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师声乐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时间:2024-09-03

刘也愚

一、音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21 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00 后”大学生在网络多元文化思潮的推动和影响下,虽能快速获得海量信息和知识,但其价值取向也面临种种挑战和抉择。一些艺术专业方向的大学生忽视艺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艺重于德①,于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了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②,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讨论的焦点话题。近年来,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受“一专多能”培养目标的影响,出现了“重技能,轻素养,重专业,轻人本”的教学偏向,忽略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在传统认知中,大学生的德育任务基本是依靠思政类课程完成的,但这类课程的理论性、思辨性、抽象性让大学生们,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们“不易入耳、难以入脑,更不能入心”。“三全育人”理念下高师院校到底该如何育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2019 年起,高等院校为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求一线教师深刻领悟“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以具体行动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基于此,全国各地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予以进一步强化与深化,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担负起为国家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重任。高等院校各部门紧密配合一线教师,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初心。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思维活跃、个性突出、专业技能特征鲜明,那么如何在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成为教研探索的应有之义。以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为例,该校的声乐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分析学生思想实际和审美取向、趣向、趋向的基础上,立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炼就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探索课程思政的专属教学路径与育人方法,以期切实将课程思政教育融于促进技能发展落实的具体行动中,即立足音乐学科特点,挖掘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丰富思政资源,走属于自己的实践路径。

二、声乐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声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所有与歌唱有关的活动都属于这一范畴,包括乡野民歌、民间戏曲、说唱等;狭义上是相对于“器乐”的课程群,涉及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创作歌曲等,并具有一定规范的演唱、教学和研究。声乐课程群包含技能课和理论课,其中技能课包括声乐基础、声乐演唱、重唱与表演唱、合唱、地方传统声乐等,理论课包括意大利语和德语、中外声乐史、声乐理论基础等。声乐课程群中的思政元素相当丰富。声乐技能课上教授的很多歌曲是由精美的诗词谱曲而成,其优美的音乐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包括忠贞的爱情、纯洁的友谊、家乡的思念、山河的壮美、战斗的号角、黑暗的控诉、美好的讴歌,等等。同时,声乐技能的学习也包含了对待声乐课程应有的专业态度、对音乐教育的奉献精神、对人本主义的情感关怀,以及对音乐多元文化的应有尊重、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取向等广博的素材内容。因此,充分利用课程思政的渠道和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了解优秀声乐作品与背后的故事,学习经典、传播经典

在声乐课程思政中,优秀的作品是最肥沃的“土壤”。声乐作为文学和音乐结合的产物,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而准确挖掘声乐课程的思政元素是实践的重要抓手。声乐作品主要包含叙事歌曲、颂歌、抒情歌曲、讽刺歌曲等种类,经典的声乐作品往往具备形式优美、内容深刻、广为传唱、经久不衰等特点。这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学习和演唱这些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

以歌唱语言为载体的声乐艺术与肢体语言(舞蹈)、文字语言共同构筑起人类丰富的语言文化,并以歌唱的形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些语言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历经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积淀后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切的育人效果。《诗经》是早期的声乐艺术作品,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的评价非常高:“《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即《诗经》中的作品思想纯正,没有邪念,符合当时的社会公认道德规范,可以用来“教化国民”。③历史上类似的传统作品还有很多。此外,新文化运动后的百年来,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形式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高度融合,衍生出具有中国底色的艺术歌曲、歌剧等声乐精品。从早期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创作的艺术歌曲,到运用现代技法的最新创作,很多作品都成为现今音乐院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必唱曲目。此外,还有很多作品是在民歌的基础上,配以意境深远的钢琴伴奏,成为具有生动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细腻的艺术歌曲。④

以《黄河大合唱》为例,这部抗战时期诞生的经典之作,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热血沸腾,激起了他们如黄河般百折不挠、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所谓“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这就是艺术的力量。⑤这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音乐作品,给我们以心灵的洗礼、灵魂的涤荡。

(二)通过艺术家的成才奋斗之路,树立榜样、学习借鉴

左丘明在《国语·周语》中提出“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后被用于评价德行和艺术(技术)都有良好声誉的艺术工作者。***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⑥能称之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必然备受大家尊敬,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音乐教师要主动“修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守护者,积极践行文艺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核心价值观⑦;全力“修艺”,确保专业水平不断精进,艺术品位不断提升,创新精神不断升华,把德艺双修作为个人发展和修为的需要,作为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

