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七旬老母泪洒十年探监路

时间:2024-04-23

文/吕善终

七旬老母泪洒十年探监路

文/吕善终

10年前,儿子因吸毒盗窃被捕入狱,母亲泪洒10年探监路;10年后,因怕活不到儿子出狱那天,70岁的老母徒步千里探监,只为临死之前再见儿子一面……

2013年6月21日上午10时许,湖北省鄂西监狱来了一名特殊的服刑人员家属: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穿着看不出原来颜色的灰色外套,一手拿着旧床单系的包袱,一手拄着粗树枝做的拐杖,背着馍馍,徒步14天过来看服刑的儿子……

两罪并罚儿子被判15年

王春梅家住四川达县农村。1970年7月经人介绍和在湖北省潜江市总口农场工作的柳春光结婚成家。1971年8月21日,他们给刚出生儿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柳阳,盼望着孩子永远如同朝阳那样生机勃勃。

王春梅和丈夫柳春光为人本分,与街坊邻居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他们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工,却希望唯一的儿子学业有成,能够有更好的职业。柳阳大学毕业后不久,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虽然谈不上日进斗金,却也运营平稳。在他25岁的时候,娶到了一位贤惠美丽的姑娘。看着一家四口美满幸福的生活,王春梅夫妇内心无比满足。然而,就在他们慢慢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厄运却悄悄逼近了他们。

衣食无忧的柳阳在一位同学的怂恿下,以无所谓的心态将海洛因吸进了身体。从此,海洛因在侵蚀着柳阳身体的同时,也在吞噬着他的资产。摆脱不掉的毒瘾和空空荡荡的钱包,让柳阳陷入日益加重的恐慌之中。为筹措毒资,柳阳铤而走险……

2003年4月,当知道儿子因吸毒犯下了盗窃罪被警察带走的时候,王春梅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顿时天旋地转,不相信这是事实。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嘴里重复着“怎么会这样”。王春梅感到自己突然变得很丑,以致不敢去见亲友、同事、邻居……如果有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可以去,她会义无反顾。柳妈妈想得最多的是儿子过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翻看着那些记载儿子小脸的照片,禁不住眼泪成串地滚落下来。“那些天,真是死的心都有。”柳妈妈哭干了眼泪,两天就瘦了10斤。老人原本的满头黑发,一下子变得花白。

儿子犯了大罪,可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走到大街上,王春梅感到周围是那么的陌生,人们都向他们投来诧异的目光。邻居们见到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话里有话。到总场办事时,一位同事问:“你们家柳阳可老没见着了。”王春梅没好气地说:“他好着呢!劳您惦记着了。”日子久了,王春梅发现大家不再提起他们的儿子,也没有一句任何的安慰。很长一段时间后,当王春梅与一位老朋友说起柳阳的时候,朋友说:“早知道了,只是没有去安慰你,你要面子,越安慰你,你越会感到无地自容。”王春梅明白了,大家用回避来保护他们夫妻那颗脆弱的心。

柳阳曾在拘留所的预审期间毒瘾发作,难以控制,出现了生命危险,被警方送进了医院,并通知王春梅到医院看望柳阳。王春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病房,看到脸色土灰蜷缩在病床上的柳阳时,王春梅再也控制不住既愤恨又怜悯、既伤心又羞愧的情绪,使劲用手掌抽打自己消瘦的脸颊。柳春光拉住老伴儿的手,苦涩的泪水哗哗地流进嘴里说不出话。柳阳毫无生气的眼睛里,无力地滚出冰冷的泪滴……

2003年6月12日,柳阳以盗窃罪被判15年有期徒刑。临行前,他对来探监的邻居们再三叮嘱,不要把自己坐牢的消息告诉父母亲,以免二老担心。

年迈老母探监10年

2003年10月,王春梅跑公安上法院,问清儿子所在监狱的详细地址后,带着一颗慈母心怀踏上了去鄂西监狱的路。那是她人生头一次到监狱去,她也从来没去过鄂西,按照地址一路打听。

