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明 月 熙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从清初科试论侯方域的晚节问题
明月熙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侯方域作为“复社四公子”之一,在明末清初的士林中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但因参加顺治八年(1651)乡试一事,侯方域在人格与道德上遭到世人质疑和批判。另外,又因为《桃花扇》中的戏剧形象深入人心,后人对他的认识亦多有争议,而这种对其为人的偏见甚至还延及了对其诗文的客观评价。本文本着“了解之同情”的学术态度,通过解析侯方域的诗文作品,对其从归隐到应试的心路历程进行全面观照,从而尽可能地还原易代士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困境。
关键词:侯方域;明末清初;科举;晚节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河南归德府(商丘)人,为晚明复社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又与魏禧、汪琬并称古文“清初三大家”,而后更因孔尚任《桃花扇》所写与李香君情事而家喻户晓。侯方域一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在明末曾多次协助父亲侯恂处理军务,代拟奏疏,并在南明弘光朝时期,依附史可法、高杰帐下,从事幕僚文书工作。在入清后,侯方域又曾为三省督抚张存仁剿灭榆园军出谋划策,上呈《剿抚十议》,总结了自己的平乱剿寇的具体措施,这也成为后人对其进行道德批判的重要原因。而侯方域顺治八年(1651)参加豫省乡试一事,更是令其人格倍受质疑。本文笔者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来讨论侯方域入清后的应举以及随之产生的“晚节不保”问题。
一、侯生赴考清试的社会评价
顺治八年(1651)豫省乡试,是侯方域一生中最大的道德“污点”,也是其科举生涯的又一次失利。这一次清廷科试同样延续了明代八股取士的方式,但侯方域此次应试却与崇祯十二年(1639)南雍秋试得到的评价截然不同。南雍秋试侯方域虽然铩羽而归,但却事出有因,他也因为其策论针砭时弊而名噪一时,反倒获得士林的普遍赞誉。而且,明末的应试属于封建王朝中士人选择的正当的进身之道。然而顺治八年(1651)清廷科试却具有鲜明的“华夷大防”的色彩,侯方域的应考在很多士大夫看来无疑是对故明王朝的背叛,对异族政权的臣服,因此侯方域顺治八年(1651)的应试受到了颇多质疑与非议。
特别是到了清中叶,当遗民故老中流传着的故事、传奇逐渐泯灭,人物形象也逐渐定型,再加上戏剧《桃花扇》的风靡,侯方域作为易代之际立场不坚定,性格懦弱游移的多情公子形象已是深入人心。而且,清中期的士人也往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于像侯方域这类存在着“晚节不保”问题的易代士大夫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比如孙原湘就在《媚香楼歌》结尾处极为尖刻地嘲讽侯方域:“气节何论男与女,楼中如花霜可拒。君不见,天津二月桃花开,又见侯生应举来。”[1]3
然而对于侯方域赴清廷科试一事,与之同一时期的商丘文人却大多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他们不仅认为侯方域的应试是“自愿”之举,并视之为正常行径,不存在失节之耻,而且还颇为他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忿忿不平。如宋荦所撰《侯朝宗传》称:“顺治辛卯举豫省第一,有忌之者,又斥。”贾开宗的《本传》所载情况也基本一致,而徐作肃在《明经朝宗墓志铭》中则称“顺治辛卯,再举河南第二,有议者复斥置副车”。对于侯方域考取名次与宋荦、贾开宗所记不一样,并且还提到侯方域在顺治十一年(1654),即“甲午病甚,更勉就试,而其年遂死矣”。徐作肃所记侯方域甲午年再次应试一事,在其他友人为其所撰传文、商丘县志及清史稿本传中均未提及。但总的说来,徐、宋、贾等同时代友人都对侯方域参加清试持肯定态度,并且他们自己亦都参加了清廷的科试。
