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羟基磷灰石去除煤矿矿井水氟化物工艺研究及参数优化

时间:2024-09-03

刘 敏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2.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3)

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因地质、地层及采煤区地下水氟含量高,导致开采产生的矿井水氟含量超标。据报道[1-3],国内煤矿矿井水氟质量浓度为1 mg/L~15 mg/L,而我国规定煤矿矿井水出水氟含量需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即出水氟质量浓度需≤1 mg/L,上述矿井水中氟含量超标。

目前国内外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从除氟机理来看,主要有混凝沉淀法[4]、电化学法[5]、膜分离法[6]及吸附法[7]。其中,混凝沉淀法为向矿井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使其生成氢氧化物胶体,从而去除水中氟化物,该法适合高氟矿井水(氟质量浓度>10 mg/L)的“粗犷式”除氟,无法使出水氟质量浓度降至1 mg/L。电化学法(电吸附法、电渗析法及电絮凝法)采用电化学原理去除矿井水中的氟,操作简单,但耗电量大、投资大、制水成本高,且处理后产生大量浓缩废水,不易处理,进而限制了该法在煤矿矿井水中的应用。膜分离法(反渗透法和纳滤法)不仅能有效去除矿井水中的氟,还能去除水中的微生物,但膜易被污染及堵塞,进而导致膜通量降低,寿命缩短,限制了该法在煤矿矿井水中的应用。

吸附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除氟方法,具有除氟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及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常用的除氟吸附剂有沸石、活性氧化铝[8-9]、骨炭、羟基磷灰石等。其中沸石价格便宜,但除氟效率较低;活性氧化铝除氟过程对进水pH 要求高,在酸性条件下除氟能力较好,pH>6 时除氟能力急剧降低;骨炭除氟效率高,但对进水pH 要求高,在酸性条件下除氟效率较高,且再生后的骨炭除氟能力明显下降;相比而言,羟基磷灰石[10]不仅除氟率高,而且对进水水质要求低,但在实际矿井水处理中应用较少。

本文以内蒙古某煤矿矿井水为实验水样、以羟基磷灰石为吸附剂,开展除氟滤料的优选实验及除氟工艺的优化实验,确定羟基磷灰石的最佳粒径及工艺参数,最后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氟化物测定仪、氟化物吸附装置、pH 计、分析天平等。

试剂:工业 3 μm~5 μm、6 μm~8 μm、9 μm~10 μm 羟基磷灰石,硫酸(AR) ,氢氧化钠(AR)。

羟基磷灰石为济南汇锦川商贸有限公司生产,其物性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羟基磷灰石的物性参数

1.2 实验水水质

实验采用内蒙古某煤矿的矿井水(pH=7.53),水质指标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矿井水水质指标分析(质量浓度) mg/L

1.3 实验内容

(1)选用 3 种粒径的羟基磷灰石(3 μm~5 μm、6 μm~8 μm、9 μm~10 μm),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开展除氟实验,优选出除氟效果最好的羟基磷灰石粒径;

(2)对优选出的除氟效果最好的羟基磷灰石开展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分别考察羟基磷灰石投加量、进水流量、进水pH、吸附时间及再生次数对矿井水除氟效果的影响,确定矿井水出水氟质量浓度降至≤1 mg/L时的最佳工艺参数;

(3)对羟基磷灰石除氟进行初步的反应动力学探讨。

1.4 实验装置及处理流程

煤矿矿井水除氟装置如图1 所示。图1 中吸附柱为有机玻璃制成,柱内添有羟基磷灰石,将实验水样由储液罐送至吸附柱顶部,通过流量计控制水样流速,除氟后出水从吸附柱底部流出。定时从吸附柱底部取样测定出水氟含量。

图1 煤矿矿井水除氟装置

2 结果与讨论

2.1 羟基磷灰石最佳粒径选择

选用 3 种粒径的羟基磷灰石(3 μm~5 μm、6 μm~8 μm、9 μm~10 μm) 分别开展连续除氟实验。实验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为100 g,进水流量0.8 L/h,进水pH=7.53。开展实验60 h 后采集水样,检测氟含量,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除氟效果如图2 所示。

