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文关怀在肢体离断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应用

时间:2024-09-03

刘晓燕,马春红,王璐璐,郭金玉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 手外二科,河南 洛阳 471002)

肢体离断患者因意外伤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及疼痛,患者病情紧急、复杂且严重,此时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心理上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而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救治效果[1]。人文关怀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及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个性的、创造性的、整体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等情绪[2]。通过对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肢体离断急诊入院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38~61岁,平均49.5岁。主要为机器绞伤、电锯锯伤、高空坠落伤、轧伤等。

1.2 负面情绪观察

对选取的68例患者急诊入院时存在的负面情绪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⑴惊恐万分,紧张不安,是多数意外伤害致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主要因为患者突然发生意外,事前缺乏相应的思想准备[3]。肢体离断患者大多正值壮年,且多为劳动者,健康状况均良好。突然的肢体离断,极易给患者带来恐惧、紧张的心理,加之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认识和了解,无法预知疾病的后果,同时对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不熟知,往往会加重他的惊惧心理。常表现出语无伦次、坐立不安、不停地咨询医生护士、埋怨他人等。

⑵焦躁、易怒。主要因为发生意外后,患者突然丧失了应有的心理应对能力,急需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发病突然,有的患者来院后无亲属陪伴,极易产生不安情绪。多数患者处于家庭主要地位,伤后担心家庭负担重,易产生焦虑情绪。有的患者常因生理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术前等待时间较长等就会对医护人员抱怨不断,把疾病带来的怨恨迁怒于医护人员,而采取言语和行动上的攻击,常表现为难以平静、高声吵闹、易激惹等。

1.3 人文关怀

⑴疏导紧张心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熟练地为患者落实好各项治疗护理,减轻痛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过程,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⑵稳定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关心同情患者,要以一个宽容的态度去跟患者沟通交流。并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释放压力,解除心理障碍。如果医护人员处理不好就会激发患者的冲动情绪,引起患者产生心理抗拒,甚至会辱骂、殴打医生及护理人员[4]。因此,护士应因人而异进行相应的情志疏导。对于情绪激动,但尚能理性思考的患者,应让其尽可能地宣泄自己的激愤情绪,抓住其不良情绪的中心,加以科学的指导,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对于情绪过激的患者,除继续给予应有的治疗,以亲情、耐心、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外,必要时还要学会保持沉默。

2 结果

正确认识分析肢体离断患者急诊入院时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查找其相关原因,积极给予更多的护理及指导,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护理的效果。

3 讨论

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积极的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而忽视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但是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持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佳疗效的必要因素[5-7]。如何做好肢体离断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人文护理能更好的应用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而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应变能力;适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真诚、和蔼的态度接近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达到治疗的最佳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再植体的成活;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