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赵子良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农业农村局静乐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山西 忻州 035100)
马铃薯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也是较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 m 以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土壤疏松,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
红皮马铃薯是马铃薯种类之一,因颜色呈紫红色、粉红色而得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花青素、蛋白质、淀粉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马铃薯,有着抗氧化、防癌抗癌、美容养颜、护心降压等作用,食疗效果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1]。红皮马铃薯具备普通马铃薯的所有优点,粮菜饲兼用,产业链条较长,加工用途多,增产增收潜力较大,且对栽种环境要求不高,可在贫瘠地、旱地广泛种植,是山西省部分区域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透气性良好、便于灌溉与排灌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前茬不宜为茄科类作物,小麦、油菜、萝卜、豆类等较佳。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翻耕深度在5 cm 左右,耙细土壤,提高土壤疏松度。整地前将腐熟农家肥4000 kg、尿素20 kg、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10 kg 均匀撒施在地表,随深翻入土,提高土壤肥力。
结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等不同需求,选择符合当地地势、气候、土壤环境、种植模式且具有高产潜力、抗病能力强的优质红皮马铃薯品种,如青薯9 号、青薯168、荷兰14 号、红美、雪川红、中薯6 号等。种薯块要选择薯皮光滑、个头均匀、质量80~130 g、表面无病斑无虫洞的健康种薯。
栽种前需将种薯放置在通风、干燥、温度在12~15℃的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打破种薯块茎休眠期,提高马铃薯成活率。切刀使用前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擦拭消毒,降低病菌传染率。每个薯块要确保有2~3 个具有顶端优势的健壮芽眼,切块大小要均匀,质量30~50 g。将含有多菌灵的草木灰倒入切好的薯块中掺拌均匀,并适当摊晾,促进伤口愈合。然后放入1 mg/g 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0 min 后捞出,晾干后装入网袋中一字排开,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催芽。种薯处理过程中及时捡出病薯、烂薯,确保后期苗全、苗壮。幼芽长至约0.5 cm 时即可播种,尽量不要超过1 cm[2]。
山西省大部分区域播种红皮马铃薯时间在3 月上旬至5 月中旬,7~9 月即可收获。根据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播种方法,种植规模大的连片田地可选用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使用专业播种机进行点播,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起垄、铺滴灌带、覆地膜、盖土、镇压等工序。滴灌带采用1 膜1 管、1 管2 行、单翼迷宫式一次性滴灌带。小块田地不便用大型农机操作,可采用小型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播种。
红皮马铃薯分蘖力相对较强且薯块较大,密植会影响其品种特性的发挥,造成大薯率不高、薯块整齐度差,商品性降低。适当稀植有利于发挥单株的增产潜力,一般垄间距60 cm,垄高23~28 cm,株距28 cm,播种深度15 cm,每亩保苗4000~4500 株。播种后及时覆膜,并用细土将膜边缘封严,避免大风揭膜。
红皮马铃薯播种后要定期巡田观察出苗状况,发现缺苗断垄及时移栽补苗,地膜覆盖栽培应结合田间出苗情况及气温变化及时放苗。种薯播种后10~15 天就会相继出苗、长出真叶,此时可戳破地膜,用食指将幼苗轻轻带出,然后用细土封闭破损处防止跑墒。放苗当天气温偏高可在早晚放苗,中午不操作,避免幼苗被高温灼伤。发生烧苗需及时补栽壮苗,并适量浇灌以提高成活率。
中耕松土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力,有利于红皮马铃薯根系下扎,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田间幼苗出齐揭膜后进行第1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10 cm 左右,同时清除田间杂草。15 天后进行第2 次中耕,根据植株长势浅耕5 cm 左右,不能伤害植株根系。第3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3 cm 左右,并培土10 cm,增加结薯层厚度,以防薯块露出地表影响品质。
若田间杂草较多,每亩可用20%吡喃草酮65~180 mL、10%精喹禾灵60~80 mL、70%赛克嗪可湿性粉剂30~65 g,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防治,对各类杂草防除效果均较好。
(1)施肥管理
红皮马铃薯生育期相对较短,要想达到2000 kg 的目标产量,每亩需施加复合肥50~60 kg、硫酸钾肥15 kg。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及早施加齐苗肥与分蘖肥。田间出苗率达到90%以上时施加齐苗肥,每亩随水滴施复合肥15 kg。第1 次分枝后,可使用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兑水混合均匀叶面喷施,以促进幼苗生长。现蕾期每亩使用15%多效唑50 g,兑水5 kg,叶面喷施,以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块茎膨大。开花膨大期如发现植株脱肥,可使用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兑水混合叶面喷施[3],促进叶面光合作用;也可适量施加结薯肥,每亩随水滴施复合肥25 kg,提高薯块的淀粉含量。薯藤生长点开始萎缩时,根据长势追加适量磷钾肥,以提高薯块产量及品质,一般每亩随水滴施复合肥5 kg、硫酸钾15 kg,钾肥忌用氯化钾。
(2)灌溉管理
田间灌溉要以节水灌溉、抑蒸保墒为核心。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适量灌溉,提高出苗率。发棵期至薯块膨大期应关注土壤状态,通过滴灌方式确保垄顶正下方20 cm 处土壤含水率保持在70%~80%。雨天做好排涝工作,接近完熟期要适当降低土壤含水率,避免烂薯。
山西红皮马铃薯种植中较常见病虫害有早疫病、枯萎病、蚜虫及蝼蛄等地下害虫,可通过轮作倒茬、药物拌种、增施磷钾肥、及时灌溉、拔除病株等措施防治。
早疫病发病前可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施防治,间隔7 天喷施1 次,连续喷防2 次。病害发生后可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间隔7 天喷施1 次,连喷2~3 次。
枯萎病可用5% 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和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雾处理,根据田间病情发生程度5~7 天喷施1 次,连喷2~3 次。
防治蚜虫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均匀喷雾,效果较好。地下害虫较严重时,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 倍液喷灌;或40%毒死蜱乳油1000 倍液,每株灌根100 mL,灭虫效果较好。
马铃薯是山西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红皮马铃薯具有耐旱、耐瘠薄、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均高于普通马铃薯,在山西多地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应结合种植区域气候、土壤条件、种植模式等制定科学栽培方案,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