而清初大儒,亦是侯方域昔日复社同人的黄宗羲则认为:“姚孝锡尝仕金,遗山终置之南冠之列,不以为金人者,原其心耳。夫朝宗,亦若是而已夫。”[2]225黄宗羲作为明遗民中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他将侯方域仕清与姚孝锡仕金相提并论,认为侯生应试是被迫之举。黄宗羲以遗民心态揣摩侯生之应试行为,并未对其进行指责和批评,而商丘友人则因感同身受,更无异议。
值得注意的是,时人不管是持自愿之说或是被迫之说,大都对侯方域参加清廷科试一事表示出理解和同情。侯方域第五世族孙侯洵则在《壮悔堂年谱》中解释了侯方域参加清试的原因:“当事欲案治公以及于司徒公者,有司趋应省试,方解。”对于侯洵的记载,后人却颇有质疑,认为是为尊者讳,有意回避,加之侯洵为第五世族孙,时隔较远。但据同时期的宋荦《侯朝宗传》中所载:“国初河南抚军某公,廉知方域豪横状,将案治”,后经宋荦之父宋权从中调解,侯方域因此有书与宋荦感怀说:“昔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3],即指宋权的调解之功,而结合侯洵年谱所言,宋荦在传文中所记事即为侯方域应试的直接原因,强迫或利诱汉族知识分子应试是清初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际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华夷之辨的意义并不大,他们并不太关注是在怎样性质的政权下生活,他们更关注于小门小户的具体生活状况。然而士大夫长期受儒家夷夏之防思想的熏陶,在民族问题上极为敏感,同时又对南宋灭亡的历史烂熟于胸,因此他们对于满清异族政权的敌对和抵制甚至超过了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而士大夫阶层是社会的精英人群,他们擅长用笔墨文字将亡国的感受和议论记录下来,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因此,如果不能真正征服“士”这个阶层,对于定鼎中原后的满清政府而言,想要维持长期而稳固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
为此,清廷采用了很多手段来笼络士大夫,在严厉镇压他们反抗行动的同时,化解他们的敌对态度,争取他们的支持或至少采取中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剿抚兼施政策在非战争场合中的应用,实际上这与侯恂、侯方域父子在剿抚榆园军,分化农民起义阵营内部,逐个击破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这种政策的继续和扩大,体现了攻心为上的策略思想。清廷笼络士大夫的政策具有系统性、延续性,并且始终作为一种重点政策处理。
二、清初的文化怀柔政策
首先,清廷通过征辟、荐举、招降等途径吸收故明官僚入朝为官。睿亲王多尔衮从入关之初就一直在这方面进行部署,“谕故明内外官民人等曰: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隐居山林者亦具以闻,仍以原官录用”;“顺治初元,遣官征访遗贤,车轺络绎”;“并行抚按,境内隐逸、贤良,逐一启荐,以凭征擢”。[4]卷一零九清廷这样做,一方面是抚慰、安定庞大的故明士大夫群体,另一方面也是适应、满足清朝统治广大地区的需要。而原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被征为内院大学士,最具示范作用,清廷对故明高官的沿用对于汉族士大夫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其次,清廷照搬了明朝科举取士的制度。顺治元年(1644)十月,顺治帝于北京即位,颁布《条例》,将“会试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直省乡试定于子午卯酉年”;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廷又确定乡试办法完全沿袭明朝旧制,不作变动,同时准开武乡试;当年七月,时任浙江总督的张存仁上疏说:“近有借口薤发反顺为逆者,若使反形既露,必处处劳大兵剿捕。窃思不劳兵之法,莫如速遣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张存仁的建言得到采纳后,顺治三、四年,清廷连续举行会试,取中进士六七百人。
