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循环”新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提升与机制优化研究

时间:2024-09-03

王士荣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会计与金融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1],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强国梦的战略抉择。“双循环”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在这种新格局下,如何进行路径提升与机制优化,进而为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更具创造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则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临的时代重任。

一、“双循环”新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挑战

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自1998年清华大学引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业竞赛模式并举办全国创业大赛起,经过近20年的蓬勃发展,到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而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创新确立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创新理念和创业意识已经被在校大学生广为接受,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20》数据显示,“高达49.8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社会创业意愿”①。

表1是近年来笔者利用在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便利,对所在高校从事创业的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分析。调查采取跟踪随访,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收集表格等多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设置备选答案、开放性答案等选项,以更贴近毕业生的创业实际,及时对他们的创业进行经验总结,对不足进行改进,以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这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63份,为统计方便,数据精确为整数。

同时,参照麦可思研究院、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启迪创新研究院、腾讯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恒大研究院等不同机构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会发现,中国高校自新世纪初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来,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众多赛事的深入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功地从1.0版升级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2.0版,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被点燃,创业能力高度提升,创业的参与度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及各大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报告综合分析,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一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欧美等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达20%以上,与此相比,国内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明显较低,其中“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4%”②。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在校受到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仍选择到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就业,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

二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领域较为集中。与欧美国家高校毕业生创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商业服务等领域不同,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批发、教育培训、体育娱乐、电子商务等服务领域,据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联合启迪创新研究院发布《全球创业观察2018/2019中国报告》统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在批发零售领域的创业比例高达60%,在服务、管理、金融等领域的创业虽然“10年间由2.5%提高到14.3%”③,但比例仍较低。

三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比率较低。综合统计麦可思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会发现,与美国大学生创业高达30%的成功率相比,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则仅有2%[3],较低的创业成功率不单会挫伤毕业生的创业激情,更降低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但是,随着国内和国际发展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经济自1990年代以来以外向型为主的格局逐渐调整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国内大循环处于主体地位,要促进国内大循环良性发展,就必然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④。

在创新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无疑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一方面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育学生的创业理念,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另一方面更重要在于通过创新人才把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智力引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由此可见,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三方面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双循环”新格局对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更高要求。对此,国务院于2018年9月发布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要求“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⑤,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面临由个体创业到带动大众就业、由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由科技为主转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勇担时代重任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提升和机制优化,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3.0版,为实现“十四五”建设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双循环”新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路径

2015年,为改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实践脱节、针对性不强的缺陷,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⑥,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实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升级发展的快速阶段。

但在笔者的跟踪随访以及各大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年度创业报告中都能发现,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创业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了解度和满意度都不高。例如,在全球化智库公布的《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中,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了解的比例高达25.61%,认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够丰富和匮乏的比例则为17.63%和8.62%⑦。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偏重理论性、实践不足、不适用于创业,以及专业指导缺乏等,都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提升。

(一)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虽然国务院和教育部早就出台了落实、贯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都作出明确要求,更从国家层面上把创新确立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⑤,但是,调研中发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仍然相对滞后,创新创业教育应首先提升理念,“教育理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4]。

1.视创新创业教育为“人的革命”。很多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的手段,这种理念的滞后,带来的后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集中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组织学生从事餐饮、零售、家教、网店等相对缺少创新意识的低端服务行业,不但锻炼不了学生的创业技能,更打击了学生的创业激情,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应对现代多变生活这一“人的革命”的“育人”本质[5]。

2.开掘专业课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很多高校未能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忽视挖掘开发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把创新创业教育仅仅视为技能训练。在本质上,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创业思维以及实现创业的综合性多维能力,它不仅重视创业能力提升,更注重创意思维启发以及心理素质和伦理、价值观淬炼,这与专业课程学习是相通的。因此,应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有效开掘专业课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3.视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教育检验。由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的全国影响力,很多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化为创新创业大赛,导致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能受到创业训练,这既打消了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也与“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的原则相背⑥。高校应把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检验和提升,用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自信,检验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多维课程体系

