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听障儿童阅读方式与语言康复相关联研究

时间:2024-09-03

陈东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 430000)

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中,“阅读”对于一群特殊的读者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们就是“聋而不哑” 的听障儿童。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听障儿童因存有听力障碍,他们掌握有声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没有有声语言,他们失去了与健全人正常交往的机会, 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获得语言、 学习文化知识及发展思维的进程。 实验证明∶听障儿童有正常视力可以“阅”,有正常发音器官可以“读”,让听障儿童每天进行科学的阅读训练,能有效帮助他们有声语言的康复。听障儿童虽然失聪,但他们的发音器官是正常的,通过有效的训练,是完全能够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的。

一、语言康复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Fumitake SUGAND 等创造出一套运用笔记本电脑的语言训练系统“语言训练者”,这套系统已经应用于日本将近80%的聋儿学校。它能够让有很少语言训练经验的听障儿童明白语言的基本特征,因为整个过程像是在玩游戏, 听障儿童能够愉快地学习很长一段时间。 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元音训练、辅音训练、言语单词训练、语调训练和音乐训练等。

2.Stein etal 研究表明,进行正确的语言康复训练前后必须要做的是正确的医学评估、 准确的助听器选配、及时的听觉训练、语言刺激和言语技巧的训练。同时,他们也强调家庭训练的重要性。另外,要及时对听障儿童进行干预,Stein etal 报道, 在他的研究中只有11%的婴幼儿在6 个月时进行干预, 大于一半的婴幼儿在18 到34 个月才开始进行干预。[1]

3.Anne-Marie 在书中提到一种训练模式, 也是基于电脑上的语言训练, 它能够有效地提供视觉语言参数来模仿和比较老师口语的输出, 从而得到语言的改善。 基于电脑上的语言训练能够提供给听障儿童及时的、有意义的视觉反馈,这使得老师的指导和解释变得容易得多。瑞典的大部分聋儿学校,基于电脑上的语言训练已经变成了一项标准的、 有价值的常规语言训练活动的重要补充。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许多听障儿童康复机构都在广泛开展早期干预,力求对听障儿童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通过配备助听器,甚至是植入人工耳蜗的方法, 对听障儿童进行强化性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许多听障儿童的听觉功能和语言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康复,他们能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懂得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进行思维。其主要的听力语言训练模式有以下几种。

1.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的综合性服务。

2.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学”是指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教学思想、理念、方法和策略的总称。个别化教学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个别的, 也可以是小组的,还可以是集体的;教学目标依据各个听障儿童现有能力的最高点作为起点来制定,并随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取决于听障儿童不同的水平;教学方法则取决于听障儿童不同的学习习惯或是个性特征。[2]

3.家庭教育。 家庭是听障儿童最早也是最自然的有声语言环境和语言习得的场所, 听障儿童康复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正如德国杰出的耳聋教育家黑尔强调的,“正常儿童学语之路即聋儿学语之路”,他提倡用母亲教授正常儿童语言的方法教授听障儿童语言, 这种方法称为“母亲式教学法”。即在生活中见到什么教什么,干什么教什么。称职的母亲一般都有爱心和细心,也具备耐心和恒心;称职的母亲可以做到“六勤”——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脚勤、脑勤。 只要孩子的眼睛没有闭上,母亲的嘴就不停止教。 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听障儿童,应当培训家长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3]

二、阅读-语言康复实验研究

在进行早期的语言康复训练时, 对听障儿童的阅读要进行多次反复的听说练习, 用发声器官的动作记忆来代替声音刺激的听力记忆, 尽快形成发音器官的动作感知, 用身体器官的动作储存代替大脑语言中枢的声音储存。 年龄较小的听障儿童自主说话能力差,但这并不影响长大以后的主动说话能力,因为他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身体器官动作发音记忆,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慢慢成熟,一旦有自觉说话要求,启动身体器官发音的动作记忆, 口语就会像泉水般涌出来, 运用熟练以后自然而然就形成后期主动口语。老师和家长应结合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听障儿童的开口阅读入手,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掌握最佳的阅读方式,以此来促进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提升。[4]