声乐课程思政中“艺德”元素多不胜数。例如,在“中外声乐名作赏析”这门课程的京剧唱段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所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这一背景知识,对梅先生从小钻研古典文学、国画、民族舞蹈、民俗学、音韵学和服饰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并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他的艺术上,从而创造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的历程进行分析。正如评论家、戏剧家梅绍武所认为的那样,梅先生不仅艺品高超,而且品德也非常高尚,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他为人谦和、讲诚信、有仁爱心,自爱且有气节,曾拒绝为日伪政府演唱并蓄须铭志,直到抗战结束才重返舞台。⑧通过这一典型案例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梅先生的胆识、气魄、气节,还可以影响学生的德行、操守和品格。

在中国声乐发展史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详尽地介绍“德艺双馨”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的事迹。比如,很多优秀的歌唱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献身祖国音乐艺术事业,为我国音乐人才的挖掘培养、音乐水平的整体提高、音乐文化的全面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艺术家、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的优秀事迹,就是一本本最好的教科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和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为继承前辈的事业,为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通过声乐课程的系统学习,明晰学科属性、遵从科学规律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坚定办学方向、坚守师范特质、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鼓励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艺术学科创新团队和平台,整合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加强美育基础理论建设,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会供职于中小学、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等音乐教育和表演领域,是提升未来大众审美素养的重要力量,亦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高师院校作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要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意识到职业发展的目标不是成名成家,而是脚踏实地修炼道德品质、提升专业素质,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在对待声乐学习上,要积极探索声乐学科的属性,坚守学习歌唱的初心和理想,提高歌唱技术、歌唱涵养、歌唱品位,懂得遵从学习声乐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通过歌唱的学习不仅能弘扬社会美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还能崇尚声乐专业的职业操守,以自己优美的歌声和艺术创作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声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高超的演唱技能,学习歌唱语言的表达方式,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演唱特点,以及歌唱技巧与舞台表演的关系等。声乐课程一般包括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能训练和声乐舞台实践三大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声乐理论、生理解剖学、语言学、语音学、声学、音响学、心理学、美学、舞台表演等学科领域与范畴。在声乐技能课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发声“乐器”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机能,学会正确的呼吸、良好的混合共鸣、清晰的咬字吐字、准确的歌唱风格把握外,还可通过举办各类声乐小型音乐会、专业技能大赛,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风采、锻炼胆量、提高演唱水平。就学科自身规律而言,声乐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最大特色不在于教师本身,而在于如何从实践的角度,更为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完善高等师范声乐教育教学体系,使之更好地契合声乐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而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艺术潜力,以及全面地提高自身的歌唱才艺和演唱水平。声乐基础理论教学重在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歌唱生理、声乐艺术体裁、声乐发展史等;意大利语音教学重在训练学生的意大利语发音和吐字技能,解决与之关联的歌唱语音问题;重唱与表演唱教学力求提高学生的多声部歌唱协作能力,重点解决作品艺术处理、不同声部配合、人物角色解读等问题。另外,笔者所在院校还聘请了昆曲、评弹、白茆山歌、白洋湾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到学校做兼职讲师,讲授和教唱苏州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很多学生被这些美妙、独特的音调唱腔所吸引,作为一所深耕姑苏两千多年文明的高校的在校生,应将传播姑苏人文情怀和江南音乐魅力视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将传统声乐艺术传承视作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

(四)紧扣重大主题活动,实践探索、回报社会

声乐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各类重大主题活动开展声乐创作实践和声乐表演实践,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增长本领,用专业实践回报社会。声乐艺术实践包含表演实践和创作实践。声乐表演是普通师范院校艺术实践教学中相对缺失的部分,其对声乐艺术的形象塑造、情感表达、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来自歌唱者精确且恰当的二度创作;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都需要通过表演实践去学习和体会。声乐课程思政应结合声乐创作实践和声乐表演实践,以文艺作品创作和表演形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2020 年新冠疫情之后,学院师生虽“宅”在家中,但心系武汉,以实际行动谱“声”抗疫——师生及家长们创作、演唱了《点亮生命》《白衣战场》《最美逆行者》《请别告诉我妈妈》《和你一起》等歌曲。此外,我们的声乐教学团队还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歌曲融于线上教学,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声乐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实践讴歌英雄、赞颂祖国,做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心同行。