图2 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除氟效果

由图2 可看出,不同粒径的羟基磷灰石在相同条件下的除氟效果明显不同,羟基磷灰石粒径越小,除氟效果越好,其中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除氟效果最好,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羟基磷灰石粒径越小、除氟效果越好,这是因为羟基磷灰石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与同等体积的大粒径羟基磷灰石相比,粒径小的羟基磷灰石与氟接触传质的机会越大,因此除氟率越高。选择 3 μm~5 μm 的羟基磷灰石作为除氟剂,开展后续煤矿矿井水除氟工艺条件的研究及优化。

2.2 工艺条件对除氟性能的影响研究

2.2.1 羟基磷灰石投加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选用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作为除氟剂,开展投加量对除氟效果影响的实验。实验条件:进水流量0.8 L/h,进水pH=7.53,羟基磷灰石投加量分别为20 g、40 g、60 g、80 g、100 g。开展除氟实验 60 h,每隔 5 h 采集水样,检测氟含量,结果如图3 所示。

由图3 可看出,羟基磷灰石投加量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羟基磷灰石投加量越大,除氟率越高。当羟基磷灰石投加量为100 g 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当羟基磷灰石投加量<100 g 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羟基磷灰石投加量越大,除氟率越高,但除氟率并未随投加量的增加呈比例提高,这是因为羟基磷灰石投加量的增加使得其颗粒间碰撞的概率增加,导致颗粒间互相凝聚,不利于F-吸附。

图3 羟基磷灰石投加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实际工程应用中,投加量增加,除氟率虽能在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但会导致除氟成本的升高。因此羟基磷灰石除氟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投加量,不仅保证出水氟质量浓度降至1 mg/L 以下,而且需考虑除氟成本。通过研究,确定最佳的羟基磷灰石投加量为100 g。

2.2.2 进水流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选用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作为除氟剂,开展进水流量对除氟效果影响的实验。实验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100 g,进水pH=7.53,进水流量分别为0.2 L/h、0.4 L/h、0.6 L/h、0.8 L/h、1.0 L/h。开展除氟实验60 h,每隔5 h 采集水样,检测氟含量,结果如图4 所示。

图4 进水流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由图4 可看出,进水流量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进水流量增加,除氟效率降低。当进水流量≤0.8 L/h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当进水流量>0.8 L/h 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进水流量增加,除氟率降低,这是因为进水流量越大,F-与羟基磷灰石的接触时间越短,有效吸附时间越短,导致传质效果越差,因此除氟率会随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进水流量越小,除氟效率越高,但进水流量过小会导致处理量降低,进而增加除氟成本。因此羟基磷灰石除氟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进水流量,不仅要保证出水氟质量浓度降至1 mg/L 以下,而且需考虑除氟成本。通过研究,确定最佳进水流量为0.8 L/h。

2.2.3 进水pH 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选用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作为除氟剂,开展进水pH对除氟效果影响的实验。实验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100 g,进水流量0.8 L/h,原水 pH=7.53,进水pH 值通过硫酸或氢氧化钠分别调节到 5、6、7、8、9。开展除氟实验60 h,每隔5 h 采集水样,检测氟含量,结果如图5 所示。

图5 进水pH 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由图5 可看出,进水pH 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进水pH 增加,除氟效率降低。当进水pH<8 时,吸附60 h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当进水pH≥8 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进水pH 增加,除氟效率降低,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羟基磷灰石表面带正电,对F-静电吸附能力强,随pH 增加,F-主要以HF 和HF-2存在,导致F-浓度降低,从而除氟率降低;并且在碱性条件下,OH-与F-离子半径相近,导致双方离子竞争活化位点,产生同离子间抑制作用,另外羟基磷灰石表面正电荷的减少,使得对F-静电吸附作用减弱,导致除氟率降低。

进水pH 越小,除氟效率越高,但进水pH 过小会导致加酸成本增加,同时导致出水中盐的增加。因此羟基磷灰石除氟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进水pH,不仅要保证出水氟质量浓度降至1 mg/L 以下,而且需考虑除氟成本。通过研究,确定最佳进水pH 为6~8。

2.2.4 吸附时间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选用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作为除氟剂,开展吸附时间对除氟效果影响的实验。实验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100 g,进水流量0.8 L/h,进水pH=7.53。开展除氟实验80 h,每隔5 h 采集水样,检测氟含量,结果如图6 所示。

