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某侦察训练大队官兵心理健康变化特点的研究

时间:2024-09-03

王娟娣,钟添萍,付东辉,郑 真

侦察兵作为常规部队中的特殊兵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侦察敌军事目标,捕捉敌方俘虏,为我军火炮及空中打击提供详实的地理坐标等[1]。侦察兵往往被称为“军中骄子”,其职业决定了他们在未来战争中必须比一般军人担负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面对更为凶险的战场环境和更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作为特殊兵种,更需要具备一流的军事技能和绝佳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危险而又复杂的侦察任务。目前,针对我军侦察官兵的心理健康特点及提高其军事应激调控能力的措施等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侦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分析,为其心理干预对策提供参考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群体抽样对227名侦察训练大队官兵进行团体纸笔测验,使用统一指导语,测试问卷装订成册,集中调查对象一次性发放,现场填表并收回。共发出问卷227份,回收227份,有效回收率100%。侦察训练大队官兵227名,全部为男性,其中20岁以下152人、21~23岁68人、24岁7人,年龄(20.1±0.1)岁。文化程度:本科7人,大专43人,高中156人,初中21人。士官7人,战士220人。父母职业为工人34人,农民110人,个体经营户52人,单位职员20人,其他职业11人。既往健康,无精神病史。

1.2 研究工具

1.2.1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采用4级评定(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累计各条目分值之和为原始分,原始分×1.25为标准分T。标准分T≥53分表示存在抑郁[2]。根据标准分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

1.2.2 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 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内容均反映个体的生理、心理或行为的异常反应,按“没有、有时、经常”进行3级评定。累计各条目得分为原始分,再转换为标准分数T分。T=50+10(x-x)/s,x为原始分数,x为平均分数,s为标准差。T<70分为正常,T分≥70说明心理应激程度较高[3]。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抑郁量表得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对心理应激与抑郁程度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侦察训练大队官兵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定分析以标准分T分≥53分为存在抑郁,227名侦察队官兵中存在抑郁者41例(18.1%),评定结果见表1;227名官兵的评定得分为(43.49±9.16),与中国常模(n=1340)的评定得分(41.88 ±10.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2 侦察训练大队官兵心理应激量表的评定分析标准分T≥70表明心理应激程度较高,227名侦察训练大队官兵中应激程度较高者8例(3.5%),评定结果见表2。10项心理应激条目中,阳性回答率较高的条目见表3。

表1 侦察训练大队官兵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表2 侦察训练大队官兵心理应激评定结果

表3 侦察训练大队官兵心理应激量表阳性回答率较高的条目(n=227)

2.3 官兵心理应激与官兵抑郁的关系 根据各自量表统计的标准分进行统计,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510,在 P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上,心理应激与抑郁程度显著相关。

3 讨论

3.1 侦察训练大队官兵抑郁状况及心理应激状况分析 从表1可知,本组对象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41例,抑郁检出率为18.1%。侦察训练大队官兵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高于中国常模,表明侦察训练大队官兵有一定的抑郁倾向,在训练期间的心理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另外,由表2发现有8例心理应激水平较高,检出率为3.5%,检出结果反映出侦察训练大队的心理应激水平还较理想,但从表3可看出,量表阳性回答率较高的条目,如睡眠不好、工作兴趣、容易激怒、过度兴奋等表明侦察训练大队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结合官兵心理应激与抑郁的相关性测评分析发现,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与抑郁程度相关,抑郁程度越大,心理应激水平越高。因此,侦察训练大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侦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训练中要求士兵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并且紧张的军营生活、严明的军事纪律、艰苦的军事训练都会对军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侦察训练大队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以及心理应激反应的产生[4-5]。

3.2 心理干预对策 针对其心理素质训练提出以下建议:①心理训练同侦察任务相结合;②心理训练与共同科目训练相结合;③心理训练同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④加强心理健康卫生工作,构建四级网络体系,建立心理咨询制度,健全心理档案,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6-8]。

[1] 王春玉,张云丛,欧泰华,等.某部队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测评[J].沈阳部队医药,2010,23(2):113,127.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订版):194-196.

[3]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8-259.

[4] 夏素明,陈纪申,杜建民,等.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相关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08,51(10):640-641.

[5] 王娟娣,李玉刚,周曼颖,等.新时期军人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3):296-298.

[6] 王娟娣.提高护生心理素质的对策与技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96-97.

[7] 王娟娣,郑 真,李玉刚,等.歼(强)击机飞行员SLC-90症状评定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4):289-291.

[8] 吴志成,张思远.加强新时期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3):279-2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