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CMDB的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时间:2024-09-03

□ 文/陈茂源

1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优化成本管理和组织运行效率等管理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运营市场化的探索过程中,企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日渐提升,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所贡献的力量也日渐突出。为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需强化自身IT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相关成本的有效控制及资金的科学安排,同时提升IT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基于上述目标,建立以CMDB配置管理数据库为中心的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形成IT资产的关联关系,逐步完善IT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 相关技术

2.1 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CMDB数据库属于典型的逻辑数据库,包含具体的配置项和配置信息,它们被记录在CMDB数据库中,并形成配置信息或配置项的关联关系。深入分析可以发现,CMDB数据库承载文档、服务、软件、硬件等配置,以及配置相关的关联关系,能够集中展现IT运营数据。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CMDB数据库在实践中具备较为出色的性能,主要包括解决信息沟通问题、关联资产与流程、资产生命周期管理、集中化IT运营管理工具等。

(1)围绕解决信息沟通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CMDB数据库能够提供统一的中心地图,保证资产及信息获取的一致性,组织可同时实时了解IT数据和IT资产。(2)围绕关联资产与流程可以发现,在CMDB数据库支持下,资产与IT运行管理流程可形成关联,受流程管控的资产变更可顺利实现,更高效合规的流程执行也能够顺利实现。(3)围绕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建设CMDB数据库能够全面管理数据资产、物理资产等多种类型资产的生命周期状态,“账实相符”将自动实现。(4)围绕集中化IT运营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依托CMDB数据库的监控工具,以及引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工具,CMDB数据库能够为IT运营管理工具集中化提供支持,各个环节信息可更好连接和驱动。

2.2 iTop管理工具

iTop作为开源的定制化IT服务管理工具,可实现ITIL流程的全面支持。iTop管理工具拥有简便、灵活等特点,由于设计以CMDB数据库的核心,因此需保证CMDB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通过报表工具、监控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与CMDB数据库的整合,以此丰富CMDB数据库信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iTop管理工具可用于日常运营的IT环境中,在不拘泥于具体流程的前提下,该工具可用于ITIL最佳实践。在CMDB数据库支持下,iTop管理工具在实践中能够将数据库作为业务工具,CMDB数据库的最新性和准确性能够更好的得到保证。由IT工程师、技术支持代理等组成的IT团队,通过使用iTop管理工具,可实现合同与服务级别管理、服务台和事件管理、CMDB数据库与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等基于数据质量检查的一致性审核,并通过图形化影响分析,用于数据联合的数据同步等。

3 设计方法

3.1 常见问题

对于数量庞大的IT设备,企事业单位需要准确的盘点IT资产,并明确业务系统与IT资产的依赖关系,及时维护信息变更,这类任务属于IT资产管理的核心。为提升IT资产管理水平,可开展基于CMDB数据库的IT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在CMDB数据库的支持下,IT资产管理得以通过管理流程的工单形式开展。

在IT资产管理方面,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存在多方面不足,这类不足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直观体现:第一,统一的IT资产档案缺失。作为数据管理的核心内容,IT资产涉及设备配置信息、设备位置信息、设备业务承载信息、设备维保信息、设备财务信息等管理信息,这类信息属于不同业务视角下的IT资产台账,多在不同管理系统中分别存储。受各类系统在存储方式、数据结构、系统架构等方面的差异影响,数据的关联和打通往往难以实现,从而形成IT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孤岛。第二,较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保证IT资产管理质量,企事业单位大多制定有机房设备进出管理等制度,但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管理手段缺乏问题较为常见,这使得IT设备的变更、下架、进驻等管理长期应用纸质申请单方式。在不断增长的IT资产数量影响下,传统管理方式弊端日渐突出,由于需要人工转换纸质登记表内容为电子表格,众多且繁杂的信息很容易在人工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疏漏,信息整理后的查询便利性也较差,这使得IT资产台账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主要体现在资产标签信息变更及时性方面,因此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深远。第三,位置信息管理手段缺失。对于IT资产管理来说,设备安装位置与机架空间的管理属于重要内容,现阶段多数企事业单位机架使用情况确认仍采用实地考察方式,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在设备入场评估环节,机房布局整体规划、机架可用空间均属于重要指标,因此IT设备进驻机房仅单纯关注网络、电源、空间等基础环境,还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

3.2 设计目标

为设法提升企事业单位IT资产管理水平,IT资产管理系统建设需实现四方面目标:第一,集中化资产纳管。为集中化管理资产档案,系统设计需基于“一机一档”要求进行,并完成完整的IT资产台账建设。第二,自动化信息采集。建立和更新IT资产台账信息,建议基于自动化采集方式实现,系统的人工维护难度也需要设法降低,并保证信息准确性和鲜活度。第三,智能化IT资产定位,需保证系统能够快捷和直观,且实时了解机柜内设备的异常下架和迁移情况,以及空间使用情况,以此开展机房设备布局的统筹规划,实现设备情况的实时了解。第四,IT资产配置管理。依托iTop配置管理模块,实现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控制、配置标识、配置检验和审核、配置状态检查。

