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比较视野看第十三届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基于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时间:2024-09-03

周迪雅、郑柯岩

2021 年9 月19 日,第十三届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13th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 APSMER)首次以在线会议形式召开。本届会议由日本音乐教育学会主办,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简称ISME)协办。会议主题“在不断变化的未来探求可能性与代替方案”应时应景,意在表达新冠疫情下音乐教育研究者试图将挑战转化为机遇,跨越地理、政治和文化边界,实现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本届会议的主要议程与内容包括2 场主题演讲、8 场工作坊、104 篇论文宣读、44 份海报展示、5 场圆桌会议,与前几届相比,参会人数与规模都有所缩减。此外,囿于网络技术局限性,本届会议取消了专题演出,将大部分焦点集中于论文宣读环节,其内容涵盖多个研究主题,包括会议论文、分类论文、海报展示论文,数量可观,充分说明音乐教育研究者持续且饱满的研究热情。

一、图谱分析 :本届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的主题热点分布

本届会议邀请了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维克多·冯(Victor Fung)教授与日本尺八竹笛演奏家、作曲家中村明一(Akikazu Nakamura)做主题演讲,为与会者呈现了“未来”与“传统”两个研究视角。维克多·冯教授提出“变化”和“可能性”概念,他认为音乐教育研究者需要应对不断的变化,接受新的可能性,并为永久性变革做出贡献。比如音乐教师必须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学会在线教学技术、混合教学策略、现代化教学工具等,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曲家中村明一概述了日本音乐的结构,在借助频率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物理学和声学等学科范式对日本音乐进行分析,其范式可迁移至其他民族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的研究当中。从主题演讲的主旨来看,“未来”与“传统”并非对立,音乐教育研究者试图从“传统”出发,在“未来”多种技术支持下,寻找更多文化创新与生活生长的可能性。

论文宣读与海报展示分七个场次同时进行,与会者需要通过 APSMER 官网指定的腾讯会议链接参与研讨。为方便与会者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主办方提前为各参会者提供了电子版会议手册与会议论文集。本研究运用质性分析软件 Nvivo 对 148 篇宣读论文、分类论文、海报展示论文中非结构化数据做文本分析,将最小长度(G)设置为 3,分组设置为完全匹配,筛去虚义词汇与广义词汇,提取高词频词汇(加权百分比 >10%)。通过分析软件 RStudio 高度归纳会议论文获得七大研究热点主题,其热点词词频与聚类结果如下文图表所示。

表1 热点词词频表

图1 热点词聚类图谱

(一)音乐教师教育、教师与特殊需要群体研究

在本届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中,教师与特殊需要群体受到与会人员的持续关注,该主题词频总和高达501 次,占据首位,反映出音乐教育研究者对教师和教师教育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弱势学习者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的关切之情。在音乐教师教育领域中,主要涉及对职前或在职音乐教师的从业心理与处境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包括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学元认知与信念的关注,亦涉及不少对教师职业压力、流失和离职的研究。例如,关注不同性别高校音乐教师的角色压力差异,或是采用叙事方式记录教师离职前几年或职前音乐教育的经验情况。此外,对音乐教师应具备何种能力及如何评价的讨论也屡见不鲜,诸如采取眼动分析法探究教师的音乐阅读能力,或是强调构建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对音乐教师教育领域的关切外,本届会议也密切关注教师群体,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改善音乐教学,尤其是关注教师在音乐教学上是如何支持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如采用全纳教育视角呼吁教师关切视障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融入社会的研究。此类研究在强调政府资源分配补偿、校园包容文化措施之外,还指出应关注与培养真实情景中教师与特殊需要学生的互动。还有研究指出,智障学生在音乐教育上是受到低期待和低要求的,这违背了弱势学生发展音乐创造力的价值理念。同时,音乐创造力已嵌入师生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因此要注意发展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文化,并致力于从音乐教师教育与学校层面推动每位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发展。对于面临着音乐感知与学习上的障碍的特殊群体,研究者指出教师能做的有很多,可以帮助这部分群体接受多样化的音乐教育,如为帕金森患者构建心理社会健康的远程音乐项目,让助教参与严重智力残疾学生的音乐学习,或是让教师投入更多教学时间并设计多种教学环节(身体辅助、改编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对教具的需求(计算机软件、视觉教具和改制的乐器)。