当王春梅看到穿着粗布囚衣、胡子拉碴的儿子出现在门口时,她急步上前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着说:“过来,让娘好好看看你!”一向坚强的柳阳,不禁悲从心起,喊了一声:“娘,孩儿对不住你!”便潸然泪下。王春梅见状,也泪如泉涌,哭成泪人。

母子俩你给我擦泪,我给你擦泪。柳阳泣不成声:“娘,你不该来看我,我欠您太多了……”老人一把搂住儿子粗糙的脸:“净说傻话,我是你娘,我不来看你,谁来看你,娘只想你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点回家……”

短短一个小时的“探监”很快过去了,离别时,柳阳长跪不起,为这个生他养他、千里探监的母亲送行……

王春梅从鄂西回到家后,将心中的苦涩尘封起来,她明白自己的母爱中已融进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白天,王春梅在田地里勤扒苦做;深夜,她铺开信纸,给儿子写去了一封封带着鼓励、希望和支持的信。她要用真情给阳儿送去一份悔过自新的信心,她要拼命攒钱,争取每半年到监狱看一次儿子。

这份慈母情怀感动了柳阳。他像变了一个人,浑身充满干劲,拉车、打井……事事抢在前。由于他表现出色,2005年被减刑一年。

对于王春梅老人来说,高墙电网的监狱是让她倍感亲切的地方。自儿子入狱以来,上半年的6月30日,下半年的腊月10日,这里就成了她每年两次必到的地方。

无论严寒酷暑,任凭刮风下雨,老人都雷打不动。孱弱的身躯究竟还要在探监路上奔波多久,自己还能否等到儿子出狱的那天,老人并不清楚。她唯一的念头是希望儿子能早一天出狱,哪怕伺候她一天也高兴。

2008年的冬天,雪下得特别勤,而且大。又是探监日了,下了一夜的雪还没有停的意思。王春梅提前一个小时就出了家门。地下的雪被行人踩成光板滑滑的。一个趔趄,王春梅险些滑倒,她擦了一把脸上冰凉的水,不知道那是融化的雪水,还是伤心的泪水。

当她乘车快到鄂西监狱的时候,那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王春梅一时也不敢迈步,生怕摔倒。她可以说是一步一挪、一步一挪……当儿子在接见室大玻璃窗后见到老母亲身上还带着雪花、步履蹒跚地走进门的时候,他拿着通话话筒的手颤抖起来,哽咽地说:“这么大的雪,就别来啦……”

怎么能不来呢?说起到监狱探望儿子,王春梅是满腹的酸楚和搅拌在一起的希望。她说:“别说是下大雪,就是下刀子也割不断我的探监路。”

因为儿子表现良好,老人每年都可以来监狱探视他两次,每次母子俩还可以吃上一顿“亲情餐”。和接见不同,他们不用再隔着玻璃、用话筒传递信息,而是可以手拉手在一起相聚两个小时,一起吃顿团圆饭。

每次,虽然10点才开始办理团聚手续,老人还是早早就在候见室里等候。负责办理会见手续的女干警见到老人,也微笑着打着招呼:“大冷天,您又来了。”因为年年都能见面,干警们也都熟悉这个执著的老人。

2006年3月,父亲柳春光受不了打击去世。次年,儿媳带着孙子改嫁他乡。小儿子在工地上把腿摔断了,接二连三的灾难不断袭击着性格倔犟的王春梅。

在监狱里,像柳阳母亲这样十几年从不间断探视的服刑人员家属不多。别人羡慕不已,而柳阳却为此倍感沉重。一方面,他渴望见到亲人,同时又担心母亲的身体。路上车多不好走,万一她被车撞了怎么办?有一次接见,柳阳劝母亲别来了,母亲就是不答应,他就冲她嚷了起来。“我妈哭着说,你不想我,我想你啊!”此后,柳阳也理解了,他更是母亲生活的动力。他明白,只有好好改造,早一天回家报答慈母恩。”

高墙内母子相聚戴罪儿为母尽孝

10年的探监路有多辛酸,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每次接见,王春梅为了能赶上第一批,她总是提前一天赶到监狱所在地的小镇上,第二天五点多钟起床,六点左右出门,八点前赶到监狱门口。在排队办理手续的队伍中,老人瘦小的身躯总是出现在第一个。

