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油藏动态开发是项哲学工程—读《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之路》

时间:2024-09-03

□ 文/邓小容



油藏动态开发是项哲学工程—读《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之路》

□ 文/邓小容

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接触中科院李伯聪教授的《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之路》之前,我和众多不谈哲学的技术人员一样,觉得油田开发和哲学简直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受李教授极具深刻性、系统性、原创性的思维影响,我心中那堵哲学与油田开发之间的高墙轰然倒塌,继而以哲学的思维和辩证态度,来审视油田开发动态分析。

作者是位实践论者,他认为任何技术科学都是一项“现象与本质相互关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哲学活动。

生产历史是认识基础,开发现状是观察现象,原因分析是探索本质,产油潜力是建立理论,增产对策是具体实践。各个环节都蕴涵了非常重大的哲学命题,即“认识来源于实践”“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指导实践”。有的人上报产量、标定采收率仅仅凭借一条水驱曲线,而不探究油藏地质的实际变化,这样做很片面;有的人带着稳产增产的主观愿望,对实际考虑不足就采取措施,提前消耗了油田潜力,必然给剩余油挖潜带来不良影响。

作者又是一位矛盾论者。事物之间必有联系,又必有矛盾,“这在技术科学领域是一样的”。

作者阐明,“在油藏范围内,储层和流体的相互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储层角度看,较好的储层条件有利于流体的流动,储层的非均质性使流体的流动仅仅表现在几个物性好的优势方向,如水驱油过程中,水的指进、舌近等现象;从流体角度看,流体流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条件,但容易对储层造成损害,如黏度大的稠油,在开发过程中就极易堵塞孔隙和喉道,使储层丧失导油能力。动态分析的最高原则是动静结合,过分依赖生产数据,而缺乏对静态地质资料的准确把握,甚至只重视区块乃至油田的整体数据,忽视单井资料的应用处理,都是动态分析之大忌。

为使一般的技术人员了解工程哲学的新概念、新技术、新范畴和新体系,以及哲学视野下石油领域的诸多思考,作者引入“三元论”,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概念。所谓“三元论”,即科学、技术、工程。此三者在油田动态分析中均有很好的诠释:动态分析要充分考虑阶段前后的地质情况,这里涉及地下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等与开发紧密结合的地质科学理论;动态分析要处理大量数据资料,绘制大量图件,利用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因此计算机技术、物理和数学思想是其主要技术手段;动态分析要做好已实施工程措施的相关评价和待实施措施的相关论证,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工程效果的可预见性。

天然自然,即“油田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人工自然,即“人对油田进行的改造和加工”。人工自然概念的提出,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谐地融入油田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

开卷有益,一翻一合之间,犹如与哲学大师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李伯聪教授20年呕心沥血,实属不易,领悟其书中真谛也非一时之功。书中闪现的哲学之光,无疑会启迪越来越多的动态分析技术人员进行更丰富、更科学的工程哲学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