(二)数字时代课程实践与课程标准的研讨

亚太地区学者基于不同的目标与理念,选择、改编、整合、补充课程,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多种研究手段分析当地课程的实施现状,其中有多篇文章使用MAXQDA 软件进行课堂实例分析。MAXQDA 软件可用于定性、定量和混合研究,支持访谈记录、表格、在线调查、焦点小组、视频、音频、文献、图片等数据类型,提升了研究的效率与能力。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音乐课程开发的研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比如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计、基于声景和通用概念的课程设计、基于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Primary Years Program ,简称IB-PYP)的跨学科综合课程设计等。第二类是关于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研究,如采用 “课程实施调查”模式(Survey of Enacted Curriculum,简称SEC)探究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以打破传统课堂观察研究方法的局限,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标准化调查工具;再比如对质量审查报告中的音乐活动类型进行内容分析,比较《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南》(Kindergarten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简称KECG)课程建议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此外,还有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中国台湾新版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与学校课堂实践的差距,充分展示新艺术课程的三大亮点:(1)强调设计思维,运用数字技术增强艺术创造力;(2) 注重艺术融合和跨学科学习;(3)自由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公平、多样的学习环境。第三类是关于幼儿园与小学音乐课程价值的研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法,其多项研究表明幼儿音乐课程对开发智力、解放天性、发展审美能力的作用,例如通过建立多元感知的音乐认知模型,探讨儿童键盘乐器学习对音乐智能发展的影响等。

(三)音乐表演理论的相关研究

音乐表演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单是一种舞台行为,还是音乐教育的一种具体学习手段。音乐表演理论研究是本届论坛的研究焦点之一,其内容涵盖音乐表演技术、音乐表演影响因素、音乐表演课程等方面。在音乐表演技术方面,研究者多采用可视化软件或量表分析评估音乐表演,比如采用可视化声频和响度分析,研究日本传统唱法(nagauta)的声学特征,以及独特的音区转换技术(atari)。同时,也有采用在线调查软件对四重唱表现力、准确性和偏好进行在线评分,探究表达性动作的缺乏如何影响不同音乐背景听众的评价;或是通过比较分析,将表演技巧与音乐联系起来,从技术教学的角度阐明演奏家是如何教授音乐表演的。在音乐表演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影响音乐表演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外部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内部心理状态等。诸如,家庭背景对中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影响、音乐表演焦虑对音乐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音乐表演欣赏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等。在音乐表演课程方面,钢琴表演课程出现的词频最高(61 次),其中有针对钢琴表演者的钢琴教学方法和生理学方面的科学教学策略,或从节拍中断、节奏错误和音调错误等角度分析、了解表演者练习中面临的挑战。此外,还有研究者比较了中国与其他国家钢琴表演课程的差异,如中美高校钢琴表演课程比较研究,中国和芬兰“STEP5”钢琴表演教学法的比较研究等。

(四)音乐制作过程的创造力培养

学习与创新技能是21 世纪技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音乐学科更是创造力价值体现的重要领域,不少国家的音乐课程明确提出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硬性指标。例如,苏格兰为3—18 岁孩子推出的“卓越课程”(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简称CfE),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创造力培养;日本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音乐制作的具体要求与规范;韩国出版的音乐教材《魔指钢琴》,涉及以节奏、调式、旋律为中心的单音或双音创作活动。当然,创造活动不仅发生在课堂环境中,还发生在社区、社团等课外音乐活动当中。社会互动、沟通和协作是音乐创造性的关键要素,艺术社团中的音乐创作体现了分布式创造力及知识与技能的互补性,其中分布式创造力不仅包括个体的发散思维,也包括集体在艺术实践中有意义的想法,它需要人和环境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相协调,并为艺术社团带来更多样化的创造性成果。此外,校内外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现代化元素与技术支持,比如参与数字音乐创作和实践表演项目(e-Orch),让未经过器乐训练的学生加入管弦乐队参与表演和作曲,该项目包括表演应用程序学习、音乐创作、数字音乐合奏、管弦乐队录制、视频编辑,以及在公共表演场地进行现场表演和展览;或是利用韩国流行音乐(K-pop)旋律制作创意音乐,减少演奏“失误”负担,给即兴创作过程带来乐趣和信心;抑或是在中学课堂引入“创造性音乐制作”,开发超声波可视化声景等。