由图6 可看出,吸附时间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吸附时间延长,除氟率逐渐降低,当吸附70 h 时,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吸附时间延长,除氟率逐渐降低,这是因为连续除氟过程中,进水氟含量不变,但羟基磷灰石活性位点数会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进而导致羟基磷灰石上吸附F-的“空间”减少,除氟率降低。

图6 吸附时间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因此,羟基磷灰石除氟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再生周期,不仅要保证出水氟质量浓度降至1 mg/L 以下,而且要考虑除氟成本。通过研究,确定适宜吸附时间为60 h,随后需进行再生。

2.2.5 再生次数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选用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作为除氟剂,开展再生次数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实验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100 g,进水流量0.8 L/h,进水 pH=7.53,每次除氟实验60 h 后再生,再生时将使用后羟基磷灰石采用质量分数1%~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5 h,随后再用蒸馏水洗涤3 次,对再生后的滤料按上述实验条件重复进行除氟实验,每隔5 h 采集水样,检测氟含量,结果如图7 所示。

图7 再生次数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由图7 可看出,随羟基磷灰石再生次数的增加,相同吸附时间时出水氟含量逐渐升高。新鲜羟基磷灰石连续除氟60 h 时,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再生1 次的羟基磷灰石吸附 55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再生2 次的羟基磷灰石吸附5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再生3 次的羟基磷灰石吸附45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

综上所述,羟基磷灰石的除氟能力会随着再生次数增加而降低。可通过定期投加新鲜羟基磷灰石的方式提高除氟效果,保证出水氟质量浓度在较长吸附时间内维持在1 mg/L 以下。

3 反应动力学分析

选用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对含氟模拟水样(氟质量浓度为 2 mg/L、3 mg/L、4 mg/L、5 mg/L)开展间歇除氟实验,考察羟基磷灰石除氟的反应动力学。实验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100 g,进水流量0.8 L/h,进水pH=7。除氟30 h,每5 h 取样检测氟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浓度含氟模拟水样除氟实验后出水氟质量浓度mg/L

根据表3 作质量浓度对数与吸附时间lnC-t 图拟合图,见图8。

图8 浓度对数与时间关系

根据图8 拟合出不同初始浓度下的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如表4 所示。

表4 羟基磷灰石除氟的动力学方程及参数

由图8 可知,对不同浓度的含氟模拟水样进行除氟实验,实验中浓度对数与时间即lnC-t 基本符合线性相关关系,证明羟基磷灰石除氟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由表4 可知,对质量浓度4 mg/L 的含氟模拟水样,除氟过程中表观速率常数为0.032 1 h-1,大于其他氟浓度下的除氟表观速率常数,说明羟基磷灰石对质量浓度4 mg/L 的含氟模拟水样的除氟效果最佳。

4 结 论

4.1 通过考察不同粒径(3 μm~5 μm、6 μm~8 μm、9 μm~10 μm)的羟基磷灰石对煤矿矿井水除氟效果的影响,发现羟基磷灰石粒径越小、除氟效果越好,其中3 μm~5 μm羟基磷灰石除氟效果最好,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因此筛选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用于后续除氟工艺条件研究。

4.2 通过研究不同工艺条件(羟基磷灰石投加量、进水流量、进水pH 及吸附时间)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发现如下规律:羟基磷灰石投加量越大,除氟率越高,当羟基磷灰石投加量为100 g 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进水流量越大,除氟效率越低,进水流量≤0.8 L/h 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进水pH 越小,除氟效率越高,当进水pH<8时,吸附6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仍<1 mg/L,考虑矿井水实际pH,最佳进水pH 为 6~8;吸附时间越长,除氟率越低,当吸附70 h 后出水氟质量浓度>1 mg/L,因此需对滤料进行再生处理;羟基磷灰石的除氟能力会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可通过定期投加新鲜羟基磷灰石的方式提高除氟效果,保证出水氟质量浓度在较长吸附时间内维持在1 mg/L 以下。

4.3 通过对不同浓度下的含氟模拟水样进行反应动力学实验分析,发现 3 μm~5 μm 羟基磷灰石除氟过程符合线性相关关系,且对质量浓度4 mg/L 的含氟模拟水样除氟效果最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