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他把寂寞当奢侈—记长庆油田劳动模范、采气二厂采气工张磊

时间:2024-09-03

□ 图、文/何尚晏



他把寂寞当奢侈—记长庆油田劳动模范、采气二厂采气工张磊

□ 图、文/何尚晏

他是一名采气工人,也是80后海归;他当过志愿者,做过销售,却心揣石油情怀;他出生在长庆,子承父业,甘心做奉献。让每一口气井安全平稳生产,是他的职责;让每一方天然气送去千家万户的温暖,是他的幸福。

2016年元旦前一天,一条喜讯在长庆油田子洲气田洲17集气站上“炸开了锅”。张磊,一个参加工作仅2年的采气工,竟然获得了2016年度长庆油田公司“劳动模范”称号。有的老工人,干了一辈子直到退休,也都没获得过这么高的荣誉,张磊,凭什么?一时间,肯定声、质疑声如同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涌向了这位年轻人。

之所以被不同的声音聚焦,源于2个天壤之别的身份,海归和工人。一起工作的同事这样说:“他是集气站上的型男,奢侈品达人,新一代的‘时尚工人’。”

2007年,张磊大学毕业,作为交换生,远渡重洋到英国的贝德福德大学,主修市场营销管理,辅修奢侈品管理并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他辞掉英国的工作,回到西安。2013年,又辞掉销售工作,当了一名采气工人。从此,寂寞成为张磊的奢侈品,在偏远的集气站,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甘做荒原采气工

3年海外生活的磨砺,让张磊拥有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稳健和独立的性格。回到西安后,张磊做起了西门子电器销售的工作。外表俊朗、谈吐幽默的他,销售工作很容易被拿下,但每天外出跑业务,喝酒拉单,一度让他觉得茫然,曾经那样努力出国为了什么?实在不想放弃之前的专业和深厚的英语功底,他想去北上广,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又一次的抉择困扰着张磊。他与女朋友之间有着长达10年的“马拉松”式恋情,回国后算是圆了两人能长久呆在一起的夙愿。女朋友听说他要去北上广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不愿意两人再次分开。而另一边,作为独生子的他,自从上大学就很少在父母身边,出国后更是让家人挂念。他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一次又一次的含泪劝说,让他最后一堵倔强的防线崩塌了。他决定留在长庆,做回油田子弟,当一名普通工人,慢慢理解父辈的那份石油情怀。

油田生活对于张磊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从小耳濡目染,对红工衣和黄管线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2013年11月,张磊结束岗前培训后,被分到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而这山更比那山高的黄土地,跟之前车水马龙的街头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要说心里没有落差,那是假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了!”张磊对自己说。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来到集气站,面对上百台大大小小的设备、纵横交错的管网,张磊有些吃不消了。他需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为了掌握采气知识,他一边向师傅虚心请教,一边把设备运行参数、关键阀门型号、工艺流程等基础知识,一个不漏地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一年下来,笔记本换了3个,而岗位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每一条操作规程都已烂熟于心。只要在生产中遇到任何问题,翻翻他的笔记本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只要没影响供气量就行”

2014年冬天,在作业区重新调整员工岗位后,张磊来到了洲17集气站。这个站是作业五区鼎鼎有名的“三最”班站,海拔最高、气井最多、生产任务最重。同一年参加工作的同事们听说张磊分到了洲17集气站,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在大家心里,更想去一个工作强度没有这么大的站。然而张磊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越是条件艰苦,越能更好地锻炼自己。

来这个站不久后,张磊就碰上了每年一度的集气站检修工作。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可以把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知识与现场操作相结合。检修期间,连续3天的强降雨不但拖慢了检修进度,还造成了进站道路两旁多处山体的小面积滑坡,导致进站道路泥泞不堪,车辆根本无法正常通行,更别说将需要检验的几十个阀门送下站去。面对这一状况,张磊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号召大家徒手将阀门送下山去。