(一)实验过程

实验对象是湖北省聋哑中心6~12 岁听力和智力相当、且都配有助听器的听障儿童共74 人。 实验过程是将他们分成37 个小组,每组男、女听障儿童各一名。 每人发放符合实验要求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所需的阅读材料,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阅读训练,主要了解各种不同阅读方式(家长有声陪读、家长无声陪读、自己有声阅读、自己无声默读、纸质读物、多媒体电子读物、口说读书心得、书写读书心得等)对提高语言康复程度的不同(见表1)。

在为期三个月的实验里, 我们根据中国听障儿童康复研究中心孙喜斌和袁海军教授制定的一套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评估系统, 对每组听障儿童进行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测评, 通过对测评结果的详细量化分析,得到下面的两组数据结果(百分制)(见表2、表3)。

(二)实验分析

1.家长陪读有许多优点∶家长有声陪读语速慢、声音响亮、可以直观再现发音口形,有助于听障儿童模仿口形慢慢跟读; 家长无声陪读则可以鼓励孩子阅读,以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指导阅读以提高听障儿童的阅读能力。 阅读完后家长与孩子交流互动即口说读书感受对主题对话能力的提高有十分明显的效果。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有家长陪伴阅读都能不同程度促进孩子的语言康复。 因此对于特殊家庭而言,即便是聋哑父母也应陪伴孩子阅读,尽管效果不如正常父母有声陪读那样能给予孩子更大程度的提高,但也能达到促进语言康复的效果。

2.在语音清晰度方面,最高分是自己有声阅读。由于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有声阅读来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 因此自己有声阅读对语音清晰度提高最有帮助。 另外家长有声陪读结合自己有声阅读还可以有效提高听障儿童模仿长句的能力。 自己无声默读相比较没有阅读的听障儿童来说能获得丰富的词汇量,因此在看图说话和主题对话方面、运用习得的词汇进行交流的能力方面远比没有阅读的孩子强很多。 当然在提升语言清晰度方面,自己有声阅读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表1 实验分组(+表示有该项,-表示没有该项)

3. 多媒体电子读物由于有声音、图像和趣味性的知识问答能有效激发听障儿童的阅读兴趣, 一方面可以让听障儿童坚持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能力, 由于多媒体电子读物上配有声音和图像的趣味知识问答, 因此在听话识图能力方面通过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的优势远远大于纸质读物。

表2 实验前的平均分值 (百分制)

表3 实验后的平均分值 (百分制)

4.听障儿童阅读完后口说读书感受能大大提高他们运用词汇量的能力, 尤其能提高孩子的自主说话能力。相比较书写读书感受而言,听障儿童可能会遇到有的字不会写, 因此在运用词汇量方面就远不如口说来得容易些。通过口说读书感受,听障儿童能将习得的词汇变成自己的语言, 并把看到的图片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结合家长陪读,听障儿童通过复述阅读内容并简单回答家长提问能有效提高听障儿童自主对话能力。 能做到这一步是听障儿童在语言方面的一个质的飞跃, 因此家长们在这一项上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多。[5]

5.如果听障儿童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阅读,无论运用何种方式进行阅读, 他们的语言康复水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实验结论∶听障儿童在接受专家阅读指导后,运用科学的阅读方式可大大促进有声语言的康复。

三、实施阅读-语言康复的具体方法

(一)阅读环境的创设

父母自己热爱阅读, 将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在听障儿童家庭的教育中,父母应承担起应尽的义务,每天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以此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家长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譬如和孩子一起看书时, 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以提高孩子的自主发音能力;朗诵儿歌时,读每一句最后几个字语速放慢, 尽量让孩子发出最后一个字的音等。 其次,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明亮的阅读环境。 孩子在阅读时,家庭营造出快乐、轻松和安静的氛围,让孩子能专注阅读书籍。

