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职校“两课”评比下的数学说课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4-09-03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9)

一、对“两课”的认识

(一)对“两课”评比的认识

“两课”评比是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普遍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由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省职业教育有关教科研中心组进行的一项常规性的评比活动,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五课”是指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两课”是指省示范课与省研究课。示范课是指参赛教师的教案设计与说课中已形成教学模式,具有全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品牌课;研究课是指参赛教师的教案设计与说课某一方面形成教学特色,并具有一定研究与推广价值的优质课[1]。

(二)江苏省职校“两课”评比活动中对“说课”的要求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苏教科院科[2010]11号文件)中对“说课”的阐述:……现场说课时间不超过 15分钟,教师须按其提交的参评教案制作说课课件,现场说课时将从中抽取1个作为说课内容,且在说课中有能反映先进教学理念、独特教学设计和显著教学效果的现场教学录像片段,但时间总长度不得超过2分钟。参赛教师可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说课评级表》从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资源整合、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2]。

二、“两课”评比下的说课实践

笔者以学校吴洋老师2012年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时的示范课“等差数列的概念”为例,详细阐述如何进行数学说课。

(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准备状态。有的学生学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思维不强,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情感易波动、但他们习惯于直观性思维、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本节课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他们已知数列的定义、数列的分类,数列的表示法;未知什么样的数列是等差数列;能知等差数列的定义、首项、公差;想知等差数列与实际生活和生产生活的联系。本节课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建构,最终获知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处理

“教材处理”就是要依据学生学情,对学习内容的背景、结构、范围进行分析,进而对学习内容进行处理。生活中许多现象和问题都可以用等差数列来呈现或解释,它是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等差数列的概念是等差数列这节中的第一课时内容,其定义是本节内容的学习基础,也为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做好铺垫。学习内容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的广度,主要是指知识点的数量。就本节课而言,其知识点有等差数列的定义、首项、公差。二是学习内容的深度。即内容的深浅程度,通常称为难度[3]。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认知水平不高,本节课学生学习内容的难度定位:以实能感知等差数列实例、能在探究、交流中建构知识。

(三)目标确立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习惯等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本节课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 感知生活中的数列问题;② 通过对日常生活实例的探究,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首项、公差:③ 会辨别等差数列,并会求出首项和公差;④ 会用等差数列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 体验,经历观察、探究、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建构等差数列的概念;② 提升归纳、推理、抽象的数学能力,提升数形结合的数学能力;③ 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经历生活化、数学化及再创造的过程,感知发展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创设生活情境,激励、唤起、鼓舞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感受同伴互助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课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首项、公差;难点定位在从具体形象的生活实例中探究、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用等差数列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即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活动要切近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教学顺序,本节课设计了“探究”“建构”“巩固”“运用”“反思”“评价”“拓展”七个教学环节,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五)教学实施

在“探究”环节,为了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为新知识提供一种“脚手架”,准备贴近生活的图片。在“建构”环节,为帮助进一步形成精确的定义性概念,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通过探究、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首项及公差。为了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巩固”环节,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本节课知识,分别设立A、B和C三组各分值的练习,供甲组、乙组同学选择回答。在“运用”环节,引用生活现象,拉近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充分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感受,进一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4],联想这一概念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在“评价”环节,为了多视角地进行学习评价,设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表》,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在“拓展”环节,结合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布置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六)资源整合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从“课程”“师资”“信息”“设备”四个方面整合了本节课的学习资源。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内容方面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结构安排恰当,时间安排合理;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的发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启发与点拨,给学生留有探索的余地;优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组合,能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教学效率高。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教学过程中未能兼顾到全体学生,极小部分学生未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针对不足之处,将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那就是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信息,兼顾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对学生加强课前自主学习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说课”的反思

依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一节成功的说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说课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说课与上课都要遵循的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说课的基础。说课应做到内容正确、完整、系统。对学情与教材正确拿捏,以此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说课与上课统一性原则。说课的最终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这与课堂教学目标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说明说课应与上课相统一,这可有效避免说课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倾向,使说课真正发挥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功效。

创新性原则。说课要有创新意识,勇于实践,不断进取,敢于创新。我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课也一样,说课有规但不能囿于成规,应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设计创新出自己的有效、实用、有个性的说课方式方法。

1.仔细研读说课的评级标准

仔细研读说课的评级标准是进行说课特别是评比性说课的必要前提,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重点对“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做”进行科学评价,依据说课评级表进行说课。

2.精心选择整合并深入研究相关资料,写好说课稿

精心查阅、搜集、选用相关说课教学资源并深入研究,这些资源既有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实践层面的叙述,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对于写好说课稿,乃至说课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参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知识背景材料、分层设计的问题(如例、习题)、教具模型、课件、教学报刊等,都是必备的案头资料。将说课的内容付诸文字,形成书面材料,就叫说课稿,其着重解决“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撰写说课稿时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5]。

3.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实施说课

说课是语言技能的表演,思维品质的外现,因此说课应语言简练、层次分明。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内容,这就要求说课者在全面介绍情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展示独到的处理和解决办法,防止面面俱到,避免空泛,力求实在。

4.恰当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说课生动、出彩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说课,已成为一种共识。但说课者在利用多媒体CAI课间时,应注意下面六点:一是课件的颜色要和谐、统一,不应过于花俏,以免有哗众取巧之嫌。二是课件的整体框架要清晰,有条理;三是课件上的文字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即可,字数不宜太多,图文说明要简洁匹配[6];四是课件中要体现说课的导航条;五是要将相关视频片段嵌入说课课件当中,此视频片段务必要说明一定问题;六是若有学生的作业或作品,应将其以图片的格式插入在课件中,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也可以体现教学实施的效果。

因此,说课是一门以说课者个人素养为基础,以说课的方法、手段的巧妙运用为核心,以显示说课者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为外部表现的综合艺术。

[1]涂荣豹,季素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捷.高中新课程与教师发展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5]马成荣,夏英.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陆静,吴洋.职校数学个性化说课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2(131):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