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闽台制造业对接的探讨

时间:2024-04-24

翁新汉

摘要:加强闽台制造业对接,对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闽台制造业合作也日益深化。文章在阐述福建省制造业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闽台制造业对接的特点及其今后对接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闽台制造业对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闽台;制造业;对接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福建省在贯彻落实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全面发展闽台关系,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先行试验,推进产业深度对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一、福建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早在2004年福建省出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实施项目、品牌带动下,福建制造业取得较快发展,已建立了一个以传统工业加工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1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总量不断提升

过去五年,福建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工业增加值以每年超过13%的速度增长,在全省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2008年,已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增加值达到475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58%,拉动全省GDP增长6.07百分点。

2制造业结构日趋合理,三大主导产业突出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调整变化,工业发展呈现由轻工业占主导向重工业为主导地位转化,重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制造业主体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是垒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引擎,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64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不仅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成绩是质量提升。信息产业5年平均增速超过20%,销售收入2008年已达3100亿元;被称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7年增长了5.5倍,2008年已达2592亿元;石化产业由弱变强,2008年产值超800亿元,随着福建炼化一体化1200万吨以及100万吨轻油乙烯裂解投产,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

3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以华映光电、冠捷、新大陆、戴尔、友达光电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厦工、东南汽车、金龙汽车为代表的机械产业集群和泉州泉港福建炼化一体化、厦门海沧翔鹭石化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构成了福建三大产业集群。同时在传统产业中,涌现出以晋江为代表的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晋江石狮纺织服装、长乐纺织,泉州、莆田、福州鞋业,德化工艺陶瓷、漳州家具钟表、厦漳果蔬加工、福清塑料管材、南安水暖,以及惠安、南安、罗源的石材,南安、晋江、闽清的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福建制造业虽然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现阶段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挑战:

首先,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一是市场制约。经济腹地小,拓展国内市场不具优势。二是资源制约。制造业所需的能源及原材料对外依赖较高。三是人才制约。制造业人才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论在机械工业还是在新兴的制造业汽车工业里,人才培养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其次、区域布局不合理,产业聚集度还有待提高。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市成为福建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地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机械、石工主要分布于此,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制造业核心基地。而传统产业主要分布在泉州,而三明、龙岩、南平市等地,产业规模小,竞争力较弱。

再次、行业配套能力总体较弱。产业的承接一般要求一个地区具备相应的产业配套能力、科研和技术支撑能力、咨询服务能力、资金和人才能力以及良好的社区综合服务环境。如在电子信息领域,产业链省内配套不到1/3;在机械领域,机械工业为汽车产品配套的基础较弱,汽车业的省内依存度偏低。

二、闽台制造业对接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使福建成为大陆吸引利用台资最多的省份之一。1991年至2007年,台湾核准到福建的投资总额47.91亿元,实际上,进入福建的台资通过第三地转移或子公司盈利增资的数额远大于台湾核准的金额。按历史可比口径,截止2008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台资企业9605家,协议投资额188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41亿美元。台商在福建的投资89.53%集中于制造业,与台商在大陆总体投资集中于制造业的趋势相近。

1闽台制造业对接的主要特点

(1)台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投资集团化趋势明显

20世纪90年代之前,台商投资项目多以“三来一补”外销模式为主要的投资结构,平均单项投资金额仅约为70万美元。近年来,小规模投资逐步北大型企业和准备密集型产业替代,台商在福建投资大型化、集团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投资项目明显增多。到2006年底,台商企业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30个,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00多个,台湾百大企业有40多家来闽投资90多个项目。从1995年以后,由于两岸危机不断,台商对福建的投资项目逐步下降,合同和实际投资额也在波动中下降。但到2000年以后,基本维持在300万美元左右的水平上,显示投资案件的大型化。

(2)台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结构日趋合理

纵观30年来闽台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合作的领域从原先的传统产业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并与福建计划培育的支柱产业相吻合。

80年代期间,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食品、饮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纺织成衣、竹木制品等占相当大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商投资的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电子电器业、精密仪器也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福建的投资不断升温,使得以轻工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比例不断下降。其项目主要包括电子仪器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品制品业、运输工具、建材水泥、玻璃、塑料制品制造业等,其中电子电器业投资金额居各行业之首。

(3)台商投资区域相对集中,并逐步辐射全省

早期台商投资地点都集中在开放较早,地理位置靠近沿海、语言与生活习惯更为相近,业便于外销的地区、如福、厦、泉、漳等。另外,投资也相对集中于台商投资区。与此同时,台商投资区周边附近地区,包括闽南三角区、闽江口附近及福厦路两侧,也是台商投资桕对集中地区。

