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鲜肉供应现状与应对策略——以陕南地区为例

时间:2024-09-03

王玲玲 张毅毅 南延明 张会旺 石会芳 燕宇真*

1.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农村局 陕西安康 735700 2.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陕西安康 725700

肉类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同时,消费者对肉类的选择也更多,开始关注新鲜、营养、安全等因素。鲜肉是热鲜肉(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检验制度,畜禽宰杀后不经冷却加工,直接上市的畜禽肉)与冷鲜肉(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检验制度,对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内的生鲜肉)的总称,具有新鲜、营养、安全等特点,因此成为现代消费者的首选肉类产品,也是肉类供应的主要产品。鲜肉的供应依赖较长的供应链,包括农业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超市零售等环节。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尽管肉类产业资源丰富,其肉类的产量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在鲜肉供应的各环节上均存在投入不足、设施不全等情况,严重制约着当地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鲜肉需求。

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浅析该地区鲜肉供应的现状,并结合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提出在农业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超市零售鲜肉供应等环节中的可行应对策略,以期为保障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鲜肉供应提供发展思路。

1 陕南地区的鲜肉供应现状与分析

西部欠发达地区是指位于中国西部的受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限制而经济发展低于全国水平的部分省、市、区等,包括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等。这些地区一般位置较偏僻,工业经济欠发达,但具有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肉类产业比重较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肉类产品的理想之地。一些地区还具有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如富硒),从而赋予该地区肉类产品独特的品质[1]。尽管蕴含着巨大的肉类产业发展潜力,并适合开展优质、绿色的肉类产品,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力量不足、优质品牌缺失,不仅影响了当地肉类产业的形成和农民的增产增收[2],还导致优质特色肉类产品无法有效供应市场,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肉类(尤其是鲜肉)的需求。

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受多山地形等因素影响,交通条件不便、发展相对滞后,所辖的白河、镇巴、岚皋、紫阳、略阳等县均为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在鲜肉供应链中的农业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超市零售等环节,陕南地区与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相类似,兼具巨大潜力和严重挑战。同时,陕南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更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特征,因此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征。

1.1 农业养殖资源较好,但发展不足

陕南地区植被良好,气候湿润,适宜于发展农业养殖。陕南养殖业过去以分散养殖方式为主,主要体现为“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换油盐”[3]。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现代养殖业。但受疫情、动物疾病、市场供应等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规模缩小、转产等情况近年来不断发生。

1.2 屠宰加工不成规模,且难以突破

陕南地区畜禽屠宰加工业发展缓慢,上游养殖业的产品多以活体形式销售,还普遍存在“自养自杀自用”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当地传统习俗外,主要是因为当地畜禽品加工企业较少,且多存在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屠宰分割加工业的需要,成为制约陕南畜牧产业全链条发展的瓶颈。

1.3 储藏运输投入不足,更缺乏联动

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多山的地形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的向外和向内物流运输。目前,陕南地区还未建立起基于物流运输和销售渠道的屠宰及加工企业布局,而是以小作坊或合作社的屠宰场形式居多;同时,缺少以屠宰加工厂为起点和以村镇销售点为终端的运输网络,冷链车、冷库等设施严重缺乏,现有设备也存在功耗大、效率低等问题,很难实现屠宰加工和储藏运输的联动发展。

1.4 肉类名优品牌较少,缺创建机制

陕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远离中心城市等核心消费区,即使在陕南地区内部,各县市受山水地形的阻隔也比较严重,信息及物流沟通受限,从而导致陕南地区的特色优势肉类产品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知。同时,也未见有针对陕南地区优质特色肉类产品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创建机制;尤其缺乏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缺乏针对该地区特色优势肉类产品的网络销售平台,缺少厘清所需鲜肉品种和数量的工具,更加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推广策略等。

2 应对策略

要适应现代养殖业新常态、推进陕南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实现陕南地区鲜肉储藏运输的创新发展,并构建符合陕南地区的本土销售体系,从而引领陕南养殖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延长陕南畜牧产业发展的链条、推进陕南特色鲜肉产品的大众消费、并完善特色肉类产品的销售渠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养殖

(1)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养殖。

陕南地区是国内重要的富硒区域之一,且盛产玉米、麸皮、米糠、豌豆、蚕豆、大豆饼、菜籽饼、芝麻饼、蚕蛹、(肉)骨粉等农产品,以及各类中草药(如鱼腥草、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艾蒿、松针)。这些农产品以及中草药中富含硒元素,是制作富硒饲料的绝佳原材料。因此,应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养殖业优势,从而打造富硒特色养殖业。

(2)利用资源优势,调整畜禽结构。

生猪养殖需要体现规模优势,但投入巨大,需要大量的场地、清水、饲料等生产资料。此外,还存在环境污染、瘟疫病传播等潜在风险[4]。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突破性发展牛、羊、鸡等养殖,大力提高畜牧产业发展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3)发展家庭牧场,扩大养殖产量。

