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瓶颈与突破

时间:2024-09-03

钟华华, 钟亮梅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21)

21 世纪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是要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大思政”格局下塑造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以“人文素养”为核心。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指与人文科学有关的知识、能力,更包括由个人成长所培养的人格品格, 由实践体验所感悟到的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并外化为待人处事的行事风格。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陷入瓶颈

近年来, 大学人文素养培育急功近利、 乱象横生, 已经不能适应新形态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人文素养教育陷入瓶颈。

(一)人文素养培育理念的瓶颈

过去的半个世纪,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推之下,在经济发展滚滚大潮的影响之下,中国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强烈的以“科学”“专业”“实用技能”为价值导向的集体功利主义、科学主义教育观,人文教育越来越成为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部分[1]。 大学教育定位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专业教育上,大学教育职业化,大学生涯更像是进入职场前的“热身赛”,以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高度专业化的模式, 以人文知识灌输为主的人文教育,忽略了传授心性精粹、培养高尚情操的教育本源, 忽略了对人文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技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倘若没有了相应的人性教育,行为行事没有了底线,为了自己的利益,许多人就肆无忌惮地采取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手段,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当大学的人文素养培育把“人性”“人格”“精神”的核心丢了,也就已经从理念上、根源上陷入了瓶颈。[2]

(二)人文素养培育方式的瓶颈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部门尽管已经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并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上重要议程,在各级各类文件、制度、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 基于长期的历史影响,人文素养的培育在某种程度上仍流于形式,在方式方法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第一,教育方式单一,考试形式单一,课程不“实用”。很多人文素质教育仍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传授,忽视个性的发展,夹杂讲些作家八卦娱乐新闻,而甚少有对于人类基本价值观的探讨, 缺乏灵活多样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的开发,忽视学生在体验中的自我教育;第二, 人文素质课程不但数量少而且被不断加重的专业课程挤压, 人文素养课程处于一种边缘化、孤立、零散的状态。第三,人文素质教育思政化倾向。即在人文教育课程极少的情况下,其课程的内容也雷同于公共理论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素养教育。[3]

(三)人文素养培育教师队伍的瓶颈

由于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足,政策制度、资金资源等投入不足,人文教师队伍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人文素养培育的师资数量不足, 人员配备不科学,教学质量不达标,或者外聘兼职教师,或者安排专业技能不够过硬的教师来兼职承担。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本应是所有教师的任务, 但是有些教师尚未摆脱旧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授专业课时,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本身的确很繁重, 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专门人文学科教师和学生管理、党团组织等专门机构的任务,与他们无关。 因此,大部分教师只注重本门课程内容的传授,而较易忽视对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人文教育环境,无法形成人文教育的体系。 第三,有些人文素质的教师,或因没有意识到人文课程的重要性, 或因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教学内容、方法枯燥单一,采用“一言堂”式教学方式,甚至照本宣科,极少采用并激活课堂集体讨论的氛围,没有对学生形成吸引力。[4]

(四)人文素质教育对象的瓶颈

当前的高校主力军是2000 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不同于“80 后”“90 后”的是,“00 后”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物质条件发达、文化日益多元、自媒体网络社交发达的社会环境下,加上市场经济转型的冲击,他们的个性人格、心态思维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清晰, 追求新潮事物,容易受潮流的影响,偏爱于快餐文化、快节奏生活, 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自我内在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部分大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重视功利性成果,忽视甚至抛弃了精神追求。他们缺少格局视野,缺少道义责任,缺少家国情怀,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人格发展、意志品质的缺陷,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影响巨大。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独立,思维更加活跃前卫,个性更加张扬,在越来越丰富的物欲满足下,急需突破现有的人文精神教育的瓶颈。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精神追求、内在思维、个性人格跟以往的大学生是很不一样的,那么必然的,针对这些大学生实施的人文教育的内容、方式都有待于重新建构。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遭遇瓶颈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大环境人文精神的式微

中国大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发展之路本身就充满了曲折与艰难。 中国大学从创办之初就肩负救国图强的历史重任, 时代敦促它们迫切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拯救积弱成疾的国家,从西方引进在当时被认为是万能的科学技术, 带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想法。 科学与人文二者的对立冲突,自它们产生以来就从未停息过。西方的科学主义在被引进中国的时候, 西方的大学中已经暴露出了科学与人文对立、人文精神式微的状态,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的大学教育。 20 世纪科学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给社会和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物质条件, 同时伴随着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加理性思考的盲目批判, 中国大学的人文建设步履维艰。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家重点发展经济建设的政策导向,行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急需培养“专才”,大学教育也随着社会的思潮几经改革, 办学理念导向于重理工轻人文、 重实用轻基础、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大环境中, 用人单位重视理工人才,在社会薪资方面也存在不公正待遇。这些与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有直接的关系。[5]

(二)大学整体教育体系规划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式微

中国大学在办学指导思想上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倾向。上至国家主管部门,下至高校的教育管理机构,都更倾向于把各种政策制度、科研课题、经济资源、人才资源更倾向于投入到自然科学和工科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研发建设上。 高校将技术应用性和专业能力这两点看成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育教学的依据, 认为大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拥有了将来就业的优势。 很多高校没有将人文教育放到学校发展的显著位置, 没有将人文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 导致人文教育缺乏总体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以专业技能课程为主,而尽可能地缩减人文课程。即使有一两门人文课程,也仅仅是选修课,不为教师、学生所重视。由于缺失整体规划,人文素质教育也就缺乏了系统性,始终处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并没有发挥人文教育应有的影响力, 对大学生未能起到实质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中国高校在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方面是成功的,而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精神品格方面却是比较欠缺的。

