-09-03

贺然杨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知人论世”的概念

“知人论世”是一种分析与研究文学作品的有效方式方法,受到学界的重视,对于此方法的直接研究也是学者必然要做的工作。然而,不同于其他文学鉴赏与评论的方法,“知人论世”并不是现代学界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普遍规律性的认识,而是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提出的概念,并在文化的演进中被继承下来延续到今天。因此,今天学者在对“知人论世”进行研究时就不得不注意到“知人论世”原本的概念与发展。

1.“知人论世”的源头及发展

“知人论世”最早出自《孟子·万章章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念。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未为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世也,是尚友也。”[1]129

孟子指出一个乡的能善之人会将一乡的能善之人结交为朋友,一国的能善之人会结交一国的能善之人,天下能善之人会聚集在一起互相结交为朋友,然而朋友之间或者知己之间往往通过交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尤其在研读对方的书信作品时更需要对其文章进行恰当合适的理解。因此,可以看出,孟子在这里提到的“知人论世”主要是指结交朋友的方法。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在孔子思想中也能看到“知人论世”的痕迹。孔子提到“知言”“知人”,可以说是孟子“知人论世”观点的发端。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

而后,荀子、司马迁等人都进行过阐释。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世书,想见其为人[3]。

司马迁在读《诗》时感叹希望能够通过和孔子见面以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时代与人性,进而对孔子深刻的思想内涵进行贴切的品读。

因此,品读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政治思想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到“知人论世”由初期的交友观点逐渐演变为一种品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2.“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

谈到“知人论世”就不得不提到“以意逆志”,两者有相似的含义。同“知人论世”一样,“以意逆志”同样是孟子提出的重要思想观念。

咸邱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的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叟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1]71

这段话中提到的“不以文害辞”和“不以辞害志”大致讲的是,在读《诗》时,不能只根据文字片段考虑文章内容,也不能只根据文章内容片面理解作者本意和志向。而“以意逆志”是和“知人论世”相类似的重要概念。“意”一般指读者之意,也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情绪,“志”指的是作者的志向或者志趣,“以意逆志”简单说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因为自己对文章内涵和情感的理解,片面推测作者的创作本意,因此,为了对文章内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恰当的阐释,必须对作者创作的具体情况有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以一个“空白的自我”去品读作者的作品。

究其根源,“以意逆志”说法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相关性。首先,中国文学一直都有“诗言志”的传统,诗人往往通过诗歌反映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所以,品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诗人之志。其次,中国文化中存在着“意”与“言”的辩证说法,有“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指的是语言并不能完全体现作者的情绪与感受,有尽的语言往往暗示着除了文字本身之外的更广泛的意义。因此,要求后人品读作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的表面意义,而了解其深层含义时必然会联系到作者本身,因此,才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作为相类似观点并列提出。

二、“知人论世”法阅读文学作品

对“知人论世”的研究就是为了在品读经典的实际过程中正确运用,在对“知人论世”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要对“知人论世”在具体阅读文学作品的运用展开讨论。“知人论世”这种方法覆盖面及其广泛,因为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作品诞生,不同作者也会有相似的风格作品,甚至不同的作者更有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因此,研究这些作品的任务量就很庞大,而“知人论世”的正确使用,会让理解这些内涵变得简单而有趣味。

1.鉴赏诗词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知人论世”这种方法更多体现在鉴赏古代诗歌作品时的具体应用。如今的语文学科一直注重考察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在语文试卷中占较大的比重,考察的似乎就是学生对“知人论世”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而在此题的设置中往往会给出有价值的参考,比如,作者的生平年代,作者创作时的身份境遇等,可见“知人”进而“论世”的重要性。

对于此部分的讨论以举例为主要的论证方式。首先分析在鉴赏诗歌时通常会遇到的一类,即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同是唐代大诗人的李白和杜甫为例。李白生活在唐代盛世时期,从小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受到社会名流的赞赏与推举,在朝廷也受到尊重,况且李白自身好饮酒,性格狂放,洒脱不羁,因此,反映在诗歌上,就表现为豪迈飘逸,放浪恣肆的一面,比如,《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4]173。