(二)阅读材料的选择

阅读初期应选择丰富有趣和词汇发音简单的绘本书。早期阅读主要针对视觉和听觉上的需要,选择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生活用品等,选择颜色鲜艳、造型大而简单的画面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有的书里设计出三维立体的小动物, 可快速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可逐渐增加儿歌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等启智书籍,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书中一问一答的句子、随着重复的韵律与节奏,可以让孩子进行模仿表演,或者设计父母提问、孩子回答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开口说话。 还有的幼儿图书是专为幼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心智健康成长而量身定做的,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等,在激发口语康复的同时还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家长与各个相关机构的密切配合

在阅读康复的具体实施中,家长要和学校、医院以及康复机构密切配合,在进行精准的评估后,配戴人工耳蜗,结合孩子阅读能力,精心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阅读材料,运用教育技能,教会孩子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学会并熟练运用自主发声来进行阅读。

四、实施阅读-语言康复的具体方案

(一)阅读-语言康复初期

在阅读-语言康复初期,应培养听障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家长每天坚持在校内外与孩子一起阅读,让听障儿童渐渐爱上阅读。 万事开头难,在阅读-语言康复初期, 只要听障儿童能发音就要鼓励。 俗话说“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贪多和揠苗助长,可多练习听话识图能力,以诱导发音。因此,每个字的发音正确即语音的清晰度是阅读训练初期的主要目标。

(二)阅读-语言康复中期

在阅读-语言康复中期,应培养听障儿童的自主阅读。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老师和家长都应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内容。 鼓励听障儿童在阅读时自主发音和模仿句长,并用习得的词汇书写读书感受。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听障儿童在大脑里形成喉部发声记忆并存储大量的语言词汇。

(三)阅读-语言康复后期

在阅读-语言康复后期,应着重培养听障儿童的自主有声语言。通过前期的训练,老师和家长应制定每天交流阅读感受的计划, 让听障儿童在交流阅读感受时,用习得的词汇进行有声语言的沟通。这个阶段主要是激发听障儿童大脑里的喉部发声记忆并运用习得的词汇进行自主有声语言的练习, 如看图说话和主题对话练习等。[6]

五、实施阅读-语言康复的保障机制

(一)专家指导的科学研究机制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是一门集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听障儿童通过阅读来帮助语言康复必须坚持多学科的融合、多技术的整合应用。可以组织特殊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少儿多媒体电子读物制作人、语言康复专家、喉科医生、耳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等设立专家研究部门, 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技术指导。

(二)学校主导的管理实施机构

成立由学校牵头,图书馆、语言康复中心、儿童医院和家长等多部门参与的听障儿童阅读-语言康复管理指导部门,明确各部门责任。以学校为主体承担具体技术指导与服务,指导家长陪读技巧,有效帮助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提供阅读内容,为听障儿童提供集知识趣味与语言康复为一体的阅读内容。

(三)公益服务机构

配合阅读-语言康复管理指导部门,成立配备有听障儿童阅读-语言康复设施和读物的免费阅读室,专供听障儿童阅读-语言康复使用。组成志愿者一对一帮扶小组,专门进行陪读和指导听障儿童阅读。

(四)监督评估机制

没有监督就没有落实。 建立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听障儿童阅读-语言康复良性发展。 定期检查、考核、评估,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形成监督评估机制,推动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落到实处。

(五)数字化动态管理体系与智能检测体系

建立融合多方位(阅读、语言、写作)多层次(发音、对话、朗诵)多环节(学校、医院、家长、学生)多阶段(康复初期、康复中期、康复后期)的全面数字化动态管理体系与智能检测体系,为推进高效的阅读-语言康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阅读帮助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显现效果的,但它的确功在现在、利在将来。 希望经过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不懈努力, 在实质上推动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的发展, 让更多的听障儿童学有所上、 话有所说、让他们能完善个人、融入社会,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