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铜仁市蔬菜避雨设施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4-09-03

阮 军,刘 慧,陈 玮,金臻岚(.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贵州铜仁 554300;.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铜仁 554300)

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渝南过渡的斜坡隆起地带,系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入境之地,乌江横贯,武陵山主峰梵净山把铜仁市分隔为东、西两部,全境小气候特点明显。根据铜仁市各县站近30 年来平均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文章重点分析了全年夏季(5~7 月)和秋季(8~10 月)气候因素。常年降雨量1100~1350 mm,其中,夏季3 个月降雨量556.9 mm,占全年降雨量的46.2%,为季度最大降雨量,其中,6 月份200.1 mm 为全年最大月,7 月和5 月分别为180.3 mm 和 176.5 mm;秋季降雨量316.1 mm,占全年的26.2%。冬季从12月~次年1 月,日照时数只有168.4 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5.9%,仅比春季多43.1 h(4.1%)。从气温、降雨和日照数分析看,容易形成高温高湿天气,早春光照不足、温度偏低,对露地蔬菜田间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在防治的关键时期因连续降雨而没有打药预防,造成病虫害危害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铜仁市推广大棚来发展蔬菜生产,但在长期的大棚生产实践中,发现大棚没有发挥出其设施应有的主要功效,通过研究认为,铜仁市设施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就是在春秋季节避雨。在此基础上,笔者积极对蔬菜避雨设施改进提升等开展了研究和推广应用。

避雨措施

改良改造推广新设施

充分接近大自然生态环境,只有顶部遮挡雨水的棚顶和支撑骨架,无周边裙膜,利于四周通风对流骨架整体相连的伞形避雨棚,这是目前铜仁市主推的避雨棚设施。设施有两代,第一代使用水泥柱、竹木或钢管横拉杆等材料,设计立柱间距4 m、棚高1.8 m、跨度1.5 m(一厢)左右;经过实践发现,存在水泥柱过密,大中型机械不能进入,田间工作效率太低等问题。从而,改良出第二代伞形避雨棚,即使用钢管、方钢的标准钢材,每跨5.4 m(可覆盖3~4 厢),跨间留出20 cm 滴漏雨水,横拉竿高2.5 m,可方便大中型机械进入翻耕,这型造价约12000元/667 m2,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优化蔬菜接茬模式

探索铜仁市避雨设施与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栽培方式,推广春夏季与夏秋季蔬菜相结合的高效生产经营模式。重点在江口、德江、思南、碧江等县推行避雨设施示范基地,其中德江县鸟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蔬菜避雨设施示范基地600 亩(40.02 hm2),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建成改进提升型全钢结构蔬菜避雨设施大棚示范基地200 亩(13.34 hm2)。在江口县基地建设上,充分利用坝区地势平坦,积极探索菜地机械化整地、育苗移栽和接茬模式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结合铜仁市蔬菜产业发展实际,消费市场习惯、保供稳价、区域布局、特色优势等,开展避雨设施蔬菜生产,选择番茄、辣椒(菜椒)、茄子等茄果类和黄瓜、苦瓜、丝瓜、四季豆、豇豆、荷兰豆等瓜豆类蔬菜,主攻夏秋季市场。选择秋冬季种的大蒜、白菜、胡萝卜、蚕豆、莴笋、花菜、豌豆尖、茼蒿等越冬蔬菜,供应冬春季市场,做好周年茬口衔接和不同种类菜的轮作倒茬模式,缓解铜仁市蔬菜消费市场“春淡”和“秋淡”的两个淡季,并形成了一些丝瓜、番茄为主导品种的外销蔬菜基地。

避雨设施蔬菜种植效益分析

生产投入

避雨设施蔬菜种植投入约12500 元/667 m2,主要分为避雨设施建造投入、种植生产投入两大类:

(1)避雨设施建造投入。主推的伞形钢架避雨设施棚成本约12000 元/667 m2,按使用保持期10 年计,每年避雨棚设施折旧1200 元/667 m2。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折旧费分别为1000元/667 m2。

(2)种植生产投入。一是生产物资投入,多采用番茄(茄子)-叶菜、黄瓜(苦瓜、丝瓜)-速生菜-叶菜、辣椒-叶菜-叶菜、豆类-秋辣椒(茄子)等蔬菜种植模式,1 周年可种植2~3 茬(季)蔬菜,投入种子种苗、肥料、农膜、竹竿、牵引绳索、生物农药等生产性物资4800 元;二是人工投入,综合铜仁市多个点全年种植2~3 茬蔬菜,每667 m2约需用工50 人,每个人工费90元,需支付人工费4500 元;三是土地租金、避雨设施棚架租赁费1000 元。

产出效益

全年2~3 茬避雨设施蔬菜种植产值可达15000~23000 元/667 m2。减少农药用量和喷药次数等,节省农药购买和打药人工费,水肥一体化节约肥料和施肥人工等,平均增效800 元/667 m2。

按今年铜仁市各区县试点测算周年产值效益,扣除投入各类成本费用,平均可获纯收入3000~11000 元。(注:收入幅度大的原因主要是管控成本和各基地不同产品、不同季节的出园价格所致)

避雨设施成效

提早蔬菜上市时间

与露地蔬菜对比,避雨设施能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蔬菜提早上市10~15 天,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实现增产增效。

改善生产局部生态环境

避雨设施的最大优势就是防雨水冲刷,避免发生幼苗冲毁、肥土流失、花蕾和幼果掉落等,特别是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和瓜豆类黄瓜、豇豆、四季豆等开花、扬花、授粉可不受雨天影响,提高坐果率、挂果率达到60% 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50% 以上。同时,拱棚也能遮挡盛夏烈日强光直射植株,起到了遮阳降温防晒的作用。

降低病虫害

避雨设施能有效减少雨水冲刷菜地和植株淋洗,降低雨水和土壤传播的病害。经试验示范跟踪调查分析,在多雨季节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发病率要降低70% 左右,同时银灰色遮阳网的避蚜作用可降低病毒病的传播发生,减少农药施用量和用药次数,实现绿色防控,有利于生产绿色生态优质蔬菜和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生产效率

小旋耕机翻犁土地一般深度只有在15~20 cm,造成土壤通透性不好,加重连作障碍。通过设施改良,使大中型拖拉机可以进入设施耕作,一般熟练的拖拉机机手1 天可翻犁或整厢40~50 亩(2.67~3.34 hm2),生产效率是小型旋耕机的10 余倍,并且翻耕深度可达40 cm,有效增加作物根部土壤的通透性和活力。

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避雨栽培的接茬种植,1 年至少可种植蔬菜两季以上,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据推广运用实践,推行避雨栽培设施投入12000 元/667 m2,按一般农业设施使用寿命10 年计算,避雨栽培设施年成本折旧费1200 元/667 m2,但比露天种植增产2000 kg/667 m2,增收近5000 元/667 m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