相比李白,杜甫生活在唐朝衰落之时,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杜甫不受重用,流离在外,亲身目睹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切实感叹人民的苦痛,所以,杜甫的很多作品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效用,因此杜甫的诗歌更体现为“实”,诗风体现为悲慨和沉郁。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4]141。

诗人将自己路上的见闻在诗歌中描述出来,字里行间充满悲痛之情。可见,不同作者会有不同风格和内容的文学作品,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于社会环境、身世境遇、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知人论世”对于研究文学作品就显得很重要。

再以李清照为例,论述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差异性。李清照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所作的诗词因为优美的意境和朗朗上口的节奏感,在今天依旧焕发生机与活力。然而,进行对比会发现,李清照的诗词在风格和内容上有变化。因此,探究李清照的生平很有必要,李清照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夫妻和睦,生活顺心,所以,前期诗歌多表现作为小女子的内心的甜蜜,比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5]。

这首诗写作者在夕阳下乘舟误入莲藕深处看到的美丽景象,并能体验到作者心情愉悦,生活态度积极。然而,李清照经历了“靖康之乱”,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生活支离破碎,从此李清照的诗歌有了明显的变化,体现的多为失去亲人的凄凉与悲伤,和对生活的无望,比如,从《声声慢》中可以看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

2.阅读经典小说传记

除了鉴赏诗歌时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也都需要此方法作为引导。恰当熟练地运用“知人论世”对于诵读并传承文学经典的意义就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鲁迅对“知人论世”表现为赞赏的态度,在《且介亭杂文》中提道:

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忌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7]。

在这里鲁迅清楚明白讲到,论证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知人论世”,不仅要调查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作者的性格特点、作诗习惯等,对作者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也要清楚了解,这样才能知道是怎样的环境造就出怎样的作者与作品。从这一点出发,对鲁迅本人的作品也可以有一定的认识。鲁迅生活在中国各方面处于变革的时期,作为有志之士,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尤其在文学方面,顺应时代的改变做出积极有益的调整,可以说是时代文学的领军者,对于时代风气的开化有很大的贡献。而了解这样的基础背景之后,对于理解诸如《狂人日记》《彷徨》《呐喊》等作品就很有价值。

再如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研究仍然处于高涨时期,《红楼梦》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严肃的内容。“红学”一词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曹学、版本学、探轶学、脂学等,这样可以看到学界在研究《红楼梦》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红楼梦》这本书本身的研究,而是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尤其对曹雪芹本人的研究也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不能看出“知人论世”的重要价值。

三、知人论世”的缺陷

任何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都存在局限性,经历着深入研究与不断推陈出新,“知人论世”只是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为了全面深入分析研究文学作品,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并行使用。

“知人论世”的缺陷在于过于重视作者的主体性,容易忽视客观性事物对于作品的影响,甚至会因为对作者的主观了解而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出现“牵强附会”“过度阐释”的问题。况且“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那么对于作者思想的解读自然会产生歧义,出现相当多的版本,这样一来就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提高了整合文学观念的难度。

文学在演化中呈现为一种规律性的存在,相比于运用“知人论世”视角解读文学更加方便。比如,“梅兰竹菊”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人高尚品格的象征,一旦作品中出现类似的意象都可以理解为诗人拥有高尚品格,或者诗人追求高尚品格。另外,凭借文章或者作者体现在作品中的志趣,并不一定能够全然了解作者本意、作者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这是由于人本身是存在“虚伪”性的,“文不对人”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鲁迅在回复魏猛克的信中提道:

你疑心萧有些虚伪,我没有异议。但我也没有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发现能够确保绝无虚伪的人,所以对于人,我认为只能随时取其一段一节[8]。

从鲁迅为萧伯纳辩护的信中可以直接说明人存在“虚伪”成分,即便是做到“知人论世”也未必真正能了解作者的为人。所以,在认识“知人论世”价值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内在缺陷。

四、结语

“知人论世”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有积极价值,吸引着大量感兴趣的学者,经过不断研究与补充发展,“知人论世”由最初较为单一的概念演化为一种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方法,并且,“知人论世”在不断与时俱进之后,显示出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更大的价值,在以后的文学研究中依然会焕发生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