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思维的音乐课堂

时间:2024-09-03

林培荣

为什么要提深度学习和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思维呢?这个问题要从真实的音乐课堂教学实际谈起。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在自然单元的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教材作品教不完、难以把握学习重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研究,深度学习的意识淡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顾此失彼。本文以结构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寻找音乐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特征,发掘深度学习的逆向教学杠杆,探究音乐教学思维的可视化、结构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化教学思维的音乐教学参考。

一、结构化教学的思维理解

“思维”是一种哲学概念,是表现一个人的理性(包括理论思辨、推理和实际策划)的心理活动。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的科学在今日比往日更加需要,往日单是艺术本身就完全可以使人满足。今日艺术却邀请我们对它进行思考,目的不在把它再现出来,而在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究竟是什么。”①音乐课程的教学实施,不仅要了解教学的本体——音乐,还要深入理解音乐思维,才能进行深度音乐教学。那么,什么是音乐思维呢?德国音乐学家埃格布莱希特曾提道:“音乐思维是创造性的写作过程,是开辟一条路,是放弃与决定,是从多种可能性中选出一种——自由自在又同样受这个同音乐有效性无处不在的系统之争的束缚,作为创造性思维指向新的创造,考虑其本质,又指向创新性。”可见,如果能清晰、深度地观察到音乐思维是如何激活我们的创造力的话,那么我们对美的创造也就不远了,这也是开展音乐课堂深度学习的关键点——思维可视化。

布鲁姆等人按认知发展水平将学习活动划分为六个层次。通常我们把识记、领会和应用视为“低阶学习”,而将分析、综合和评价视为“高阶学习”。从目前来看,我们的音乐学习大多还停留在识记、领会和应用这前三个层次,而分析、综合和评价则较少发生,因此我们必须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从感知和记忆音乐走向高阶音乐情感的理解、高阶思维的逻辑联系、知识结构的思维迁移。音乐思维的本质是一种“体验、升华与重塑”。从音乐情感范畴来讲,体验就是对生命本质的心灵上的体验,升华就是对情感世界的精神升华,最终达到对必备品格素养的理想境界的重塑。

图1

结构化是音乐思维的关键内核。音乐聆听与创造需要思维的发散,更需要思维的聚焦和迁移,这样才能练就创造性思维,获取创造性灵感,产生有价值的创造。如果没有经过结构化思维的深度加工,明晰各个要素间的关系,那么不同种类、风格各异的音乐在欣赏者的耳朵里都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声响而已,音乐本身的价值和育人价值也就无法体现。

思维结构化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内核,有了结构化,迁移就更加简单、有效。迁移是利用已有严谨逻辑的知识结构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以实现音乐思维的可视化和结构化,期间除了音乐本体间的迁移外,还能够彰显迁移的价值。例如,音乐中的三部曲式(ABA)就像文章的“总分总”结构,奏鸣曲式就像小说里由发生冲突到矛盾圆满解决的演绎,民歌的起承转合与诗歌同源,音乐创作中的黄金分割法则借用数学概念,等等。每种类型都有其典型的结构化思维,只有打通和迁移学科之间的结构化思维,才是深度学习的终极目标。可见,音乐作品不论是创作、艺术表现或文化理解,都蕴含着复杂且综合的元素。

二、结构化教学的设计实施

(一)单元结构化设计总览

1.观察作品,理清联系,确定主线

课程单元设计需要落实在一节节真实发生的课堂中,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因此,我们需要理清课程与课时、讲授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师能否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其大单元的结构化教学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音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新音乐初放”、十一单元“光荣与梦想”为例(见图2),从内容来看,编者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力求通过追寻历史的脚步,启发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先驱是如何开创我国的音乐教育道路,如何通过音乐唤醒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付出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通过对教材单元设计意图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传递着以下几点信息:第一,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生从何时、何地、何人开始;第二,音乐是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的呼唤,学习者应该也必须懂得音乐是时代的产物;第三,音乐是一种文化,应百花齐放、多元融合;第四,音乐是一种价值观,是文化认同与自信,更是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图2