集中养殖所需投入巨大、且易造成动物疾病大面积传播。陕南地区人口密度较小,荒山、林地等资源众多,适合开展适度的家庭牧场(家畜百头只、家禽千头只)。在发展模式上,利用大量的荒山、草坡等资源进行生态养殖[5],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畜禽品种和良种进行经济杂交繁育,为家庭牧场统一提供仔畜,统一组织防疫治病,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

(4)依靠信息技术,实现订单养殖。

对养殖的畜禽配戴电子标识,饲养圈舍、活动场所实行电子眼跟踪,让消费者时刻能看到畜禽活动、饮食、精神等健康状况。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消费者及特殊(缺硒)消费群体知晓、认知该地区的生态富硒畜禽产品,力争实现订单式养殖,为陕南地区养殖业腾飞起到推动作用。

2.2 整合资源开展集中屠宰加工

(1)合理布局,促进生产基地规模化。

在临近集中养殖的合适位置布局肉类屠宰和生产企业,同时兼顾交通、市场、生态等因素,鼓励养殖企业,尤其散养户能够参与到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来,形成一定的畜禽产品加工规模,使得所养畜禽能够就近屠宰加工、及时出售,从而能保证畜禽产业的全链条发展,也能保证肉类制品的安全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6]。

(2)品种兼顾,促进生产类型多元化。

陕南地区现有的屠宰加工企业多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牛、羊、鸡等畜禽的加工多为家庭式、作坊式为主,且布局分散、设施简陋、安全隐患极大。因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一批规模适当的中小型屠宰加工企业。例如,在回民聚集的村镇由政府出资建设牛、羊的屠宰点,以此丰富畜牧产业的屠宰和加工类型[7]。

(3)增加投入,促进生产技术现代化。

畜牧产业的加工领域正面临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粗变精的转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需求正日益变大。政府及相关企业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升级原有的旧设备、旧技术,以迎合现代加工业的发展,保障相关产品的大批次和高质量生产,从而为市场提供营养、美味、健康、安全的鲜肉产品。

(4)加强力度,促进生产安全稳固化。

随着农业养殖和屠宰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市场上的鲜肉产品种类也将骤然增多,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如市场管理局等也应加强对活体动物的疾病防控检测、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监督、以及加强对市场上鲜肉质量的监督检测力度,以此保障鲜肉的质量与安全[8]。

2.3 集约便捷发展创新储藏运输

(1)加大投入,升级冷链设施和设备。

借助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完善通村、通镇等交通设施,使鲜肉运输车辆能够快捷便利通行,并增设鲜肉销售网点,以及升级原有的销售网络布局。同时,对于老旧、过时的冷冻冷藏设备应进行及时的更换,而对于具有先进肉类保藏功能和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冻)藏设备进行大力引进;培养能够使用及维护新功能设备的技术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品质意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冷链运输体系[9]。

(2)创新技术,强化鲜肉保鲜与加工。

在运输过程中开展可与冷链运输配合使用的鲜肉保鲜技术。例如,经防腐剂处理后与冷链配合的保鲜技术:陕南地区茶、果蔬等资源丰富,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天然茶多酚,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能够用于鲜肉的保鲜处理;保鲜剂的使用可以采用直接涂抹或者浸泡的方式。

此外,还有辐照保鲜后与冷链配合的保鲜技术:辐照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进行的一种冷杀菌技术,它不会破坏、改变肉类的色香味形,但能高效防止食品腐败,延长保存期限,而且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操作方便,安全高效,是一种理想的肉类保鲜新技术。

(3)突破发展,推进物流信息化管理。

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为鲜肉销售物流活动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保证各种物流信息的快速交换和共享,把订单处理、包装、提货出库、车辆调配、运输途中跟踪等物流活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提高物流作业效率,进而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

另外,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优化运输路径,保证肉制品的运输时间,提高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还可以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及科学预测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库存结构并降低库存成本。

2.4 富农惠农发展本土鲜肉销售

(1)聚焦优势,创建富硒特色肉品牌。

陕南地区(尤其安康市)硒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富硒地区之一。但目前,除富硒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外,其他各类特色农产品的富硒品牌还未创建,陕南富硒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创建面临巨大挑战。应该对接陕西省“十四五”发展的重点产业链,着重发展陕南富硒食品产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推动陕南地区富硒肉类生产养殖、加工储运、创牌销售等一体化发展。

(2)重视民生,培育鲜肉消费大市场。

陕南地区素有吃腌腊肉的消费习惯,不仅挤占了大量的鲜肉市场,还导致大量的鲜肉被用于各类腌腊肉的加工和制作。应该针对当地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购买渠道等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鲜肉销售方案,并借助政府、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促进广大农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转变,从而增强鲜肉的销售市场。

3 结语

本文结合陕南地区鲜肉供应的发展现状,总结了陕南地区鲜肉供应链中农业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超市零售等四个环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该策略能够促进陕南地区鲜肉供应全产业链的发展,将促使陕南地区的鲜肉供应迈上新台阶,对陕南地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鲜肉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鲜肉供应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