(五)文化认同与跨文化研究

音乐教育致力于追求认同自身文化、感受和包容他者文化这一重要目标。本届会议中有诸多研究涉及对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群体的文化及其差异的分析,并试图以音乐教育来弥合其中可能存在的缝隙,寻求对他者文化的承认和跨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培养常常通过有意的设计,在生动具体的音乐课程、教学互动中发挥作用。首先,在音乐教育促进文化认同的理念上,日本学者杉吉子(Yoshiko Sugie)与宫本健次郎(Kenjiro Miyamoto)希望制订具有文化多样性的音乐教学计划,以定义不同文化,并将音乐学习与音乐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相联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音乐文化”。其次,有研究者指出跨文化音乐课程对文化认同有一定影响。因为在跨文化音乐课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熟悉的内容和偏好转移到其他类似、相异风格的民族与世界音乐作品上,这有助于扩大学生对不同文化歌曲的音乐偏好,培养其对文化的开放性和跨文化的敏感性。再次,在教学互动中,教学语境不可避免地会渗透一定的地域、民族文化,使用具有文化反应性的材料和使用学习者的母语,有助于培养更长的注意力跨度和多方面的发展。最后,还有研究关注跨文化群体面临的文化适应问题,该研究表明来自东亚的留学生因学业成绩而感到焦虑,来自拉丁美洲的留学生则更关心与家人的联系,而音乐心理治疗计划可以有效地调节文化适应压力。

(六)音乐教育测量与评估

近年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大规模地开展了艺术教育质量检测,试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艺术质量评价体系,然而评价体系的建立仍是一项持久且艰巨的任务。本届论坛有不少研究者思考音乐教育评估发展的议题,譬如强调音乐教育评估要与音乐课程标准的契合。课程标准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一致性对于评估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至关重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估体系大致包括五个学习领域:认知、情感、心理、社会和文化。有研究进一步对中国和日本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做内容分析,发现两国的标准虽然都致力于促进音乐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但二者在评价原则、基本理念、评价方法、评估工具上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提出音乐教育评估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评估,还应包括心理评估,比如基于 21CC 框架对中学乐队学生的心理技能进行定性测试;或是将绝对评估转变为创造性评估,重新审视现有的评估方法,加入面向生活和幸福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目标。

(七)疫情时代的线上音乐教育研究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线课程普及率飙升,传统音乐课程大多也转移至线上,甚至出现在线音乐辅导机构,如vip 陪练、海豚音乐等。但在线音乐教育实践仍面临许多难题,比如教师是否具备高质量线上教学和评估能力,学校和学生是否配备了满足教学要求的数字设备,家长是否有能力支持远程学习,远程教育是否能满足学生的社会和情感需求,线上教学是否能实现音乐制作实践,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们重建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与系统,比如将人工智能和5G 应用于音乐在线教学,构建在线实时音乐垂直教育系统,使用VR 或AR 技术播放虚拟仪器,利用桌面AR 技术复制虚拟交响乐团,实现虚拟演奏。也有研究者利用在线技术了解师范院校网络课程的开设情况,比较了大学音乐理论课程在“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和“后疫情时期的混合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学习经历和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同时,线上音乐教学的常态化开展也要求音乐教师要不断革新教育技术。会议提到信息时代对音乐教师的五大要求:其一是基本素养,即信息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研究素养;其二是信息时代音乐教师的课程模式,即翻转课堂、综合课堂教室等;其三是信息时代音乐教师的基本角色,即音乐生活的导师和创造者;其四是信息科学对音乐教育研究中研究数据共享的影响;其五是音乐教育信息化课程开发与评价。

二、比较视域 :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的演进历程

(一)会议主题更迭

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是由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于1997 年成立,主要为亚太地区音乐教育领域相关研究机构人员、高校师生及广大一线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知识与经验共享平台,共同推进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近五届亚太音乐教育论坛分别在新加坡(2013)、中国香港(2015)、马来西亚马六甲(2017)、中国澳门(2019)和日本东京(2021)举行,会议主题如表2所示 :

表2 近五年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主题

近五年的会议主题都有其价值内核 :2013 年从人文角度关注社区中的艺术教育 ;2015 年从创新角度倡导未来一代不同模式的音乐教育 ;2017 年从比较视角促进不同国家音乐教育的交流与沟通 ;2019 年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音乐教育新变化。这些主题的更迭紧贴文化、经济和政治变化发展,以全球视野融合立场、展望未来。同时,也与国际音乐教育大会(ISME)主题相互呼应、相辅相成。比如 2022 年35th 国际音乐教育大会(ISME)主题为“可视化声音”(A visible Voice),将进一步阐释未来的“可能性与代替方案”,指向音乐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向,共同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项目发展议题、公平议题、多样性议题、相互依赖议题,共建亚太地区互联互动艺术社区,促进多元人文系统、不同民族区域、传统与未来、当代与后代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作者区域结构变化