2.紧扣素养,深度分析,明确重点

首先,从作品的审美感知角度来看,我们感知并学习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是为了能够理解音乐家是如何通过毕生所学,把自己对艺术、对音乐的审美追求注入作品中,由此成为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呐喊或是胜利的赞歌。例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早年留学法国,师从印象派大师杜卡,尽管他学习的是西方的印象派作曲技巧,但回国后却抛弃了西洋音乐中对于和声的追求和各流派的形式,创作出中华民族不朽的抗日作品《黄河大合唱》。通常情况下,学生容易用当下的音响感知和审美标准去衡量所有音乐,而忘了作品应该在时代背景下进行文化理解和深度解读。同时,也应充分理解音乐要素的使用是创作作品的需要,这才是审美的标准,更是感知的关键。

其次,从作品的艺术表现角度来看,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充分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即在结构化思维中准确定位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学生通过关注作品的背景、艺术风格和音乐要素等,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品质。显然,这样学生才会沉浸在作品的内涵中,更深入地走进音乐的本质。这是深度学习的特征要求,也是音乐鉴赏中“鉴”的含金量所在。

最后,从作品的文化角度来看,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力的基础。但学生往往因为年代久远,容易用“老、旧、土”的观念来看待当时的作品,忽略经典里程碑式的音乐作品是在时代的召唤和艰辛的付出中所诞生的内涵价值。

3.梳理脉络,明晰结构,形成导图

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后,教学的脉络为素养的落实提供路线图,这也是深度学习中联想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在众多作品中有的放矢地抓关键、理思路、找结构,是实施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

笔者在教学设计阶段,一般先从单元与单元(即更大单元)之间的联系出发,找到能串联这些作品的主线或主题,并以思辨的方式呈现。比如,用“中国百年歌声之变与不变”这一主题,把两个单元的作品做有效的串联,通过时间节点上的作品赏析,找到作品的时间定位与价值定位,并在作品精听之前先进行作品的历史定位,这就是结构化的益处和可视化的作用。在“中国百年歌声之变与不变”这一主题中,“中国”二字是学生必须懂得的国家认同下的历史事件;“百年”二字凸显了历史的厚重与艰难;“歌声”是人民心声的载体,是时代的回响,应顺应新时代发展,唱出新时代的声音;“变与不变”则是一种哲学思考,思考在历史长河中,音乐是一种文化和使命,也是一种担当和价值观,育人的价值就在这一首首歌曲中体现。经过笔者的结构化处理,教材中的单元设计已经变成可实施、有利于教学的结构化思维的总览设计。(见图3)

图3

(二)课时结构化教学设计

任何一部作品都需要通过教学实施,才能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思维培养,才能产生现实的教学价值。但音乐课堂因课时数量有限和上课时间的限制,无法全面、完整地对作品进行深度赏析与实践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不要抽出而讲之”,意谓“勿舍文本于一旁而抽出其政治道理而教之”。然而,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的碎片化和无序化。其中,碎片化体现在知识缺乏生活逻辑的支持,也缺乏在作品中找到应用和迁移。无序化则体现在学习逻辑混乱,学习建构缺乏遵循教学规律,学到哪儿算哪儿,无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识网。特别是价值观,需要在一定时间和情境下进行融入和渗透,在感知的强度和量度上得到充分落实,才能有效进行学习与理解。

基于大作品的思维结构化的教学设计,显然就能弥补这样的不足,并且能准确定位碎片化的知识,让教学实施环节形成清晰的流程,让作品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找到所听、所思、所悟的逻辑定位,在作品的思维结构化的辅助下,对学习对象(音乐)的学习过程形成清晰的思维路线图,化抽象化的音乐感知为形象化的音乐理解,从审美感知走向文化理解。

(三)作品结构化音乐解读

1.音乐曲调——符号性(可视化谱例结构)