过去,从老人家里到监狱要倒三趟车。下了车以后走到二监门口还要半个小时的路程。这段路上,老人走得尤其艰辛。没有修路以前,这段土路坑坑洼洼的。如果赶上刮大风,老人会被尘土迷住了眼睛。下雪天路上结冰,老人一步步地往前挪,难免也会滑倒。赶上天气不好或腿疼的时候,老人就拄着拐棍去探监。前几年,土路都变成了柏油路,好走多了。

因为常去,老人与候见室的人都熟悉了。看到老太太,他们经常笑着说:“老太太又来了。”他们也会劝她大冷天注意身体,免得生病。老人会跟他们开个玩笑:“我不来也想你们啊。”

2008的冬天,因为路上堵车,到监狱已经10点半了。当时,接见的单据已经被干警送进了监狱里面办手续。想到大老远跑来见不到儿子,下次相见要再等一个月的时间,老人急哭了。干警安慰说:“别着急,我帮你进去问问。”最终,监狱同意老人去见。

让老人感动的是,每当她出门都会遇到好心人,上下车和过马路的时候会有人主动搀扶她。老人下车的那一站本来离去监狱的路口还有很长一段路,公共汽车司机听说老人是去监狱看儿子,经常会好心地在那个路口踩一脚刹车。

“最希望他能早点出来,哪怕伺候我一天,我也没白受累!”老人说。

2012年12月20日是王春梅69岁生日,也是她下半年探监的日子。那天,监狱会见大厅内,41岁的柳阳两只手心不停地搓着,脖子伸得老长,远眺着铁门。铁门外,69岁高龄的母亲正蹒跚着,扫视着铁门内的每个人,寻找着儿子。

铁门打开了,眼尖的儿子,一跃而起,快步走向铁门,一把揽住母亲的肩膀,和母亲抱成了一团。

“儿啊,你还好吗?”老人抚摸着儿子的脸,儿子抚摸着老母亲的脸,两人泪流满面。这一抱,停留了至少有两分钟,一旁所有的人鸦雀无声。

“……从来没为母亲做过生日,更没有在老人床前膝下尽过孝,此事我长期愧疚,为此,我请求‘母子会’那天20日能批准我与老人共聚午餐,若能帮我买一块蛋糕,以示做生日,以尽孝心,那我将在忠孝的天平上寻求一点平衡……”

长长的一封信,字字刻着孝心。他特别向监狱提出申请,希望能在狱中为母亲过个生日。

监狱长李顺方说,监狱里为服刑人员的家属过生日,这在全省属首例。正是因柳阳的一纸孝心申请,才使监狱特批了这次“狱中生日会”。监狱民警替他买了蛋糕、长寿面,监狱送了鲜花。“祝老母亲健康长寿,我一定好好改造,早日回家尽孝。”

儿子夹了一块小的蛋糕送到老母亲嘴里,老人含泪慢慢嚼着。从碗里翻出几条面线,儿叫母亲要趁热吃了。

“嗯,无论如何,我都要撑着这把老骨头等你‘出去’。”老人家拿着一块小手帕帮儿子擦拭眼泪。

“眼睛好不好,还有没有在绣花?”儿子关切地问老母亲的身体状况,母亲有白内障。

儿子记得,母亲最喜欢的是绣花,在他上大学的那一年,母亲就送给他一幅绣花,上面绣着一匹马,就是勉励自己要好好做人。听儿子这么一说,母亲眼眶又红了……一片掌声,一声声祝福,老人在监狱警察的陪伴下,度过了69岁生日。

带病徒步千里探监

有时老天也故意考验人。

2013年2月11日,那天中午刚吃完饭,王春梅又猛烈地咳了起来。娘家侄女丁香一看,痰中竟然带有血丝!丁香把王春梅带到武汉同济医院,检查化验后,专家对丁香说:“你姑妈得的是肺腺癌,中晚期并转移到锁骨淋巴,已经不能手术,只能化疗维持。恐怕她只有三至六个月的时间了……”

听了专家的话,丁香明确表示,想办法创造奇迹,让老人多活一天是一天。于是她一边按时送姑妈到武汉同济医院做化疗,一边到处想办法给姑妈找各种偏方,打听治疗肺腺癌的办法,只要有一点可能,就要让姑妈试试。

王春梅出院后还得靠昂贵的药物撑着,当王春梅从镜子里望着自己干瘦、蜡黄的脸庞,咬牙硬撑着这个快要破碎的家时,心里总有说不出的苦痛,这个家能撑得住吗?再撑又能撑多久?

