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时间:2024-09-03

杨 静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把文化自信提上了新的战略高度。青年大学生是传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尤其是寻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行之有效的着力点,有利于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弘扬主旋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修养,铸牢精神之钙。

一、微媒体与文化自信概述

(一)微媒体

微媒体是新媒体大家族中的一员,它指的是依托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以主要社交应用软件为传播载体,进行高效、互动、共享的微传播、微表达的一种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微媒体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还根据时代特点进行了创新与改变,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效率、突显个性的需求,深受广大大学生青睐。

(二)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力量源泉和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依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从本质上来说,文化自信是指特定的文化主体在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反思、比较和认同等过程后,对自身文化价值所具有的高度认同以及自身文化未来发展道路和前景的高度自信,它代表的是一种在面对文化问题时的积极精神状态。新时代所强调的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既能与其他民族、其他时代的文化保持良好的联系,又能对这些文化内容作出辩证的吸收与有机的整合。

二、微媒体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之 “益”

(一)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弘扬主旋律

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石,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辩证统一[3]。增强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增强核心价值观自信。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将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信。对中华文化历史发展脉络作出准确的认知及重要价值的信念判断,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主动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微媒体平台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带动微媒体空间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以诚信为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基础,诚信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传承延绵下来的民族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理念之一。大学生借助微媒体可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恪守诚信的名人事迹, “言必信、行必果”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等精神信念潜移默化进入大学生心中,以增进大学生对诚信意识的认同和自信。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发展,中华文化始终坚持在历史中发展、在传承中进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在微媒体背景下坚定中华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中华文化蕴含的重要价值。借助多形式的微媒体传播渠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朋辈群体中得以辐射,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得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得以实现。大学生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时代使命,他们通过微媒体在国际舞台上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讲活中国故事。同时,以此为契机,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修养,铸牢精神之钙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贯穿于高校文化育人、以文培元的全过程。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增强文化自信来铸牢精神之钙。微媒体平台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资源,有助于大学生从中汲取丰厚滋养,逐步提升思想修养,铸牢精神之钙,真正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高校需要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力时,对繁杂多样的西方外来文化作出理性辨识,正确处理 “守” 与 “变” 的关系。同时,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文化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在文化实践中逐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微媒体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之 “危”

(一)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削弱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主流媒体作为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的主阵地,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微媒体背景下,互联网准入门槛低,仅需一部智能手机,用户便可以成为实时信息的接收者与发布者。因此,微媒体用户在地域、年龄、学历和职业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平民化趋势明显。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导致了社会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每个人都牢牢掌握着自己的话语权。

微媒体传播主体大众化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高效需求,扩展了大学生的知识广度。但在 “去中心化” 现象的影响下,相较于被动接受主流媒体的权威声音,寻求自我展示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微平台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作为传播中心的传统权威媒体被迫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视野,主流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核心[4],其传承弘扬也跟着受到了无形的冲击,加大了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难度。

(二)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增加信息筛选的复杂性

微媒体时代是一个 “信息大爆炸” 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信息的内容和数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的总和。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愈加频繁,微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共享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直播等微媒体了解到的文化信息更加丰富多样;借助微媒体多元化、共享性的传播特点,西方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到了各大微媒体平台之中,与中华文化产生着强烈的碰撞。某些境外敌对势力也伺机乘虚而入,把微媒体当作了进行文化渗透的有力工具,利用微媒体的便捷性和虚拟性,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输出。这种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降低了大学生辨识文化产品的能力,增加了甄别文化信息的复杂性,阻碍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三)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分解中华文化的整体性

微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个体自我为中心,信息传播主体、内容、时空的碎片化。大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琐碎时间,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取更多的实时信息,因此微媒体深受广大大学生的青睐。