如果说作曲家的创作是对音乐艺术的建构,那么学习就是对音乐的解构,因此学生必须学习音乐是如何建构的,才能准确地解构和理解音乐,才能建构自己独立的音乐思维能力,这就是培养关键能力的核心点。比如,多数学生对器乐作品的理解没有对歌曲(带歌词)理解得深刻,这主要是由于器乐作品篇幅比较长,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及表达的意图都暗藏在音符与结构中。那么,该如何理解音乐曲调的意图呢?我们可以从五线谱和简谱(记录与传播)入手,它们正以一种常规、简洁和高效的记录方式,呈现出音乐曲调的符号性特征,将音乐变得可视化。例如,在“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中,《金蛇狂舞》的谱例正是以常态化的音乐记录形式展现的。

谱例1 《金蛇狂舞》

2.音乐逻辑——思维性(可视化音乐结构)

《金蛇狂舞》运用民间乐曲中的《倒八板》进行改编创作,其节奏、旋律更为活跃、热烈,并使用了多种发展手法。该音乐虽然是以音响的形态被感知的,但是音乐的学习却离不开对结构的理解。例如,教师需要在横向的谱例中展示纵横交错的音乐结构化思维,以便使学生能够明白《金蛇狂舞》的C 乐段是以“螺蛳结顶”的手法来进行句幅的递减,其句幅结构为“8——6——4——2——1”;借鉴吹打乐曲中的“拆头”进行曲调的模仿,从而形成与曲调上下对仗的模式;使用中国传统音乐变奏手法中“借字”,等等。教学需要对音乐从符号性走向结构性的逻辑理解,以帮助欣赏者把握整体、理解层次和审美感知。

图4 《金蛇狂舞》音乐创作手法结构

3.音乐形象——表现性(可视化感知结构)

任何音乐作品都试图通过要素的组合刻画一定的形象,以此表达作者的情感内涵。作品以“音乐音调”形成感知的基础材料,教师则需要对“音乐逻辑”——音乐的语言进行准确到位的把握,才能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精准把握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充分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和意义,从而达到不同语境下的文化理解。比如,在“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中,我们如何在《御风万里》中找到相对应的音乐形象呢?显然,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感知作品的整体结构。在B 乐段中,作曲家将 《黄河船夫曲》的曲调素材贯穿整个段落,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刻画了坚韧不拔的民族形象,同时将蒙古族音乐《嘎达梅林》、藏族音乐《囊玛》及哈萨克族民歌等曲调,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代表融入作品的音乐形象中,表示了民族团结与和谐交融。因此,在结构化(见图5)的思维中就更容易捕捉到《黄河船夫曲》主题音乐素材在音响中的主线表达。可视化的设计对于欣赏者理解复调手法、配器方式和情感内涵等起到了关键作用,能帮助学生理解作曲家创作用意——不屈不挠、团结和谐的民族形象。这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要求,也是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培养的必然途径。

图5 《御风万里》三部曲式结构图

三、结构化教学的价值追求

结构化思维不是流程图,不是纯导图,更不是关键词的堆砌,是教师凝练深度学习的核心,理解高阶思维的建构,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定位育人价值的能力。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结构化思维能精准定位音乐,形成深度学习的有效模式,有利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深度习得。

音乐作品既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是劳动创造,更是人们通过具体的音符(物理属性),在对比与统一、形式与结构、自然与重组的循环中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符合某种逻辑美,音乐创作的产物——作品,就是音乐思维的具体形式表达。但音乐作品并不是音乐思维的完全表达,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美学、哲学、逻辑等需要更高位的理解与追求。

在教学中,只有以更高的视野思考育人的方向,懂得更清晰的思维启发方式,落实更有效的教学实践,才能将学生对音乐的浅层感知推向更深层次的学习,使其在高阶思维中得到锻炼,音乐审美与创造、表现与理解才能更深刻,音乐素养的习得才能走向核心素养,进而使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不论是教还是学,不能仅停留在做一个传递者,更要做一个有价值的加工者与创造者。心理学家戴维·珀金斯认为: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在音乐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思维课堂,让结构化的思维回答深度学习中学什么和怎样学的价值拷问,化无形变有形,化无为变有为,化浅层变深度。唯有如此,音乐教育教学才能在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找到新的突破口。

注 释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15 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