3.3 系统架构

IT资产管理平台在建设中需拥有海量运维数据的处理和存储能力,具体应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通过统一门户服务,IT资产管理流程优化可顺利实现。本文设计的IT资产管理平台由8个功能模块组成,包括资产可视化、机房展示、资产运营分析、资产移动管理、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资产定位管理、动力及安防环境数据管理、资产信息管理。基于IT资产管理流程表单的流转,IT资产的注销、变更、新增信息能够及时获取。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数据采集,完整的资产数据集需通过对数据的去重和调和得到,进一步的分类计算需结合数据的统计和展示需要。基于数据的不同特点,用于存储的数据库选择CMDB数据库,并通过SQL Server和MySQL存储配置项数据,机房3D可视化、资产门户、告警台等应用的数据服务提供采用HTTP网关接口。

3.4 关键技术

3.4.1 自动发现IT资产及数据调合技术

对人工收集和维护的过分依赖属于难以维护传统配置数据的根本原因,而在本文研究的IT资产管理平台中,其能够同时支持人工录入和自动录入,资产数据自动录入需要得到工单驱动,自动化的IT资产发现也至关重要。在流转的IT资产管理流程下,CMDB数据库能够实现对资产变更信息和新增信息的自动同步,人工录入工作量将大幅减少,可追溯性更强的资产数据能够顺利获得。资产数据基于自动发现工具进行采集,相关工作量得以有效减少。资产自动发现可需应用HTTP、TELNET、SSH、WMI、SNMP等协议,采集过程需保证相应设备的协议和端口打开。考虑到部分IT资产数据需要深度采集,可预先设置自动发现代理程序于采集设备上,以此上报IT资产数据,如CPU、内存、序列号等信息,管理人员可由此进行少量信息补充,即可完成以往繁琐的工作。IT资产数据能够在平台支持下从不同采集源获取,通过数据清洗和调和后,规避数据重复问题。因此,平台需结合每一类资产配置项的关键属性,识别并合并相同资产配置项,如IP地址等配置信息。为实现对数据唯一性的判断,以关键字段为依据,对比已有资产项信息,即可根据冲突数据的匹配情况进行数据划分,如多条冲突数据在匹配中存在,可加载对应数据于调合区,调合需基于调和规则开展。对于判断规则之外的冲突数据或完成调合的结果,需由管理人员负责人工核定,IT资产属性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可由此得到保障。

3.4.2 IT资产流程化管理

基于iTop管理工具,IT资产流程化管理得以实现,该管理以ITIL服务请求流程为依据,IT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因此提升,固化流程在全生命周期的IT资产规范管理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流程化管理的具体框架由接口层、引擎层、业务层、门户层组成。接口层属于流程引擎外围工具和交互接口,其提供的交互协作能力可较好的满足流程需要;引擎层负责可视化流程配置提供,该流程可实现随需定义,基于流程模板的持续化和差异化的优化机制也同时建立。通过自定义流程图、拓展表单同时支持拖曳方式,这使得拓展业务无须额外开发;业务层能够为流程融合的不同工作方向提供服务,在流程引擎支持下,能够更好在IT资产服务交付及运维协作方面发挥支撑作用;门户层能够提供平台满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操作及使用需要。在资产流程化管理下,全生命周期管控IT资产能够顺利实现,IT资产的闭环管理顺利推进。IT资产管理内容同基于流程方式记录,IT资产电子档案因此自动建立,全程可回溯的IT资产管理过程可通过平台获得。

3.4.3 精确定位IT资产

为避免IT设备位置迁移及随意进出,平台能够实现对IT设备上下架变化的快速感知,具体设置电子标签于IT设备上,规格为MC-RFID,信号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电子标签连接,U位级定位可通过这种设计实现。在电子标签与读卡器与距离在2mm内时,电子标签内的芯片数据自动读取能够通过主动发射信号的读卡器完成,资产设备的信号、品牌、IP地址、设备负责人等关键信息能够由此反复读写。基于资产同步接口,IT设备资产的当前状况能够随时获取,对于上、下架等位置移动的IT设备,具体通知可基于光、声等方式完成,必要时还能够发出告警。

3.4.4 IT资产配置管理

为发挥iTop配置管理的功能,平台能够基于ITIL最佳实践实现对硬件、软件、文档的配置管理,通过针对性建立的配置管理数据库,实现所有IT资产的管理。ITIL最佳实践涉及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控制、配置标识、配置检验和审核、配置状态检查共5项活动,具体设计需结合配置管理流程,各项评审工作由操作人参与,并同时整理配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用软件更新、设备工作存在的问题也需要由操作人员及时了解,通过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的更新,完成配置状态检查报告等各项文档的审查。

3.5 业务实践

结合IT资产管理平台具体应用情况可以发现,IT资产能够实现电子化和流程化管理,IT资产全过程的覆盖也同时实现。本文设计的平台可通过自动发现机制完成采集信息,并与流程工单中的大量信息实现自动聚合,信息在CMDB数据库统一存储,IT资产台账的完整建设可获得支持,这使得值班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涉及具体业务系统的告警信息,IT资产业务故障的快速定位顺利实现,故障对各系统影响程度有效降低。在U位级资产定位装置支持下,企事业单位可以基于平台精确定位每一台IT设备,IT设备的异常下架和非法移动会自动触发告警,同时将二维码标签悬挂于IT资产设备上,管理人员可通过扫码的方式实现对IT设备信息的快速读取,这同样能够为IT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4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CMDB的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具备较高推广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设计目标、关键技术、具体应用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路径和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升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用性,IT资产管理模式的规范、新型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