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

时间:2024-09-03

刘建东

21 世纪以来,国家十分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也随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4 年1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 年3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如此密集地印发有关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的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对落实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高度重视。具体到实践操作层面上,普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了积极、稳妥的改进。以笔者所在高校及调研所涉高校为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人文类或人文艺术类课程,均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学生可以选修其中一至两门课程(大部分高校要求修满2 个学分)以完成毕业的基本要求。2019 年前后,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开始有了积极的变化,如浙江省的高校普遍设置了艺术类的限定性公共选修课程。

那么,何谓艺术类限定性公共选修课程呢?它是在之前将公共艺术课程归入人文类或人文艺术类任意选修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的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即明确规定开设的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门课程,要求学生从中至少选修一门课程(2 个学分,共32 课时)。尽管早在2006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对上述八门课程就有明确的规定,但推进缓慢,由此也可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之艰难。如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已获得了“必选”的身份,这是之前所没有的。不仅如此,浙江省教育厅自2019年起,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作为对各高校分类评价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规定在各类型高校(博士培养高校、硕士培养高校、学士学位授予型高校、独立学院等四种类型)分类评价中的一级指标“人才培养”下,单设“艺术课程开设情况”考核评价二级指标,使各高校每学年必须为全校学生开设上述八门艺术类限定性公共选修课程,并将课程的开设情况和学生选课人数作为评价考核的具体依据。这凸显了公共艺术教育在新时期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可以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下面,笔者从一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业者的角度,谈谈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想法。

一、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于艺术院校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职业发展目标,它属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范畴,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尽管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新时期我们还是无法回避这一问题。

首先,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方针,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音乐、美术、书法、戏剧、戏曲等艺术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对于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现审美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无疑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19 世纪末,学校美育、艺术教育两个概念自西方引入中国,以王国维为代表的第一代美学家以“审美无利害性”为出发点,阐明了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然而,纵观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美育言论、美育实践,可以发现他们并没有排斥美育的德育功能,相反却十分关注艺术教育的德育作用。早在1907 年,王国维在《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一文中,已指出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但就小学校所以设此科之本意言之,则(一)调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练习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①王国维肯定了音乐艺术对于实现“修身”的巨大作用和教育义务,因此人们经常引用这段话来佐证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纵观百年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历史,在20 世纪初,近代新音乐“莺声初啼”就是以宣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为宗旨;到了学堂乐歌时期,以宣传新思想、造就新国民为主要立足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新音乐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音乐救亡”的历史使命;即使到了今天,音乐艺术依然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号召人民励志进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孤立地强调非功利性,把音乐艺术与人类的社会、历史割裂,否认音乐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就不符合音乐审美过程的发生事实,也不符合音乐曾产生社会功能的历史”②。因此,旗帜鲜明地倡导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非但不会掩盖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阻碍其良好社会功能的发挥,还更有利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看,国家对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再三强调,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对人的道德塑造功能。

其次,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由此可见,国家从正确审美能力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健康个性心理的塑造到创新活力的激发,都赋予了艺术教育以殷切期望。杭州师范大学“四个一”的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对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有着非常好的示范作用。2007 年,田耀农教授在中美大学生艺术教育专家论坛上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学生审美教育标准,即会唱一首歌,会跳一支舞,会演奏一样乐器,会写一手好字,会画一幅画,能扮演一个角色,每名学生从中选择四项,作为该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要求。其中囊括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等艺术形式,并设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的基本标准。琴棋书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代文人“修身”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对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要求。在如今以就业为导向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等教育更应树立“全人”培养的质量观和导向性,且倡导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必然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是在中小学艺术教育基础上的“补课”,也不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简单延续,它理应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然有了清晰的培养目标和明确的课程设置,紧接着要考虑的就是建设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来实施、完成教学任务了。据笔者调查,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基本由以下三类人员构成:第一类是专职教师,隶属于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个别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由团委负责管理),他们积极承担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第二类是兼职教师,他们大多是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专职教师,公共艺术教育只是他们的“副业”;第三类是高校所在城市艺术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的兼职教师。纵观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组成情况,虽有专职的、兼职的,有校内的、校外的之分,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艺术院校表演、创作专业的科班出身。与此同时,在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调研访谈和实际观察,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一些教师并不愿意承担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其中专职公共艺术教师由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义无反顾”地任教,而有的兼职教师只是简单完成了规定的工作量,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延续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太难教了!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表演、创作技能,更要具备综合的艺术、人文素养。例如音乐鉴赏课程,不仅要求教师会分析、讲解音乐作品,还要熟悉音乐史、音乐美学知识,大艺术学科的知识,乃至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些常常都是课堂教学的发散点;美术鉴赏课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绘画、创作技能,还要熟悉美学、艺术史、天文地理等综合人文知识,这对沉浸于艺术表演、艺术创作“术科”学习的教师来说,难度绝不亚于提升自己的专业主攻方向。这些都是部分教师不愿意承担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出现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破解以上难题,让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应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呢?首先,授课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是一个不得不积极面对的问题。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20 世纪初创建以来,不少优秀的公共艺术课程任课教师并非都是著名的艺术家、歌唱家和演奏家,而多为学贯中西、精通诸艺的先辈们,前有丰子恺(1939——1941 年任浙江大学艺术指导,教授艺术教育、艺术欣赏课程),近有严宝瑜(北京大学德国古典文学教授,1986 年开始在北大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冯兰芳(1978 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首都师范大学开设公共音乐教育,并创办了音乐学副修专业、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硕士点)等。基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的师资情况,笔者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可以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解决。其中,“外引”顾名思义是从外引进,将国内外高校培养的音乐学、美术学和舞蹈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视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未来师资的重要来源,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学识,而且有些人在本科阶段、硕士阶段还曾主攻艺术创作、艺术表演,其知识结构完备,十分适宜承担公共艺术教育任务。尽管目前看来,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外,其他城市的高校中较少出现这样优秀的师资,但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逐步普及。“内培”也尤为重要,激发现有公共艺术教师的活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是当下提高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在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针的激励下,以及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考核、职称评审等外在要求的引领下,可以激发广大公共艺术教育从业教师的自身发展需求。同时,广大从业教师也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具备扎实的本专业艺术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中西美学、艺术史论、人文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边教边学,不气馁、不妥协,相信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学贯中西、通融诸艺、深受学生喜爱的公共艺术教师!