另外,清廷又在刺激故明士人自愿赴考的同时,充分利用政权的力量,强迫各地不愿应考,又很有影响力的士子应试,以此起到示范作用,从精神上打击和摧毁这些故明“伯夷”、“叔齐”的坚强意志。而侯方域作为晚明“复社四公子”之一,享誉天下,又出身于故明的官宦世家,在商丘当地,乃至中原地区有着文化领袖的地位,他一旦应试将意味着很多仍在观望的士人必将纷纷效仿。在这样的环境下,侯方域参加了顺治八年(1651)乡试,成为清廷民族政策的牺牲品。
而今人对侯方域此次应试亦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像梁启超先生就认为此举确为晚节不保的失节行为,他说:“(侯朝宗)顺治八年,且应辛卯乡试,中副贡生,越三年而死,晚节无聊甚矣。”[5]512梁启超这一看法在今人中颇有代表性,但少数学者则认为应该结合侯方域等士大夫当时的处境分析其心境,不必过分苛责。比如陈寅恪先生就认为对古人应有一种“了解之同情”。因此,对于侯方域顺治八年(1651)应试一事,笔者认为既不可将“节操标准”虚无化,也不可将“道德尺度”绝对化。在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轨迹中有其实际存在的差异,而其各自人品操守亦自有高低,但是他们各自的人生选择都确然出于自身切实原因,或迫于现实,或出于性情,而不能说遗民就一定比非遗民更高贵,反之亦然。
事实上,在清初,“遗民”是一个流行的时尚,很多士人借此来标榜与凸显自己。“遗民”是否真的意味着对高尚节操的坚守是有待讨论的。像美国学者王德威就已经指出这一疑点:“已有论者提醒我们明遗民论述虚浮、阴暗的层面,鲁迅早就指出遗民可能流为沽名钓誉的‘逸民’现象。”[6]因此对于侯方域的应试一事,在本文中不做道德层面的评判,只着重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由此而来的连带影响,包括其心态、诗文作品,以及现实处境等等。
三、侯生应试前的复杂心态
顺治二年(1645),南明弘光政权覆灭。清廷为了笼络旧明士绅,分化瓦解反清势力,施行了一系列征聘措施:“世祖定鼎中原,顺治初元,遣官征访遗贤,车轺络绎。吏部详察履历,确覈才品,促令来京。并行抚、按,境内隐逸、贤良,逐一启荐,以凭征擢。顺天巡抚宋权陈治平三策,首广罗贤才以佐上理,并荐故明蓟辽总督王永吉等。诏廷臣各举所知。一时明季故臣如谢升、冯铨、党崇雅等,纷纷擢用。中外臣工启荐除授得官者,不可胜数。”[4]卷一零九并很快恢复了科举考试。
同年八月,侯方域的好友彭容园参加了河南乡试。当年冬天,侯方域自江南返回商丘,有《赠彭子序》与彭容园,其言云:“夫士之遇不遇,岂不以时欤!遇即幸,不遇非尽不幸。”在文中,侯方域认为遇与不遇取决于时机,遇即是幸运,而不遇也并非不幸之事,如好友彭子之才早在十几年前已应得以重用,但与自己一样都在崇祯十二年(1639)科试被黜,并引火上身,“当此时,未尝不叹彭子诚蚤达,必不如是!由今思之,彭子蚤达,岂止免锻炼?”现在想来当时的挫折恰是天降大任之前的磨砺与锻炼,正如彭容园一样,侯方域本人亦是在科试中屡遭挫折,并在明末因身陷党争而辗转飘零,同样身为“选而复斥,以至困顿几死者”,并非缺乏才华,实因“时不利也”,而现清廷科举开试,选拔人才,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侯方域以前贤为例,“吾闻唐初如杨师道、封伦,宋初如范质、王溥诸公,其人者皆在前朝通籍,践履显赫,尔后乃知命通权,身辅圣主,功名足多者”,杨师道、封伦、范质、王溥等古人均曾历仕前后几朝,并在前朝“践履显赫”,侯方域并不视之为变节,“然而达节者少硁硁磋然议之,难以龙蛇之道喻也”,反视之“知命通权”,仕新朝而能“身辅圣主”,亦不失为伺机而动的君子所为。因此,在侯方域看来彭容园参加清试并非不光彩之举,而是正常的用世之举:“士诚有才,各当其世,乃为贵耳;即使且困穷,岂遂困哉!”[7]
侯方域父亲侯恂曾为故明兵部侍郎,长期负责军务事宜,而侯方域为复社贵公子,父子二人名气都很大,因此清廷也征辟二人出仕。据康熙时期所修的《商丘县志·侯恂传》载:“本朝顺治三年归里,有明臣之在朝者多欲恂出为将,而中州抚按亦交章论荐”,侯恂则“谢不起,筑室城南,偃卧其中,足不入城市。”[8]而侯方域则表态:“叹急虚名累”,“白帻名堪老,青蝇事可憎”,对于入仕新朝一事很是排斥,表现出对政治风云的厌倦,对于“当衙有荐章”很是无奈,自己“善鸣诋自误”,只愿如“散木得无伤”,能以终天年。[9]但于此同时,他在清廷的压力和出仕的诱惑下又很矛盾,“犁锄春雨外,何以谢黔苍?”他本有济世之志,“颇以经济自诩”,并不甘心就此归隐,自觉未能尽到士大夫匡时济世的责任,愧对黎民百姓。