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微媒体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认知。碎片化的阅读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产生片面化和肤浅化的理解,不能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产生 “瞎子摸象” 的不良结果。碎片化的内容则会使中华文化失去其一贯的延续性,它将文化这个有机整体分割成了彼此相对孤立的各个部分。如何转 “挑战” 为 “机遇” ,充分发挥微媒体在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活动参与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

四、微媒体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之 “策”

(一)提高文化自信引领力,掌握话语主动权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5]。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基,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旗帜和精神指引,是新时期推动文化发展、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微媒体背景下,多样性文化不断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愈来愈激烈。基于此,高校必须加强 “主渠道” “主阵地” 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微媒体舆论制高点,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根本保障。

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微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作用,通过基础理论课清楚透彻地向大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引领性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前瞻性,加深大学生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其次,引导大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一双火眼金睛去鉴别微媒体空间的各种文化乱象,渐次提升大学生筛选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识破花样百出的文化骗局的能力。最后,用主旋律占领微媒体舆论阵地,奏响先进文化号角。在微媒体空间通过微视频、微动画、名人微课堂等形式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文化元素充实网络舆论空间,激活其在微媒体领域的生命力和号召力。

(二)巩固文化认知力,夯实中华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应充分发挥微媒体的教学载体作用,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进行中华文化知识教育,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

在教育形式方面,依靠微媒体的互动功能,课堂中组织学生对网络上的中华文化话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借助大学生日常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微信,创立相关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效增加大学生与中华文化的接触面。借助微信群聊功能,创建虚拟教学班级,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时跟进教学反馈。通过课堂展示中华文化相关微视频、微电影,学生录制视频、名人史实再现等形式灵活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热情。

在教育内容方面,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产生了无数的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资源。 “求同存异” 的处世方法, “克己慎独” 的自律意识; “万众一心、共御外侮” 的大局意识,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的民族意志; “五位一体” 的发展理念, “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等,都是继往开来的优秀文化元素,值得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发扬。高校应通过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中华文化,并将这种成熟的意识注入大学生的情感,影响其日常行为实践,以此促进文化自觉水平的提高,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知力。

(三)提升文化鉴别力,理性应对多元文化

微媒体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和多样化,为各国间文化、社会思潮的碰撞交流提供了平台,使得微媒体空间呈现出各种文化竞相 “争奇斗艳” 的发展态势。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科学理性地对待西方外来文化,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要认识到世界各国文化是多样的、平等的。在对本国文化保持高度认同和自信的同时,也要尊重他国文化,正确看待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要坚持 “取其精华” ,充分汲取外来文化有益成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活力,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此外,要坚持 “去其糟粕” 。对于西方文化中那些与社会主义文化背道而驰的部分要坚决予以摒弃。面对微媒体上花样百出的外来文化产品,大学生要擦亮眼睛加以区分。面对恶意的文化入侵与价值观输出,要坚决加以抵制,坚守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文化的理论阵地绝不动摇。

(四)加强文化自信践行力,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

外在行为是内在认知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是否拥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往往直接反映在其文化行为之中。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文化自信教育[6],着力提供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多样性文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校内实践方面,高校应组织开展与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每年三月为弘扬 “无私奉献、毫不利己” 的雷锋精神所开展的 “忆雷锋、学雷锋” 活动,五月为弘扬 “克勤克俭、自强不息” 的劳动人民精神所开展的 “学劳模” 活动,九月围绕教师节开展的弘扬 “尊师重教” 精神的一系列活动,还有中华文化校园征文、传统节日歌舞剧表演、中华文化诗朗诵等活动。通过线下参与、线上评选的方式来进行优秀作品的大众评审和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校外实践方面,组织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诸如暑期 “三下乡” ,促进中华文化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以中国传统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等为契机,进行相关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为社会大众讲清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深厚文化底蕴。大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渐渐加深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进而逐步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同时,大学生可以凭借自我的文化实践经验,积极主动利用 “朋友圈” “QQ空间” 等平台向朋辈群体分享文化体验、传播文化知识,做中华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和传播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