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郑 军,李国栋(解放军309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91)
2007 年5月1 日我国开始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44 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我们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2008-2009年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我院2008-2009年HIS系统门诊处方信息。
1.2.1 数据库的建立 基于我院处方的电子化,在院局域网上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建立药品信息数据库,为保证程序的最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数据的计算、分析、统计等程序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sharp编写。
1.2.2 评价指标的选定 参照国家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及WHO/INRUD(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的合理用药指标(selected drug use indicators, SDUIs),自行设计处方评价系统,内容包括:参与评价处方数(X);用药品种总数(A)(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的总和);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B) = A/X;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C);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D) = C/X;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E);注射剂使用百分率(F) = E/X;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G)(每张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数的总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H)= G/A;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I)(每张处方中药品通用名数的总和);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J) = I/A;使用中成药的处方数(K);中成药使用百分率(L) = K/X;处方总金额(M)(每张处方金额的总和);平均每张处方金额(N) = M/X。
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与HIS系统相关联,把HIS系统中储存的电子处方进行提取并分析;应用定期向院里汇报门诊处方评价情况,通过在药学服务简报、药学服务网上进行宣传,深入临床科室进行宣讲等干预措施,促进门诊合理用药。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全年总处方数、总金额、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果见表1。
表1 2008-2009年我院门诊处方基本评价指标统计Tab 1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prescriptions during 2008 and 2009 in our hospital
与2008年相比,2009年抗菌药物、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基本药物、中成药的使用率略有增加。结果见表2。
表2 2008-2009年不同类别药物使用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use frequency of different kinds of drugs between 2008 and 2009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各种原因所致不合格处方数量均有较大程度的减低,见表3。如超说明书用量的处方,若按各自所占其总处方的百分比做比较,从2008年的0.315 5%降到2009年的0.209 8%,降低了33.50%;诊断与用药不符的处方,降低了32.45%。降低百分比的计算:2008年某原因不合格处方百分比(A)-2009年相同原因不合格处方百分比(B)再除以A,即(A-B) /A。
表3 2008-2009年不合格处方的原因类别.张(%)Tab 3 Causes of unqualified prescriptions during 2008 and 2009.sheets(%)
我院2008、2009年处方平均用药数分别为2.51种和2.57种,增加了0.06种,与WHO的要求和北京地区调研的结果基本相符[2]。《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随着用药品种数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率增加,我院应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尽可能单一用药或二联用药。
我院2009年与2008年抗菌药的使用率分别为29.98%和32.50%,下降了2.52%,但与欧美发达国家10%的使用率仍有差距,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研结果相似[3]。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无论是在治疗还是在预防感染性疾病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抗菌药物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耐药性菌株增加、甚至治疗失败等[4]。
输液治疗中药物通过静脉进入机体,疗效好,速度快,但输注大量液体进入血液,必然会增加不安全因素[5]。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士门诊患者就几乎不使用注射剂[6]。在临床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可口服不肌内注射,可肌内注射不静脉滴注”的原则,采取适当干预减少门诊注射液的使用。
基本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来的。基本药物的统计能考察医院在医疗实践上遵从国家药物政策的程度,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标准,我院2009年及2008年基本药品的使用率分别为62.13%和57.36%,增加了4.77%,但与国内其他医院调查96.94%[7]相比有很大差距。基本药物使用的增加与我科对基本药物使用的宣传,以及医师对基本药物认知的提高密不可分。
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目前还不能做到提取有效成分的单体配制,一般来说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较西药差[8]。我院2009、2008年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2.30%和2.81%,下降了0.51%。可能与加强《中成药应用指导原则》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学习有关。
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不合理处方总量下降了52.67%, 超说明书规定用药剂量的处方也降低了33.50%,与2009年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分不开,其中包括:定期向院里汇报门诊处方评价情况,并协同医院管理部门将处方评价工作纳入每月医疗质量考核指标范围,将每月不合格处方考核结果与医生的奖金发放挂钩,并且在药学服务简报、药学服务网上进行宣传,以及深入科室宣讲安全用药。
我们还将进一步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对处方进行监测的合理用药决策支持系统,快速监测用药处方或医嘱的合理性,包括对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等项目的监测,及时将监测结果提供给临床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院门诊的合理用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医发[2007]53号,2007.
[2] 吕经兰, 路兰兰,吴文丽.开展处方评价,促进合理用药[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76-277.
[3] 陈世才,刘宪军.9130张门诊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8):590-592.
[4] 苏颖杰,崔敏,刘晓琰,等.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监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3):159-162.
[5] 孙惠娟,孙艳,陈柏清,等.某部队医院2003~2005年静脉输液使用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1):36-37.
[6] 许淑贞,陈红,越羡东.广州地区部分二甲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3):198-200.
[7] 王慧媛,赵志刚,陈丽.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9):669-670.
[8] 康伟珍.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5):150-1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