本届论坛的与会作者区域与上一届在趋势上总体相似,大多来自东亚国家或地区(见图 2)。其中,中国与日本依然是亚太音乐教育论坛的主要参会国家。2021 年,日本作为东道主,在发文量上有大幅攀升,而受疫情影响,其余各国的参会积极性明显衰减。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除了有亚太地区的参会者以外,还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学者参与,并共同进行学术创作,促进区域学术交流融合发展。例如,在 2021 年的论坛中,中国与马来西亚学者合作论文 2 篇,中国与日本学者合作论文 1 篇,美国与新加坡学者合作论文1 篇,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学者合作论文 1 篇,等等。2021 年的参会单位中,中国香港教育大学稳居榜首,论文量共计14 篇,还有日本弘前大学 11 篇、东京大学 8 篇,中国上海音乐学院 7 篇,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 5 篇,此外还有中国的华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学者的参与,同比上届,日本弘前大学、东京大学和中国上海音乐学院三所院校是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对音乐教育学术交流、国际视野与地位提升有突出作用。

图2 不同地区发文量统计图

(三)研究热点流变

经过文献梳理发现,近五年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的研究热点均涉及音乐与文化,但侧重点尚存差异。其中,2013 年至 2019 年偏重亚太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而 2021 年的研究中则更多强调跨文化背景差异性与文化认同,从“回首”到“前瞻”转向,更加切合文化“多元融通”、民族“和合共生”的时代主题。关于教育群体的研究,2013 年关注教师群体 ;2015 年关注学前儿童群体与家长群体,提及“家长参与”“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等概念 ;2019 年关注老年群体 ; 2021 年再次关注教师群体与特殊群体,强调每个群体都是终身化公平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最大限度满足各群体所需,合理配置优质音乐教育资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音乐教育测量在 2015 年与 2021 年被突出强调,这与亚太地区近年来对艺术质量监测的开发与实施有关,在研究报告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同思路与方法的教育测验。最后,音乐与科技是近两届论坛的热点,是数字化转型潮流之下新的思考。

三、启示 : 音乐教育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一)科技赋能下的会议新模式

“高即时性”“突破时间区域局限”“节能又丰收”是与会者对本届论坛的评价,尽管线上亚太音乐教育论坛是各国音乐教育者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应急措施,但它却给我们展现了音乐教育会议未来的多样形态与多种可能。从论坛场地设备来看,网络虚拟空间大幅缩小现实场地投入,主场地覆盖 5G 网络环境,应用成熟视频会议软件Zoom,加速远距离视频连接。从论坛服务角度来看,主办方通过邮件事先告知并提醒与会者参会要求、会议内容、演讲时间表,给予更多灵活变通时间,并为每位汇报者留出与听众交流时间,加强线上会议互动性与参与性。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将为未来音乐教育大会开启一种更为有效、快捷、联合的新形式,加速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融合,拓展空中音乐平台、线上圆桌会议等远程交互的会议模式。

(二)数字化能力将成为音乐教育者的核心素养

线上音乐教育论坛对与会者科技手段、数字化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进“互联网 + 教师”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为主的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21 世纪技能”。在人工智能支持下,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在任意环境地点使用多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知识传授型授课模式,构建人机交互、智群开放共同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方法创新化发展。同时,还开创了音乐教师培训计划的创新模式,让教师接触、认同科技辅助音乐形式,开创双师协同的线上线下融合(Online-Merge-Offline,简称OMO)模式,形成“线下—线上—线下”闭环,支持学生在信息时代的音乐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

(三)网络提速,交互质量升级

除了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外,2021 年的第8 届ISME 欧洲区域会议、泛非音乐艺术教育学会(Pan African Society for Musical Arts Education,简称PASMAE)非洲区域会议、第13 届国际音乐教育协会拉丁美洲区域会议等均改为线上举行,但会议整体质量与参会者体验参差不齐。首先, 网络速度与流畅度不尽如人意,以笔者的参会体验为例,由于每个视频会议室有人数限制,人数过多会造成视频播放卡顿、声音断续的问题 ;其次,视频会议中有较多外界干扰因素,演讲者发言时偶然会出现因其他参会者忘记关闭麦克风形成的噪音干扰,既影响演讲者的临场发挥,又影响听众对研究报告的理解 ;再次, 线上会议多以单项输出为主,视频网络音响清晰度分辨存在缺陷,加剧了跨国语言沟通障碍,这在跨国会议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升网络会议整体质量,研究人员正在研发融合“4K+H.265+AI 智能”等硬核技术的 4K 智能云会议终端,有望大幅度提升与会者的参会满意度。

当下,网络新模式不仅应用于音乐教育大会,更辐射至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早些年成立的亚太社区音乐网络(Asia Pacific Community Music Network,简称APCMN),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形式了解了不同社区的音乐活动及其意义,还有 2022 年线上世界合唱节、世界钢琴教师协会(World Piano Teachers Association,简称WPTA)首届国际音乐节线上钢琴比赛等,它们共同预示着音乐活动与音乐表演线上化的无限可能,集聚多方智慧迈入音乐教育新纪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