“近来身体越来越差,眼睛快要看不见了,怕活不到儿子出去那天”。我无论如何也要在临死前再见儿子一面!

“从潜江到鄂西监狱有500多公里,您年迈多病何时才能走到呀!”亲友劝她。

“不行!说啥我也要去!一月不行,两月,两月不行半年,在我临死之前我就不相信走不到鄂西监狱!”

随后,她流着泪对为她送路费的亲友说:“这些年,大伙没少帮我,我实在不忍心再要大伙的钱呀!”

为了不连累乡亲们,2013年6月5日鸡叫头遍,老人蒸了两笼馍馍,背上简单的行囊,便悄悄离村踏上了千里探监路。

王春梅经荆州,赴宜昌至巴东,走五峰到鹤峰,走过一村又一村,翻过一山又一山。她边走边打听,困了便倒在路边、草棚歇息,醒来又匆匆赶路,一路上她记住了顺道让她乘车的司机,和给她零花钱、送吃送喝的好心人。

也许是回光返照起了作用,据说病人急于想见的人尚在路途中,可延长一段生命以实现病人的夙愿;病人尚有话没有交代完毕,也可延长一段时间让病人把话说完。

6月19日到恩施时,磨出血泡的双脚钻心地疼。但王春梅咬紧牙决心再走100多里,就是爬也要爬到鄂西监狱,没想到在恩施客运站打听路线时碰到好心人。

了解情况后,客运站的工作人员既同情老人的艰难处境,又被眼前这个不畏艰难徒步千里探监的老人所感动。为此,工作人员为她安顿好了当天食宿,并在次日上午,安排老人免费乘坐发往鄂西监狱的客车,希望她尽快赶到那里见到儿子。这使得老人很感激,不停地说着“谢谢”。

2013年6月20日,随着会见队伍,王春梅走进了她已经非常熟悉了的那扇监狱的大铁门。一进会见室,王春梅就看见儿子柳阳已经等在了大玻璃窗的后面。王春梅拿起了话筒,可柳阳却不拿话筒。“你不想说话呀?怎么啦?”王春梅虽然知道不用话筒,玻璃窗的那面什么也听不见,可她还是忐忑地大声在问。

柳阳戴着眼镜的面庞没有表情,缓缓地将一张纸猛地贴在玻璃窗上。王春梅仔细看了看,原来那是法院对柳阳减刑的刑事裁定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减刑18个月”。“儿子又减刑啦!”王春梅激动得嗓音有些颤抖。她急忙凑近玻璃窗,她用右手快速摘下眼镜胡乱在衣服上擦了擦再戴上,可泪水还是模糊了她的视线,裁定书上法院那红红的圆圆的印章,在她的眼前如同是一朵朦朦胧胧的玫瑰花。

得知母亲步行过来的缘由,柳阳心痛不已,从不流泪的他忍不住抱头痛哭。看到儿子在狱中平安健康,听到民警说儿子表现良好,即将于后年四月出狱,老人家反复鼓励儿子在狱内安心改造,平平安安,出来后重新做人,重振家业。

临别前,柳阳抓着母亲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撑到我回家那天”。

柳阳母子会见时,民警吕小彬正好值班。他看见,一个发硬的馍馍从老人家破了洞的包袱中滚出来,老人弯下佝偻的身子蹲下去捡起来,小心翼翼地用衣袖擦了擦,放回包袱里。吕小彬主动拿出随身的200元捐助给老人作为路费,还买了方便面、饼干等食物送给老人,让老人安心回家。

10年了,王春梅觉得这次会见的时间怎么这么短呀!儿子都说了些什么,她竟理不出个头绪,但她记住了儿子的一句话:“我还要争取多减刑,您要等着我!”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