另外侯方域在故明一朝科试受挫,父亲侯恂又因陷入党争而屡遭迫害,自己也在江南屡次被阮大铖派兵追捕。因此,可以想见侯方域对于明王朝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家族深受皇恩,然而伴君如伴虎,宦海沉浮殊为不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另一方面他本人在明朝并无功名在身,仅为一介布衣,出仕新朝的负罪感不像故明旧臣,例如父亲侯恂那么大。而且顺治二年(1645)开科举时,侯方域仅二十八岁,还不及而立,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机;此外他对于晚明政治有许多不满,而对崇祯皇帝更是曾有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对于清初的新政还是心存幻想,有所期待的。
因此侯方域在面对清廷的征辟时,虽然拒绝,但并不甘心就此隐居终老,于是发出了“惭愧风云际,寻常牧犊还”[10]的慨叹。而在《题韩叔夜膝庐四首》其二中,他明确表达了洁身自好,坚守气节的心志:“凤鸾爱其仪,不栖恶木阴”;然而在组诗的第四首中,又言“若吟怀大略,隆外日覆翻”,以诸葛亮作《隆中对》的典故自喻,暗含等待明主礼聘之意。这组诗作于顺治五年(1648),在同一组诗中反映出来的情怀并不一致,这说明侯方域做出归隐的决定是相当艰难的,并不甘心在如此盛年一事无成,就此守拙田园。
在侯方域侍奉父亲隐居南园三四年后,顺治七年(1650)的春天,三省总督张存仁因榆园军气盛渐炽一事,亲自往商丘城郊南园访侯恂、侯方域父子。这件事对于侯方域而言是由决意隐居到有心出仕的一个转折,侯方域因是上呈《剿抚十议》,[11]并开始重新研习、揣摩制艺之道。侯方域早年在南省试策中议论纵横,气势捭阖,然不轨法度,且放意直言,无所顾忌,洋溢着少年无所畏惧的气息,但终铩羽而归。对于其早先之作,钱谦益曾在《赠侯朝宗序》中评价为:“文人才子之文,而非经生之文。”[12]1002
然而在明亡后,饱经挫折后的侯方域,随着性情的逐渐沉淀,于制艺之途已产生了变化,“(方域)于制科文,始不尽附昔之笺注,而晚依宋儒。”[13]133推究其文之变化,则在顺治庚寅年,即顺治七年(1650),“朝宗此文,自顺治之庚寅。忆尔时,朝宗方与余讨今古文于轨度,古文则准之唐宋八子,今文则准之考亭之章句。或间日一作,或日一二作,至命酒高谈,将无虚日”[13]47,徐作肃所言之“考亭”,即朱熹;“准之考亭章句”,表明侯方域开始自觉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作为自己制艺之文的写作标准和参照尺度。《清史稿·选举三》载:“(顺治)二年,颁《科场条例》……《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诗》主朱子《集传》”[4]卷一零八。从顺治七年(1650)开始,侯方域有意地按照清廷颁布的科举参考书目来规范自己制义文的创作,由此可以猜想他与徐作肃的学术讨论并不光是对于作文之道的交流,而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出仕应考的打算。
与此同时,侯方域与清廷官员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入清后,以遗民自命的明代士大夫大多选择归隐山野,坚持“不入城”,远离政治,潜心学术,如黄宗羲、傅山、归庄等,而侯方域则不同。在顺治五年(1648)以后,他与主管商丘地方事务三省总督张存仁、归德知府王登进、归德参将陈僖及其继任者万钦、河南总兵高第等清廷官僚来往逐渐增多,特别是在顺治七年、八年间。
曾有一次,清参将陈僖因拾得被人遗弃的两只仙鹤,在家中举办宴会庆贺,“是日也,考钟伐鼓,陈清商之乐,大宴其客于堂上,享其士于堂下”[14]。在这场宴会中,有陈将军门客媚言赞叹陈将军“若移其所以养鹤者养士,庶吾军其振乎!”因侯方域所居南园有“憩鹤轩”,为养鹤之所,“有鹤数只,鼓翼翔舞,引吭高唳”,他平日熟知鹤之习性,于是出言反驳:“夫鹤者,天下清虚之物,寡欲而省费,故可以高人隐士之礼致也;世之战士,皆骁雄劲悍之徒。……吾一旦欲得其力而效之于死,是必闲居则美妻妾,厌粱肉,六博群饮。……养以有余之财,而作其感恩之气,然后报其主而不叛,吾未见其可以虚数致也!故子之帅以其求鹤者求士,士未尝不至;若遂以其养鹤者养士,吾恐士之闻风而来者,将掉臂而去也。”在此文中,侯方域谈及养鹤与养士之别,鹤乃清虚高洁之物,而门下之士则借以财利相邀乃至,必有其实际利益的追求,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侯方域的议论侧面反映了他当时的一种现实心态,士与鹤之不同,正是入仕与隐居之差异。
