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晓起”婺源别样情

时间:2024-09-03

□ 文、图/牟雪江

责任编辑 莫 北

婺源归来,时常还有梦睡在婺源。

晓起,那家雕花木门被我轻轻推开,“吱呀呀”的声音,透过我的指尖,让我感触到的是千年历史穿越,“中国最美的乡村”连接着的悠悠古韵……

李坑,那大块青石板铺成的路, 九曲十弯,走在脚下,让我感触到穿梭在徽派建筑文脉里。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千年香樟树渲染出的诗书人家香气满盈的独特气息,在我的记忆里经年不衰……

人,总是在路过之后才记住美丽;总是在失去后才记住曾经。好在我很幸运,居然有机会两次去婺源感触,“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回味婺源过往的淳朴岁月。

现在婺源之美,婺源之出名,在镜头里、笔尖下的婺源,已经被誉美之词形容的淋漓尽致。“这里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古居蜿蜒于青山绿水间,依傍于古树青林之中,小桥流水,层层梯田、云雾缭绕,如诗如画……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这里整个儿就是一幅未干的水粉画,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处处都散落着可以谋杀胶卷的美……”

婺源太出名了。现在去婺源的人越来越多,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两次去婺源,都不是最佳季节,一次是深秋,一次是初夏。但是就这样身处美景中,到处遇到的还是匆匆赶景的人,让我失落地感到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其宁静、悠闲、古远,已经被现代物质文明打扰。

在这样的情景中,看婺源,读婺源,就得怀揣“半点诗心”去感受它悠远的历史和曾经淳朴的古韵民风。

婺源的地理位置独特,毗邻中国陶瓷名都景德镇,与三清山遥望,是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一颗原生态保持完好的绿色明珠。婺源现属江西省古县。婺源建县的历史大约有1200多年,自古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婺源徽州文化发祥于此并尤以古老的徽派建筑村落群而闻名。

在这里,昔日的商贾和缙绅们留下的宅院仍以古老的木刻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据说婺源的木刻是明清古建筑中最精美的典范之一。一般的徽派建筑,在门窗上的木刻可以有两到三个层次,人物摆设与景物的关系相对简单,而婺源的木刻最多可以达到四层,其做工之精细,布局之独特,堪称巧夺天工。

我很难想象,那些工匠是如何让这一方方小木头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涵。为了寻找答案,在晓起村,我避开了人多热闹的看点,走进深巷,进入一家民宅。这是一栋明末清初的建筑,既有明代格子窗的简单装饰,又有清代建筑大气的特点。房屋的门楼依然是徽州特有的砖雕门楼,但是房屋的台阶是“三步金梯”,推开大门可以看到一扇“中堂门”。婺源有个规矩,就是在平时“中堂门”是不开的,要进入房屋只有走两边的“耳门”,且得男左女右。而现在中堂上已经摆满了供游客选购的旅游纪念品。与女主人闲聊中,我对她家的“伙房”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竟然是扇徽派木雕长门,镂空的图案非常精美精致。我被如此精美工艺遮挡着的“伙房”产生了幻想,很想触摸一下这扇门。呵呵…当我告诉女主人我的想法时,她犹豫了一下,说:给我一块钱。呵呵…我也迟疑了一下,在她盛钱的器皿里放下了一块硬币。在金属碰撞的余音里,雕花木门被我轻轻推开,“吱呀呀”的声音,透过我的指尖,像是在穿越历史。眼前的“伙房”更是让我刮目,好大的一间呀。一个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大石磨,在这间屋里才只占了一角。

因为那声透过我指尖的原生态的木质“吱呀呀”声,我越发的喜欢“晓起”这个诗意的村名。晨晓起床,炊烟袅袅,一幅美丽的乡村田野风光伴随着那声“吱呀呀”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

第二次到婺源,由于没有去更多的地方,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亲近李坑村。这座同样古老的村庄,多了几分婉约细致,多了些许寻常人家的亲切。一座座白墙黛瓦的斑驳老屋,密密地依水而立;青石板的小路,沿着水溪、沿着街巷铺陈开去。稻田如镜一样光滑,老人牵着水牛轻轻挥舞着手里鞭子,赶鸭人扬着竹竿神态自若,小桥边,石阶下,淘米的,洗衣的,袅袅的炊烟从白墙黑瓦中升起……据说这个仅有80多户,200多人口的村子,多为唐王李氏后裔。史载李氏祖先战乱后在这山谷里安家,建此村落。几百年来,李坑成为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自古人才辈出、文风鼎盛,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最为有名的当数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6年)的武状元李知诚。“一曲清溪泽润长,进士名村书味永;人往人来追往事,紫薇花忆状元郞”。因此,李坑也是婺源文化底蕴最厚重的一个村庄。

李坑村口也站立着一棵巨大樟木,宁静安详。在婺源一棵古樟树就是一部自然史,也是文明古国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李坑我见识了一棵1500余年高龄的樟树王。而在狭窄的街道里我喜欢上,让我从步入李坑就弥漫着樟木香的樟木工艺品。被锯成一小截一小截的樟树木,以疏疏密密的年轮,朴实无华地记录着生命的历程,怕是没有比之更原生态的东西让人喜欢了。这使弥漫着阵阵樟木香的婺源美丽乡村,在我脑海再也挥之不去。

相比较,我更喜欢深秋里的婺源。在古村落看秋色多少还带着些对徽州文化的玩味与距离。一棵秋风里的树,一潭碧绿的秋水,一口带着秋凉的清透空气,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感到秋的细微。吟诵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著名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让人在徽文化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