(4)台商投资的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近年来福建制造业的发展渐成规模,已经形成机械、石化和电子通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这三大产业都是台湾已发展至生命周期成熟的产业,为维持产业比较利益和延续产品生命周期,外移的趋势逐渐扩大。以此为契机,台商在福建投资的制造业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正逐步形成闽台合作分工的新格局,在石化、汽车和电子信息的产业合作与分工已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闽台产业合作在轻纺、食品、服装鞋帽、电子信息、机械、石化等领域已形成较强的配套能力,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台商大企业投资于某种产业后,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就会跟进建立生产基地,进而形成“产业集聚体系”。

2闽台制造业对接面临的挑战

(1)区域之间吸引台资竞争加剧

长期以来,福建充分利用其对台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吸引以用台资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大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福建在利用台资方面面临周边地区省份强有力的博弈竞争,制造业利用台资已落后广东、江苏、上海之后。

从2000年开始,台商投资重心从过去以华南、东南沿海地区为“主战场”,转向北扩至华东和华北沿海地区。台湾对海峡西岸的投资步伐已明显放缓,前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大幅增加,尤其是上海、昆山、苏州、南京、宁波一带,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群集地。此外,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开发,北京、天津为中心,由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企业日益成为台商投资的乐土,并开始以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为据点,向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渗透。从长远趋势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辐射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2)一些优势条件逐步弱化

第一、投资门槛过高影响对台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据反映,台商在海西区沿海地区投资设厂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不仅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过快。而且工业用电和用水价格一路攀升,港口的码头赞、集装箱拖车费、报关费等也相对较高,影响到投资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行政工作效率不高让部分台资去也望而却步。台商投资经常受到不规范的困扰,地方一些政府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无法对台商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宏观指导、服务和监督。

第三、政策优势淡化减弱了对台资的吸引力。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内陆地区的开发政策不断加强,政策差距日益缩小,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从而使原有优势不再具有多少优势,“特区不特”的趋势不可避免。

第四、市场腹地狭小限制关联产业形成一定规模。随着台商投资形态从加工出口型转向市场占领型,海西区物流覆盖有限的弱势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原有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可供投资企业选择的盒子载体或合作伙伴较少,周边地区能提供配套零部件及相关服务的企业也不多,无法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

三、推进闽台制造业对接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构筑闽台制造业对接的园区载体,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着眼于闽台两地产业的良性互动,努力打造闽台先进制造业对接的重要平台。加快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沿海一线的产业对接集中区建设,培育发展闽台产业对接专业园区,促进两岸产业对接进一步集聚、提升。推动与台湾县市、行业协会、科技园区、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促进来闽建设产业园区。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漳州等台商投资区,促进台商投资区、各类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整合,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加快对接台湾自由贸易港区,鼓励企业和产品进入台湾自由贸易港区。引导各类产业对接项目向各类园区聚集。

2增强本省的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产业合作关联度

产业的承接一般要求一个地区具备相应的产业配套能力、科研和技术支撑能力、咨询服务能力、资金和人才能力以及良好的社区综合服务环境。例如,台资企业在苏州出现“龙头”带“配套”,“配套”带“龙头”的发展趋势,就是由于苏州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集产、供、销、研为一体的产业价值链,产业配套能力相对其他地区强出许多。为此,要突出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围绕龙头企业、骨干项目和品牌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配套协作企业,优化生产协作流程,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

3先行先试,积极落实相关对台投资优惠政策

进一步落实相关对经贸优惠政策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先行先试探索性的产业合作方式,待成熟完善后推行。在台商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股权转让、收购兼并、合作基金、产权置放等多种形式利用台资。制定优先处理涉台经贸事物的办法,对台商投资项目优先核准备案。优先供地、优先融资,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等部门有效验放及办理证照,优先保证台资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水、电等生产条件。

4完善政府服务,优化提升投资软环境

在闽台产业对接过程中,福建的投资硬件设施得到了良好的建设,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福建的港口、铁路、高速公里、通讯、能源等方面的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投资软环境建设能否同步发展的问题突显出来。为此,一要提高办事效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审批、检验、核查等手续上与程序上力求简单明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二要减轻台商负担。全面清理各行政部门的收费和收费标准,取消一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环节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强化行政法制监督,及时、依法、公正受理台商投诉,切实保障台商权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