三、课堂教学改革

以上探讨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但公共艺术教育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环节。笔者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结合自身经验简要谈谈课程的创新实践。

第一,教会学生“可操作性”的音乐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依据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的变化,体会音乐情绪情感的发展。在面向大学生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中,音乐鉴赏通常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有时会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切,导致学生不能深入感悟音乐作品,最终出现“喜爱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还以为是自己没有音乐天赋、没有音乐欣赏能力才导致“听不懂”音乐。事实上,“音乐人人都能懂”③,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知音响、聆听音乐要素的变化和体会音乐情感。以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为例,怎样让学生在乐曲起始的两个小节,深入理解音乐音响的变化发展所表现出的情绪情感是此处的教学重点。笔者查找了多本音乐鉴赏类书籍、教材,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将其表述为:“此曲可谓从头便是断肠声!”然而学生却纷纷表示很困惑。对此,笔者认为,《二泉映月》开始的两小节引子是下行的旋律形态,这来源于生活中人的一声叹息。试想,一个多年不见的好友,初次见面就是一声叹息,那一定是表达了失望、悲哀和痛苦的情绪。可见,音乐旋律的下行往往表现了悲哀、失望、痛苦、失败乃至死亡的情绪情感,由此,学生不仅了解了《二泉映月》引子所表现的情感,也懂得了音乐旋律下行的基本表现特征。以此类推,还能够在其他乐曲的欣赏过程中体会音乐情绪情感的变化发展,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可操作性”的音乐欣赏方法,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正确感知音乐旋律变化发展的方法,还融入了音乐音响与人的情感变化发展的基本音乐心理学原理。关于这一点,戴里克·柯克的《音乐语言》和周海宏教授的《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都是很好的教学参考。

第二,与音乐相关的人文知识,是深化音乐鉴赏教学的保障。由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选修课程,一直以来没有统一规定的授课内容,参考教材也是种类繁多。这对刚刚开始承担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来说,备课的任务很重,而长期承担教学任务、熟悉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师,可以在参考各类音乐鉴赏教材基础上通过自编教材的方式解决。以笔者为例,近年来流行音乐研究在国内取得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受社会音乐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普遍更为熟悉流行音乐,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将流行音乐引入音乐鉴赏课堂。但是要讲好流行音乐,事实上并不容易,尤其在面对众多专业各异、学识丰富的大学生时,鉴赏课堂绝不是单纯欣赏几首流行歌曲那么简单。以听赏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为例,笔者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曲调优美、嗓音甜美等外在形式美,还重点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流行歌曲响彻神州大地,此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歌手就是邓丽君了,她嗓音动听,所演唱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直面个人的情感表达,这恰恰填补了亿万民众的情感需要,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大学生听赏了形式美的流行歌曲,也让他们初步理解了受众爱听流行歌曲的原因,以及流行歌曲的历史和特定的艺术史现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充分融入音乐史和艺术史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宏观历史与文化的深入理解,进一步增进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才是大学课堂真正需要的授课方式。试想,学生会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吗?!无论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括音乐本身的组织方式,也包括音乐作品所处的时代环境特点、欣赏者的接受心理等,教师要努力去挖掘这些内涵来充实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第三,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由于音乐鉴赏等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人数较多、无专用音乐教学场地等问题,导致教师大多以传统的讲授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笔者认为,应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艺术、文化的互动现象,不同时期音乐思潮对人们思想、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艺术家和作曲家伟大的人格示范作用等,都可以作为讨论、思考的话题,用以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公共艺术课堂出现“一言堂”等问题。因此,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也是教师需要精心考虑的。试想,广大的中小学都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都在进行“学生主导”的研讨课、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改革,我们的公共艺术课堂也得与时俱进呀!另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公共艺术教育形式。传统的线下课堂固然经典,也是目前音乐鉴赏等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教学形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借鉴网络平台上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站上学习、聆听,补充并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结 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于外部环境营造和内部发展需要的动力之上,新时期国家关于美育发展若干意见的顶层设计,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唯有广大公共艺术教师激发内在动力,将公共艺术教育视为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努力钻研教学业务,方能展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成效并成就自我!

注 释

①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姜东赋、刘顺利选注《王国维文选(注释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年版,第225 页。

② 茅原《寸草集:茅原音乐文集(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年版,第245 页。

③ 周海宏教授在《音乐何需“懂”——重塑音乐审美观念》(《人民音乐》1998 年第5 期)一文中,从音乐材料的非视觉性、非概念性特点出发,论证了人们“听不懂”音乐的原因,进而从音乐基本要素的运动变化与人的情绪情感运动“同构联觉”规律出发,得出了“音乐人人都能懂”的潜台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