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游走嘎仙洞

时间:2024-09-03

□ 文、图/朱国军

游走嘎仙洞

□ 文、图/朱国军

怀着探寻身边历史、感受古今风云的激情与向往,我们一行15人来到加格达奇的嘎仙洞,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拓跋鲜卑民族,并建立了自己的北魏王朝。

到达鄂伦春自治旗,已经是6月21日上午八点多。正逢夏至,阳光比平时多了些力道,刚走几步就汗涔涔的。沿着漫长的山路前行,路边草丛中一朵朵野百合、映山红,还有不知名字的花朵,红的黄的粉的,争相怒放,娇艳欲滴,如五彩的星星,点缀在青翠的林木之间。苍穹之上,白云悠悠,与湛蓝相映衬,一幅至美的风景画浑然天成。

进山走没多远,一道刻着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字样的拱门伫立眼前。向北眺望,苍莽巍峨的山岭之中,一股雄浑之气扑面而来,隐约之间,似有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回响,那是一个王朝远去的足音么?

据导游介绍,嘎仙意思是指部落、村屯或故乡。关于嘎仙洞,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嘎仙洞一带是最好的猎场。可是有一年却发生了怪事,好几个猎手出猎后再没有回来,据说是被妖怪抓进洞里吃了。猎人们请来天上的嘎仙对付妖怪。嘎仙带着巨大的宝弓神箭找到妖怪。妖怪蛮横地说:“这一带的山林野兽全归我啦!我若高兴,还要抓人吃!”嘎仙打量着妖怪,说:“你是一个蠢笨又不知高低深浅的废物!”妖怪气得一跳老高:“你是什么人,敢说我是废物?”嘎仙说:“我是嘎仙。你若不是废物,就说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妖怪说:“我力大无穷,能够移山填海。”

嘎仙说:“那咱们就扔挡在洞门的这块石头,看谁扔得远。”妖怪举起挡在洞门的大石头,运足了劲儿,才扔到甘河边上。嘎仙轻轻托起那巨石,一挥手,就扔到甘河对岸那座山岭之上,不偏不倚,直直矗立在山岭顶上。

“不行,咱们再比射箭。”妖怪耍赖。

“那就射刚才扔过去的那块儿石头吧!看谁能射中石头正中心。”

妖怪连射3箭没有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留下一个深深的箭孔。后来,这座山峰就取名窟窿山。

妖怪被嘎仙的箭法和臂力吓坏了,转身就跑。嘎仙在后面紧追,一直把妖怪撵过大海。为防备妖怪再回来吃人,嘎仙日夜守护在海边。

后来,嘎仙化成雕塑,一直立在海边,守护着当地人民,人们为纪念嘎仙,就把他降服妖怪的洞穴称为嘎仙洞。

一条砖石的甬道,蜿蜒通向山顶,甬道两边的大理石栏杆上,蹲坐着石刻的小狮子,如守卫嘎仙洞的卫士。

一条砖石铺就的甬道,蜿蜒通向山顶,甬道两边的大理石栏杆上,蹲坐着石刻的小狮子,如守卫嘎仙洞的卫士。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山头出现一个黑黑的洞口,好像一只仰天怒吼的雄狮,令人望而生畏。这里便是嘎仙洞了。

嘎仙洞是一个天然山洞,洞口呈喇叭形,高出平地约25米,主洞长92米,宽28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越往里走,地势越高,面积越小,光线越暗。主洞中间放置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据说这是当年烘烤野兽用的。远古的人们在这遮风避雨的宽敞山洞里,围拢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男人们撕咬着烤肉,端着用桦树皮缝制的树皮碗,喝着用大鲜卑山里的野果酿成的桦汁酒;女人们则用骨针和鹿筋线缝补着用狍皮、鹿皮等野兽皮做的衣裙和犀角靴鞋……在悠久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借助这个山洞,躲过了严寒酷暑,也躲过了猛禽野兽的攻击。

1980年7月29日,考古学家米文平等人发现了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距今1561年前,北魏王朝皇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前来嘎仙洞祭祀时刻留在石壁上的“祝文”。祝文是在公元443年刻下的,石刻祝文共19行,竖行刻凿,全文201字,是极其珍贵的原始档案,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

出了嘎仙洞,下面有一条清幽的小河,那就是嘎仙河了。河面不宽,流水潺潺,一条石块铺成的小道穿过树林和草地通向河边。河两岸植被茂盛,河床中散落着一些赭红色的天然大石块,在河水的浸润下,收尽锋芒,光滑圆润,安坐其间。

嘎仙河不语,依旧不知疲倦地向前流淌,因为正义的嘎仙,河水也被赋予灵性。虔诚地掬一捧清水饮下,一腔甘冽,几番滋味,回望历史的来路,征尘漫漫,故事里的故事,还在绵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