而在《代司徒公赠万将军序》中,侯方域更是对来往密切的官僚赞誉有加:“制府张公,当世所称善将将者也,于其部下不轻许可,而独谓万将军贤。”因此,“愿得有言以志将军之勋若劳也”是侯生撰写此文之动机。继而他又称赞万钦:“将军顾独循循然谨守朝廷法度,秋毫无扰于民。郡之人为余言,此兵兴以来所罕觐也。……郡之人莫不幸将军之来,而又惜其来之晚。”而旧明既亡,“清朝缔造,皆师武臣力,虽悉其弊,而一时积重之势,未能遽挽。今天子明圣,张公又久在兵间,数奉诏谕其部下,而将军乃率先遵约束,有儒将风。此其识量,岂与喑呜叱咤者同日语哉!”至此,侯方域已明确地表现出对万将军的褒赏之意以及对满清政权的认可。
此外,在入清以后,侯方域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也颇有深意,例如他的《王猛论》就跳出陈见,认为王猛本是与诸葛亮一样识大义的乱世之臣:“然亮之仕于汉而为汉,人所知也;猛之仕于秦而为晋,人之所不知也。”在侯方域看来,王猛改投前秦实非本意,而是形势所迫,“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猛盖识大义者也。”当其时,桓温欲效曹操取晋而代之,王猛明知其居心,若仍投于麾下,则“荀彧、郭嘉之下者也”,“晋偏安江左,仅有一桓温足以有为,而又不可以从”,“不从,温又必杀猛”,因此王猛不得已投靠前秦,辅佐苻坚,使其国富兵强,而临终前仍哀求以告苻坚:“晋正统相承,上下辑睦,非所可图,臣死之后,愿无以晋为念。”侯方域对王猛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并非“仅仅功名之人”,但他同时也承认“猛之才,高于诸葛亮,而淡泊宁静不及”。[15]诸葛亮甘于隐居隆中,而王猛转而仕秦,不是才能高低的问题,而是二人性格注定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而侯方域之所以视王猛为识大义者,是因为“猛存则以秦存晋,猛亡犹欲以秦存晋”,他对于王猛的这段议论实在有些剑走偏锋,相当具有颠覆性。
侯方域的文章历来有些好发惊人之语,不承前人遗训,然而在顺治年间应试之前作此新奇之语,颇有些耐人寻味。而此前好友黄宗羲与张自烈谈论侯方域时就曾说:“朝宗素性不耐寂寞。”[2]224而方以智也评价他“美才而豪,不耐寂寞”[16]。崇祯十二年(1639)应试金陵时,复社诸生曾将侯方域比作昔时之周瑜、王猛,侯方域在性格与才华上与王猛确有几分相似,同样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同样不甘平淡,因此侯方域在议论王猛时,未尝不是在剖析自我。其实王猛与诸葛亮并没有太多可比性,诸葛亮为汉家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王猛则投靠异族政权,尽管侯方域称其为存晋而仕秦,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与史实也颇为不符。王猛固然辅佐前秦尽心尽力,但苻坚屡伐中原,只是因淝水之战大败后才被迫停止,这与侯方域所言并不一致。而与《王猛论》一样,侯方域在入清以后的很多文章多少有些为效力于异族政权的历仕二朝者辩解之意,像之前的《赠彭子序》中谈到的杨师道、封伦、范质、王溥等人均为改仕之人。
另外,侯方域还在寄语小弟侯方策时说:“今天下疆土甫定,国家且歌《大风》、思猛士,季弟能用其材武,将来御侮干城,未可量也。”[17]这说明他对于家族成员入仕新朝并不排斥,反而很是鼓励。他认为在朝廷求贤若渴之时,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良机,因而再三赞赏:“季弟,勉乎哉!”综观侯方域在顺治七年(1650)以后的诗文,可以看出其心态上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仍时常流露出沉郁的黍离之悲,但同时亦表达出自己并不甘心归隐终老的心情,而这种对于故国、故友的思念与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望共同构成了侯方域赴顺治八年(1651)乡试之前的复杂心态。