短短3公里的山路,大家足足走了1个小时。稍作休息后,张磊又拿着需要带上去的阀门开始上山,其他同事都劝他不要那么着急,他说:“能节约一点时间,就能早点检修完开井,就不会影响咱们区的供气量。”说完,便提着最重的阀门向山上走去。就这样,张磊和同事们在那条泥泞的山路上走了六七个来回,虽然累,但张磊认为是值得的。

2015年12月,正值冬季高峰期供气,陕北地区普降大雪,让集气站的进站道路压上了厚厚的积雪。洲17集气站山高、坡陡、路滑,唯一的进站道路已然瘫痪,甲醇和污水拉运罐车、生产生活物资都无法正常运输。眼看着污水罐的液位迅速增长起来,一旦关井,就要影响到3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

情况紧急,张磊和班站员工一起扛起扫把、推雪板,硬是将3公里的进站道路一寸寸地清理了出来。当天晚上,他又自告奋勇挑起了上夜班的重任。由于降雪后环境温度偏低,很容易造成堵井。到了夜里三点多钟,张磊忽然听见外面节流区的过气声音不正常,便连忙看了一眼监控电脑,外输气量少了四万多立方米。糟糕,肯定是哪口井堵住了。他逐一观察了每口井的压力和温度,发现榆48井的进站压力上升了将近2个兆帕,而进站温度却下降得非常快。

找到问题所在,张磊顶着寒风,在值班室与节流区奔波了十几个来回,开大带液,提高注醇,一系列拯救措施却于事无补。他决定立即解堵,茫茫黑夜中独自一人完成了站内放空作业。第二天一早交接班时,忙活了一天一夜的张磊终于撑不住,冻感冒病倒了。面对同事们的关心,他吸吸鼻子,笑着对站长说:“没事,我身体好,不怕感冒,只要没影响供气量就行。”

点赞的是时代风貌

2016年1月,张磊被第二采气厂推荐为油田公司劳动模范,由此质疑声此起彼伏,再一次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对于这些声音,张磊有着很坦然的心态:“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想通过努力在新的环境中不断丰富自己,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

可能由于他之前的海归经历,他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统筹能力,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和方法。90后的小刘是张磊新带的徒弟,他对于师傅的急性子感受最深。“张师傅总喜欢把事情提前做完,永远不等不靠。记得有一次他带我上夜班,明明是第二天才做的报表,他就让我提前做好17口单井备注,说这样可以留足时间做检查,确保数据无误。他还会为我做每项工作的执行列表,教我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怎么做,很细心,也很负责,当然,我也成为我们站成长最快的新员工!”小刘高兴地说道。

工作之余,张磊还是一个热爱篮球、酷爱锻炼的健身达人。单位每年的篮球赛,他总是最冒尖的一个,技艺当然没得说,连续两届为作业区捧回了冠军奖杯。集气站的生活虽然单调,但张磊会带动全站同事,从最简单的跑步做起,加强身体锻炼。他甚至会利用检修后废弃的钢管和法兰片,自己动手做“杠铃”,并教同事们如何掌握健身的方法,成了站上名副其实的“健身教练”。不仅如此,他还会大张旗鼓的“炫耀”超强的英语能力,带动全站员工学英语,作交流。每每提到张磊,大家都喜欢他所带来的正能量。

“曾经有员工质疑:我们这些工作了六七年、又有丰富工作经验和技能的老师傅,凭啥不如一个仅仅工作两年的毛孩子?”张磊的主管经理季伟回忆说:“在当今社会,劳模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时代在进步嘛,我们的评判标准也得紧随时代的步伐,过去人们提到劳模,总会想起‘铁人’王进喜、时传祥,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勤奋勤勉的特点。而如今,新时代的劳模,不仅要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劳和攻坚啃硬的精神,还需要一专多会、一精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张磊的身上就刚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以前身上的光环,并不能代表现在,如今的成绩,是张磊自己再次努力的结果。这就是一个80后海归,踏踏实实做着一名采气工人,用自己的努力展现着他的坚强、勇敢和乐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