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2.8万余门,其中包含4100余门线上课程”[6]。但是,与欧美国家超过5000门注重经验学习且“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设置了不同的针对性课程项目”的创业课程相比[7],我国高校的创业课程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尚未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最终旨归,以创业组织、创业管理、创业融资等核心课程为中心,既开设面向全校的法律基础、心理基础、商务礼仪等通识课,淬炼学生的创业基础,又开设商业运营、销售管理等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创业必备素养,同时开设创业应用、风险控制、机遇创造等专业选修课训练学生专业能力,并以创业观察、企业管理、质量管控等实践类课程让学生获得创业经验,这些课程的开设,要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受到创新创业教育,进而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多维课程体系。多维课程系统构成见思维导图1。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

考察世界知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会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如著名的瑞尔森大学就组织有新企业创立、创业组织、公司治理、创业应用、夏季公司等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行业和贸易协会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强化实践性,以学校创业园为依托,和企业合作展开校企融合,设立校外实践基地,聘请创业成功者和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让学生通过公司模拟运营、虚拟融资、企业运营实务等进行创业实践,在虚拟实践中淬炼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同时,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等大学生实践平台,引导学生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具有商业潜力的获奖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设想和创业项目转化为实际的创业行动,通过平台建设、资金融注、科技帮扶、项目规划、盈利展望、政策援助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创业设想和创业项目落地转化提供实际支持,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之外,通过实际的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也为学生未来的创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双循环”新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优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征程。在疫情冲击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创造性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回应这一时代大变局。

在这一新格局下,要推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的创新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义就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优化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为顺利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一)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作为国际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热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借用来自生物学“生态”概念,意指系统内各生物之间互相作用形成关联体系。创业学者引入这一概念,强调大学作为创业主体应通过信息交流、辐射带动、创业孵化等机制与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有机的“共生关系”,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成功之处就在于和数十个项目组织与创业中心构成“创业生态系统”[8]。

高校虽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需要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和检验;同时,产权保护、法律保障、融资担保等需要得到政府支持;而要促发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更离不开高校、企业、政府协同参与,唯有三者形成“成抱成一团又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的新关系”,方能实现更高层次“创新的创新”[9]。因此,借助互联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直接关系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有机主体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和“共生关系”,见思维导图2所示。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处于主体地位,其承担的职责除了传统的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意识激发、能力提升、创业培育之外,还应承担科技研发、技术咨询、项目优化作用,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架构对接桥梁,更要通过融资对接、创业孵化、产教融合等完善创业保障体系。可见,高校的地位和作用是多维的,而不只是一维的理论教育。

同时,企业应从产品生产、质量管控、市场开拓等实现角色转变,与高校之间通过设立双创基地进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实现校企融合,进而通过品牌熔铸、市场对接、投资融合等实现创意落地与研发。

更重要的,政府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通过信息交流和平台建设为高校和企业搭建精细化融通平台,同时通过产权保护、财税支持、法律保障等为创业营造优良环境,并通过产业示范、经验推广、国际合作等构筑创业高地,培育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二)确 立创新创业教育“立德树人”之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管是创新意识激发还是创业能力培育,其根本指向都是“人”本身,是一场“人的革命”,也正因如此,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在1980—2000年飞速发展带来的直接成效是“在经济大变革中创造了95%的财富”[10],直接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经济。所以,国务院办公厅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重在引导学生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把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创新创业重要的内在驱动力⑥,把创新创业教育从功利性目的中超脱出来,强化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使命感。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与此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在意识激发和能力培育之外,把价值观导引和创业伦理作为重要内容,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形塑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把创新创业的精力聚焦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功利性项目上,确立具有先锋引领作用的利益观和价值观。

(三)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中国模式”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早,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先进经验,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树立国际视野,汲取先进经验融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但更重要的是,应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探索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中国模式”,助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更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第二个百年伟大征程的战略全局中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源于“创新”这一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内在品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激发出持久内驱力。

“加强对大学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是新时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11],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甚至把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把创新确立为核心地位。在“双循环”新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提升和机制优化,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3.0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这既是高等教育实现“人的革命”这一育人的本质与核心,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

①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20,出自中国人民大学网站,https://news.ruc.edu.cn/archives/319631.

③全球创业观察2018/2019中国报告,出自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20e.tsinghua.edu.cn/contents/104/1342.html.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出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29/c_1116983078.htm.

⑤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出自国务院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

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自国务院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⑦2017年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出自全球化智库网站,http://www.ccg.org.cn/archives/575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