对于他参加豫省乡试是否自愿的问题,笔者认为侯生大概有些半推半就,其内心的挣扎矛盾必然相当激烈,但不甘心就此终老田园的心态也是很明显的。对于一个身阅鼎革的士大夫来说,被迫臣服于一个异族政权,其内心世界与生活处境何其艰难。而胜国遗民在物质生活艰苦的同时,至少他可以标榜其精神世界的崇高,甚至以“遗民”身份沾沾自得。而那些改仕新朝的士大夫,但凡知些廉耻的,不管出于各种原因,都不可能满心欢喜地接受新朝的官爵。像侯方域的好友李雯当时在贫困交加,生活潦倒的处境下,被迫依附多尔衮幕府,但其愧疚、负罪之情一直伴随终生,并抑郁而终,而吴伟业、钱谦益亦是如此。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殉节者自是第一等,遗民次之,而贰臣则视情况而定,被迫出仕与主动降清在社会上得到的道德评价是不一样的。然而事实上,殉节者未必就比苟活者更高尚。北都陷落时,左副都御使施邦曜曾留下绝命诗:“愧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这其实是崇祯朝很多士大夫的真实写照,不光施邦曜一人,大臣们陷入朝内的党派之争,对于国事从无半点贡献,而在“国君死社稷”之后,他们选择了一种最经济、最简单的效忠方式,却能够名垂青史。而那些活下来的士大夫很多在为收复河山积极奔走,担负着复国的重任,亲身经历着亡国灭种的悲剧,而后又不得不因各种原因臣服于异族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存比死亡更艰难,也更高贵。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宗族制,使得大家族中每一个成员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家族的一份子,个体成员的行为都将服从并以家族的兴衰为首位,无论是婚姻生活还是人生选择。前文曾提及侯洵《侯方域年谱》所记侯方域为解救父亲侯恂而被迫应试一事,而陈寅恪先生也在《柳如是别传》中分析过侯方域出仕的原因:“朝宗作《壮悔堂记》时,其年三十五岁,即顺治九年壬辰。前一年朝宗欲保全其父,勉应乡试,仅中副榜,实出于不得已。‘壮悔堂’之命名,盖取义于此。后来竟有人赋‘两朝应举侯公子,地下何颜见李香’之句以讥之。殊不知建州入关,未中乡试,年方少壮之士子,苟不应科举,又不逃于方外,则为抗拒新政权之表示,必难免于罪戾也。”[18]第四章
像当时侯方域的很多好友,比如方以智、梅惠连、彭宾等人均以贵公子之身逃与方外,为了避免因受到清廷逼迫而有违初衷,只有削发为浮屠,方能不因剃发、易服等事累及家人。而陈寅恪先生又说:“牧斋此次至松江本为复明活动,其往还唱酬之人多与此事有关,故子玄(陆庆曾)亦必是志在复明之人。但何以于次年叩应乡?表面观之似颇相矛盾。前论李素臣(李藻先)事,谓其与侯朝宗之应举皆出于不得已,子玄之家世及声望约略与侯、李相等,故疑其应丁酉科乡试实出于不得已。盖建州入关之初,凡世家子弟著声庠序之人若不应乡举,即为反清之一种表示,累及家族,或致身命之危险,否则陆氏虽在明南都倾覆以后,其旧传田产犹未尽失,自可生活,不必汲汲干进也。关于此点,足见清初士人处境之不易。后世未解当日情势,往往作过酷之批评,殊非公允之论也。”[18]第五章
秉承陈寅恪先生所谓“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考察此一时期士大夫的生存环境,才能尽量避免以今人的是非观、道德观去审视与评价古人。笔者认为侯方域正处壮年,平素又是不耐寂寞的性格,不能坚守“遗民”姿态,不甘心终老南园是可以理解的,本不必以“晚节不保”这样的大帽子去扣在他身上,更不必在自愿或是被迫的问题上纠缠太过,难道自愿应考就意味着品行低下,而被迫赴试就道德高尚了吗?因此,对于现代很多学者都谈及的“遗民的时限性”,笔者亦是深以为然。
[参考文献]
[1] 黄裳.银鱼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 侯方域.与宋公子牧仲书[A].壮悔堂文集卷三[M]. 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4] 赵尔巽.清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5] 梁启超.桃花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40.
[6] 王德威.后遗民写作[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
[7] 侯方域.赠彭子序[A].壮悔堂文集卷一[M].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8] 侯恂.南园诗[O].南园记,顺治十一年家刻本。