悠悠扬扬:是的,老师,现在这种想法被察觉出来了,也有一些改变。但是有些时候,还是会陷入这种失落的情绪里。

2021 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红色主题成为声乐课程思政的主旋律。为配合学院“飘荡在党旗下的旋律”系列主题活动,声乐系师生一起从近百年的红色经典歌曲中整理出20 多首作品,举办了“红歌大家唱”音乐会、红色歌曲快闪、“红色歌曲给我方向和力量”演讲等系列活动。红色歌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苦大众,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奋斗史。大多数红色歌曲歌词质朴、旋律简单,它们像战斗的号角般,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侵略,推翻压迫在人民头上的反动势力。这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精神号召力的红色歌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⑩我院通过“老歌新唱”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以增强年轻人对红色歌曲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此外,我院教师还创作、演绎了《新的起点》《百年红船》等优秀红色歌曲,使全院师生精神风貌得以浸润,心灵得到洗礼。

三、推进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

对声乐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要找准着力点,在教学保障、师生方面要做到全方位联动、环环相扣。若要想声乐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得到显现,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善。

第一,以完备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首先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强化执行标准、制订考评体系和建立激励机制。其次,以声乐课程思政为契机争取资金支持,扩大专业和学科影响力。过去几年,我院就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和艺术基金项目。此外,通过演绎我院教师创作的交响合唱作品《战争与和平》,我校合唱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多个重量级交响乐团进行合作,大大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当代苏南新民歌传承人才培养”,将区域民间音乐演唱与专业声乐教学结合,引导学生接触和推广地方“非遗”音乐文化艺术,并为本土打造了适合苏南地方民歌演唱的青年人才梯队。

第二,公共思政课程与声乐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校内校外形成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目前,高校课程育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建立“大思政”理念和与之相对应的体系。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校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效衔接、同向同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另外,受到场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影响,高师院校在声乐专业实践等方面缺少高质量舞台及高水平导师,因此必须建立“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多角度”校内校外协同培养机制。我院积极与地方共同创建艺术实践基地,为学生聘请校外专业导师,并选择高层次社会文化场馆作为学生实践展示舞台,以解决声乐专业学生从课堂到舞台的过渡。通过“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⑪,保证我们的学生上得了讲台、站得上舞台。

第三,教师更新知识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程思政实施能力,争取做到声乐课程思政全覆盖。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使得学生对声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不是同样高涨,这样必然影响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声乐专业教师应树立学科育人思想和课程思政意识,主动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文件要求,把课程思政提到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的高度上。我院为了更新声乐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每年会举办一次专业技能大赛,并定期举办声乐大师班和声乐示范教学课。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歌唱比赛活动,以赛促练,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结 语

2018 年9 月,教育部出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旨在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知识广博、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卓越中小学教师,并在立德树人、教育情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高等院校的思政课和专业课明显割裂,大多数学生是以拿到应有学分为目的而学习思政课程,其效果不甚理想。现今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培养的新理念,对学校和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需要重新修订,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教学手段需要更加多样,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等等。当然,无论是高校管理层面还是一线教师,都要站在为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来投身教育事业,心怀大爱,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如此才能确保真实践行并真正做到既能教好书又能育好人的学科专业育人宗旨。

注 释

② 冯建军《“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答案》,《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 年第4 期。

③ 李涛《中国诗词歌曲演唱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11 年版,第5 页。

④ 周为民《对“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 年第3 期。

⑤ 丁国旗《新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社会科学辑刊》2021 年第4 期。

⑥ 详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htm。

⑦ 同注⑤。

⑧ 梅绍武《国际文艺界论京剧和梅兰芳》,《中国戏剧》1992 年第3 期。

⑨ 详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20/1015/c419242-31893734.html。

⑩ 相九芮《红色歌曲文化的底蕴与传承》,《中国文化报》2021 年9 月16 日刊。

⑪ 谢辉《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人民日报》2019 年9 月9 日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