(三)高校快速扩张导致人文底蕴普遍不足

20 世纪中后期, 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中国高校不断扩张, 新办大学特别是新办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鳞次栉比。随着高校的快速扩张,陆续出现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短缺、基础设施不足、教育质量下滑等现象,在此情况下,顺应社会对理工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自然压缩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投入。放眼国内外的高校, 一个高校的校园文化所承载的人文底蕴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校园文化单薄、缺乏人文精神,非常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中国,新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无论是校园基础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人文底蕴等方面都较老牌大学有所差距, 远不如老牌大学那样名家大师云集, 缺乏名家大师们高超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学校历史短,校园建设投入不足,校园文化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缺乏深厚的基础和底蕴,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值得注意的是,阅读也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一方面新办高校藏书的数量质量均有限,另一方面是校园氛围重视实用技能而忽视人文积淀,校园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自然成了少数人的奢侈行为。[6]

(四)家庭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底色, 人文教育的开端和核心部分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家庭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人文知识并为人文素养打好基础。 大部分家长可以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优渥的物质条件,但很少会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以及孩子人格的塑造。 很多家长停留在学知识、看分数的阶段,只注重孩子的学业, 他们不允许孩子去接触去学习与考试无关的书籍,限制学生参加与学业无关的活动,不重视做人的教育,不重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忽视心理健康、 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素养培养几乎成为空白。家长片面追求分数和成功,对孩子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无法引导孩子去了解人性,也无法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无法把孩子当作独立、有情感、有自主性的个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难解决人生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很多家庭会让孩子去学习艺术课程, 但出发点不是为了熏陶情操,而是为了功利的考级、加分等目标,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被忽视的。

三、突破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瓶颈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职责,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地方高校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之路势在必行。一个好的人文教育,教会学生慢慢学会去关注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提升自我感受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教会他们分辨物我、人我的关系,从而达到自我精神和认知的独立,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迷失于蝇营狗苟的物欲社会, 他们才有更大的动力去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业,去实现更大的追求与理想,去探求生命的意义,去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人文素养培育理念

加强人文素养培育,让人文素养回到轨道上来,最重要的是修正传统大学教育理念, 从国家社会层面到高校的师生, 都需要重新来思考人文素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大学人文素养培育理念,重新把大学人文素养培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促进大学人文素养培育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融合发展。科学求“真”,人文更在于求“善”、求“美”,科学与人文并不是矛盾冲突的,而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是现代大学腾飞的双翼,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文素养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的重视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规划体系中来,结合学校、地方的特色和资源,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

大学人文教育的突破不能单纯地体现在知识、技能的角度,其主要目标是“精神成人”,是帮助人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是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熏陶培养一个有高贵人文精神的人。 高校要指导学生将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通过各种人文培育方式将知识外化为行为习惯, 通过人的精神渠道去实现人自身的价值, 由此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品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人文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人文素养,有些人虽然“腹有诗书”,但并没有“气自华”,而是表里不一、品质恶劣,究其原因是没有将学习到的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好的人文素养培育于受教育者收益最大, 可以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可以塑造其理想的人格,可以协助其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最大价值。 人文素养培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7]

(二)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导入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的培育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文教育的品质,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第一,开设高品质的人文素养课程;第二,重视人文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互相促进;第三,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实践活动。

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导入到人文素养培育中,取得不错的效果。人文素养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是互联互通的, 它们的对象都是人,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都是为了帮助一个人去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为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将团体心理辅导导入人文素养教育,借助团体动力,运用各种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团体辅导技术,一是可以大大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灵活性,二是可以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的同时可以结合有效的心理疏导,三是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四是可以使人文素养教育活动形式更多样、更引人入胜。 在大学人文素养教育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是很有意义的创新活动, 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以及维护心理健康。

(三)培育具有人文底蕴的人文教师队伍

人文素养培育的实施保障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 人文素养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素养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灵,决定着人文素养培育水平的高低。教师是“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第一责任主体,教师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大学生。 高素质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而培养自己人文素养的兴趣。人文素养培育并非只是人文教师的职责,每一个高校教师和高校工作人员都应担负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言行举止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培育不是生硬地加入到专业课中去,而是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将人文精神渗透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有机整合。 人文精神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将使专业课更加丰富, 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知识与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其人文素养,可以使专业课程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个性, 可以提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四)最好的人文教育在家庭

人文素养的获得, 不仅是依靠在学校的学习熏陶,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扎根于生活的家庭人文关怀,要依靠家庭生活的日积月累与耳濡目染。 比如一个人悲悯情怀的产生便是从小培养的结果, 如早期阅读、早期陪伴、关爱弱小等。 人文素养教育在家庭教育的集中体现是,孩子能由己及人地体验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父母的人格品格、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深刻性、全面性的特点。首先,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特点, 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内心信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要为子女营造“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家教氛围,从小就要关注子女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最后,父母要摆正教育方向、明确教育目的、选择适当方式、场合、心境、时机与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创建尊重平等的家庭气氛,营造良好夫妻关系,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才能让子女先成人后成才,这是子女素养培养不可复制的路径。 如果我们期待孩子在未来可以从容、安心地做自己,家庭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不容忽视, 人文教育必须依靠家庭、 扎根生活。要培养出孩子丰厚的人文精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可偏废一方, 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才能真正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质量,才能提升全民族的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