[9]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卷四,村居和徐五作肃三首其一[M].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10]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卷四,旧业其四[M].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11]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四,上呈三省督府剿抚议[M].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12] 钱谦益.初学集[M].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3] 徐作肃.偶更堂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 侯方域. 陈将军二鹤记[A].壮悔堂文集卷六[M].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15] 侯方域. 王猛论[A].壮悔堂文集卷九[M]. 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16] 任道斌.方以智年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17] 侯方域. 赠季弟序[A].壮悔堂文集卷一[M]. 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刊.
[18]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朱丕智]
Study on Hou Fangyu’s Integrity in His Later Life after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Early Qing Dynasty
Ming Yuexi
(College of Humaniti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young leader in the Fu Association, Hou Fangyu was a influential and charismatic figure of intellectuals. But he had been criticized for attending to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n addition, Hou’s drama image in the Peach Blossom Fan was so popular that people had a controversial and prejudicial view on him, and even extended to his work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ademic attitude of “understanding of sympathy”, we can perspective his bitter and complicated life through analysis from his works, and know more about the intellectuals whose living and spiritual dilemma in that period.
Keywords:Hou Fangyu;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integrity in later life
收稿日期:2015-02-01
作者简介:明月熙(1980—),女,汉,四川合江人,四川大学文学博士,贵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明清散文。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资助(NO.13GZQN02)。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6)02—0012—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